阿里吃50萬罰單!股價連續2天重挫!阿里騰訊真的在壟斷嗎?

2020-12-16 春公子

昨日,阿里巴巴收到監管的50萬元罰單,雖然只有50萬的金額,但這其實是給我們釋放了一個信號。

那就是要求當前的網際網路巨頭們,不要利用自身的市場地位進行資本無序的擴張,網際網路自帶馬太效應,只要贏了就能吃下整個市場,老二老三都很難活下去,這樣的例子,以前出現的還少嗎?

受此影響,阿里巴巴的股價連續2天被重創,目前阿里的市值在5.32萬億港元,與上半年接近9000億美金的阿里相比,阿里下半年股價走得十分慘澹!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騰訊股價走得還算穩健,目前騰訊公司的市值為5.39萬億港元,超越阿里巴巴,成為中國第一大網際網路公司!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反壟斷,阿里這邊躺槍了,那麼騰訊這邊又是什麼情況呢?

騰訊和阿里都是國內網際網路巨頭,但相比較阿里而言,其實騰訊的日子還算好過些,因為這和兩家公司的基因有關係。

阿里的基本盤是電商,電商是和實體經濟有關係,而騰訊的基本盤是社交和遊戲,社交雖然騰訊無對手,但在遊戲領域,騰訊還要面臨網易遊戲等一眾玩家。

直白點說,騰訊一半多業務都是遊戲,遊戲壟斷對普通百姓影響不大,反正你不玩騰訊的遊戲,也是玩別家的遊戲,而且說白了,騰訊遊戲在收費上,在國內確實是很良心了,這個玩遊戲的朋友們是清楚的。

為什麼說騰訊阿里都算不上真壟斷?

阿里真沒到壟斷的地步,電商可以說是網際網路行業裡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之一,拼多多,京東,現在又來了社區團購,都在瘋狂蠶食阿里的份額。

騰訊也是一樣的,很多人都說騰訊不是壟斷了中國的網際網路社交嗎?騰訊的社交處於壟斷地位,是由強社交關係決定,並不需要騰訊去通過壟斷地位控制市場定價,阻止競爭者入場。社交領域一直處於開放,只不過沒人能競爭得過一個已經統合完熟人關係網絡的騰訊。

之前不也是有網際網路三英戰呂布嗎?只是說沒打的過騰訊啊,怎麼能說騰訊是在壟斷呢?

騰訊阿里未來誰更有前景?

先說阿里,現在的阿里偏離了他的核心價值觀「讓天下沒難做的生意」二選一,壟斷物流,利潤導向阿里已經迷失了。正是阿里偏離了」讓天下沒難做的生意「的核心價值觀,才讓拼多多崛起。

雖然阿里的電商這2年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但阿里在其他業務上做的還算不錯,阿里雲、資料庫、人工智慧、菜鳥物流、企業辦公、千尋位置、斑馬網絡、阿里達摩院等等,阿里巴巴早已提前為未來投資,優勢很大。

而騰訊這邊的核心盤依然是遊戲和社交,社交這塊可以說是絕對的壟斷,但由於騰訊的社交產品均是免費,嚴格意義上來說,也不算什麼壟斷。

除自身的基本盤外,這些年騰訊還化身成一家投資公司,在市場上投資了近800多家公司,其中像京東、拼多多、美團等這樣的公司,背後都有騰訊的身影。

此外,騰訊這些年在社交廣告、金融、雲計算等業務上也是投入了重兵且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所以,綜合以上簡短分析來看,我認為當前的騰訊和阿里還是處在一個段位上的選手,這兩家公司要想分出勝負,我覺得還得看下一個3年乃至5年的競爭。

寫在最後:網際網路巨頭算不算壟斷,不是你我說了算。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網際網路巨頭要多花點心思在人工智慧,高科技研發智造,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上!少想著放高利貸,搶菜販子生意,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阿里和騰訊是不是壟斷企業?
    壟斷經營行為不限於發生在電信、石油、菸草、電力等行業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通過「優勝劣汰」的市場排斥機制同樣可以產生壟斷經營行為,國企和民企的壟斷經營行為符合經濟哲學發生論的等效原理。2020年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以《反壟斷法》為依據對阿里投資、閱文集團、豐巢網絡三家經營主體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的「頂格」罰款。
  • 騰訊三鬼拍門 阿里背水一戰
    代表現在的實物電商領域,本以為通過2選1策略按住京東上升勢頭可以高枕無憂,沒想到橫刺裡殺出個拼多多,阿里還沒反應過來,他已經兵臨城下,殺入腹地。且看2020年最新一季度財報。京東逆勢增長,遠超預期。拼多多華麗繼續,一季度gmv大增99%。
  • 阿里被罰50萬元,騰訊卻轉身虧了5000億?
    2020年即將過去,阿里巴巴卻在年底被罰了50萬元?01 50萬元的頂格處罰?12月14日午間,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被處以50萬元的罰款。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不用多言自然是屬於阿里控股的,而閱文集團則是屬於騰訊控股的,至於蜂巢則是屬於順豐旗下的。如此看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三大巨頭阿里、騰訊、順豐在一起湊齊了。
  • 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違反反壟斷法被罰 股價立馬跳水
    來源:中國基金報重磅突發: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違反《反壟斷法》,頂格處罰!股價立馬跳水…14日,市場監管總局出手,《反壟斷法》發威,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消息一出,阿里、騰訊股價跳水。阿里巴巴(09988.HK)、騰訊控股(00700.HK)和閱文集團(00772.HK)等三家公司股票午後出現跳水,三家公司股價都跌超3%具體發生了什麼事?首先來看看阿里巴巴。
  • 阿里被罰50萬元——錢不多,但罰單背後卻釋放出了這樣的信號
    #阿里、閱文、豐巢因違法各罰50萬#日前,有關部門對阿里巴巴投資、閱文集團、豐巢網絡三家企業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相對於這三家企業的知名度和體量,50萬元的罰款額度可能並不高,但罰單釋放出來的信號卻非常清晰。那就是不管你的規模有多大,都要依法行事。梳理阿里巴巴的涉案情況發現,這是發生在多年前的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案。
  • 阿里、騰訊、順豐同時被頂格處罰50萬
    阿里投資、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頂格行政處罰,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三起涉壟斷案件遭調查此次處罰的三家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其中阿里巴巴投資是阿里巴巴集團開展投資併購的主要實體,閱文是騰訊的控股子公司,豐巢網絡是順豐的關聯公司。三家企業都在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交易涉及百貨零售、影視製作發行、快遞末端投遞服務等不同行業。
  • 反壟斷規定衝著阿里騰訊去,和其他公司無關?!
    12月14日,根據《反壟斷法》規定,阿里、閱文、豐巢分別被處以50萬罰款反壟斷措施背後意味著什麼?罰款之前其實發生了反壟斷的一次實質性的操作,就是螞蟻上市的叫停。這一次的高層表態,直接原因就是螞蟻上市帶來的巨大的輿論風暴。
  • 阿里騰訊被罰五巨頭損失2萬億
    上周五政治局會議首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周一阿里、閱文和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市場監管總局頂格罰款。或是受此影響,周一港股的阿里、騰訊、美團和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大跌,美團一度跌近7%。近來,阿里、騰訊、美團、京東和拼多多5家公司市值合計蒸發超過2萬億元。
  • 騰訊、阿里遇到反壟斷:基本面向左還是向右?其實"山還是那座山"
    騰訊、阿里遇到反壟斷:基本面向左還是向右?其實「山還是那座山」  在騰訊系和阿里系公司「雙十一」頻頻刷屏之際,騰訊、阿里、美團的股價卻大跌。11月11日,騰訊控股、阿里(H股)和美團的股價分別大跌5.71%、8.42%和7.67%。
  • 國家出手,阿里、騰訊攤上大事了!
    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告:   根據《反壟斷法》,對阿里投資(阿里巴巴開展投資併購主要實體)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騰訊旗下控股子公司)收購新麗傳媒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順豐關聯公司)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做出50萬元行政處罰。
  • 股價如雲霄飛車,究竟誰能救贖阿里?
    去年9月19日,阿里宣布集團將IPO發行價確定為68美元,照此計算,阿里的融資額將達到217.6億美元,最高可募集250.2億美元。第二階段:借「雙十一」登頂    就在首個交易日,阿里上漲38%收尾之後,股票市場就進入了消化收益期,之後阿里收穫「2連陰」。2014年9月23日,在周一股市交易中,阿里股價下跌至每股89.89美元,跌幅為4.26%。第二天,繼續下挫3.03%,報收於每股87.17美元,盤中最低曾跌至86.62美元。
  • 1萬億市值差合理嗎?騰訊和阿里已是兩種不同的資產
    兩個月之間,騰訊與阿里港股市值差距達到1萬億。經過疫情擾動,雙雙達到歷史高點之時,這樣的差距意味著什麼?騰訊股價今年以來的增長率,仍然高於阿里巴巴。但主要發生在第一季度,上個季度財報後,進入到振蕩期。而阿里巴巴則在近兩個月保持超漲。這並不是一個短期的風格輪動。
  • 騰訊、阿里遇到反壟斷:基本面向左還是向右?其實「山還是那座山」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在騰訊系和阿里系公司「雙十一」頻頻刷屏之際,騰訊、阿里、美團的股價卻大跌。11月11日,騰訊控股、阿里(H股)和美團的股價分別大跌5.71%、8.42%和7.67%。一些在國際上有被處罰過的平臺企業壟斷行為案例,未來風險有所上升。無論如何,反壟斷不是反對壟斷地位,而是反對壟斷競爭行為。目前的指南是『軟法』,不具備法律效應,但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
  • 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在壟斷的路上鎩羽而歸?網友說:阿里騰訊該收手了
    在美國做生意真的不容易,因為美國政府對於大型企業有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限擴張的相關法律。根據馬克思主義資本論來講,如果一家公司出現壟斷,其零售價格可能會圍繞壟斷價格波動,也就是說一雙襪子賣100塊錢,那麼我們也只出100塊錢,因為它對襪子這個行業進行了壟斷,我們不買它家的襪子就沒有襪子可穿,而美國政府對於大企業是有反壟斷經濟法的。
  • 為什麼中彈的是阿里、騰訊、順豐?
    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出公告,表示將對阿里旗下的阿里巴巴投資、騰訊控股的閱文集團、順豐旗下的豐巢網絡進行頂格處罰,每家公司處以50萬元罰金。公告顯示,三家受到處罰的公司分別是: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份、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公司。
  • 阿里和騰訊最大的股東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嗎?
    在我國網際網路有兩極:阿里巴巴及騰訊,可以說兩家企業基本上壟斷了我國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以上,甚至在兩者業務涉及方面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沒做到的,也正因為如此兩家企業在營收與利潤方面的表現可謂是相當可觀。
  • ...阿里們」收50萬元象徵性罰款 分析師:可能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且每次反壟斷事件後,都沒有明顯影響科技IPO,融資等節奏科技業的反壟斷往往出現在封閉生態造成的市場和價格壟斷。  此外,歷史上國內網際網路巨頭曾多次經歷反壟斷調查。事後來看,反壟斷同樣對於國內網際網路巨頭股價影響有限。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SA
    5年前,騰訊市值還只有阿里的一半,如今卻和阿里在伯仲之間。今天,騰訊的總資產中,將近有一半為投資性資產。而從近年的漲幅也可以看到,基本上,騰訊、阿里投資入股的上市公司總市值每增長1倍,騰訊、阿里市值可以因此而增長0.5倍。由於年復一年更強的賺錢能力,如果阿里、騰訊繼續這樣的投資之路,5年後,它們投資的上市公司總市值將達到20萬億-50萬億元。
  • 騰訊帝國與阿里帝國之爭,是否真的一山不容二虎?
    騰迅在4月11日,股價報398.2港元,總市值達3.79萬億港元(約合4835億美元),超越跟它旗鼓相當的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重登亞洲第一!說起騰訊,讓人不自覺地會聯想到阿里巴巴,這兩個都是國內頂尖的網際網路公司。
  • 阿里開一元店,這是要虧本搶佔市場嗎?
    前幾天,杭州馬首家一元店在上海開業,根據官方介紹「阿里一元店」將精選來自120萬產業帶商家的貨品「以全場一塊錢的價格出售」3年裡,阿里一元店要在全國開出至少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