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這塊神奇瑰麗的土地上,深藏著許多懾人心魄的秘境。在此我們從雲南的眾多經典徒步路線中,精選出九條最經典的路線,讓你在國慶時能夠按圖索驥地走進心中的秘境,在自虐中找到釋放的快感。
碧羅雪山
一條很具挑戰性、景色絕美的徒步穿越路線。迪麻洛河谷沿途世外桃源般的村莊,風景如畫的原始森林,從山上飛洩而下的瀑布……美得難以言狀。
當然,最誘惑人、強度最大的還是翻越碧羅雪山。從新可營地出發,風景依舊迷人,但開始一路上陡坡。大約兩個小時後進入雪線,真正的考驗由此開始。越往上走,積雪越厚,而且雪坡也越來越陡,必須戴上雪套和防護眼鏡才行。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植被也變得單一起來,只有大片蒼勁挺拔的雪松和點綴在松林間的一些高山大樹杜鵑,除此之外就是白茫茫的雪山了。
孔雀嶺丫口前的路段,是翻越碧羅雪山時最為艱難的路段,幾乎是60度以上的雪坡,需要一定的體力和膽量才能通過。走過這段艱難的路程,即可來到海拔3920米的孔雀嶺丫口,這時眼前的景色會讓你情不自禁地微微心顫。孔雀嶺是碧羅雪山北端的最高峰,在藍天白雲映襯下,像個巨人般矗立在眼前。山腳下是一片墨綠的雪松林簇擁著金字塔型的山嶺,松林邊一片平坦的雪地一直延伸到你的腳下。如此近距離地面對雪山,你甚至能感受到她的呼吸,那是一種輕輕的、舒緩的,像愛人熟睡時發出的聲息。
徒步路線:迪麻洛村→迪麻洛河谷→新可營地→安卡拉卡→孔雀嶺(日宗瑪雅)→書樹桶營地→永芝村→查裡通大橋(安卡路線)迪麻洛村→白漢洛村→白漢洛教堂→蛇拉臘卡→營地→茨中教堂→茨中村(蛇卡路線)
大理蒼山
徒步蒼山的路線有多條,在此向你推薦的是較為經典的一條路線。先在大理市下關乘到漾濞的客車,到紫陽上村路口下車徒步9公裡到達該村,再徒步兩個小時半趕到木瓜樹村宿營。這裡農舍景致清幽,閒適宜人,別有情調。若想給第二天預留更寬裕的時間,可再往上走趕到大坪地村舍宿營。
次日從白石寺後山脊一直往上爬,坡度均在50度左右。該段路比較傷體力,特別是負重登山。在海拔2840米處的一個三岔路口,左右各有一條明顯的山腰道,正確的路線是順中間的山脊線繼續往上爬,這時身體會越來越難受,視野也越來越開闊。於此一個小時後可上到雪線,再爬最艱難的兩個小時可上到白雲峰北側丫口,15分鐘向南順山脊登頂白雲峰。如果當天早上7時出發,約中午1點才能到達丫口及頂峰。翻過丫口向東坡運動時,千萬要注意不能順山溝走,因為會遇上大面積的密集的箭竹林,更兇險的是一旦走進錦溪的溪溝中,越往下走會接連遇上一個比一個更兇險的落差。切記一定要沿山脊的小道走,約5、6個小時可下到山腳銀橋鄉的鶴陽村,傍晚天黑前可到達公路邊。耐心等待回大理古城的中巴車吧,「天堂」般的生活等待著你!
推薦路線:紫陽上村→木瓜樹→二坪地→大坪地→白石寺→山脊北緣→山脊線→白雲峰山谷溪澗→正西山脊→白雲峰北側丫口→正東山脊→鶴陽村
獨龍江
獨龍江峽谷是中國目前最難到達的區域之一。這條位於雲南西北角,北連西藏,緊鄰緬甸的峽谷,居住著中國56個民族中最為神秘的獨龍族。而在我們的民族學典籍裡,你會驚訝地發現幾乎找不到關於獨龍族種族來源的實質性材料——那是一個明顯的空白,讓人既驚訝又悵然。一群人為什麼要攀越重重險惡,深入到一個與世隔絕而又貧瘠的地方去生活,而且再也沒有離開過那裡?沒有人能解開這個謎……
上世紀50年代以前,獨龍族一直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直到今天,獨龍族仍保留著的許多傳統生活習俗,反映出這個民族的原始文化特色。獨龍江流域的獨龍族分為數十個氏族,每一個氏族又由若干個父系家庭組成,下分若干個大家庭。大家庭共同擁有生產資料,共同墾殖,共同收穫,平均分配,反映了人類早期父系家庭生活風貌。
獨龍婦女的文面習俗,是獨龍族最引外界關注的習俗之一。但從上世紀50年代起,年輕的獨龍婦女已經不再文面。現在偶爾還能看到文面的獨龍族老人,但再過一些年,這種獨特的文化就將永遠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推薦路線:孔當→獻九當→龍元→迪政當→雄當→斯任(溜索)→波兒寨→木當→張巴梯木→勒色臘卡→勒巴爾牧場→勒恰臘卡→金獨→扎恩→龍坡→松塔→阿巧洛→秋拉桶→四季桶→丙中洛
虎跳峽
萬裡長江在此闢關奪隘,驚濤駭浪在深峽中激蕩奔湧。虎跳峽是公認的徒步旅遊勝地,在戶外運動愛好者群體中有著極高的號召力。這條由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守護著的險峻雄奇的峽谷,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峽谷,每天都吸引著眾多戶外愛好者前來挑戰自我。
徒步虎跳峽的路線,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和偏好而有多種組合,各種組合大同小異,但起始點基本上都是橋頭和大具。峽谷全長20來公裡,與雪山海拔高差最深達3900米,分為上、中、下虎跳,共有險灘18處,江面最窄處僅20餘米。不管是從虎跳峽的哪一頭開始徒步,都可以在兩到三天之內走完,難度不是很大。
從虎跳峽鎮過衝江河沿哈巴雪山山麓順江而下,即可進入峽谷。上虎跳距虎跳峽鎮9公裡,有公路直達,是整個峽谷中最窄的一段,峽寬僅20餘米,江水與巨石相搏擊後發出了山轟谷鳴的濤聲。
北上過長勝村便是中虎跳。這一段江面落差甚大,「滿天星」礁石區是這裡最險的地方。金沙江在此變成一條狂躁的猛龍,遊人在此無不心驚膽戰。到虎跳峽有名的險路「滑石板」後,地勢寬廣,近可看峽,遠可觀山,玉龍、哈巴雪山峰邊嶂合,白雪皚皚。過了「滑石板」,就是以「高峽出平湖」和「大具」風光為奇的下虎跳。
推薦路線:
路線A:橋頭 →長勝村→中落餘→28道拐→幹巖房→兩家人→本地灣→張老師家→中峽江邊→ 核桃園(經公路)→上虎跳(經公路)→橋頭
路線B:橋頭(經公路)→上虎跳(經公路)→14公裡處→本地灣→張老師家→中峽江邊→核桃園→滑石板→老渡口→大具
路線C:橋頭→長勝村→中落餘→28道拐→幹巖房→兩家人→本地灣→張老師家→中峽江邊→核桃園→滑石板→老渡口→大具
尼汝
尼汝,一個很多人還沒有聽說過的地名,一組跳動在香格裡拉心臟的最和諧旋律,一首流淌在「三江併流」腹地的田園詩。這是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神秘之境,有近千平方公裡的原始森林、急澗險灘、草甸華泉,還有一些深藏在密林裡,與原始森林和諧相處的藏族山村……
進入尼汝,看到藍天上仿佛可以抓進手裡的雲朵,你不可能設想前面有什麼樣的景致在等著你,霜染的狼毒紅成一片一片,這是再熟悉不過的藏區風景,也是攝影家拍濫的題材了。或黃或紅浸染的層林在湖中鏡像倒影,讓你分不清上下哪邊是真。一片粉紅的齊腰高的菊花會弄你一身花粉,鼻黏膜過敏,一路沖天的噴嚏,打得無限過癮。一片片草甸中,黃色乾燥的草草窠窠裡星星點點地怒放著一些藍紫色的小花,它們就是雲南八大名花中的「高山龍膽」。躺進那草裡,在草的高度看那些紫色小花,眼前會搖曳出一片藍色的模糊的夢境。
從海拔2500米到3800米的一路峰迴路轉中,你會經歷從溫暖到寒冷的交替。穿行在遮天蔽日的冷杉密林、落葉松林、櫟樹林,厚厚的地衣和苔蘚覆蓋的林間,會常常被急澗分割,草甸華泉從山間從容流淌。在七彩瀑布,看見那原生態的苔原上飛墜的水流,真的會讓你以為到了仙境。溪流淙淙,流走的是泛著白泡的內心的浮躁,留下的是你在自然裡的全部愉悅和身處其中的福氣。
推薦路線:洛吉鄉→紅星村→尼汝村→高山丫口→屬都湖→屬都湖景區
黑風山
昆明喜歡戶外的驢友,幾乎都走過該路線。這條風景優美,集攀登、穿越、涉水為一體的線路,雖然難度不是很高,卻是昆明驢友進行山地穿越「魔鬼訓練」的理想地域。近年來,不知有多少新驢、老驢在黑風山接受過洗禮般的磨練。
黑風山位於安寧市與易門縣交界處,山體呈南北走向,群峰聳立、連綿起伏,方圓100多平方公裡,平均海拔2500米.主峰大墓山(當地人稱其為「李大張墳山」)海拔2617米,是安寧市境內的最高峰,也是安寧市與易門縣的界山。整個山區植被茂密、蒼翠蔥籠,溪流清澈。
黑風山山勢巍峨、層巒疊嶂,其東側山體高差720米,西側扒河河谷一側高差1020米,屬深切割中山地貌。山上多為小松林,箐谷內有常綠闊葉林和荊棘叢生的灌木林。周邊圍繞著五個大水庫,即西北的大箐水庫、東山水庫,西南的大穀場水庫,東南的鳳儀水庫,東北的小箐口水庫,中心地帶還隱藏著一個名為「小村姑水庫」的小水庫。十多條溪谷箐溝分布四周,著名的有老羊箐、棕墊箐、柏木箐、錯頭箐和大、小雨東箐,山中並有各種鳥類及野生動物。
推薦路線:易門茶樹村→東山水庫→蘆材箐口→石洞村→白尼山頂→瓦裡色→大墓山頂→黑風老妖大本營→小村姑潭→「4」字坡三家村→苗寨獨家村→魔鬼水道→石門關→終點BC小箐口大本營
梅裡雪山 外轉經
轉經又稱為轉山,是藏傳佛教信徒們修行的一個重要方法,每年都有無數的信徒不畏艱險,長途跋涉到藏區各個神山、聖湖轉經朝拜。每一次轉經的完成,都意味著自己向夢想中的天國更近了一步。而在朝聖途中隕滅,則意味著靈魂得以超生,進入了天堂。
梅裡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是一座至今無人敢言「徵服」的神聖雪山。在藏民心目中,梅裡雪山是藏區的十大神山之一,而且是唯一的雄性神山。每年,來自各地的藏民,都要環繞著雪山進行朝拜。於是,在梅裡雪山周邊的叢林、山崖、峽谷和凍土荒漠地帶,就形成了一條條藏民轉經走出的通道,千百年來從未改變過的朝聖之路。
梅裡雪山轉經路線大致可分為「內轉」、「外轉」兩條。與內轉相比,外轉更為艱難,也更具挑戰性。外轉路線圍繞梅裡雪山做360度的順時針繞行,其中大半路線在西藏察隅縣境內。對於戶外愛好者來說,與藏民一起行走在這條路上,是一次終身難忘的探險之旅。循著虔誠的藏族佛教信徒的足跡,按轉經的習俗和路線繞神山一周,感受信徒們的虔誠和執著,欣賞原始森林、峽谷、三江併流和雪域神山的風採。追尋藏傳佛教信徒們的足跡,體會這一神秘的感受,領略自然的偉大和神的力量。
推薦路線:羊咱→永久→永是通→多克拉卡丫口→扎數通→麥波→阿丙村→曲珠→察瓦龍→格布→達古拉→來得橋→來得村→說拉山口→杜隆塘→梅裡水(美麗石)
轎子雪山
轎子雪山是距昆明最近的雪山,山上奇峰峭壁險峻雄偉,瀑布星羅棋布,原始森林茫茫如海,湖泊明淨神秘,奇花異木爭相輝映,珍禽異獸不時可見,是一塊未經雕琢的尋奇探險的旅遊勝地。
蒼勁挺拔的群山,寬闊的高山草甸,險峻的斷層絕壁,秀麗的溪流瀑布,壯觀的杜鵑花海,幽靜的高山湖泊,形態優美的冷杉群,獨特壯麗的冰瀑群,迷人的北國冰雪景觀,神秘震撼的傲骨林,變幻莫測的氣象景觀等等,構成轎子山品位獨特、極具吸引力的景觀組合,使轎子雪山集雄、險、奇、秀、秘等特徵為一體,是以高寒景觀、冰雪景觀、杜鵑花海為核心的生態康體旅遊區。
從1989年開始,昆明戶外一族開始探索轎子雪山,開闢出西南、西北、東南、東北四條線路。西南線是目前最為成熟的旅遊性登山探險線路,徒步行程約20公裡,需3天時間;西北線是一條新開發的探險線路,徒步行程約20公裡,需3天半時間;東北線是一條另類的馬幫旅遊線路,徒步行程約25公裡,需3天半時間。我們在此向你推薦的是東南線,徒步行程約20公裡,需3天半時間。「無限風光在險峰」,而東南線將讓你登頂轎子雪山之巔。
路線推薦:下則老→大馬路(村名)→紙廠遺址→獨槽子→跌水坎→箭竹坡→大草甸→"驚魂崖"→野蔥坪→大坪臺→轎子山頂峰→神仙田→木般海(高山湖泊)→天池→死亡林→天池→龍王廟遺址→一線天→野豬潭→杜鵑花溪→大黑箐原始森林→冰瀑布→四方井→何家村→烏蒙
千湖山
千湖山在藏語中被稱作「拉姆東措」,意思是神女千湖或仙女千湖。山上共有大大小小近300個高山湖泊,以三碧海、大黑海為中心,均分布於海拔3800米至4000米的地方,堪稱是雲南高山湖泊最集中的地方。
這些湖泊掩映在雪山森林深處,有的圓如明鏡,有的彎似月亮,有的似珠玉成串,千姿百態,幽深寧靜。其中最美麗的是大黑海,水色深沉似無底深淵,湖邊是大片的高山杜鵑花林和冷杉林,每年四五月草甸上的小草花和滿山的杜鵑花競相開放。
一片片藍寶石一樣的高山湖泊散落在茫茫的原始森林裡,高大筆直的冷杉、雲杉直入雲霄,每年春、夏、秋三個季節,寬廣的高山牧場上牛羊成群,草原上漫山遍野盛開著各種色彩鮮豔的小花,林間清澈見底的溪水裡,可愛的娃娃魚躲在凜冽的溪水中石頭下面,只要你一翻開石頭,就會看見它們乖乖地呆在那裡——這裡是精靈的家園。
千湖山在藏民的眼裡是神聖的,不可褻瀆的,因此你千萬不要用手腳觸摸水,更不可大聲喊叫。在湖邊,你偶爾還能看到當地藏民從活佛那裡求來的求雨藥用黃線掛在湖裡。神柱是千湖山的另一處絕妙所在,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絕壁之上的小平臺上,藏民們到此朝拜留下的經幡在風中飛舞飄揚。
雲南徒步旅遊的一些注意事項:
防疲勞:預防的關鍵在於,步姿正確,不要心急,要會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即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邊。在虎跳峽、梅裡雪山、雨崩的徒步線路中是很少走公路的,都是艱辛的山路,所以走路的技巧要掌握。
防腳起泡:假如選鞋不對或步姿不正確,行走中感到腳的某個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該處貼上一塊醫用膠布或在鞋的相應部位貼上一塊單面膠,在一般情況下可以防止起泡。
防寒暑:雲南屬於高原地帶,這些徒步線路海拔一般比較高,天氣是一日三變,每天的溫差非常大,很容易遭到紫外線曬傷、中暑和感冒等等。在徒步過程中要及時增減衣物,以防中暑,同時也要防寒、防紫外線。
解渴要適可而止:在徒步出發之前要準備好一壺清茶水,另外要適當加些鹽。因為清茶能生津止渴,鹽可以防止流汗過多而引起體內鹽分不足。
熱水泡腳去疲勞:雲南的徒步線路是非常艱苦的,路程中的居住條件也都很簡陋,但一定要在睡覺前熱水泡腳,這樣第二天的行程也會輕鬆很多。
攜帶一些常用的感冒藥、防暑藥、防過敏、止瀉藥和一些外傷藥,備一酒精盒浸1-2根馬尾。
雲南徒步遊多驚險,所以要結伴而行至少三人以上出發,行李以簡裝為佳。
徒步開始前要了解目的地的天氣、交通、少數民族風俗等情況,越詳細越好,同時要檢查自己的身體狀況,做到萬無一失。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雲南旅遊信息交流:ahglwz818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