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境界:知道一天到底能做多少事
李達源文
人之所以有恐懼心理,就是對某種事物產生依賴,而無賴的恐懼與無賴同在。所以有一種境界是知道一天到底能做多少事,所以,我們就可以讓自己回到最原始的狀態,知道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知道一些經歷是必須有的,知道一些苦是必須受的。然後我們就知道了,一些人是必須從我們的生活裡剔除出去的,一些事物我們必須要用管理經營的方法去對待的。因為一個人每天能做的事廖剩無幾,而現代人最大的恐懼就是這種無效抱團的恐懼。
所以一個人既然選擇了無所事事的生活,就不要抱怨,因為這是純粹的惹人厭,就是說的懶就要恪守懶的本分,所以真正懶的人也是有道德方面的狀態。而無所事事的人一旦開始了關於不懶的狀態,那麼可以看得出這個人並不是懶,而不懶只能說明他的天性並非如此,所以是消極怠工,是有意而為之。所以是選擇無所事事的生活,所以是對生活抱著槓精的狀態,來掩飾懶之外的一切事物。
知道什麼是有用的,知道什麼是無用的。有用和無用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現代人對於社交的恐懼無非就是根本壓根就看不清人的本相,所以眾生顛倒。而看似有道理的話就是因為做人做事並沒有道理,所以才會吃虧,僅此而已。而努力的意義就在於看得清,和放得下。放下一切與自己無關的,當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經營像老子的《道德經》裡描述根深蒂固,長生久視之道。一切事物包括友情只能給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