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上善若水」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2020-12-16 百家號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糊塗仙聊文化。繼續聊點《道德經》,聊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又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老子在《道德經》裡最為大家所熟悉的一句話,就是這句「上善若水」。悟「道」的人的品性跟水很相近,為什麼?老子就接著解釋:水滋養眾生,而又安靜的處在大家都很討厭的低洼的地方,這種品性就接近「道」。老子所說的「道」一點都不玄妙,可以總結為四個字:「利他無我」。老子用很多事物來形容「道」,我在前面的文章裡有說過。《道德經》:為什麼老子認為「牝」更接近「道」的狀態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朋友要問:我們現實生活中有這樣「利他無我」的人嗎?還真有!一年一度的雙11又來了,很多人都選擇在這一天剁手買買買。我想說的不是雙11各種買買買,我要說的是快遞,我相信大部分朋友都用過這家快遞。比如春節放假期間,我們要快遞東西的話,你知道哪家快遞還在繼續送東西?只有一家就是順豐。順豐快遞董事長王衛,他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很多順豐快遞的業務員都不知道他們老闆長啥樣,他只接受過兩次採訪,香港一次大陸一次。沒有一分錢貸款,不打廣告,就靠自己白手起家,把快遞做到中國第一品牌。

他養活了20萬員工,王衛非常低調,把自己的位置放的非常低,很少拋頭露面,當他的企業把整個華南市場都佔領以後,深圳的領導去北京開會的時候,才知道在深圳有這麼一個龍頭企業,還如此低調。我覺得王衛是明白「道」的人,這麼做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幹擾。我看了王衛在接受大陸的採訪,我覺得這個人境界真的非常高,他說:賺錢多少跟你的福報有關。他明白為大家付出多少,世界才會向你回報多少,明白「舍」與「得」的道理。

王衛是個非常有大智慧的人,他帶領順豐快遞一路飛奔,越做越好。為什麼這個企業如此健康?我覺得跟領導者有非常大的關係,這個領導者的境界非常高,他知道自己做什麼,在他的帶領下,整個順豐的領導層全都非常低調。我想問下各位,哪位知道順豐快遞的副總叫什麼?我想絕大部分的朋友都不知道,整個順豐的文化都是非常低調,低調的程度說出來可能會讓你咋舌:曾有人去找他們談事,談了半天才發現,蹲在牆角吃盒飯的那個人就是王衛,有時候王衛能被隨意的安排到某個站點去上班,跟大家一起去扛包,誰都不知道這個人就是老闆。

我覺得王衛的境界,更接近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把自己放的非常低,滋養順豐20萬員工,這種狀態就像水一樣。所以老子在《道德經》後面有說管理者的層次,最高的管理層次是:「太上,下知有之」意思就是最高級別的管理者,下面員工僅僅知道有這個人存在而已。

本文純屬作者的解讀感悟,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樣活著
    在老子看來,水又具有著近乎完美的品性,水的品質符合萬物本原的「道」的特徵,是最接近於道的。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樣活著《道德經》中寫道:上善若水。處事謙卑是一種人生態度,不爭不搶,保持低調,不顯山不漏水。你看兩隻水桶,只有肚子裡沒有多少東西的水桶,才會稀裡譁啦的響,如果是滿滿一桶水,是不會發出燥人的聲音的。人無完人,聖人也有頭腦打結的時候。
  • 上善若水:細讀《道德經》第八章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裡講個人理解。因為千百年能人異士無數,對《道德經》這本可以稱得上中華文化之源的奇書也是解讀無數,所以這裡的解釋只代表個人看法。「上善若水」,如今已經是個成語,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就好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當然,現在大眾的理解把「善」理解為「善良」,把整句話理解為「最好的善良像水一樣潤物無聲,不求回報」。
  • 如何正確解讀《道德經》之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 易性。全文如下: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本章意為:最高的善猶如水,水善於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利,它停留在眾人不願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上善之人取法於水,居住要安於卑下,存心要深沉,施予要厚道,言語要真誠,為政要清平,辦事要圓通,行動要合時宜。正因為他與物無爭,所以不招致怨尤。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也出自老子《道德經》。其意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萬物卻與事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則。這就是厚德載物的品質。
  • 什麼是「上善若水」,帶你了解一點《道德經》
    《道德經》原名《老子》又稱《五千言》,漢代的河上公著有《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為上篇《道經》37章,下篇《德經》44章,之後才有了《道德經》這個名字。關於老子的史籍記載很少,在西漢的司馬遷編寫《史記》時就已經不能搜集到詳細的資料了。相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為聃,春秋時期的楚國人,曾在周朝擔任過管理圖書和文獻資料的官職。
  • 上善若水的哲學含義
    上善若水這個成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我們通俗解釋為:最高境界的人的言行品性和水一樣。那麼,水,又是什麼品行呢?《道德經》說水,其實是將道比作了水,水的某些特徵和「道」勉強有一些相似性,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道」上面去的。我們若是站在「水」的這個層次來看待「上善若水」,自然會被拘限許多視野,若是站在水所代表的本質事物——道,由這個高度層次來看到這個詞語,那就是另一番更廣闊的景色了。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人要如水般一樣的善良、包容,蘊含做人的大智慧,處事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它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若水:「上」是最的意思。「上善」是最善的意思。
  • 解密《道德經》:「上善若水」真實的含義是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遊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
  • 上善若水,水善何處?--《道德經》雜說之一
    上善若水,婦孺皆知;水有七善,初看《道德經》有點莫名其妙,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百思不得其解,看完蘇轍的批註,才恍然大悟。蘇轍對老子所講的水所具備的這「七善」進行了很好的闡釋:居善地——「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水往低處流,水從不違背這個原則,水之避高趨下是一種善於擇地的表現。這一點與「處眾人之所惡」的涵義是大略相同的,是告誡人們,應當善于謙卑,而不汲汲於高處。
  • 解讀《道德經》:「上善若水」真實的含義是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他所著的《道德經》用樸素的辯證法講述了無為而治的道理,其中「上善若水」一詞頗有些耐人尋味。 平常不論是在電視劇裡,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一幅山水墨畫上題有「上善若水」四個大字。仔細讀來,總會有一些恍然大悟存在其中。 首先是「善」這個字,平常所說的「善」就是指為人向善,所以就會將這種意思帶入裡面。
  • 上善若水的真實意思?你知道嘛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人的品格應該像水一般,做事情行雲流水,靜止如水。人的最高境界要像水一樣,能屈能伸。
  •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到底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到底什麼意思?@溫溪:「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第8章,意思是說:最好的、最上乘的「善」就像是水一樣。很多人把「上善若水」當成是自己的座右銘,可自己真的能做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嗎?
  • 道德經思維-第八章《上善若水》的秘密全解
    上善若水-道德經taoteching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上善若水」這個詞,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水」的智慧。水,是大自然裡最頑強,最智慧的存在。這就是生命的力量,更能激發一個人的無限潛力。當我們面對惡劣的環境時,百折不撓地堅持到底,既是一次艱苦的磨練,又是一次成功的積累。當我們想做成一件事的時候,就要把人才聚集到我們身邊,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我們想做的事情。
  • 古詩《道德經》中,大道無形,上善若水,老子之道,玄之又玄
    《道德經》是春秋戰國時期老子所著作的,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古代當時的很重要的道德哲理的來源。道德經分為上下兩篇,原文的上篇《德經》、下篇《道經》。
  • 「上善若水」到底啥意思?其深層含義很簡單,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在眾多名言中「上善若水」似乎更有有深意。一、上善若水的真實含義上善若水這句話出自《道德經》,也是道家中的至理名言。這句話是老子關於善這種品德的真是理解,他認為高尚的品行就像是水一樣。上善若水其中的上善並不是善良的意思,而是高尚品行的意思,如果當作善良來理解顯得有些狹隘。高尚的品行不止是善良內在含義有很多,所以在理解的時候不能太過於片面。老子的這個比喻很恰當,這裡的上善更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大自然中水是很常見很平凡的事物,但是水的作用很不平凡。
  • 都說「上善若水」,到底說的什麼?其實意思很簡單,我們都誤解了
    《道德經》裡面老子說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與別的民族不同,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特別崇拜水的民族,歷史上但凡是出名的人物,多對水特別感興趣。孔子曾經站在江邊上看著水匆匆的流過去,於是發出了千古慨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俗話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那麼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要反駁一些最常見的一種誤解,覺得上善若水,就是要像水一樣柔弱,柔弱真的是老子提倡的嗎?
  • 「上善若水」都聽過,那到底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被人誤解了
    眾所周知,水是沒有顏色的,古時候人們也常將君子的品德與水聯繫起來,現今不少人將「上善若水」當自己的網名,可這四字成語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被人誤解了。「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很多人以為「上善若水」指的是一個人的品德出眾,應該像水一樣綿延不絕,是這個意思嗎?
  • 古人說:「上善若水」到底啥意思?看完佩服古人高深智慧
    「上善若水」這個成語大家是否經常聽到?最早出現在《道德經》中,最開始我弄不懂是何意思,直到讀完《道德經》,我才知道了成語中蘊含的深意。《道德經》是一部經典史書,裡面記載了很多古人的智慧。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道」和「德」。
  • 《道德經》之上善若水
    在甲骨文中「水」字中間像一條水脈,兩旁似流水,像河流一樣的象形字。在現代漢語的譯文是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指河流、江海、湖等。水是生命之源,孕育著中華大地。自古以來人們賦予水無窮的智慧和內涵,孔子曰:「夫水,大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 老子眼中的「上善若水」,其實有7層意思,並不是簡單的善良如水
    文章作者:琢磨君《道德經》又稱《老子》,或者《老子五千文》,這本書很簡短,但很經典,言簡意賅,蘊意深刻,分為《道經》和《德經》,共81個小章節。因為《道德經》非常經典,被尊為「萬經之王」,所以人們對其中的經典句子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