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骨文中「水」字中間像一條水脈,兩旁似流水,像河流一樣的象形字。在現代漢語的譯文是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指河流、江海、湖等。水是生命之源,孕育著中華大地。
自古以來人們賦予水無窮的智慧和內涵,孔子曰:「夫水,大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儒家思就這樣認為君子就要像水一樣所到之處具有遍布天下,給予萬物的仁愛之心;水性向下,隨物賦形的君子高義;淺處流動不息,深處淵然不測的君子智慧;奔赴萬丈深淵,毫不遲疑的果敢和勇毅;滲入曲細,無微不達的明察秋毫;蒙受惡名,默不申辯的豁達胸懷;立身正直、善於改造、百折不撓的信念和意志。賦予了水無限的想像和能量,值得人類去思考,修為。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最好的「善」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爭,總是處於人們所厭惡的地方,這接近於「道」的特點。為什麼呢?因為水」居善地,心善緣,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七個排列句,解釋得淋漓盡致,告訴人們要像水一樣,善於自居於卑微之地,容納百川之深淵,像水一樣助長萬物,說話像水一樣講誠信,立身處世像水一樣平正,做事像水一樣變通,像水一樣隨機而動。老子給予水極大的評價「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紫及天」。像道一樣虛靜守柔、做而不有,為而不恃。與孔子的「水德」有相似之處。
「逝者如斯夫」、與物無爭、謙下自處,聖潔明淨,不染一物,這就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