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極專一的皇帝:一生只愛一人,獨寵皇后,六宮無妃。
文/騰姐
在歷朝歷代的封建社會下,男子地位遠高於女子,路人皆知。因此官宦臣子家中妻妾成群,皇帝後宮佳麗三千,更不是什麼令人新奇的事情。在每一位統治者背後有著無數燕瘦環肥的女人,她們是皇帝至高無上權力與地位的象徵,也是皇家子嗣福澤綿延的基礎。歷史上關於皇帝與妃子的愛情糾葛數不勝數,少的確實真心的交付。而在那麼多皇帝中偏偏有一位甚是與眾不同,他一生後宮只有一位女人。
如此傳奇故事都圍繞著這位愛國愛民、為人寬厚的好皇帝兒展開,他就是深受百姓們愛戴的朱祐樘。而這樣完美的男人,卻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悲慘童年。因為生母紀氏只是一名小小宮女,因為年輕美貌被當時的皇帝憲宗一夜寵幸並懷上了龍子,受到了萬貴妃的妒忌刁難和百般虐待。紀氏只能躲在冷宮裡歷經千辛萬苦生下了這個孩子,她靠著曾經相識的宮女和被廢同在冷宮同病相憐的原皇后的幫忙才在萬貴妃的壓迫中將朱祐樘撫養長大。
又有誰能想到一個皇子會這樣卑微而又隱忍長大,最終走上權力的最巔峰。但在憲宗找到自己唯一的兒子也是繼承者之後沒多久,紀氏就毫無原因地暴斃身亡,無福享受她兒子帶給她的錦衣玉食、榮華富貴。或許正是因為朱祐樘從小便嘗盡了後宮的辛酸苦辣,親眼看見了女人的心狠手辣,他才沒有像其他的皇帝那樣坐擁三千粉黛。
在明朝,身居高位的男人們都不喜歡政治聯姻,選妻只看才貌不看出身。因此,朱祐樘在18歲那年迎娶了他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妻子張氏。張氏的父親在當時只是一介秀才,沒有顯赫的身世地位。但出身於書香門第讓張氏有著過人的才情和修養,17歲的張氏有著姣好的容貌,天真而又活潑,不像普通深閨女子那般忸怩作態。既又著少女的嬌羞姿態,卻也有過人的聰慧才智和成熟穩重的內心,這些都深深吸引著當時的朱祐樘。
張氏用自己獨特的魅力,讓後來即使成為了皇上的朱祐樘,依舊只寵皇后一人,力排眾議虛設後宮。他們的生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恩愛如初,每日同起同睡。皇后親力親為的照顧皇上的飲食起居,仔細輔佐皇上,甚至在國事上為他分憂,替他出謀劃策。而皇上也每日陪伴著皇后,與她吟詩作畫、談天論地,將所有的愛都給了她一人。
作為一位賢明君主的孝宗,更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痴情男子。甚至史書中流傳著這樣一段孝宗與皇后的佳談。有一次皇后不慎染上了一種怪病,宮女們都害怕不敢上前照顧。孝宗知道了,不顧自己被傳染的風險,親自給皇后餵藥,在她床邊衣不解帶地照顧。皇后休息時,孝宗突然想要咳嗽,可又怕打擾了皇后的休息,他只能盡力忍住非常小聲的咳嗽一下。這件事不僅讓所有人感嘆孝宗皇帝對妻子的愛護,也體現了他作為天之驕子卻依舊會為他人考慮的賢德之能。一件如此細微的小事透露出來的是他們夫妻間堅不可摧、生死相隨的感情。
或許在我們現代人眼裡看來,這樣的一夫一妻很正常,可對封建時代的皇帝來說,可以說是難能可貴了。而且由於只有皇后一人,明孝宗的子嗣也不多,無人繼承皇位對於皇室來說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孝宗不知道為此承擔了多少的來自朝堂內外的壓力。就連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在皇室如此衰敗破落的情況下,還擁有三位妃子。相比之下在這般艱難的情況下,明孝宗還能一心一意只愛這皇后一個人,真是鶼鰈情深,令人無比的羨慕與驚嘆了。只可惜這樣的深情,終究抵不過命運和時間,他們幸福的夫妻時光只維持了18年。明孝宗36歲便撒手人寰,而皇后在後宮悽慘的苟延殘喘至70歲,終於隨孝宗而去,兩人得以重新團圓。
雖然老年張皇后因為不受待見而活得不盡如人意,自先皇去世就再也沒有人像朱祐樘那般把她捧在手心裡小心呵護,而明朝也一步步由孝宗在位時的中興走向衰落。但不得不說張皇后是幸運的,畢竟在原本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後宮,因為皇帝的專寵,她從未接觸過那些黑暗與骯髒,她一直以自己最真實的樣子在後宮與皇帝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人人都說,一如宮牆深似海,但明孝宗與張皇后讓我們在漫漫後宮史中,見識到了愛情開出的最純粹而又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