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王衛東 李鳳):鹽源縣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在瀘沽湖和笮山若水之間,鹽源縣的40餘萬畝高原蘋果,給38萬名鹽源兒女帶來了財富和歡樂。近年來,鹽源縣憑藉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蘋果產業,鹽源蘋果廣銷各地,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打造了新路。
鹽源蘋果 供圖 鹽源縣委宣傳部
高原上長出「冰糖心」
鹽源縣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高山盆地上,北緯27度,海拔2600米,年均氣溫12.1℃,具有低緯度、高海拔、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鹽源蘋果的種植土壤富含有機質,灌溉水源來自盆地周邊的高山雪域,生態環境得天獨厚。
鹽源蘋果芳香濃鬱、皮薄汁多、酸甜爽口,「冰糖心」蘋果更是風靡國內一線城市高端消費市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和市場地位。「『冰糖心』是蘋果在特殊環境下生長,會產生的一種生理現象。」鹽源縣農業農村局蘋果研究所所長李曉軍介紹道,鹽源獨特的冷涼高原氣候滿足了「冰糖心」蘋果生長所需的環境。
加快完善產銷體系
目前,鹽源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四川省蘋果栽培面積和產量的65%和75%,鹽源蘋果從業人員為9.68萬人,2019年,該縣蘋果總面積為41.3萬畝,年產量54萬噸,產值22億元。鹽源蘋果產業帶動的批發零售行業、倉儲包裝運輸行業、餐飲住宿業、電商物流行業、勞務行業等年創產值達4億元,已形成了以川、渝、滇、黔為中心,輻射湘、閩、蘇、皖、浙,遠銷東南亞的龐大銷售網。
鹽源縣全面推行「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該縣共有蘋果種植戶18600戶、蘋果專業合作社112個、蘋果家庭農場86個,已建成龍頭加工企業3家、四川省級龍頭企業1家,建有果汁生產線5條、蘋果脆片加工廠2個。
圍繞鹽源蘋果等農產品,鹽源縣開始大力拓展網絡銷售,建成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1個,鄉、村級服務站點150個,初步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的物流體系。2019年,鹽源蘋果通過電商交易額達5.2億元,年均增長130%以上,佔總銷量的15%。高度關聯的產業鏈對鹽源蘋果拓寬銷售渠道、增加附加值和抗市場風險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為切實推動鹽源蘋果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鹽源縣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鹽源蘋果要走向全國,果園必須要做到機械化操作。」李曉軍表示。目前,鹽源縣80%的果園使用「喬化砧木高光效樹形栽培模式」種植蘋果,該模式的缺點是後期難以有效控制樹冠,易鬱閉,管理技術要求水平較高,且無法機械化操作,而這種落後的舊模式嚴重製約了鹽源蘋果產業的發展。
為了突破蘋果產業的發展瓶頸,自2014年起,李曉軍便引進了可機械化操作的「現代矮砧集約化高效栽培模式」,並逐步試種推廣,目前,使用該模式的果園面積已達8000畝。「現代矮砧集約化高效栽培模式」能明顯提升蘋果品質及產量,具有管理技術簡單、易於標準化操作的優點,是目前現代蘋果產業發展的方向。
「鹽源蘋果產業現代化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發展質量仍有待提升。」李曉軍表示。為加快提升鹽源蘋果產業發展效率和綜合競爭力,鹽源縣委、縣政府正全力打造集科研成果轉化、技術引進示範、產業輻射帶動於一體的鹽源縣綠色家園(下海鄉)現代農業園區。
現代農業園區規劃以蘋果為主導產業,以中藥材產業和生豬產業為配套產業,形成「三區一心一環」總體布局;旨在打造出發展方式綠色化、種植技術標準化、生產裝備現代化、市場銷售品牌化、利益聯結模式化、生產要素集聚化的現代農業建設樣板區和鄉村產業興旺引領區。
鹽源縣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將有利於鹽源蘋果產業實現由生產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粗放式生產和管理向標準化生產和管理轉變,由產銷脫節向產供銷加一體化轉變,並輻射帶動該縣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夯實鹽源作為西南冷涼高原蘋果產業發展優勢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