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識一種魚(43)|鯔魚:春江水暖,鯔魚最鮮

2021-02-07 魚大大

對於時間,中國人有著獨特的感悟。破繭成蝶,花開花謝,草木枯榮,都是時間的腳步。有時呢,中國人也習慣用美食來刻畫時間。每當冬春交替的季節,生活在大嵩江畔的鄞州人那句「春江水暖,鯔魚最鮮」就會成為這個時節美味的「嚮導」。




廣鹽性魚類

鯔魚(zi yu),鯔形目鯔科鯔屬的一種魚類。又名:烏支、九棍、葵龍、田魚、烏頭、烏鯔、脂魚、白眼、丁魚、黑耳鯔。體延長,前部近圓筒形,後部側扁,一般體長 20~40釐米,體重500~1500克。



鯔魚全身被圓鱗,眼大、眼瞼發達。牙細小成絨毛狀,生於上下頜的邊緣。背鰭兩個,臀鰭有8根鰭條,尾鰭深叉形。體、背、頭部呈青灰色,腹部白色。鯔魚眼圈大而內膜與中間帶黑色。


鯔魚是溫熱帶淺海中上層優質經濟魚類,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喜棲息在入海口。幼魚常溯河入淡水河川。利用其鰓耙濾取有機物為食。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遭汙染的港灣、河川皆能生存。鯔魚是溫熱帶淺海中上層優質經濟魚類,雌魚的卵巢稱「烏魚子」,是名貴食品,精巢即名菜烏魚鰾。



生長與習性

鯔科魚類是常見的海產魚類,分布極廣,遍及熱帶、亞熱帶、溫帶水域。鯔魚雖產於海中,但對鹽度的適應範圍很廣,在海水、鹹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有些種類能完全適應淡水生活,是沿海海水養殖和鹹淡水池塘養殖的主要魚類。根據文獻記載,養鯔業始於明代,在珠江三角洲至少有200多年歷史。



鯔魚為廣鹽性魚類,生命力較強,從鹽度為38‰到鹹淡水直至純淡水都能正常生活。適溫範圍為3℃~35℃,至死低溫為0℃,較適暖水水域。



鯔魚為雜食性,以食硅藻和有機碎屑為主,也食小魚小蝦和水生軟體動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也喜食動植物性顆粒飼料,如合成飼料、麥麩、花生餅、豆餅等,故食物來源廣,物化成本低。



鯔魚是洄遊性魚類,喜歡生活於淺海、內灣或河口水域,一般4齡魚體重2公斤~3公斤以上性腺便成熟,遊向外海淺灘或島嶼周圍產卵繁殖。



實拍鯔魚遷徙

淡化時要適當投餵飼料,以防魚體消瘦。在河口淡水水域捕撈的鯔魚種,不必淡化就可放養到池塘中。



一魚多吃

鯔魚是優質經濟魚類之一,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特別是冬至前的鯔魚,魚體最為豐滿,腹背皆腴,特別肥美,常被作為賓館酒樓的海鮮佳餚。



鯔魚的營養價值較高,適合體虛者或營養不良、貧血等人群食用。



鯔魚還有藥用價值,其魚肉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消食導滯等功能,對醫治脾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及貧血等病症都有一定療效,所以鯔魚被視為海鮮食療佳品,頗受人們喜愛。



今天就介紹一道鹽城名菜--白燉鯔魚。古人作詩有「鯔魚味美勝鱸魚」之句,人們多取其鮮者清蒸,別有海鮮風味,製作時又保留鮮魚原形,故色味俱佳,肉嫩可口。在沿海港口、河口、港灣內的鹹淡水中,明代已盛產。


食材:鯔魚、豬板油丁、熟火腿、水發香菇片、筍片、醬瓜末

步驟:

1、 將魚洗淨,在沸水中燙,再衝洗後,擺在長盤內。

2、 加適量的黃酒、精鹽、白糖、蔥段、薑片等,上籠以旺火蒸15分鐘,至魚成白蒜瓣狀。

3、 上桌時去蔥段、薑片,淋上麻油。


鯔魚選購小貼士:

看魚鰓:魚鰓鮮紅的新鮮;

看眼睛:越透亮的越新鮮,按壓有彈性;



摸魚身:有彈性,按下去會馬上恢復原狀;

看魚體:魚身完整有透明粘液,沒有外傷。


遍五湖四海!

 點這裡,吃遍五湖四海!

相關焦點

  • 刀魚、鯔魚、鱸魚、鰱魚、包頭魚……杭州江鮮地圖收好
    在碼頭當安保的朱師傅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幸福——他在碼頭買了一條6斤多重的鯔魚,船老大隻收了30元,特別新鮮!  開捕以後,我們接下來都能吃到什麼品種的江鮮,杭城哪裡有江鮮上岸,哪些農貿市場有江鮮直銷,我們獨家整理了一份杭城私房江鮮地圖。
  • 紅腐乳烏鯔魚,腐乳發酵的風味,滲入到鯔魚裡,甘甜鹹香,真要命
    烏鯔魚,閩南人稱為「烏仔魚」,江南一帶稱為「鯔魚」,日本人稱為「唐墨」,潮汕人臺灣人稱為「烏魚」。烏鯔魚未產卵之前,魚肉嫩滑,非常美味!而到了產卵後,體瘦無脂,味道則大不如前。所以,閩南人要吃烏鯔魚,秋末初冬正當時。
  • 中國第一漁村,美食之鯔魚!
    家在越州東近海,鯔魚味美勝鱸魚。」這是明朝餘姚人孫升在京做官時寫的一首詩,也是對家鄉鯔魚這美食的念想。鯔魚,喜歡在鹹淡適應的海水中,是桐照沿海附近的特產。據古書記載:「鯔魚,似鯉,生淺海中,食泥,身圓,口小,骨軟,肉細。」這段話基本上把鯔魚的特徵都概括了。之所以叫鯔魚,據老人講,鯔魚背上是黑色的,原來叫緇魚,意思是黑色的魚,慢慢演化成鯔魚了。
  • 清蒸鯔魚的做法——浙菜
    >清蒸鯔魚的做法——浙菜2012-02-21 09:35:3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食譜原料:  鯔魚1500克,薑片10克,熟火腿15克,春筍15克,水發香菇15克,蔥25克,精鹽10克,紹酒5克,冰糖10克,豬板油15克,熟豬油15克。
  • 濃湯鯔魚,浙江永康海鮮餐廳的標配
    鎮店之寶——濃湯鯔魚有感於永康人對魚的鐘愛,皇城海宴的老闆經過多次的篩選,終於從眾多的海鮮中挑出了這種魚,並多次改進,終於做出了濃湯鯔魚這種鎮店美味!老闆原話:愛吃魚的人肯定都喜歡吃這道菜!作為一個吃貨,小編迫不及待地就夾了一塊魚肉當純白的魚肉送入口中,唇齒舌尖碰撞的那一剎那,鯔魚那滑嫩、鮮香的口感瞬間爆發!真是鮮的我眉毛都掉了~再喝一口濃湯,滿足的感覺,就從舌尖一直傳到了胃裡。「鯔魚怎麼能做的這麼鮮美?」
  • 多味生活|幹燒鯔魚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家在海邊上的人,可能少有沒吃過這個魚的。  鯔魚。  在我們射陽老家的方言裡,「鯔」與「支」是同音。  若干年來,一直以為這個魚的名字是「支魚」。  在吃了四十年的「支魚」之後,才知道,原來它叫「鯔魚」。  但叫它「支魚」,也不算是大錯。
  • 紅糟砂鍋煲鯔魚,福建味道,香氣撲鼻
    昨天朋友送來了一筐烏鯔魚,有大有小,都是親自在海上垂釣而來。烏鯔魚在泉州人的眼裡,有點尋常,估計是本土水域太多的原因吧,隨便一捕撈,便會有魚滿倉的豐收情景。烏鯔魚是洄遊性魚類,喜歡生活於淺海、內灣或河口水域,烏鯔魚肉質厚,味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達22%,無細骨,魚肉香醇而不膩。秋天的烏鯔魚,正是洄遊入海之時,魚肉富含脂肪,特別肥美。
  • 青島:絕跡40年大沽河鯔魚遊回母親灣 老特產復活
    喜事&nbsp名水產頻頻現身膠州灣  「我們30來歲的這些漁民都不認識鯔魚(當地發音"支魚"),後來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說這就是膠州灣裡很有名的特產鯔魚!自己最初下海的十幾年,每年的春天都是打鯔魚的「黃金季節」。「鯔魚就膠州灣裡有,大沽河入海口周圍三四十平方公裡的鯔魚稱為"沽鯔",肉質最鮮美,那時候一天一個小船就能打兩三千斤,後來越來越少,從一個春天能打一百來斤,20年前到現在幾乎連個鯔魚影都看不見了。
  • VOA標準英語|珍珠鯔魚的朝聖之旅
    這是一次絕無僅有的機會,我們可以看到大自然是如何迫使這些珍珠鯔魚搏擊洶湧的水流,向上遊遷徙,以確保下一代的生存。They're like beads, you know, like the beads that collect daylight and shine. 珍珠鯔魚就像珠子,就像盛滿了陽光的珠子。
  • 串網、半浪、鯔魚、推緝、蝸貝!慈谿人都知道嗎?
    據志書記載,這裡鯔魚尤為豐腴,曾為明代歲貢海味。 鯔魚頭部平扁,胸腹鈍圓,尾部側扁,好似織布時牽引緯線的梭子,因此也有人稱之「梭魚」。其魚體銀灰,縱紋暗色,腹部亮白,以附於泥表的硅藻類和小魚蝦為主要食料,成長較快,善於蹦跳,棲息在鹹淡水相交的潮水或浦流中。當地塘河、浦口處還有一些體貌酷似鯔魚的魚,俗名三稜、烏鯔,其腥味較重,身價低廉,與鯔魚不可同日而語。
  • 徵集 紅燒蹄髈、八寶菜、雪菜鯔魚……誰能為下沙代言,你說了算!
    幾周來,收到了很多熱心讀者的投稿,推薦的有黴毛豆蒸豆腐、肉沫粉絲、紅燒蹄髈、八寶菜、雪菜鯔魚…… 今天先介紹其中五道。大家一起來看看,它們成為下沙特色菜代表有沒有充分理由。// 菜品:八寶菜// 推薦人:七格社區魯女士
  • 海鮮指南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63期(南鯔北梭)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條魚是鯔魚,人們常說南鯔北梭,說的就是鯔魚和梭魚,鯔魚外型與梭魚相似,它們的區別是鯔魚藏青色,眼臉周圍包一層脂肪膜;梭魚淡黃色,眼部沒有脂肪膜。梭魚梭魚(Sphyraenus)即廣府人叫的鱭魚或黃鱭,相比鯔魚較尖細,背黃,眼紅,體內白肉較多,故遊泳能力較鯔魚弱,力氣小,只能洄遊至近海河口繁殖,又因此梭魚肉質較鯔魚嫩滑。
  • 海鮮百科 海上烏金,臺灣最為重要的經濟性消費魚類——烏鯔魚
    中文名:烏魚英文名:Striped mullet拉丁學名:Mugil cephalus俗名:青頭仔(幼魚)、奇目仔(成魚)、信魚、營養成分表(食材每100克營養成分表)熱量..117千卡蛋白質19.35克脂肪..3.79克膽固醇..49毫克維生素C1.2毫克鉀...357毫克鈉....65毫克鈣....41毫克烏鯔魚,亦稱
  • 這是什麼魚?長相和草魚一樣,但卻渾身雪白,你們認識嗎?
    這是什麼魚?長相和草魚一樣,但卻渾身雪白,你們認識嗎?近日,珠江沿岸的許多釣魚愛好者,在珠江裡垂釣時,紛紛碰到大量出現的一種怪魚——它們體型很像是草魚,但是卻渾身雪白,看起來漂亮又奇異,比較罕見!而且,這些魚數量眾多,像是忽然出現的一樣……又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兩廣一帶,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珠江裡羅非魚、清道夫等外來物種很多,這是因為珠江流域氣候溫和,很適合這些外來物種繁衍生息。
  • 春江水暖鴨先知!
    婁師白 春江水暖..任伯年 春江水暖圖..齊白石 春江水暖..蕭朗 春江水暖....黃君璧 春江水暖
  • 鯔魚頭髮型大火?盤點娛樂圈各路男星的鯔魚頭造型
    要說最近最火的髮型,莫過於鯔魚頭了。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鯔魚頭是什麼,不過這在時尚圈已經非常受歡迎了。顧名思義,鯔魚頭就是以鯔魚很像,前短後長,所以叫鯔魚頭。小編覺得這種髮型好像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也特別流行,果然時尚就是一個輪迴啊。
  • 鯔魚頭髮型得靠顏值撐!範丞丞像精靈,楊洋超日系,鹿晗讓人不敢認!
    原標題:鯔魚頭髮型得靠顏值撐!範丞丞像精靈,楊洋超日系,鹿晗讓人不敢認! 國內最早留鯔魚頭髮型的是吳亦凡,長度不算長,還染了奶奶灰發色,看起來還蠻高級個性的。 再加上高冷的眼神,有一種痞帥的味道,還不錯。
  • 《春江水暖》,一部文人畫電影
    《春江水暖》劇組在坎城首映紅毯幸運的是,顧曉剛導演的《春江水暖》便是這樣一部帶著煙火氣的長片處女作。該片作為坎城影評人周閉幕片於當地時間5月22日舉行了世界首映。《春江水暖》的故事依富春江徐徐展開,以年邁的顧家媽媽中風失智為起點,描繪了顧家四兄弟的家庭生活。
  • 《春江水暖》在杭州富陽富春山館「上映」
    《春江水暖》自2017年8月在龍門古鎮開機到完成製作耗時兩年。在近期的上海電影節上,該片也獲得了最受傳媒關注影片,顧曉剛獲得最受傳媒關注新導演。
  • 《春江水暖》一場富春江上的時間遊戲
    作為三部曲的第一卷,《春江水暖》中對中國傳統文人畫美學的重現不單純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氣息,一種世界觀,或者說是作者對飛速變化的富陽城的一種認知和理解。或許正是這條平靜的江水賦予了他與古意的親密感吧,令他既對鏡頭下的城市空間飽含溫柔,又對構建屬於當代的長卷繪畫野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