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愚人節,是四月的第一天。回首看二月三月,恍惚的好像做夢一樣。我陷入了一些糾結,美好的事情突然變成了精神汙染,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智者和愚人互相轉換,過去和現在交織不清,內心戲與現實情況衝突矛盾,善良單純的人迷失本性。
春暖花開,一切大概都會過去。枝頭的花很美,看一看,不一定非要攀折回家。人生很長,誰知道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呢。19年將有三部迪士尼動畫進行真人翻拍上映:《小飛象》、《阿拉丁》以及《獅子王》。《小飛象》作為今年迪士尼「真人三部曲」的當頭炮卻「啞火」了,不敢想像後面的兩部會是什麼樣子,希望《獅子王》吃一塹長一智。
《小飛象》是一部典型的合家歡電影,我們不否認它特效製作的活靈活現,讓我們感激可以在大屏幕看到呆萌的小飛象,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也只是一部迪士尼商業電影。雖然他的電影風格令人不適,但是他的電影很多觀眾都看過,他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不老的童心,而且電影展現的更多是人性。
電影講述了剛從戰爭回來的前馬戲團成員霍特·法瑞爾在一家艱難經營的馬戲團獲得工作,工作主要負責照顧生來因一雙大耳朵而遭人嘲笑的小飛象,於是霍特的女兒米莉和兒子喬與小飛象成為了朋友。當人們發現小象會飛後,馬戲團重現生機,這也吸引到一個充滿心機的生意人文德維爾的注意,於是他把小飛象僱傭到他的大型遊樂場,與雜技演員柯萊特做搭檔,
讓人氣達到新高度,然而霍特發現,在遊樂場光鮮亮麗的背後,卻充滿種種見不得人的秘密。在眾人的幫助下小飛象意識到了與眾不同,成就了一段逆風飛翔的暖心傳奇。粉紅色泡泡大象的影子映照在小飛象的眼裡,是雙重的虛幻,令它歡喜讚嘆;而當肥皂泡破裂,小象還是要自己爬上高臺,面對看客面對火焰面對如同深淵的舞臺。小象和搭檔都以為,
靠著羽毛的幫助,小象才可以飛起來。但是到了火焰蔓延的關頭,唯一的羽毛也被化為灰燼,為了拯救重要的人,小象靠自己的力量,也是能飛起來的。大人和小孩子,都要多看點迪士尼呀。當然成人的元素不是沒有,蒂姆伯頓導筒下的伊娃格林,完完全全當得上QUEEN這個詞兒。黑絲襪大長腿高跟鞋一腳踏上木箱的畫面,性感極了。而這麼美豔強勢的一位御姐騎著一隻童真可愛懵懂的小象在萬眾驚嘆中高空翱翔,
也是各種元素華麗交織的視覺奇觀。另一個惡趣味是dreamland裡的景點之一——噩夢城堡,黑暗怪誕恐怖,相當的蒂姆伯頓。而那些怪獸其實都是被裝飾被囚禁的可憐動物,最恐怖的那隻地獄怪獸是小飛象的母親珍寶夫人,又是一種奇妙的隱喻。
結尾小象離開了華麗的馬戲團,不需要任何PUSH就可以自由飛翔,回到了自己的同類之中;馬戲團眾人不再囚禁任何生靈,乘著氣球的高空女王緩緩下凡,落在獨臂男主的馬背上。而完成了任務的花團錦簇的氣球,高高飄走消失在碧空之中了。失去和拯救,成長和自由,大人和小孩,都要多看看迪士尼亞。電影裡也有很多突然升華的臺詞,
比如鼓勵小飛象勇敢飛啊,教導爸爸關心女兒之類的……雖說臺詞出現很突兀,會顯得米莉這個角色很老成或者莫名其妙,但我猜想這是導演借人物之口說出他心裡的話吧。《小飛象》值得一看,但前提是你得做好把自己變成幾歲孩童年齡的準備。最後一句話:願我們都有一個自由飛翔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