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600歲了!如何給孩子講述這座古代宮廷的故事?

2020-12-13 林語菡

9月10日,在紫禁城600歲之際,央視新聞舉辦了一場 「紫禁城600歲」直播大展,帶網友們一起「雲打卡」紫禁城。

隨著宮廷劇的熱播,孩子們對這座恢弘神秘的紫禁城越來越感興趣。如果孩子們問到關於紫禁城的故事,我們該如何給孩子解答呢?

首先,要從孩子們熟悉的場景入手

比如紫禁城為什麼要叫紫禁城?比如宮廷劇中經常出現的儲秀宮,坤寧宮,關於它們有哪些值得訴說的故事?

現在的故宮就是明清時代的皇宮,那時候就叫「紫禁城」。

為什麼會稱皇宮為紫禁城呢?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跟「紫氣東來」這個成語有關。提到紫氣東來,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象徵著吉祥,而皇宮當時是戒備森嚴的地方,尋常百姓不得進入,故名「紫禁城」。

故宮整體就劃分為兩部分,那就是外朝和內廷。

外朝主要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是整個紫禁城最大的宮殿,尤為宏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鑾寶殿」。

內廷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兩側分別為養心殿、東六宮、西六宮等等。這裡主要是皇帝與后妃們的生活區域。

其次,要以傳播我國傳統文化為目的

故宮值得傳播的傳統文化非常豐富,這裡不僅有聞名中外的皇宮建築群,還有大量的文物古蹟。

知乎上有網友這樣形容故宮文化:

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是綠瓦紅牆,是歷史的沉澱,是窺探百年前那段宮廷歲月時加諸於上的濾鏡。

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是名勝古蹟,是華夏文明的縮影,是曾經的天朝大國為子孫們留下的物質遺產。

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是心之所向,是對中國古典文化思慕而成的精神寄託,是輾轉百年,滄海桑田後細細品味仍能發出與古人一樣的深思與感慨。

它是一條把存在於相同空間、不同時間或相同時間、不同空間的人們聯繫在一起的紐帶。

最後,一定要給孩子準備一套關於故宮的書籍

我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其實關於故宮的書籍有很多,但這套《打開中國了不起的建築+故宮的四季》才是一套孩子能真正看進去的書。3D立體書的設計,讓孩子猶如身臨其境。

《故宮的四季》全書涵蓋了62個音頻知識點,比如故宮裡為什麼要養貓?故宮前朝三大殿,有怎樣的功能與意義?皇帝要微服私訪,那他該穿哪套衣服?

為尊重歷史,書中所有知識點全部經過多次考證。

《打開中國了不起的建築》旨在使孩子了解我國古代文明建築及雕像的歷史、文化,了解它們到底「奇」在何處。

書中共收錄了萬裡長城、北京故宮、樂山大佛等八個大型建築。打開這本書,就像展開了一場五千年中國文明之旅。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的問題,把你弄得不知所措,如果你希望孩子讀懂故宮;如果你覺得學習傳統文化尤為重要。

那麼,就跟孩子一起打開這套神奇的3D立體書吧。讓這位600歲「高齡」的古城,陪你跟孩子度過一個又一個難忘的親子時光。

相關焦點

  • 600歲的紫禁城
    紫禁城規模恢廓,意象深遠,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遺產中具有突出、重大、豐富的歷史價值。在600年的傳承中,尤其是在成為故宮博物院的95年,其所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滋養著大眾的心靈,堅定著我們的文化自信。本版特刊發一組文章,講述一直呵護這一民族瑰寶的人與事。
  • 紫禁城600歲了!如何快速玩轉不迷路?乾貨滿滿的攻略已備好!
    文|林語菡責任編輯|晴寶紫禁城600歲上熱搜了!近日,央視新聞發布了一條「紫禁城600歲」的視頻。已走過600年風雨的紫禁城莊嚴又親切,華麗又古樸;巍峨依舊。這座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紫禁城,看一萬遍視頻,都不如親自去一次,置身在這一片紅牆黃瓦中,感受古韻之美、肅穆之氣。有去過的小夥伴們表示,故宮實在太大了,很容易就迷路了。那麼到底如何才能玩轉這座最大的古代宮廷建築呢?下面奉上乾貨滿滿的攻略。
  • 紫禁城600年!450餘件文物貫穿這座城的「時」與「空」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紫禁城600歲了!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開幕。450餘件文物及史料照片通過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將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娓娓道來。
  • 600歲紫禁城最大的煩惱:太紅了!
    畫面中,人們排起長隊,等待進入展廳,一睹這座600年宮殿的歷史。事實上,開展以來,「爆滿」就成了常態。而早在11月5日,大展最後一天的門票就已售罄。有媒體特意計算了一下時間,僅6分鐘,票就被搶購一空。從午門西馬道進入展廳,256米長的展線上,紫禁城600年的時光徐徐展開。展覽選取600年中18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展現紫禁城時序輪迴中的變與不變。
  • 紫禁城600年,如何化作75分鐘音樂?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樂團委約李博禪創作一部時長75分鐘的民族交響史詩《紫禁城》,12月30日將在上海大劇院首演。從外灘到紫禁城關於紫禁城的聽覺印象,不少人會想起貝託魯奇電影《末代皇帝》的配樂。1988年,該片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 《我在故宮六百年》創新講述紫禁城青春永駐的故事
    故宮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攝製、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每集50分鐘,記錄宮牆之內悉心呵護故宮的匠人,展現宮牆之外的天下人與這座城池發生奇妙的關聯,講述紫禁城青春永駐的故事。12月31至1月2日在央視紀錄頻道、央視頻、嗶哩嗶哩等平臺播出。
  • 陶瓷館重新開放、五大重磅展覽……紫禁城600歲「大慶之年」 官方...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全社會的一件文化盛事。故宮博物院今天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公布故宮博物院 「大慶之年」計劃表!圖說:紫禁城600歲「大慶之年」 官方計劃表發布會 新民晚報記者 潘子璇 攝舉辦一系列學術研討會王旭東指出,在學術研討方面,故宮博物院將舉辦以「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座談會」、第五屆「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
  • 把故宮帶回家,紫禁城600年
    但是,皇帝是如何吃飯的?一天吃幾頓,每頓幾個菜?皇子們都要學什麼課程?古代的手爐和冰箱長什麼樣?紫禁城午門的門洞,正面和背面的門洞數量竟然不一樣?大臣們上朝的時間竟然是在漆黑的凌晨?皇宮裡的孩子平時都玩什麼遊戲?交泰殿中的自鳴鐘是怎麼運行的?這些你都知道嗎?
  • 450餘件文物講述紫禁城600年!深宮漆紗200年來首次公開展出
    策展團隊工作人員張杰說, 這裡只是序言,整座紫禁城就是一個巨大的「展廳」,觀眾還可以在裡面找到9處『地標』建築完成打卡,邊走邊看,領略這座城獨特的魅力。西雁翅樓:「明代紀錄片」展現紫禁城前世紫禁城宮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2020年,宏偉的宮殿群建成已整600年。
  • 450餘件文物講述紫禁城600年!深宮漆紗200年來首次公開展出_中國...
    策展團隊工作人員張杰說, 「這裡只是序言,整座紫禁城就是一個巨大的『展廳』,觀眾還可以在裡面找到9處『地標』建築完成打卡,邊走邊看,領略這座城獨特的魅力。」明中都宮城遺址出土的琉璃蹲獸萌態十足,南京博物院藏黃綠琉璃仙人造型婀娜……「這些都算是紫禁城的『前輩』,希望觀眾可以通過他們了解這座城的出處。」
  • 單霽翔編著三本新書 為紫禁城600周年慶生
    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當天,由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系列北京首發,全書分為《宮殿漫步》《文物風華》《故人匠心》三部。《宮殿漫步》講述有著600年歷史的紫禁城建築的故事。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本書將帶著大家走進紫禁城,領略這些巧奪天工的古代建築之美。
  • 600歲!紫禁城,生日快樂
    中新社·華輿>談資 攝影/卞正鋒 2020-09-11 18:34 (視頻來自華輿 卞正鋒攝) 華輿訊 2020年9月10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吸引大批中外遊客「進宮」參觀遊覽。與此同時,一場名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午門正式開幕,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計450餘件,其中不少為首次展出。此次大展通過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概況。
  • 關於600歲的故宮,這些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你帶孩子來過故宮嗎?中教君這有幾個故宮的故事,分享給你~600歲的故宮,歷久彌新故宮一般指的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歲的她,風華正茂600歲的故宮,有「內涵」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一件文化盛事。
  •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450餘件文物講述故宮的前世今生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 六百年來,25朝24帝在這座宮殿,這方唱罷那家登場。 △ 展覽現場 此次大展通過講述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營繕與保護情況,在對紫禁城600年的回望中,讓觀眾穿越「時」「空」的文化長河
  • 遠方|600歲的紫禁城,今年打算這樣過生日
    故宮今年600歲啦幾天前故宮博物院發表的一組對比照>新老照片仿佛將時間之河摺疊歷史與當下重合不禁感嘆600歲風華正茂!600周歲,故宮博物院最近公布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
  • 紫禁城今年迎600歲 「陶瓷館」專館在武英殿重新開放
    2020年到了,恢弘的紫禁城正式迎來600周歲,新展覽、新文創、新數據已經趕著趟兒地發布了。今年上半年,《韓熙載夜宴圖》將率先露臉。隨後,「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中國與凡爾賽展」「紫禁城建成600年展」等大展也將挨個揭開面紗。國寶重器時隔數年再亮相,不僅秀貌,還將展「內涵」——近年來新的解讀、新的研究成果等也會同時揭秘。
  • 600歲的紫禁城你該如何看,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走進故宮,你也成了...
    600歲的紫禁城,你要不要去看?怎麼去看?李文儒帶我們找到答案。  紫禁城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講座伊始,李文儒就講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一位企業家朋友,在參觀了故宮之後對李文儒說:「進了故宮就覺得腿軟,想要下跪。」為什麼會想要下跪,李文儒說,「因為你看到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
  • 《了不起的故宮》:600歲的紫禁城,原來這麼有趣
    自1406年朱棣帝指揮修建這座偉大的宮殿開始,歷經14年,一座名叫紫禁城的世界最大木結構建築群拔地而起。600個春秋,72萬平方米的廣闊空間,大大小小近9000間房子,180餘萬件館藏文物。面對如此巨大而豐富的故宮,旅遊團安排的時間就是固定的那幾個小時,若是帶你慢慢去看,事無巨細地給你講解那些文物的價值,宮殿的用途什麼的,那是幾天也講不完的呀。
  • 把故宮帶回家,顯微鏡下看盡紫禁城的600年
    但是,皇帝是如何吃飯的?一天吃幾頓,每頓幾個菜?皇子們都要學什麼課程?古代的手爐和冰箱長什麼樣?紫禁城午門的門洞,正面和背面的門洞數量竟然不一樣?為此,我想和大家隆重分享紫禁城600周歲特別定製的生日禮物——《故宮(人文版)——這是紫禁城》。就讓我們足不出戶逛故宮——看故宮的建築、聽故宮的故事、學故宮的文化、做故宮的手工。這裡一定有你想知道的故宮。
  • 昨天開幕的這個展覽,帶你看盡紫禁城600年
    本次展覽集中展示紫禁城600年建築、藝術、文化成就和故宮博物院近年工作成果,既讓人們有機會從遺產地和博物館雙重視角認識紫禁城文化價值,又能滿足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人們的文化需求、旅遊意願。故宮博物院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自身定位,繼往開來,不斷增強為人類傳承文明的責任感使命感,在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下更大功夫,把老祖宗留下來的紫禁城、珍貴文物保存好保護好,把建築、文物蘊涵的精神文化價值研究好闡釋好,講好中國故事,為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