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在紫禁城600歲之際,央視新聞舉辦了一場 「紫禁城600歲」直播大展,帶網友們一起「雲打卡」紫禁城。
隨著宮廷劇的熱播,孩子們對這座恢弘神秘的紫禁城越來越感興趣。如果孩子們問到關於紫禁城的故事,我們該如何給孩子解答呢?
首先,要從孩子們熟悉的場景入手
比如紫禁城為什麼要叫紫禁城?比如宮廷劇中經常出現的儲秀宮,坤寧宮,關於它們有哪些值得訴說的故事?
現在的故宮就是明清時代的皇宮,那時候就叫「紫禁城」。
為什麼會稱皇宮為紫禁城呢?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跟「紫氣東來」這個成語有關。提到紫氣東來,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象徵著吉祥,而皇宮當時是戒備森嚴的地方,尋常百姓不得進入,故名「紫禁城」。
故宮整體就劃分為兩部分,那就是外朝和內廷。
外朝主要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是整個紫禁城最大的宮殿,尤為宏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鑾寶殿」。
內廷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兩側分別為養心殿、東六宮、西六宮等等。這裡主要是皇帝與后妃們的生活區域。
其次,要以傳播我國傳統文化為目的
故宮值得傳播的傳統文化非常豐富,這裡不僅有聞名中外的皇宮建築群,還有大量的文物古蹟。
知乎上有網友這樣形容故宮文化:
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是綠瓦紅牆,是歷史的沉澱,是窺探百年前那段宮廷歲月時加諸於上的濾鏡。
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是名勝古蹟,是華夏文明的縮影,是曾經的天朝大國為子孫們留下的物質遺產。
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是心之所向,是對中國古典文化思慕而成的精神寄託,是輾轉百年,滄海桑田後細細品味仍能發出與古人一樣的深思與感慨。
它是一條把存在於相同空間、不同時間或相同時間、不同空間的人們聯繫在一起的紐帶。
最後,一定要給孩子準備一套關於故宮的書籍
我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其實關於故宮的書籍有很多,但這套《打開中國了不起的建築+故宮的四季》才是一套孩子能真正看進去的書。3D立體書的設計,讓孩子猶如身臨其境。
《故宮的四季》全書涵蓋了62個音頻知識點,比如故宮裡為什麼要養貓?故宮前朝三大殿,有怎樣的功能與意義?皇帝要微服私訪,那他該穿哪套衣服?
為尊重歷史,書中所有知識點全部經過多次考證。
《打開中國了不起的建築》旨在使孩子了解我國古代文明建築及雕像的歷史、文化,了解它們到底「奇」在何處。
書中共收錄了萬裡長城、北京故宮、樂山大佛等八個大型建築。打開這本書,就像展開了一場五千年中國文明之旅。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的問題,把你弄得不知所措,如果你希望孩子讀懂故宮;如果你覺得學習傳統文化尤為重要。
那麼,就跟孩子一起打開這套神奇的3D立體書吧。讓這位600歲「高齡」的古城,陪你跟孩子度過一個又一個難忘的親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