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北海生態行】2020年「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啟幕

2020-12-16 中國臺灣網

  近年來,北海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對北海發展的指示精神,項目建設風生水起、經濟社會發展磅礴向前,發展進入了「快車道」,邁進新的「黃金時期」。與此同時,北海市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將「文化北海」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不斷增強北海的文化內涵,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為此,北海市專門出臺了《「文化北海」建設實施辦法》,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為副組長,各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文化北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將「文化北海」建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2019年,為提高北海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動能,搭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加快推進「文化北海」建設,北海市舉辦了第一屆「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活動,對全市文化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北海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進一步貫徹好中央、自治區對於北海發展的指示要求,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海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文化強區戰略和「文化北海」建設,推動北海文化繁榮發展,增強北海的文化軟實力,2020年,北海繼續舉辦2020年「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系列活動。為及時向社會各界通報活動有關情況,11月23日,中共北海市委宣傳部在北海市新聞發布廳舉辦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共北海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蘇遠信發布新聞。

  蘇遠信首先向到場媒體簡單介紹了北海的情況。

  蘇遠信說,北海市位於中國南海之濱、北部灣畔,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北海三面環海,條條大道都通向大海,「一行白鷺飛紅樹,海浪千頃擁碧城」說的就是北海。這裡終年氣候溫暖溼潤,自然地理環境十分優越,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海洋資源、淡水資源、林業資源、礦產資源等。北海有五十裡碧波銀灘、百年南洋老街、千年珍珠文化和萬年風景潿洲島,處處洋溢著自然和人文的魅力,天然宜遊宜居宜業。

  北海開放歷史悠久,從秦漢時期的揚帆起航到世界各國,到1876年被動開放,在到1984年成為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經歷了漫長的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北海孕育和積澱了豐富且厚重、獨特又多元的城市文化,既有海洋文化、海絲文化、南珠文化,也有客家文化、疍家文化、歸僑文化、西洋文化,還有家國文化、開放文化、廉政文化。

  2017年4月19日,習總書記視察廣西首站來到北海。在視察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期間,習總書記稱讚北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要求北海「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歷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要增強文化自信,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蘇遠信表示,幾年來,北海市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的重要指示,把「文化北海」建設作為一項鑄魂工程,作為推動北海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工程,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注重厚植北海文化底蘊,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努力讓工業建設、產品生產、城市發展、市民生活都沉浸在文化薰陶之中,培育獨特的文化競爭力和生命力。

  一是深度挖掘和宣傳海絲文化。立法保護北海老街、合浦漢墓等。加入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成立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全面推進標誌性文物保護工程,完成合浦四方嶺和金雞嶺墓葬保護區項目,合浦漢墓群、大浪古城遺址和草鞋村遺址等53處遺產點列入「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專家建議預備名單。合浦漢墓群與漢城考古遺址公園通過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加大對北海老街、高德三街等一批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按5A標準建設北海高德濱海文旅綜合體項目,未來將形成北海旅遊「南有銀灘、北有高德」的新格局。

  二是積極打造文化品牌。2019年成功舉辦第一屆「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打響「遇見北海」「南珠節」「開海節」等外宣、文旅品牌。尤其是,著力將「遇見北海」打造為國際知名的城市外宣文化品牌。其中,「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系列外宣文化交流活動以同名「北海」做文章,走出國門,走進歐洲的比利時、英國等城市大力宣傳北海,提升北海的海外知名度,在國際社會引發強烈反響;「暖冬遇見北海」系列城市推介活動整合全市外宣資源,創新採用「新聞發布會+N」模式,前往西安、天津、鄭州、瀋陽等地開展城市宣介活動,推動北海與國內各省市在文旅、宣傳、商貿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成為北海重要的城市文宣品牌。

  此外,大型歷史舞劇《碧海絲路》先後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文華獎」、中國舞協「荷花獎」等國家級獎項。《海上絲路之南珠寶寶》《國寶檔案——大漢合浦郡》等節目在央視播出,《珠還合浦》被列為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三年規劃(2019-2021)第二批入選項目,進一步擴大了北海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影響力。

  三是構建多元化博物館體系。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惠及全民」的理念,將博物館建設作為「文化北海」建設的重大舉措和重要抓手,初步形成以國有博物館、非國有特色博物館和行業博物館為主的多元化博物館體系。計劃到2025年建成百家博物館,將北海建設成為享譽全國的博物館城市。

  四是加快發展旅遊文體產業。大力推動「旅遊+」「文化+」新模式、新業態,以五星級酒店、旅遊綜合體、文化特色小鎮、旅遊新業態等重大文旅項目建設為依託,促進旅遊與文化、體育、商貿、海洋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全市引進和開工的文旅重大項目總投資超2000億。成功舉辦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北海賽段、北海南珠節暨國際珍珠展、亞洲風箏板錦標賽、「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等一批國際展會和賽事。獲評「中國最佳文化旅遊名城」和「最受遊客滿意的中國旅遊目的地」,獲評全區首個「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市」,獲得2021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承辦權。

  蘇遠信表示,目前,北海文化韻味很足,文化特色很強,人民的文化自信大大提升,「文化強市」建設正在強力推進。

  接下來,蘇遠信重點介紹了2020年「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的有關情況。

  蘇遠信表示,2020年「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於11月23日-27日舉辦,活動主題為「新時代「文化北海」的創新發展」。本次活動周由中共北海市委、北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北海市委宣傳部承辦,北海市文聯、市旅遊文體局、市二輕聯社、海城區人民政府、北海中華文化促進會協辦。

  蘇遠信稱,為籌備好本次活動周,把活動周辦出高質量,辦出文化特色,北海市制定了周密的活動周實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王乃學、市長蔡錦軍為組長,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為副組長,各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籌備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組、接待組、會務組、論壇組、活動組、宣傳組、材料組、保障組等8個工作組,明確了各工作組的責任分工、具體負責人等,各工作組分別制定了籌備工作細案,並先後多次召開了籌備工作協調會、推進會等,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敢於擔當,真抓實幹,各項籌備工作進展總體順利。

  據蘇遠信通報,本次活動周活動內容豐富,有論壇、展覽、晚會、講座、採風採訪活動、文旅活動、籤約儀式等七大類,共36項(場)活動。其中,論壇類活動包含「文化北海」建設高峰論壇(主旨論壇和三個主題論壇)、2020海上絲綢之路(北海)文旅產業投資發展大會、「文學名家聚焦北海」——全國文學院院長專題聯席會議;展覽類活動包含「絲路明珠·魅力北海」全國攝影大展作品展、「時代墨華——「生於60年代」廣西書法名家北海提名展」暨北海書法院成立揭牌儀式、廣西工藝美術大師北海精品館開館儀式暨北海工藝美術精品展;演出類活動包含「一座城一首歌·唱響北海」城市主題歌曲頒獎晚會、大型音樂劇《珠還合浦》演出、《海上鋼琴師》中外經典曲目五重奏音樂會、「文藝精品月月演」(兒童劇2場);講座類活動包含「一帶一路」視野下海絲文化專題講座、文藝名家進校園活動暨名家講座4場;採風、採訪活動包含「美麗北海生態行·網絡媒體看北海」採訪活動,文藝家到潿洲島、合浦等地採風,記者到縣、區、園區開展採訪活動;文旅活動有「流下盛宴·山海相約」文化旅遊系列活動;籤約儀式為北海文旅發展投資項目籤約儀式。豐富多彩的活動將全面展示北海幾千年的深厚文化積澱、「文化北海」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以及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成就和「文化北海」建設的強大吸引力,為參會嘉賓、各級媒體及社會各界奉獻一場精彩紛呈、甘美回味的文化盛宴。

  蘇遠信說,本次文化周活動,邀請了中國文聯、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書協、中國攝影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文聯、自治區文旅廳、自治區二輕聯社等國家、自治區有關部門領導;北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相關市領導出席活動。活動還邀請了來自國內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全國文化名家、全國文學院院長、國內音樂、攝影、書畫名家等文化屆嘉賓,以及中央、廣西壯族自治區主流媒體,香港媒體,海外華文媒體等各界人士400餘人參加活動。

  蘇遠信表示,2020年「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是北海文化建設一大盛事,吸引了中央、自治區主流媒體、新聞網站,中央外宣媒體、香港媒體、海外華文媒體等國內外各級媒體的高度關注,並前來北海參加活動。參加活動的媒體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音樂頻道)、《中國日報》《中國旅遊報》《中國改革報》《農民日報》、中新社、國際在線、央視頻、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央廣網、光明網、中國經濟網、中國青年網、中國日報網等中央級媒體(含網絡媒體);五洲傳播中心、中華文化走出去網、《城市漫步》等中央外宣媒體;《國際日報》《埃及中國周報》《香港中華時報》、義大利僑網、阿根廷華人網等海外華文媒體;香港媒體《香港商報》;澎湃新聞網、中國甘肅網、紅網、中國臺灣網、封面新聞等各省市重要網絡媒體;《廣西日報》、廣西廣播電視臺(電視臺)、廣西廣播電視臺(電臺)、《廣西法治日報》《南國早報》、廣西新聞網、東協萬象等自治區媒體;今日頭條等國內知名網絡平臺以及北海市媒體。

  蘇遠信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文化周的舉辦,將北海打造成為國內文化名家的聚集地,激發本土文化名家創作更多優秀文化文藝作品,同時也吸引更多外來文化名家到北海常駐創作,推動北海文化事業大繁榮大發展;通過名家「論劍」、高手「過招」,為「文化北海」建設問診把脈、出謀劃策,一起把「文化北海」這棵大樹培育起來,為「文化北海」建設注入新的活力,不斷增強北海的文化自信,進而推動北海文化軟實力結合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形成北海強大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同時,他呼籲國內外媒體繼續關注支持並宣傳「文化北海」建設情況,讓社會各界廣泛知曉並參與到「文化北海」建設中,講好北海文化故事、傳播好北海文化音符,對外展示一個開放發展的、幸福和諧的、富有文化特色的北海。

  新聞發布會由中共北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蒙平主持。北海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韋曉紅,北海市旅遊文體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北海廣播電視局局長李才能,北海市二輕聯社主任周安,中共北海市海城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花,北海中華文化促進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魏平安等幾位負責人也出席了新聞發布會並答記者問。

相關焦點

  • 【美麗北海生態行】廣西北海:電子信息產業跑出加速度
    廣西惠科精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何勇談到國產屏產速度時說:「屏產從立項到投產,業內普遍需要3年時間,惠科只需要9個月。」  11月25日,「美麗北海生態行·網絡媒體看北海」採訪團走進惠科電子(北海)科技產業園,了解北海電子信息發展相關的情況。
  • 「美麗北海生態行」「海上森林」 紅樹林擦亮北海生態、科普、休閒...
    封面新聞記者 文康林11月25日,「美麗北海生態行·網絡媒體看北海」採訪團一行第八站走進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探訪紅樹林的保護情況。同時,紅樹林也是最脆弱的生態系統之一,由於地處人口密集的海岸帶,金海灣紅樹林極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和破壞。自2017年以來,為保護紅樹林,金海灣紅樹林開展了大量宣傳,通過各種社會公益活動,採取灘涂補種紅樹、鄉村綠化美化、生態景觀林帶等工程建設,步步推進保護區的「添綠」工作。
  • 美麗北海生態行|環保企業助力廣西北海構建完善工業體系
    紅網時刻記者 陳宗昊 北海報導近日,當「美麗北海生態行·網絡媒體看北海」採訪團走進位於北部灣海岸的廣西投資集團北海發電有限公司的集中控制室時,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前密切關注著火力發電廠中主汽壓力、溫度等參數值的變化。
  • 美麗北海生態行|廣西北海打造百億級數字經濟產業聚集區
    正在向網友推介北海特產的主播。紅網時刻記者 陳宗昊 北海報導11月25日,「美麗北海生態行·網絡媒體看北海」採訪團走進北海京東雲計算大數據中心,了解北海數字經濟發展相關情況。在京東智聯雲(北海)直播基地,主播們正熱火朝天地講解商品。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直播平臺共有網紅主播100餘人,銷售貨物以當地特產的海產品、東協特色產品為主。主播們的考核主要看其帶貨能力,一個優秀的主播帶貨銷售額一天可達百萬級。記者在現場看到,北海盛產的海鴨蛋系列特產在主播推介下,下單數量不斷增加,這些訂單會在最短時間內處理,並將商品通過快遞送到顧客手中。
  • 「美麗北海生態行」廣西北海:構建數字經濟服務體系 打造百億級...
    央廣網北海11月27日消息(記者胡瑩瑩)11月25日,「美麗北海生態行·網絡媒體看北海」採訪團走進北海京東雲計算大數據中心,了解北海數字經濟發展相關情況。在京東智聯雲(北海)直播基地,主播們正熱火朝天地講解商品。
  • 廣西北海市舉行2020年「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北海市委宣傳部舉辦2020年「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新聞發布會  11月23日,廣西北海市委宣傳部舉辦2020年「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新聞發布會,中共北海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蘇遠信發布新聞。
  • 增添城市發展魅力 加快建設文化北海——2020年北海重點工作系列...
    增添城市發展魅力 加快建設文化北海——2020年北海重點工作系列報導(二十)去年,我市出臺了《「文化北海」建設實施辦法(試行)》,把建設文化北海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建設文化北海更是被提上了改善民生、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工作的議程。
  • 「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暨第七屆北海文學藝術周啟動!專家學者各抒高見 ,暢談北海文化建設
    9月19日上午,「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暨第七屆北海文學藝術周啟動儀式在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
  • 美麗北海生態行丨生態立市 北海濱海國家溼地公園面貌一新
    (北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供圖)紅網時刻記者 陳宗昊 北海報導「去年買了套房子在附近,昨天剛到,特地來看看馮家江的景色。」11月25日,家住長沙市雨花區的劉華斌自駕帶著父母來到廣西北海度假,他們選擇遊玩的第一站是北海市濱海國家溼地公園,「現在的風景比以前好太多」。
  • 刷爆朋友圈的「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你怎能錯過,快來參加我們的...
    刷爆朋友圈的「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你怎能錯過,快來參加我們的親子主題活動吧! 11月24日上午,市委書記王乃學宣布2020年「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啟動。
  • 「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文化交流活動在英國舉行
    國際在線報導啊(記者 梁弢):當地時間9月6日,「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外宣文化交流活動在英國劍橋拉開帷幕。活動以展現中國廣西北海風光的旅遊圖片展、彰顯北海開放活力的城市宣傳片、蘊含北海獨特海洋文化特色的文藝演出,為英國民眾獻上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 「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在布魯日舉行
    當地時間9月3日18時30分,「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系列外宣文化交流活動在比利時的西弗蘭德大學布魯日校區拉開帷幕。該活動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五洲傳播中心和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承辦,並得到了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的大力支持。活動由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潘章仙博士主持。
  • 話題:廣西北海:生態紅樹林 旅遊金名片
    話題:廣西北海:生態紅樹林 旅遊金名片   人民網北海11月27日電 (嚴立政、實習生彭婷)11月25日,「美麗北海生態行·網絡媒體看北海」採訪團走進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一同探索領略紅樹林的魅力。該景區位於北海市東南隅,與國家4A級景區北海銀灘一脈相連。
  • 北海的美麗傳說,你知道幾多?
    廣西北海,山水秀麗美景眾多,它們所組合的畫面,仿佛就像一幅大師創作的田園畫作,美麗而又不失靈動。北海是廣西一座很有名氣的老城,這裡不僅有諸多美景,更有許多動人的美麗傳說,傳承著千年文脈,氤氳著文化氣息。 "割股藏珠"的傳說 古往今來,珍珠象徵著幸福和富貴。
  • 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水樂園 在北海開工建設
    8月30日上午,由中共北海市委員會、北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北海市發展改革委(固投辦)、北海中信國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北海市2017年重大項目8月份集中開竣工儀式在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隆重舉行,首個海絲文化水樂園在北海正式開工建設
  • 廣西日報重磅報導|北海:一場文化盛宴,多維創新探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戰略全局,對「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作出部署,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11月23日-27日,2020年「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暨第八屆北海文學藝術周舉辦,36項(場)活動先後舉行,300多位文化界名人、藝術家蒞臨,既集中展示了近年「文化北海」建設成果,又探討了「文化北海」建設的路徑。
  • 2020年北海樓市年中總結:土地篇
    2020上半年已經結束,不論從哪方面來說,這都是個特別的年份。疫情衝擊下,全國樓市都在努力消化庫存,一二線土地市場卻一片火熱。自2月份至5月底,全國共計誕生28個單價「地 王」,而北海出現三塊溢價成交土地,樓面價最高達到3406.27元/㎡2020年1-6月北海土地成交面積及涉宅類面積一覽表據北海房產超市網統計,截止到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北海市共推出8期13宗土地,其中,共成交土地13宗,總成交面積約151.27萬方,同比降低25.22%,總成交金額約29.57億元,同比降低37.31%
  • 北海三面環海美麗半島—沙尾村
    沙尾村位於美麗的廣西北海市合浦縣白沙鎮的沙尾半島,這是一個三面環海的村莊,對面與北海市鐵山港區的興港鎮隔海相望,半島距合山高速8公裡,交通非常便利
  • 【美麗北海生態行】按下發展加速鍵 碧海藍天繪製美好生活新畫卷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網  2018年3月,北海市委市政府啟動建設濱海國家溼地公園(馮家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工程。  位於北部灣海岸的廣西投資集團北海發電有限公司立足港區,自公司投產以來,瞄準火電煙氣排放標準,先後自籌資金,不斷建設各類環保設施,脫硫、脫硝、超低排放等大型技改項目先後投產,提升汙染物減排水平,為北海市的環保事業貢獻了力量。
  • 廣西北海文化交流活動在英國劍橋舉行
    新華社倫敦9月6日電(記者張代蕾)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政府6日在英國劍橋舉行「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文化交流活動,推介北海豐富的旅遊文化和商貿資源。當天的活動包括旅遊圖片展、城市宣傳片以及蘊含北海獨特海洋文化特色的文藝演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