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麵包,似乎和北京一點關係也沒有。滿街都是洋氣法式麵包店的上海笑了,天津的起士林們也笑了,北京有什麼?滿街的「味多美」和「金鳳成祥」?北京人就只有滷煮炸灌腸護國寺小吃慶豐包子……
這是誤解,北京人也有自己的麵包情節。
比如建國以來很長一段時間,唯一對外營業的友誼商店麵包房就是開在大北京的。北京人都知道這個商店最初只服務外賓和高級幹部(像飽妹這種根本進不去!),售賣的121種糕點麵包餅乾裡,只有7種來自上海以外,其餘都在北京製作。就因為「北京產品品質有保證」。(孟春明《在老北京人眼裡,這個商店曾是機器貓一般的存在,不得隨便入內》)
▲友誼商店的前身,食品均由這裡向外賓供應。 北晚新視覺網
遠的不說,幾年前在北京燕莎一代聞名的老店「紅爐磨坊」,創始人是人稱「麵包老爹」的陳澤禎。他在北京開店的時候,連烤爐都要全部從日本搬過來,而且動不動就會請日本的麵包師傅過來切磋技藝。
▲麵包老爹和他的麵包 創日報
甚至,連海澱這種美食荒漠盡頭都有聞名的西點房中關村茶點(雖然現在看大多數賣的是中西混合的糕點,麵包種類較少),自五六十年代起所用的黃油、麵粉就全是國家特批了!正因如此,才迅速成為周邊大學海外專家的心頭好。(孟環《中關村茶點:北京最地道的西點,大科學家們都愛吃》)
加上現在,三裡屯、使館區、燕莎、藍港這些地方都聚集著無數歪果仁,大家對麵包品質的講究只會有增無減。
2018年了,北京麵包界的真實狀況又是什麼樣呢?
今天,就請跟隨調查了整整一周來看看帝都麵包大數據。
Q1:究竟什麼是一塊好麵包?
什麼樣的麵包才算是好的麵包?從製作上來看有幾大最基礎的硬性條件。為了方便理解,飽妹為大家做了簡單的表格:
如果我們去麵包店的話,僅從外觀上挑選,大部分的麵包都可以通過以下判斷(以後就可以這麼挑麵包啦!):
其中,國內售賣的麵包大多是來自歐洲和日本。這兩類麵包又有著各自鮮明的特點
當然,諮詢了包括樂逢法國廚藝學院名譽校長、麵包世界盃主席大師在內的一系列專家,他們給出了專業意見,這也成為了我們此次測評的重要標準:
▲ 特別感謝樂逢法國廚藝學校的專業指導。
以及敲黑板!注意了!國內現在非常流行的「軟歐包」在真正的歐洲 並!沒!有!這只是一種由中國人發明的融合式新麵包,為了迎合國人「軟+甜」的口味喜好不少還加了大量油和糖,並不能很好地體現一家麵包店的水準。
Q2:北京講究好吃的麵包在哪裡?
為了能夠更好更全地為大家挑選好店,飽妹在大眾點評上搜索北京「麵包甜點」一共出現50頁(750家),通過以下條件篩除了部分麵包店
在剩下的70家店中又篩出了具有以下特點的18家店:
歪果仁開的店
1.Morel Bakery 老夢de麵包(法式麵包)
2.Le Grenier a pain正本原(法式麵包)
3.德南麵包房(德式麵包)
4.Gertz(丹麥麵包)
5.DA GIULIANO(意式麵包)
6.COVA(意式麵包)
酒店或餐廳店附屬店
7.opera bakery(意式麵包)
8.凱賓美食廊(歐式麵包)
9.思悅茲餅屋(歐式麵包)
10.中國大飯店麵包房(歐式麵包)
11.馬克西姆麵包房(法式麵包)
12.新僑三寶樂(創新麵包)
留學背景人開的店
13.艾蕾西亞(法式麵包)
14.古點麵包(歐式+日式麵包)
15.麵包會有的(歐式麵包)
16.SYMPHONY味感(日式麵包)
其他的店
17.北展莫斯科餐廳麵包房(俄式麵包)
18.黑麥谷Rye Valley俄式麵包坊(俄式麵包)
這18家店的水平具體如何?我們儘量從每家店中挑選法棍、可頌(如果是日式麵包店則是吐司 )以及該店的招牌點心 進行試吃,算下來編輯部一周連續吃了大約不下200種麵包,給出了分數(三星為及格,五星為優秀)並得到了如下結論(如果想知道結果可以直達文末):
外國人開(主廚是外國人)的麵包店,有明顯的某個國家的麵包特色。這類店因為老鄉撐腰品質基本穩定。
Le Grenier a pain正本原
☆☆☆☆☆
地址:王府井大街王府中環四層
正本原開在奢侈品集結的王府中環。本身是一家據說法國聞名的傳統麵包老店(不過它為什麼翻譯出了這樣同仁堂般的中文名我也不能理解……)
杏仁可頌因為加入了杏仁餡變得有點過扁平,但吃起來內部非常溼潤順滑,杏仁香味十足,缺點是略偏甜,但這正是法式點心的味道啊!
至於店員推薦的布裡奧切面細膩,吃起來則是略帶酸度,香氣十足。
Morel Bakery 老夢de麵包
☆☆
地址:順源街三源裡菜市場門口
這家店就開在歪果仁聚集最多的菜市場——三源裡菜市場門口。
白法棍、啤酒法棍、蒜香法棍、傳統法棍等多種法棍。不愧是法國人開的麵包店!
儘管法棍看起來似乎金黃酥脆,但切面氣孔很小,算不得一隻美貌的法棍。好在吃起來鹽度均衡,嚼勁也是十足的。
可頌賣相也很一般,孔洞不均,也不是鼓起的蜂窩狀,口味比較淡,有淡淡的甜味。相比之下似乎甜點類更好吃一些。
德南麵包房
☆☆☆☆☆
地址:朝陽公園路好運街27號一樓
德南是京城名號最響、資歷最老的一家德式麵包房。
招牌八字扭結鹼水麵包(Brezel)與法棍一樣屬於lean系。外皮非常鬆脆,高筋麵粉內裡嚼勁十足,切口處能聞到很濃鬱的麥香。
可頌則黃油香味濃鬱,切面的層數也更薄更多,吃起來似乎比一般可頌更加柔軟。是一枚好的可頌。
▲ 德國土豆酸麵包,切面發酵孔密集,土豆味道濃鬱。
Gertz
☆☆☆
地址:三裡屯路19號院2號樓1層S2-11單元
Gertz是丹麥的一家老牌麵包房,名號在當地人裡如雷貫耳,相當於稻香村之於北京。
吃起來則是酸度較強,整體口感偏柔軟,只能算改良法棍
雖然可頌的黃油香味非常濃鬱,但賣相不好內部中空,在這裡就不推薦了。
黑麥麵包、穀物麵包以及肉桂麵包都是本店特色。雖然黑麥麵包吃起來很酸,但據店員說丹麥麵包相對更加少油少糖,營養上也更健康。
DA GIULIANO
☆☆☆
地址:三裡屯北小街1號(一坐一忘麗江主題餐北面)
由義大利人開的意式麵包店,主廚也是義大利人。
法棍不是傳統尖頭是圓頭的,外皮較軟有嚼勁但不酥脆,鹹味較重。麵包心看起來嘛……就像是普通的麵包。
可頌則好得多。層次蜂窩狀,很柔軟溼潤,黃油味也濃鬱。外皮相比其他家更油潤一些,雖然有掉渣但是內部較幹。
推薦是七元一個的小蛋糕,有超級多品種
總體表現最差強人意,好在最終找到一兩家不錯的麵包店。
Opera Bakery
☆☆☆☆☆
地址: 東大橋路9北京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地下二層
來自知名義大利餐廳Opera Bonbana的附屬麵包房
拿破崙和節日麵包也很有人氣。後者吃起來比餐前麵包軟,不吝嗇地加入了大量法芙娜巧克力,適合喜歡甜口的人。
Kempin Deli 凱賓美食廊
☆☆☆
地址: 亮馬橋路50號北京凱賓斯基飯店一層
作為五星級酒店的麵包房,凱賓美食廊本來是為了供應酒店的客人
不過法棍真的不推薦。皮太軟綿,捏不出清脆的聲音,聞起來麥香也比較淡。
相比可頌要好一些,黃油味較淡,不過切面層次分明,內部也算柔軟溼潤。
相比之下還是他家的黑森林巧克力蛋糕以及草莓乳酪要更有人氣和好吃些。
北京金茂威斯汀大飯店思悅茲餅屋
☆☆
地址:東三環北路7號金茂威斯汀大飯店1樓
思悅茲餅屋作為威斯汀大飯店的附屬餅屋開在酒店的一層一個小角落裡。
法棍雖然外皮是酥脆,但切開卻是傳說中的「雪白心」,氣孔也太小且太均勻,似乎發酵時間不夠,而且幾乎聞不到任何香味,吃起來偏幹。
可頌口味更偏甜一點,有種發酵時間過長、軟綿無力的軟。切開很中空,層次黏連,香味也很淡。
The Sweet Spot 中國大飯店麵包房
☆☆☆
地址: 國貿寫字樓一座大堂L100A
同樣是五星級飯店的附屬麵包房。這家店比較小,只有可頌沒有法棍。
馬克西姆麵包房
☆☆
地址: 崇文門西大街2號崇文門飯店正門南側
作為北京知名法餐廳的麵包房,原本是很期待的
然而買了法棍和可頌卻是大失所望。法棍不僅外皮偏白,麵包心也是雪白一片,雖然外皮是脆的,但有種嚼米花糖的奇怪口感。嚼勁和麥香都十分不足。
新僑三寶樂麵包店
☆☆☆
地址: 亮馬橋路50號北京凱賓斯基飯店一層
馬克西姆對面的新僑三寶樂麵包房就完全不一樣了。相比之下人氣旺了很多,很多人排隊買了帶走。
但好在招牌紅豆包是個巨大的加分項,切開看確實能看到手工製作但粒粒分明的紅豆。
細綿軟糯,沒有發齁的甜,也完全不幹。強烈推薦!
最後,為了方便大家購買,將此次測評結果做成一張表格,希望你們每天從早上起就能吃到最好吃的麵包:
轉載:福桃九分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