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看馬祖列島戰備 800米坑道可停泊百艘登陸艇
在南竿島,精實堡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防禦據點,這個據點在1995年建造完工,在此之前駐軍都是居住在潮溼的坑道和地面下,生活條件和各項設備都非常差。新完工的精實堡可劃分為官兵生活區和戰鬥區,其中的戰鬥區又可分為堡外戰鬥區和堡內戰鬥區兩部分,堡外戰鬥區設有觀測堡、機槍陣地、榴彈機炮陣地等;堡內戰鬥區設有觀測堡和各式機槍堡數座,各堡之間以全長213米的坑道聯繫,戰時可相互運動支援。
-
【新春走基層】堅守戰備坑道的火箭軍工程部隊
【新春走基層】堅守戰備坑道的火箭軍工程部隊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在我軍的編制序列中,有一支神秘的火箭軍工程部隊 春節期間,正在南方某地施工的國防坑道外,多了些女人和孩子,她們是來火箭軍某工程部隊與親人團聚的,12連指導員王帆的妻子也帶著兒子來了,天色已晚,母子倆站在路邊等下白班的王帆回家。 火箭軍某部指導員王帆的兒子 王意霖:爸爸!
-
尋往昔 廣東南澳島推出「南海前哨」閒置坑道遊
今年「五一」前夕,南澳島對外推出又一新景點——南海前哨閒置坑道遊。 在飄拂的雨絲中,來自珠三角等地的遊客提著煤油燈,低著頭驚喜地穿行在涼爽、狹長的閒置軍事坑道中,興致勃勃地參觀了裡面的「作戰室」、「衛生間」、「射擊孔」、「水井」,親身感受著上世紀五十年代海島軍民團結一致、守島建島的堅強意志,並饒有興趣地品嘗了土窯燒燜金薯等農家菜。
-
金門神秘面紗揭開 坑道成最火爆景點(圖)
金門戰備坑道如今不乏蛻變為觀光景點。圖為翟山坑道的音樂節活動。圖片來源:「中央社」中新網12月13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曾是戰備工事的坑道、碉堡,現已蛻變為金門最受歡迎的觀光賣點。金門工事地下化,與1949年臺軍進駐有關。金門與大陸僅一水之隔,最靠近大陸角嶼的馬山僅距離1800米,兩地可雞犬相聞。在當時兩岸軍事高度緊張氛圍下,構築碉堡「以保存戰力於地下」。
-
馬祖景點探尋:北海坑道(圖)
「北海坑道」位於仁愛村與梅石村之間的港灣,入內坑道十分雄偉!坑道圍成井字型步道,高18公尺,寬10公尺,向南與外海相通,全長約700公尺,水道長約640公尺,漲潮時水位可高至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氣勢非凡!
-
戰地探秘 去馬祖逛坑道
馬祖的坑道是最具戰地特色的景觀,現多已開放供遊客參觀。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秋風起,秋蟹肥,正是旅遊馬祖的好時機,逛逛坑道,品嘗海鮮美食,比在炎夏時節人擠人要來得輕鬆多了。馬祖的坑道非常多,再加上一些據點,大大小小恐怕不只十來個。
-
戰地探秘 來去馬祖逛坑道(圖)
人們逛逛馬祖的坑道,品嘗馬祖的海鮮美食,比在炎夏時節人擠人要來得輕鬆許多。 馬祖的坑道非常多,再加上一些據點,大大小小恐怕不只十來個。對於曾在馬祖當兵的人來說,這些坑道是往日艱苦歲月的見證;對於沒到過馬祖的的人來說,則是一窺昔日戰地生活的最佳機會。
-
海防團修復荒廢坑道 曾被堆放垃圾建養殖池(圖)
信息 海防團修復荒廢坑道 曾被堆放垃圾建養殖池(圖) 一門門火炮從坑道中推出,高昂的炮口怒指海疆……筆者在坑道指揮所內看到:環境乾淨整潔,作戰地圖、各類預案、生活設施等一應俱全。據該團領導介紹,這是該團結合自身實際,著眼實戰需求,加大國防工事維護取得的成效。 該團駐地北臨黃海,是扼守京津之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20世紀五六十年代,部隊官兵同駐地群眾一道,修築工事加緊備戰。
-
馬祖推觀光 開放北海坑道
北海坑道馬祖南竿鄉北海坑道首度開放觀光客,在坑道內劃獨木舟,體驗戰時臺軍在戰備坑道內運輸補給的軍旅生涯。揪團衝馬祖」活動,縣府也與軍方協調,首度開放南竿島北海坑道,由專業教練指導遊客在坑道內劃獨木舟,體驗戰時軍旅生活,詳洽活動網站http://www.johot.com.tw/查詢。 縣府觀光局長劉德全表示,觀光局規畫超值自由行套裝行程,即日起揪團4人,搭臺馬輪遊馬祖3天3夜、1次遊2島僅3388元,比高鐵遊臺灣本島還便宜。
-
臺軍馬祖地下坑道密度大 女兵戰力不輸男性(圖)
臺軍馬祖地下坑道密度大 女兵戰力不輸男性(圖) 2015-11-23 09:35:05當年密布在海岸線上的據點,許多已經封閉或移交民間,部隊則改以機械化步兵為主力,平時藏於坑道之中,必要時快速支持全島各角落。 臺灣防務部門日前邀請記者參訪馬祖,馬防部展示位於北竿、南竿的機械化步兵戰備狀況。一旦戰情升高,車輛與人員便進入地下坑道,戰力保存。由於守軍經營幾十年,一旦發生狀況,早有應變戰術,各部隊依據擬定的作戰計劃,分進合擊。
-
解放軍重返撤防無人島演練 火炮移出懸崖坑道(圖)
雜草遮掩的懸崖陡坡上,4門深綠色火炮從坑道中快速移出,昂首指向前方水道;狹窄的坑道內,數十名戰士快速進入陣地,搬運彈藥、做好火炮射擊準備…… 這是某要塞區炮兵二連組織的一次水道封鎖演練。記者了解到,該連演練所在小島曾在多年前的編制體制調整中撤防。 「不論島上環境如何艱苦,無論編制體制如何調整,我們都要堅守島上的戰位!」
-
金門地下坑道揭秘 傳薩達姆曾造訪並表佩服(圖)
傳出金門可能撤軍的消息後,島內記者實地走訪曾是臺軍軍事重地的金門,順著退伍老兵的腳步,初入眼前的就是小金門最引以為傲的地下坑道,巧妙的建築設計,就連微弱的回音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報導說,筆直的坑道長達300米,可有效聯絡鐵漢碉堡以及勇士碉堡,如果再加上支線,地底下的坑道將近900米。這個宛如蜘蛛網般的迷宮,就是過去那些臺軍士兵的戰鬥和生活地盤。
-
臺灣名酒「八八坑道」在濟南首設大陸形象店
臺灣名酒「 八八坑道」正式進駐省城,並設立山東省暨大陸首家形象店。繼2007年臺灣金門高粱酒在濟南設立專賣店後,這是第二家進駐濟南的臺灣白酒品牌。資料顯示,金門高粱與八八坑道同為臺灣白酒市場兩大領導品牌,市場佔有率近九成。
-
臺北斥資1.6億修蔣介石時期"戰備密道" 2年後成廢墟
華夏經緯網7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郝龍斌市府為打造城市博物館聚落,斥資近1.6億(新臺幣,下同)整修「圓山坑道館」,不過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中止計劃,一路荒廢至今,坑道整修設施嚴重損毀,還有潮溼、滲水和鋼筋外露等問題。市議員李慶鋒、顏若芳今痛批,柯抱怨在「收爛攤子」,但空轉2年,不是負責任的表現,奉勸他「不要再講幹話」。
-
馬祖印象:出海「追淚」·坑道迷情
挖掘三年而成的北海坑道,形成一個井字形的結構,如今早已廢棄。在坑道中遊客可以泛舟,在黑暗的坑道內用手觸摸閃閃螢光的「藍眼淚」。坑道、聚落、廟宇及漁村展館,馬祖處處留著戰地文化及漁業歷史的遺痕。近日,記者隨福州榕臺新聞交流協會一行來到馬祖,探訪「海上桃花源」的醉人風情。一生不可錯過的「藍眼淚」去馬祖,絕對不能錯過「藍眼淚」。
-
港澳旅行商踩線團赴蘇州品味江南雅韻
30日,踩線團一行還在旺山遊客中心參加蘇州文旅資源說明會,全面了解蘇州文化旅遊資源情況。此次蘇州市踩線活動安排從三個方面力爭達到最佳效果:一是張弛有道。在短短兩個半天時間內,爭取讓踩線團成員看到更多的蘇州文旅資源,又安排了評彈欣賞和金雞湖遊船,讓客人體驗到蘇州慢生活的風情。二是雙面結合。
-
60年前開挖620公尺長地下坑道通往海邊,現成為金門最熱旅遊景點
而來金門遊玩,必須要提的就是坑道旅遊了。當年的炮火紛飛,金門構築碉堡「以保存戰力於地下」。這些曾是戰備工事的坑道、碉堡,現已蛻變為金門最受歡迎的觀光賣點。比較出名的除了翟山坑道,已經是旅遊團的必定帶去的景點,而這裡要提的是另一個也是沿海的坑道——成功海防坑道。
-
大陸旅遊業踩線團揮別臺東 縣長贈送精美特產
大陸旅遊業踩線團揮別臺東 縣長贈送精美特產 2008年06月19日 13: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中央社」報導,大陸「踩線團」今天上午9時許結束東部三縣市的探路之旅,踩線團對臺東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知本溫泉美人湯是沒有硫磺味的碳酸溫泉。 另外,依山傍海的東海岸宜人風光,也讓他們留下深刻印象,雖然東海岸連綿一百多公裡,沿途許多路段蜿蜒、狹窄,不過可以欣賞太平洋蔚藍的海岸,讓團員感到興奮,尤其是第一次接觸到太平洋的感動。
-
跑馬穿越戰地坑道,這場臺灣比賽很硬核!
馬祖的坑道自1958年開始興建,第一座坑道是中興坑道,隨後,大量坑道被修建。「八八坑道」是戰車連隊的戰備坑道,「北海坑道」是足供百艘登陸艇使用的地下碼頭,「大漢據點」是封鎖海面的炮臺,「鐵堡」是蛙人部隊的重要據點。當時由於施工設備簡陋,除了用炸藥爆破外,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巖壁而成,不少官兵因而犧牲。
-
臺南旅遊踩線團走進古窯,探尋千年窯火之謎!
「這天花板有特色,吊燈全部是用青花瓷的瓷器做成的燈罩」考察踩線團一行首先來到了古窯民俗博覽區售票大廳,一進門便立刻被充滿瓷元素的大廳吸引,天花板上的瓷燈更是讓隊員們為之讚嘆,他們不禁拿起手中的相機,紛紛合影留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