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區今天下午宣布,銅川路市場10月31日關閉;同樣在今天,上海著名的建材批發大市場——九星市場宣布率先啟動改造的星強街商戶全部完成籤約,為九星地區轉型升級開了個好頭。而隨著上海城市建設與發展,不少市中心批發市場或關閉或轉型升級,為新一輪產業發展騰挪更多空間。有專家分析,最近10年上海進入了批發市場關停的高峰,大大小小批發市場原來有三四百家,而近年來有一定規模的批發市場只剩幾十家。
因城市經濟發展而興的批發市場
凡是在上海人生活過的人,大都知道銅川路市場,這裡是上海有名的海鮮水產市場。
7年前,王偉來到銅川水產市場開了在上海的第一家分店,來進貨的客戶都是熟客,除了上海本地,還有來自杭州、蘇州、無錫、南京等江浙一帶的客源。 黃尖尖 攝
銅川路市場開始於1966年,由兩個馬路水產市場搬遷至此;1996年10月,由新長徵集團晉園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投資建造規模化的銅川路水產市場,佔地2.6萬平方米,有800個攤位和近百個門面鋪房,經營戶超過400戶。1997年,開業一年收回全部投資;2000年,成交額達27.2億元。2004年,市場成交量達到10萬噸,成交額為32.3億元,全年稅收達到千萬。
上海銅川路水產批發市場,攤主向記者展示長江刀魚。圖:視覺中國
銅川路市場其實是上海很多批發市場的一個縮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海因為城市經濟與產業發展需要,建立起很多大型批發市場。大市場、大流通,是昔日上海「北四區」的重要產業特徵。以批發市場最密集的普陀區為例,區內最高峰星羅棋布著各類市場102個。
曹楊路水果市場 圖:視覺中國
這些批發市場,確實在當時為城市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還是以普陀區為例,其102個市場的蔬菜、水產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份額,佔據全市半數以上。上世紀90年代初興起的曹楊路果品市場佔地194畝,是上海最大的果品批發市場,最高時年銷售量達70萬噸,年交易額佔全市果品交易60%以上,不僅僅是批發客會來這裡,不少上海市民也會經常來這裡購買。
曹楊路水果市場 圖:視覺中國
近10年上海進入批發市場關停高峰
隨著城市發展和區域功能定位的轉型,曾經在上海區域經濟中佔有較大比重的眾多低端批發市場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發展需求;而且批發市場普遍環境差,給周邊居民生活與環境也造成很大困擾。所以,近年上海各區縣紛紛關停批發市場,或者如九星這樣進行升級轉型。
實際上,最近10年,上海進入了批發市場關閉高峰。有業內人士估算,10多年前,上海大大小小批發市場有三四百家,但近年來有一定規模的批發市場只剩幾十家,而且還在以較快的速度關閉或轉移。
為配合上海世博會綜合整治工作,中山西路水果批發交易市場於2010年3月底關閉,工作人員在搬運成箱的水晶梨。圖:視覺中國
為配合上海世博會綜合整治工作,中山西路水果批發交易市場於2010年3月底關閉。圖:視覺中國
近10年,本市水果批發市場關閉了40家。最近的一家,2015年10月關閉的曹楊路果品市場,商戶大部分搬遷至青浦的三處市場,還有部分商戶分流到浦東與嘉定市場。2006年,有著百年歷史的十六鋪水果批發市場群關閉,大多數商戶轉移到了位於北蔡的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此外,位於南蘇州路的新閘橋水果批發市場、位於中山西路的華中果品貿易中心、中山西路水果批發交易市場等也在近年關閉。
關閉前的鑫品南北乾貨批發市場 圖:視覺中國
頗具知名度的江浦路凍品市場、秦皇島路貝殼類市場、軍工路國泰淡水魚市場、十六鋪海蜇市場和浦東恆大冰鮮市場紛紛關閉,其中大多數商戶進入了東方國際水產中心,還有部分則轉移到了江陽水產市場。如今,隨著銅川路市場的即將關閉,水產市場將由過去的三足鼎立,變為軍工路、江陽水產市場「兩足鼎立」。
2013年02月28日,運營了20年的曹安市場迎來了最後一個營業日。圖:視覺中國
2013年02月28日,運營了20年的曹安市場迎來了最後一個營業日。圖:視覺中國
此外,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之一曹安市場在2013年關閉,普陀區的大渡河路建材市場、宜川摩配市場在2015年關閉,位於徐匯和閔行交界的、上海最大的南北乾貨和香料聚集地——閔行區鑫品批發市場在2013年關閉等。
城市中心就不能有批發市場嗎
從經濟角度看,關停市中心的批發市場,轉移入經濟價值更高的經濟業態,是合算的。但不少批發市場給市中心居民帶來了生活的實惠與方便,其中的民生價值也是不可小覷。
那麼,城市中心就不能有批發市場嗎?似乎並非如此。
上海許多批發市場關停,「髒亂差」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放眼海外,卻是另一個答案。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水產批發市場築地魚市位於東京市中心,乾乾淨淨,成為東京主要旅遊景點;新加坡的牛車水市場也體現了市場的豐富多彩與高衛生水準的結合,這個市場出售大量的亞洲新鮮水果,還有很多異域材料,例如活青蛙、海龜、皮蛋、中國草藥、豆腐。不少國外的集市,雖然設施也同樣很簡單,但是菜品賣相好,攤前攤後收拾得乾乾淨淨,商販態度也親切隨和,做到童叟無欺。
新加坡的牛車水市場 邵競 攝
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西側市場 邵競 攝
由此可見,大市場與髒亂差並沒有必然聯繫,這其中既有硬體設施的提升與跟進,比如設立較高的門檻、高起點設計建設,可以打造成類似大型商廈一樣的特色大市場;但,更關鍵的因素,在於軟體的建設——政府對於大市場經營秩序的管理與對經營者的教育,而這一課,不少政府部門還沒有好好思考過。
日本東京的築地魚市場 圖:視覺中國
日本東京的築地魚市場 圖:視覺中國
此外,近年不少大市場關停後,經營戶都選擇遷移到郊區的市場中。郊區不少新建的市場,固然硬體建設比較好,使得市場整體面貌看上去並不算差,但背後最關鍵的軟體建設,也是不能忽視的。
圖片編輯:邵競 題圖:黃尖尖 攝 (編輯郵箱:jfshquxi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