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四川錢幣 四川新聞網_四川新聞

2021-01-14 四川新聞網

  原標題:民國時期的四川錢幣

  文/孔路原

  清末四川通用龍模鑄造銀幣,民國成立後廢除龍模,由四川軍政府自創模型,「一面中書四川銀幣四字,中心作海棠花一小朵,上邊加軍政府造四字,下邊加壹圓二字;另一面用十八小圈繞一大圈,圈內篆文漢字,以直線紋為底。上邊加中華民國某年字樣,其銀字的金旁系連書四畫。此項模型即為四川銀元定型,一直未變。」(見《四川軍閥史料》第二輯)

  1912年,成都造幣廠開鑄四種銀幣,一元幣重七錢二分、五角幣重三錢六分、二角幣重一錢四分四釐、一角幣重七分二釐。當年共鑄二百九十餘萬元。其中各種角幣約一十一萬元。此後「一角、二角的銀幣完全停鑄,只鑄五角幣」。故一、二角銀幣當時在市面流通很少,現更其難覓。

  1913年,川督胡景伊為鎮壓熊克武在川發動的二次討袁革命,軍需孔急而大肆鼓鑄漢字川版銀元,至1915年陳宦入川時止,共鑄一千三百餘萬元,其中僅有五萬餘元五角幣。1917年,羅佩金、戴戡主持川政時,又完全停鑄五角銀幣,只鑄一元者。

  根據《國幣條例》規定,一元銀幣主幣其成色為銀九銅一,而銀輔幣為銀七銅三。為防止輔幣過多,有損幣信,同時又規定,輔幣之鑄造量應限制在主幣的百分之二十之內。1922年,劉存勳主川時,為求鑄造餘利,則反其道而行之,公然違反《國幣條例》,加大五角銀輔幣鑄造比例。「當年鼓鑄一元銀元約二百八十萬左右,而鼓鑄的五角銀幣達八十三萬餘元」,幾乎為主幣的三分之一。1924年,楊森任四川軍務督理,為擴軍籌餉,竟下令造幣廠停鑄一元銀幣,只鑄五角銀幣。

  1925年,鄧(錫侯)、田(頌堯)、劉(文輝)三軍聯合逐走楊森,進入成都後,鄧錫侯接管造幣廠,即步楊森後塵,全鑄半元銀幣。由於鄧錫侯獨佔造幣廠,引起劉文輝不滿。劉遂收買造幣廠制模工匠,為其雕模,在其防區雅安開鑄銀幣。川中軍閥盡皆仿效,劉部在會理、鄧部在成都忠烈祠、城隍廟及遂寧防區、謝德勘在成都外南倒桑樹街、羅澤洲在順慶、鄧國璋在郫縣、黃逸民在灌縣、揚榮向在金堂、陳書農在合川、田部何瞻如在安縣、曾南夫在三橋南街紛紛開廠鑄幣。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川中軍閥鑄幣之所多達28處。其鑄皆五角幣,且成色低下,含銀竟有低至3-5成者。故四川民間為區別之,稱前成都造幣廠所鑄五角幣為「廠版」,稱各地軍閥設廠所鑄五角幣為「雜版」。

  由於軍閥私鑄濫造,致使川中幣制大亂。因各地所鑄之銀幣成色不一,在流通中需對其含銀高低進行鑑別,大大造成了經濟活動中的嚴重困難。據《成都文史資料》記載,當時成都安樂寺(銀錢總市)上,川鑄大洋壹圓(漢字版),四筆橫寫的全字旁高於金字旁;雙須高於無須。五角幣廠版高於雜版;廠版又分尖花、圓花以及圓字開口、角字出足等名目。

  低成色雜版五角幣泛濫成災,成都金融紊亂達於極點。成色較高之一元幣大多隱匿不出,而廠版五角作九折、雜版五角作八折行使。且各地之折率不一,波伏較大。1927年,四川邊防軍總司令李家鈺在其防區擅自規定雜版作五折使用。故大量雜版湧入尚將雜版以八折行使之成都,引起人心惶惶,市場一片混亂,從而激起了一場雜版風潮。商民驚恐,交易停止,店鋪關門,形成罷市。

  1928年,雜版在市面僅以二折行使,完全跌致原材料價值之下。各地軍閥私鑄半元雜版已無利可圖。故又回收雜版提取白銀,改鑄一元大洋。歷時一年半之久的雜版風潮漸息。但川中軍閥大小造幣廠鑄造壹圓川板仍貫其始終。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幣,因其鑄主眾多,鑄期較長,再加鑄造期間換模修版等緣故,現存於世者版別極其繁雜,當在百種以上。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機制銅元——<四川銅幣100文/湖南雙旗幣二十文>鑑賞
    民國成立後,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更換代替。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有自己的圖案和特色,當時期銅幣種類繁多,主要由於晚清時期銅元和民國早期銅幣的混合使用,加上各地鑄幣廠鑄造銅幣數量非常多,種類比較雜,據統計數據可謂震驚國人,最開始本以銀幣為主幣、銅幣為輔幣,後來銀幣鑄造漸少、銅幣激增且面值變大,民國十二年以後尤甚,同時質量也下降很多,國民政府後期開始整理金融秩序,推行法幣,加上晚清時期的銅元回收重鑄,逐漸銅元慢慢的退出歷史的舞臺。
  • 民國四川銅幣的真實價格解析
    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幣廠奉四川軍政府之命,開模鑄造了"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亦稱"漢銅幣")。1912年(民國二年)開鑄後,軍政府鑄造的四川銅幣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徵。「軍政府造四川銅幣」發行數量較少,流通時間較短,現存數量也較少,集藏「軍政府造四川銅幣」,已成為收藏者眼中的熱門貨幣。晚清民初,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自己造幣,方便流通。這種錢幣就是「四川銅幣,軍政府造的,背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當時社會混亂、複雜。以控制經濟運行和社會穩定為目的。這個錢幣是專門製造四川銅幣的。
  • 亂世英雄——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們
    亂世英雄——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們民國年間,軍閥割據,軍閥最多的省份當屬四川省,四川也是發生軍服混戰最多的一個省,四川地區大大小小戰爭打了四百次。但是,相互之間沒有趕盡殺絕,都對地方沒有造成過大影響。1.劉湘劉湘(1888年7月1日—1938年),譜名元勳,字甫澄,法號玉憲,四川成都大邑人,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四川省主席,重慶大學首任校長。四川陸軍速成學校畢業。1921年7月,被推為四川各軍總司令兼省長。
  • 「天元藏·薦」湖南省光緒元寶及民國四川銅幣套組
    當下古錢幣市場上較為珍貴且為藏友所稱道的,便是清代和民國的古錢幣了。而清代的機制銅圓始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止於宣統三年(1911年),流通時間較短,但鼎盛時期時有十九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發行量較大但存世不多,且龍紋造型獨特,圖騰意義非凡。另外今天要給大家說軍政府四川銅幣,歷史意義也比較突出,它產生於辛亥革命時期「成都叛亂」。
  • 民國時期的四川彩照:男子扛一堆銅錢上街,圖8的生意如今很少見
    大學畢業後,甘博多次來到我國,並且拍下了許多有關民國時期人文風貌的照片。 四川,簡稱蜀或川,地形複雜多樣,從漢代起便有「天府之國」的美譽,而唐朝詩人李白曾感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 四川銅幣軍政府造五十文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國發行的錢幣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文化。眾所周知,錢幣在我國經濟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代表著近代中國的貨幣文化,同時也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四川銅幣,是四川當時自行發行及流通使用的貨幣,在收藏史上獨具特色。同時由於當時特定時期的歷史因素,存世量的稀少。
  • 原來107年前的銅幣這麼漂亮,四川造幣廠是怎麼回事?
    今天來看一枚銅元:中華民國二年四川造幣廠造200文雙旗幣。錢幣正面上方是「中華民國二年」六字,下方為「四川造幣廠造」六字,左右兩側各飾一朵四角星花紋。中心圓環內鑄有「貳百文」字樣,被豐收的麥穗環繞。整個幣面的字體質樸有力,平淡中帶著幾分瀟灑,麥田麥穗的圖案生機盎然,從設計角度看,是民國銅幣中的精品。民國二年就是1913年,前文曾談到的那枚「漢」字四川銅幣標註的是民國三年,很明顯兩者屬於同一時期。四川造幣廠也就是四川成都造幣廠,跟鑄造那枚「漢」字四川銅幣的也是同一個造幣廠。
  • 老照片:民國時期的四川遂寧,川中重鎮,中國死海之鄉
    遂寧是四川省地級市之一,位於四川東北部,又稱「鬥城、遂州」,是成渝經濟圈的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是四川省戰略部署建設的「六大都市區」之一,是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部分。遂寧之名,來源於東晉時期,大將軍桓溫平蜀之後,「遂得安寧」之意。
  • 2021年南充迎來第一場雪 -- 四川新聞-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 1月7日上午,南充市順慶、儀隴、閬中、南部等地迎來了2021年冬天的第一場雪,天空中鵝毛似的雪花兒,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霧蒙蒙一片,宛如仙境一般。南充也因為雪的到來,自有一派與往日不同的風情。在南充城區,幼兒園的孩子們格外稀奇雪的模樣,紛紛跑到操場看雪,雪花一落地便已找尋不見蹤影。
  • -四川新聞-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5日訊(記者 文驥)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批准涼山州7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全省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涼山州最後7個貧困縣的成功退出,意味著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 民國伍角小銀元集珍,袁大頭、帆船幣、四川銀幣,一個比一個值錢
    近代機制幣以其精湛的鑄造工藝、豐富的品種以及濃厚的貨幣歷史文化底蘊,成為中國錢幣最熱門的收藏板塊,藏品 價值較十年前已是今非昔比 ,數倍翻升,珍稀品種於拍賣會的成交價屢創新高。今天小編便藉此機會帶大家認識一下民國時期伍角面值的小銀幣,其中包括孫中山、袁世凱以及地方版銀元,伍角在當時面值命名又有所區別,在這一提示一下,伍角=半圓=中圓,這三者在面值上是對等的,下面便帶大家一睹其中的珍品的風採!
  • 一組民國時期高清老照片,拍攝地方涉及香港,山西,雲南以及四川
    民國時期的香港,由於有英國人的租借,所以避免了被捲入當時的軍閥內戰。其經濟發展相較於內地,也要好上不少。但這並不意味著百姓生活幸福。事實上,在民國時期的香港,底層百姓的生活同樣困苦不堪。一艘船在一條河上,背景起伏的山丘,拍攝地點:中國雲南省。
  • 峨邊:城市新顏 築就幸福 -- 四川新聞-四川新聞網
    新城朝暉(王永春 攝)四川新聞網樂山6月17日訊(賈首健)近年來,峨邊始終堅持「亮山亮水亮文化」總思路,緊扣「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發展戰略,構建「1+1+2+N」全域旅遊新格局,著力增強縣城配套承載力,堅持區域協調、城鄉統籌,強力推進縣城「1234」提質擴容工程,背峰山公園、乾池公園、羊竹壩濱水公園、龔嘴驛站
  • 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開館
    原標題: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開館   5月18日,由中國金融博物館(集團)、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合作創建的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開館。這是繼天津、蘇州、北京、上海、瀋陽、香港等後,中國金融博物館參與創建的第10家金融主題博物館。
  • 錢幣收藏 | 十種民國珍稀精美銅元 每種都價值不菲
    【價值】中國錢幣以兵艦為圖案的,僅見此例。可惜關於這枚銅元的鑄造背景,至今未能找到確實的材料,我們只能在現存的實物資料中尋找一點可供印證的線索。民國十八年東三省一分銅元的正面圖案,與這枚哈爾濱兵艦一分銅元十分相似,我們推斷這兩枚銅元很可能出自同一造幣廠。據前人考證,民國十八年東三省一分銅元系遼寧省瀋陽造幣廠所鑄。
  • 抗戰時期 日本擬侵略四川地圖驚現成都
    四川新聞網消息       抗日戰爭年代,作為大後方的成都是日本侵略者未能染指的地區。然而,近日成都市檔案館在整理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一份檔案資料時發現了日軍1941年繪製的企圖從4個方向攻佔成都和重慶的18件軍事地圖。
  • 【雲打卡冬日最美校園】冬日九洲湖 小寒賞歡鳥 -四川新聞-四川...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5日訊(記者 陳淋)「雲打卡冬日最美校園」第一站,四川新聞網帶網友們去到川師大「雲」賞彩林。今日恰逢小寒節氣,「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那麼第二站,一起來成都工業學院賞鳥吧!  成都工業學院校園內的九洲湖,是一塊寶藏之地。兩年前,一組拍自九洲湖的「魚吃荷花」美圖,火爆全網。
  • ...百名專家上門取經 宜賓頻道-四川新聞網-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
    四川珙縣:桑蠶產業鏈蜚聲國內 百名專家上門取經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06-06 11:52 四川新聞網宜賓
  • 四川人比貴州人聰明,瀘州合江將建民國風情鎮,遊赤水吃住在九支
    與貴州遵義赤水市市區僅僅一河之隔的四川瀘州市合江縣九支鎮,將充分利用家門口的眾多旅客資源,規劃建設民國風情主題小鎮。這將彌補到赤旅客只能欣賞自然風光而無人文風採的不足,未來遊客可以在貴州赤水觀山水,而到四川瀘州市合江縣九支鎮民國風情小鎮吃、住、購,感受民國時期的赤水河人文風情。從這個規劃上看,四川人確實比貴州人聰明和精明。
  • 四川這個4A景區火了,被譽為「四川小橫店」,門票60少有差評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四川一個刷屏朋友圈的古鎮,門票60元卻好評如潮。但在四川綿陽,就有這麼一個仿古鎮,它的建築極具民國時期的風格,由於很多影視劇在此取景,因此就被稱為「四川小橫店」。北川縣,距離成都160公裡,佔地面積4600平方米,整個古鎮依山傍水而建,四周風景秀麗,古鎮內有傳統的客棧、吊樓、古戲樓等,把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展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