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行長:跟臺灣同業一起把蛋糕做大

2020-12-11 臺灣頻道

原標題: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行長:跟臺灣同業一起把蛋糕做大

  編者按:自2009年6月30日臺灣當局開放大陸企業赴臺投資以來,目前已有陸資項目619個,投(增)資金額近12億美元。在臺陸企不僅為臺灣貢獻了稅收,活絡了臺灣經濟,更促進兩岸經貿往來與金融合作更為密切,也為臺灣民眾提供了豐富多元的服務。新華社港臺澳部即日起推出「陸資在臺灣」系列報導,以增進外界對在臺陸企的了解。

  「臺灣市場那麼小,大陸銀行規模這麼大,來臺灣後會不會造成競爭格局?」對於2012年6月開業時臺灣同業的憂慮,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行長蔡榮俊記憶猶新。

  「為了消除這個疑慮,我們這兩年多的主要經營思路就是儘量把市場做大、把蛋糕做大,讓臺灣同業和民眾都受益。」身為首家在臺營業的大陸商業銀行臺北分行掌門人,蔡榮俊近日在接受新華社駐臺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2010年9月,中國銀行臺北代表處設立,一年多後臺北分行開始對外營業。未雨綢繆的中國銀行如願以償拔得頭籌,成為首家在臺開業的大陸銀行,而一直牽頭負責籌建工作的蔡榮俊也從中行廈門分行副行長轉任臺北分行首任行長。

  「擔當社會責任,做最好的銀行」,是中國銀行的發展目標。開業以來,中行臺北分行積極搭建優質高效服務平臺、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促進兩岸金融交流合作、推動臺灣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不斷把臺灣金融業務的「蛋糕」做大,努力建設成為「最好的銀行」。

  「我和分行同事主要做了三件事。」蔡榮俊回顧說,首先是搭建了人民幣服務平臺。在被授權擔任臺灣地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後,中行臺北分行於2013年2月6日正式啟動臺灣地區人民幣清算服務。同年9月,又配合臺灣主管機關規劃正式投產「外幣結算平臺」人民幣結清算服務系統。一個月後,在總行統一部署下投產全球支付系統,並採用國際規格的報文格式實現兩個系統的無縫對接。「這個系統為本地清算創造了條件,目前這個平臺已經有84家參加行,幾乎所有臺灣銀行同業都加入,其中有17家是海外參加行,包括中國銀行的海外分行和一些臺灣同業的海外分行。」

  2014年,中行臺北分行完成全球支付系統升級,進一步提高兩岸匯款業務效率,全年辦理人民幣清算及結算24萬筆、3.9萬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增長111%和158%。當年2月,又啟動兩岸美元匯款服務,在臺灣「外幣結算平臺」的基礎上,建立了兩岸美元支付清算的直接通道,發揮業務和系統優勢,目前已有20家臺灣同業加入,累計辦理跨境美元匯款1.5萬筆,總金額達17億美元。

  「兩岸航線需要截彎取直,兩岸金融往來同樣需要截彎取直。」蔡榮俊說,原來兩岸金融往來要通過香港、澳門等第三地來實現,在中行臺北分行搭建好服務平臺後,兩岸業務可以直接往來,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

  中行臺北分行去年1月正式啟動人民幣現鈔調運及收付服務,在兩岸間建立人民幣現鈔供應與回籠的直接渠道。「現在臺北和廈門直接運送人民幣現鈔,降低了參加行的匯兌成本、匯率風險和現鈔調運費用,受到臺灣同業歡迎。」蔡榮俊說,目前已有31家臺灣的銀行加入,累計提存運送人民幣現鈔29億元。

  像人民幣現鈔直接往來一樣,創新產品及服務是中行臺北分行所做的第二件事。去年,他們參與了臺灣人民幣債券市場業務,9月5日成功發行20億元人民幣「寶島債」,成為陸資銀行在臺分行發行的首筆「寶島債」,獲得臺灣機構投資者積極認購。

  創新,成為中行臺北分行去年的主旋律:推出人民幣衍生性金融商品服務,為客戶規避人民幣風險提供了有力工具;獲準加入大陸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及債券市場並辦理首筆人民幣拆借業務,為島內人民幣市場開闢了新的資金渠道,並為臺資銀行在大陸分行的業務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獲臺灣監管機構許可,實現人民幣存款以人民幣繳交保證金;以人民幣形式增加營運資金3.6億元,實現陸資企業首次以人民幣在臺投資,為兩岸投資往來開闢了新渠道,對人民幣跨境發展進行了有益嘗試。

  「臺灣基層金融機構對人民幣業務還不太了解,需要普及這方面知識,這也是實現擔當社會責任目標的一部分。」蔡榮俊說。

  促進兩岸金融交流合作是中行臺北分行的第三個任務。為了推動臺灣人民幣市場發展,分行從點滴做起,不僅跟臺灣監管機構溝通匯報,還得深入中南部的漁會、農會基層金融機構,普及跨境人民幣政策和人民幣知識。去年,中行臺北分行先後在嘉義、臺中、花蓮等地針對基層金融機構舉辦了3場人民幣業務說明會;為清算參加行在臺北、高雄舉辦了兩場「人民幣現鈔防偽辨識講座」;在北京舉辦了3期兩岸人民幣業務研討班……全年共舉辦了12場各種類型的人民幣業務說明會、研討會,參加人數逾千人。

  為客戶創造價值,使中行臺北分行獲得臺灣同業和客戶的好評。目前,世界500強中的6家臺灣企業,已有5家在中銀臺北開戶和業務往來;臺灣製造業前40大企業,已有23家在中銀臺北開戶往來;中銀臺北對臺企貸款年末餘額已達13億美元;兩岸匯款費率降低,效率提升,存款利率提高,讓臺灣民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而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中行臺北分行的資產總額也達到376億美元。

  「合作共贏不是一個口號,而是生動的事實。」蔡榮俊總結說,「把蛋糕做得更大,讓大家能分得更多,我們說到做到。」

  中國銀行去年以3.6億元(約合5993萬美元)增資臺北分行,成為當年最大的陸資在臺投資項目。展望未來,蔡榮俊說:「雖然全球經濟複雜多變,但大陸經濟全球化、『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人民幣國際化給我們帶來很好的發展機遇,在兩岸監管機構的指導和總行支持下,今年我們還將不斷創新,目前已經獲準進入大陸債券市場,並將推出更多金融產品,讓兩岸金融往來能更加順暢,讓兩岸同業、同胞能得到更多實惠。」

  (原題:「跟臺灣同業一起把蛋糕做大」——專訪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行長蔡榮俊/記者陳斌華 王笛)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跟臺灣同業一起把蛋糕做大」——專訪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行長蔡榮俊
    原標題:「跟臺灣同業一起把蛋糕做大」——專訪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行長蔡榮俊  新華網臺北1月27日電(記者 陳斌華 王笛)   編者按:自2009年6月30日臺灣當局開放大陸企業赴臺投資以來,目前已有陸資項目619個,投(增)資金額近12億美元。
  • 做大蛋糕,與臺灣同行分享——訪中行臺北分行行長蔡榮俊
    在臺灣工作了7年的他,常被誤認為是「地道的臺灣金融業精英」。近日,他向記者講述了中行如何在臺北「搶設分行」的故事。  拔得頭籌  2009年春節後,時任中國銀行廈門市分行副行長的蔡榮俊被召喚到北京,總行給了他一個「特殊任務」:爭取在臺灣開設第一家陸資銀行分行。
  • 中國銀行臺北分行擔任臺灣人民幣清算行(圖)
    今年6月,中國銀行臺北分行正式開業,當時在臺出席「三經論壇」的中行行長李禮輝受到臺灣媒體的普遍關注。(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根據《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相關內容,經過評審,決定授權中國銀行臺北分行擔任臺灣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臺灣的貨幣管理機構今年9月份已經選擇了由臺灣銀行上海分行擔任大陸新臺幣清算行。
  • 中國銀行臺北分行開業 李禮輝接受專訪
    中國銀行臺北分行22日在臺開業,為大陸銀行在臺分行拔得頭籌。中行行長李禮輝表示,臺北分行設立後,將作為中國銀行開展兩岸金融業務的橋梁與樞紐,充分發揮融通兩岸的優勢,增加對臺資企業的融資業務,為臺資企業在兩岸更好的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 中國銀行臺北分行隆重開業
    6月27日,中國銀行臺北分行在臺北隆重舉行開業儀式。中國銀行成為首家在臺灣設立經營性分支機構的大陸商業銀行。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出席開業儀式並致辭。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的正式營業,是海峽兩岸金融合作的重要歷史時刻,一方面可以為臺資企業在大陸提供更有效的服務,另一方面可以為開放來臺的陸資企業提供服務。
  • 臺灣爭取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 中銀臺北扮推手(圖)
    中國銀行臺北分行清算中心  據《旺報》報導,中國銀行臺北分行22日在臺開業3周年,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表示,這3年來透過不斷的創新產品與服務模式,協助臺灣監管機構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包括成立外幣結算平臺,累計辦理的人民幣清結算金額高達7.5兆(人民幣,下同),境外交易金額比例最高,中銀臺北努力成為臺灣發展境外人民幣中心的推手之一。
  • 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行長:跟臺灣同業一起把蛋糕做大
    原標題: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行長:跟臺灣同業一起把蛋糕做大  編者按:自2009年6月30日臺灣當局開放大陸企業赴臺投資以來,目前已有陸資項目619個,投(增)資金額近12億美元。在臺陸企不僅為臺灣貢獻了稅收,活絡了臺灣經濟,更促進兩岸經貿往來與金融合作更為密切,也為臺灣民眾提供了豐富多元的服務。
  • 交通銀行臺北分行總經理:把銀行開到臺北去
    臺灣「金管會」首批已批准中國銀行與交通銀行臺北辦事處升為分行。繼中國銀行臺北分行掛牌開業後,交行臺北分行也預計7月16日正式開業。臺灣金融市場已經飽和,有人擔心陸資銀行入島帶來更劇烈競爭。實際情形如何?   位於臺北地標101大樓的大陸交通銀行臺北分行預計7月16日在臺正式開業。交行臺北分行註冊資金5000萬美元,是迄今為止最大筆陸資入島投資案。
  • 為兩岸架「金橋」——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迎開業5周年
    新華社臺北6月23日電(記者章利新 馬玉潔)中國銀行臺北分行22日晚舉行「2017年銀企合作座談會」,邀集臺灣金融界同仁、陸企代表共慶開業5周年。中行臺北分行行長蔡榮俊表示,5年來,該行從兩岸關係大局出發,緊緊抓住人民幣國際化機遇,積極開展兩岸金融服務,有效推動兩岸經貿往來,為兩岸架起一座順暢便利的「金橋」。
  • 臺灣「央行」核准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為人民幣清算行
    臺灣「央行」核准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為人民幣清算行 2013年01月28日 15: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交通銀行臺北分行開業(圖)
    交通銀行臺北分行開業(圖) 2012年07月16日 11: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中行臺北分行慶祝開業5周年
    本報臺北6月22日電  (記者王平、江琳)中國銀行臺北分行今天舉行2017年銀企合作座談會,邀集臺灣銀行和金融業同仁共聚,慶祝中行臺北分行開業5周年。   中行臺北分行於2012年6月22日在臺北開業,成為首家在臺開業的陸資銀行。5年來,分行各項業務快速發展。
  • 蹇彪會見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行長陳志能一行
    12月17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蹇彪會見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陳志能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溝通交流。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老顏武參加。 蹇彪對陳志能一行到來表示歡迎,並對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長期以來在朝陽經濟社會發展中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 中國銀行東京分行首發銀聯標準借記卡(組圖)
    人民網東京11月18日電(記者於青)中國銀行東京分行銀聯標準借記卡發行典禮18日上午在東京舉行,中國銀行副行長周載群、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中國駐日本大使崔天凱等中日兩國各界人士約200人到會。
  • 中國銀行臺北分行在臺人民幣結算累計逾1.9萬億元
    原標題:中國銀行臺北分行在臺人民幣結算累計逾1.9萬億元   中國臺灣網2月14日消息 2013年2月開辦人民幣在臺業務截至2014年1月底止,全體銀行透過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辦理人民幣結算的總金額逾1.9萬億元。
  • 臺灣土地銀行武漢分行行長:扶持臺商企業擴大投資
    臺灣土地銀行武漢分行行長郭常龍(圖片來源:武漢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武漢分行是繼上海、天津之後,該行設在大陸的第三家分行,也是中部地區第一家開業的臺資銀行。行址設在武昌江邊武漢萬達中心41層。  武漢分行行長郭常龍透露,目前已與4家在漢臺資企業談成放貸業務,最大的一筆金額5000萬元人民幣,對象是一家去年投產的玻璃生產企業,急缺資金解燃眉之急。待與人民銀行完成相關報備手續後,這筆資金就可以到達企業帳戶。
  • 中銀香港總裁嶽毅到齡辭任,中國銀行副行長高迎欣接棒
    1月2日,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中銀香港,02388.HK)發布公告稱,中國銀行副行長高迎欣已於2018年1月1日接替嶽毅擔任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裁。同日,香港交易所公布,歡迎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新任主席嶽毅加入成為香港交易所風險管理委員會(法定)成員,接替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前任主席鄭小康出任此職。
  • 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本部遷址瀋陽
    東北新聞網訊 4月12日,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揭牌暨籤約儀式在瀋陽市舉行。這標誌著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本部由大連遷址瀋陽,同時也意味著該行即將開啟新的發展歷程。遼寧省副省長劉強,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副行長許羅德、遼寧省分行行長賈天兵以及人民銀行瀋陽分行、遼寧銀監局領導等相關領導出席揭牌儀式。
  • 做大蛋糕,與臺灣同行分享——訪中行臺北分行行長蔡榮俊
    2012年6月22日,中行臺北分行正式開業,成為臺灣第一家陸資銀行分行,蔡榮俊出任行長。   蔡榮俊說,之所以能順利完成任務,「除了責任與擔當的使命感,還要有專業態度。」在臺北找辦公樓、找會計師樓都是通過臺灣最大的3家中介公司,讓他們來北京做演示,招投標。找合作對象也是通過好幾家中介,從中挑選服務夥伴。   「銀行是經營風險的企業。」
  • 中國銀行副行長孫煜因工作調動辭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3日訊 上交所上市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601988.SH)今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收到孫煜的辭呈。孫煜因工作調動,辭去中國銀行副行長職務。該辭任自2020年12月23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