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比輸液可怕?孩子一咳嗽就做霧化?關於霧化的幾個誤區,媽媽們別...

2020-12-18 騰訊網

入冬開始,咳嗽的寶寶就多了起來,在治療過程中,有些寶寶因為病情需要,得做霧化,這不免讓爸媽們擔心起來:

聽說霧化比輸液還可怕?

霧化藥物是激素,不能給娃用?

是不是咳嗽都能做霧化呢?

......

霧化有那麼可怕嗎?今天vivi媽就和大家聊聊霧化這件事兒。

什麼是霧化治療?

霧化治療是利用霧化吸入裝置,把藥物製成極小的液體顆粒,通過呼吸進入到氣管、支氣管以及肺部中。

和吃藥打針輸液一樣,霧化也是一種給藥方式,而且霧化的給藥精準用量小就能發揮很好的效果,比起和娃打針吃藥「鬥智鬥勇」,孩子對霧化接受度更高。

什麼情況可以做霧化?

雖然霧化的效果好,不良反應少,但不代表所有和呼吸道有關的疾病都能做霧化。

>>>不需要做霧化情況

普通感冒,是不需要霧化治療的。

一般5~7天就能自愈,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如何緩解vivi媽也講過(文末可點擊閱讀),如果要用,也要在醫生診斷指導下進行

>>>可能需要霧化情況

● 哮喘

● 過敏性咳嗽

● 肺部炎症(支原體肺炎、毛細支氣管炎、急性喉炎等)

● 治療或手術需要插管時

……

總的來說記住:別自己瞎判斷,孩子需不需做霧化聽醫生的

霧化藥物哪些能用?

在醫生診斷下,寶寶需要霧化治療時,一定要跟醫生確認所需藥物名稱劑量。別按自己的感覺隨意用藥。

>>>常見可以用的霧化藥物

1.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

主要作用:減輕氣道炎症,可以用於寶寶哮喘、喘息、支原體肺炎、急性喉炎等情況。

常用藥物: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

2. 支氣管舒張劑

主要作用:舒張支氣管,用於治療寶寶哮喘、喘息等。

常用藥物: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異丙託溴銨

3. 粘液溶解劑(祛痰藥)

主要作用:降低痰液粘稠度,方便娃把痰咳出來。

常用藥物:N-乙醯半胱氨酸。

>>>不能使用的霧化藥物

1.非霧化吸入劑型藥物

有些家長覺得:既然霧化這麼好,那孩子不肯吃藥,洗鼻器的生理鹽水,都倒入霧化機給藥。

這種方式是錯誤的!

如果藥品使用說明書沒有明確可以霧化吸入,是不可以隨意改變藥品服用方式,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比如靜脈注射製劑、傳統「呼三聯」方案(地塞米松、慶大黴素、α-糜蛋白酶)、中成藥物以及無霧化吸入劑型(如抗病毒藥物)等都不能用來霧化使用。

2.自行使用霧化藥物

寶寶每次生病的實際情況不同,是否用霧化以及藥物用量,都需要經過醫生診斷指導下使用,不建議父母把原來剩的霧化藥物繼續給孩子使用。

長期霧化治療的寶寶,要定期隨訪,在醫生建議下調整用藥,不要自己隨意增減用量或停藥

做霧化時,這些細節要注意

為了讓霧化效果能發揮好,幫助寶寶更快恢復,在做霧化時,媽媽們要注意這幾點

>>>霧化前

●霧化前一個小時,不吃東西。

●霧化前記得先清潔口腔

●不給孩子塗抹油性面霜(避免藥物吸附皮膚上)。

>>>霧化時

●霧化期間,面罩要貼緊口鼻,避免藥物噴到眼睛。

●觀察孩子狀況,如果出現呼吸異常、皮疹等不良反應,要及時就醫。

>>>霧化後

●及時清潔臉部、漱口,避免藥物殘留在口腔和皮膚上。

●給娃翻身拍背,幫助痰液排出。

常見霧化碎碎問

Q:

霧化比輸液副作用更多嗎?

A:

霧化藥物通過藥物吸入,直接作用病灶(呼吸道、肺部等),屬於局部用藥,而輸液需要通過血液循環作用到生病部位,屬於全身吸收,不存在霧化吸入比輸液副作用更多的說法。

醫生會根據孩子實際病症來判斷是用霧化還是輸液,在合理用量範圍內是安全的

Q:

霧化用的激素藥,會不會對孩子不好?

A:

激素藥物只要在合理範圍內使用,是不會對孩子有副作用的。

不要一聽到激素就十分拒絕,如果寶寶反反覆覆的咳嗽、哮喘等沒有及時用藥治療,也會影響睡眠和吃飯,長此以往對生長發育也有影響。

Q:

在家可以做霧化嗎?

A:

優先推薦在醫院做霧化,尤其是剛開始做霧化的寶寶,在醫院能及時觀察情況,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需要多次霧化,在醫生許可的情況下,根據醫生指導的藥物及用量,選擇醫用的霧化機器,才能在家裡進行。

Q:

寶寶不配合做霧化怎麼辦?

A:

不建議在孩子哭鬧情況下帶面罩進行治療,可以先緩解寶寶情緒,如帶娃看動畫片,看繪本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在幫孩子調整好位置。

Q:

多次霧化會不會有依賴性,效果就不好了?

A:

霧化沒有依賴性這個說法。

寶寶生病時,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藥物的用量和治療次數,和前一次的治療沒有關聯。

Vivi媽總結:霧化沒那麼可怕,也不是啥情況都能用,能不能用霧化一定要聽醫生的,一定要聽醫生的,自己別隨意亂用!

希望每個寶寶們都能健康過冬~

參考文獻:

[1]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

互動話題

關於寶寶霧化還有哪些疑問?

來留言區vivi媽幫你解答~

相關焦點

  • 霧化藥物含有激素比輸液還可怕?來看看真相
    對於孩子患上咳嗽、肺炎、支氣管炎等,不少醫生可能都給出了霧化方案。還有不少家長,會選擇自己在家給孩子做霧化。   可是最近一則關於「霧化藥物含有激素、抗生素,使用起來比輸液更可怕」的消息在朋友圈流傳,讓不少家長開始心存疑慮。   河南商報「家有小寶」微信群有位寶親留言:「孩子咳嗽,這不敢用那不敢用,不敢用抗生素也不敢用激素,最後演變成哮喘了。」
  • 網傳「霧化危害堪比輸液」專家稱霧化治療更安全
    原標題:專家稱霧化治療更安全   昨日,家住漢口的唐女士很糾結,前幾天孩子踏青回來有點咳嗽,醫生說是過敏引發的哮喘,建議霧化治療。但她看網上文章說,霧化可能比輸液更傷害孩子,這讓她產生了猶豫:霧化治療真的有這麼大的危害嗎?
  • 給寶寶做霧化比輸液危害還大?溫州兒科專家說真相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些關於「霧化」的說法,如:霧化裡的成分都很可怕,霧化對寶寶的傷害比輸液還大……霧化,真的有這麼可怕嗎?(網傳信息截圖)  針對這些問題,闢謠君請來了溫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溫州市兒童醫院兒童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吳鐵峰,給大家說說關於霧化的真相。  吳鐵峰指出兩點錯誤!
  • 一天二三百名患兒用霧化治療 網購霧化器不安全
    記者獲悉,隨著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霧化成了主要的治療方式。剛巧,最近一則關於「霧化藥物含有激素、比輸液更可怕」的消息在朋友圈流傳,讓不少家長開始心存疑慮:「霧化有沒有激素?對孩子到底有無傷害?……」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昨天進行了調查。  熱點剖析  霧化比輸液更可怕?  「霧化吸入使用吸入性激素時,霧化會否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吸入激素會影響身高嗎?」
  • 「霧化」比輸液強,就真的無害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最近氣溫多變,身邊很多有小寶寶的家庭又開始發愁,孩子感冒咳嗽,反反覆覆總不好。小區裡朋友Q家的孩子最近一直感冒咳嗽,醫生讓Q選打吊瓶還是霧化,Q覺得霧化治療對孩子沒啥損傷,就直接選擇了霧化,孩子好得差不多了,Q見了我高興地說:「這個法子好,既能快點治病,還對孩子沒害處。
  • 寶寶感冒咳嗽,害怕做霧化?
    冬季是寶寶呼吸道感染髮病的高發季節,經常感冒咳嗽,而且咳不出來痰,怎麼辦?在冬季衣服都會穿得比較厚,寶寶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天性,經常在寶寶活動後,後背的衣服就會被汗水浸溼,大人沒有及時發現並處理,寶寶就會感冒。
  • 闢謠:霧化治療,危害比輸液更厲害!醫生:這些知識你必須要知道
    家有過敏體質,經常咳嗽的寶寶肯定對霧化不會陌生。很多家長反映,寶寶痰多咳嗽,咳得晚上睡不好,醫生讓做個霧化,寶寶的咳嗽好了很多。但也有反對的聲音,說含有激素,霧化濫用抗生素,它比輸液更傷害孩子身體......霧化真的這麼可怕嗎?不,假的!假的!假的!
  • 聽說霧化比輸液的危害還大?到底是被妖魔化還是真的,看這篇
    我家寶寶總是咳嗽,一霧化就好,這霧化那麼神奇,可有沒有什麼副作用啊?聽說霧化比輸液的副作用還大?是真的嗎?平時孩子生病咳嗽有痰,到醫院就診,經常有醫生給孩子開藥霧化,但是往往有部分家長擔心霧化對孩子不好。
  • 武漢一家醫院發出家庭霧化「禁令」,兒科專家:鼓勵家庭霧化規範化
    楚天都市報1月17日訊(記者李晗 王永勝 實習生胡力煜 黃志敏)流感病毒的高發季還沒過去,霧霾天又來了,近日江城各大醫院患兒爆滿的情況還在持續,多數都是感冒、發燒、咳嗽,許多患兒需要做霧化治療。為了不天天跑醫院排隊,不少家長都自己購買霧化機,想在家裡給孩子做霧化,市民張女士就自己買了霧化器,但當她去醫院開霧化藥時,卻遭到了醫生的拒絕。
  • 霧化盛行!在家就能做?停!這5個坑打死也別踩!
    長期霧化會影響長個兒!霧化機越貴的越好嗎?......好!應廣大媽媽要求,科大大今天來好好說一說:那些年,你對霧化的誤會到底有多大......還有的媽媽表示:長期霧化不會產生藥物依賴嗎?這種想法是媽媽們對霧化吸入用激素藥的誤解,激素類藥物本身並不會讓人體產生依賴(成癮)。
  • 兒童家庭霧化治療須避開五大誤區
    那麼,針對「小天使」的霧化治療,您做對了嗎?德陽市人民醫院兒科護士吳霞介紹了一些霧化常見誤區。 誤區一:霧化煙霧越大效果越好? 當然不對,有效霧化顆粒直徑應該在0.5-10 m,以3-5 m最佳。霧化顆粒太大,只能到達口咽部,不能到達下呼吸道。在家裡最簡單的判斷方法是——拿一張紙對著氣霧,能使紙張變溼的是水霧,不能使紙張變溼是有效氣溶膠顆粒,即有效霧化顆粒。
  • 霧化全給孩子用激素藥?副作用大於吃藥?你怕是有什麼誤解
    天一轉涼,兒科門診又開始擁堵,其中出現咳嗽症狀的孩子,都佔了一大半。孩子在門診此起彼伏咳嗽,一聲比一聲更響,家長心也揪緊了,希望醫生趕緊能把這咳嗽治好。 治療歸治療,但大部分家長都希望醫生能簡單開點藥,孩子吃了就能好。
  • 應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霧化治療很有效!
    霧化治療時,顆粒的直徑一般在3.5-5微米之間。其中,5微米左右的顆粒主要作用於鼻咽部,4微米左右的顆粒主要作用在氣管,而3.5微米左右的顆粒可以進入肺部起效。 相比於口服藥物和靜脈輸液等全身用藥的方式,霧化的給藥方式更直接。經口服或靜脈輸入的藥物,需要經過全身循環才能到達患處。而霧化吸入的藥物可以直接進入呼吸道,作用於患處。
  • 兒童霧化要不要做?怎麼做?
    眼下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很多孩子因為感冒、流感、肺炎等問題而就醫,然後被建議做霧化。 對於霧化,很多家長都有困惑,比如是不是咳嗽就需要做霧化,到底哪些情況需要霧化?如果要做,該怎麼做? 怡禾診所的孫杰醫生寫過一篇文章回答過這些問題,再分享給大家。
  • 自己在家做霧化 當心孩子舊病沒除添新疾
    冬季,咳嗽患兒增多。最近,鄭州市民楊女士的孩子就咳嗽不斷。上周,她發微信向大河健康報記者求助:「有鄰居建議我買一臺家用霧化器,去社區醫院配藥,自己在家給孩子做霧化。我一打聽,像他這樣做的鄰居還不少。我想讓你幫忙問問專家有沒有必要買家用霧化器,自己在家給孩子做霧化是否安全。
  • 霧化吸入知多少?
    又到了流感爆發季節,如果孩子有咳嗽、喘息,痰多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醫生會根據情況給寶寶加用不同種類的霧化吸入。霧化吸入就是將藥物經吸入裝置分散成懸浮於氣體中的霧粒或微粒,通過吸入的方式沉積於呼吸道和肺部,從而達到呼吸局部治療的作用。
  • 霧化危害比輸液大?紅心柚子是染色的?|上海闢謠發布十一...
    謠言2:霧化治療比輸液危害更大11月20日前後,一段「霧化有害」的傳言在微信中流傳。傳言稱,接受霧化治療等於濫用激素和抗生素,霧化比輸液更有害。所以,傳言預設的「輸液被禁」、「抗生素傷害大」的說法是偽命題。其次,霧化治療其實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副作用小;霧化治療不等於濫用激素和抗生素。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黃劍峰告訴上海闢謠平臺,霧化藥劑中是含有激素的。常用的布地奈德混懸液,就是所謂的糖皮質激素。但臨床證實,霧化吸入激素安全性好,是一種全世界公認的對治療哮喘十分有效的手段。
  • 兒童哮喘家庭霧化
    此種方法也適用於在吸入過程中突然想要咳嗽的兒童 吸入過程中注意觀察患兒的病情以及岀霧情況,防止窒息,勿將氣霧噴入眼睛 霧化吸入後及時用清水漱口或喝水, 減少咽部不適及藥物在口腔中殘留 噴霧器使用完後為防止藥物結晶堵塞噴嘴,可加入少量清水霧化數十秒,然後再衝洗噴霧器
  • 關於霧化治療必須了解的5個注意事項
    鼻塞咳嗽真惱人 一到醫院就讓做霧化治療 看著一大幫人坐在機器前吞雲吐霧的樣子 不免讓人有些擔心 這種治療真的安全嗎 今天
  • 如果醫生用這些藥給寶寶霧化,一定要說不!
    家長帶寶寶去看病,醫生往往會建議採用霧化治療。但同時,「霧化比輸液更有害」、「霧化有毒」的說法在朋友圈裡卻頗為盛行。千萬不要被那些聲稱「霧化是醫院的殺手鐧」的人糊弄,從而耽誤了孩子的治療。而霧化治療之所以被妖魔化,主要是由於霧化用藥和操作程序的不規範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