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霧化要不要做?怎麼做?

2020-12-18 騰訊網

眼下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很多孩子因為感冒、流感、肺炎等問題而就醫,然後被建議做霧化。

對於霧化,很多家長都有困惑,比如是不是咳嗽就需要做霧化,到底哪些情況需要霧化?如果要做,該怎麼做?

怡禾診所的孫杰醫生寫過一篇文章回答過這些問題,再分享給大家。

霧化究竟要不要做呢?

我們先看看歐洲歐洲呼吸協會(ERS)和國際醫學氣溶膠協會(ISAM)是怎麼說的?

與口服或靜脈注射療法不同,霧化療法將藥物直接遞送至氣道內腔並進入治療部位。因此,與口服和靜脈內治療相比,大多數霧化藥物的全身劑量減少【1】。

所以,有需要的時候霧化肯定可以做,而且如果適應症合適,它比起口服、靜脈副作用更小,而且用更小的藥量可以起到同樣甚至更好的效果。

哪些情況要做霧化?

那是不是呼吸道疾病首選霧化治療呢?那也不是的,其實真正需要用到霧化治療的情況並不多,比如在循證醫學資料庫Uptodate裡,霧化吸入的適應症【2】有下面這些:

阻塞性氣道疾病,包括哮喘,先天性肺氣腫,支氣管擴張和毛細支氣管炎

導致急性上呼吸道阻塞的過程,通常是喉炎或拔管後的上氣道水腫

慢性肺病,包括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和囊性纖維化

傳染病,包括卡氏肺囊蟲肺炎(治療和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和一些肺部真菌感染

除去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和囊性纖維化、先天性肺氣腫、支氣管擴張、卡氏肺囊蟲肺炎、肺部真菌感染這些少見病,剩餘的僅有:哮喘、毛細支氣管炎、喉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這幾種。而在這幾種疾病裡,我們來逐一分析一下:

1.毛細支氣管炎

2014年的美國兒科學會AAP指南【3】不建議常規使用沙丁胺醇霧化,也不建議使用激素,不建議門診高滲鹽水霧化等方案,只有住院病人可考慮高滲鹽水霧化。

2015年的NICE的指南【4】不建議使用沙丁胺醇、激素或高滲鹽水等方案。

Uptodate關於毛細支氣管炎的霧化問題【5】,也不建議常規建議使用沙丁胺醇霧化、激素吸入或高滲鹽水等。但「對於患有細支氣管炎和嚴重疾病的嬰兒和兒童,可能需要對吸入支氣管擴張劑進行一次試驗。在治療前和治療後一小時內客觀評估支氣管擴張劑反應。如果有臨床反應,霧化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可根據需要每4-6小時進行一次(根據臨床狀況),並在呼吸窘迫症狀和體徵改善時停藥」。這個使用的病理生理原因在2014年的美國兒科學會AAP指南【3】也描述過「一些毛細支氣管炎的兒童存在可導致可逆性氣道阻塞」。

2.喉炎

指南提到,在中重度喉炎的時候,霧化腎上腺素可以快速改善上呼吸道阻塞。在持續嘔吐不能口服藥物的兒童中,布地奈德霧化可能是一種合理的選擇【6】。

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常規不推薦使用霧化利巴韋林,只有那些存在生命威脅的RSV嚴重感染患者,可以考慮霧化利巴韋林治療【7】。

所以,對於毛細支氣管炎、喉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霧化也並非是常規或首先選擇治療,唯一確定明確可以霧化治療就是哮喘(還包括按哮喘治療和控制的嬰幼兒復發性喘息)。

What?肺炎、支氣管炎、感冒都不需要霧化吸入?

是的,歐洲和北美主要國家的各種肺炎、支氣管炎、感冒等指南,都沒有推薦使用霧化吸入治療的方案。所以並不是孩子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總是咳嗽就需要做霧化。

霧化怎麼做?

好了,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那麼現在來解決第二個問題,選擇哪種霧化裝置?要知道霧化裝置是很多的,看下圖。

HOW?這麼多,怎麼選?我們還是來看看UpToDate怎麼說:理想的霧化治療裝置的特性所選擇的裝置應該有以下特點【2】:

1、向肺部輸送足夠劑量的藥物

2、最大限度減少口咽沉積

3、儘量減少全身性副作用

4、能適合病人的需要

5、簡單方便患者使用

6、經濟

現在市面上常用的霧化裝置,除了那些複雜和昂貴的吸入器,常用的吸入就3種,加壓定量吸入器(pMDI)與儲霧罐(HC)、乾粉吸入器(DPIs)、噴射霧化器(Nebulizer)。

許多臨床試驗和薈萃分析表明,通過加壓定量吸入器(pMDI)與儲霧罐(HC)給予β受體激動劑至少與噴射霧化器用於逆轉嬰兒和兒童急性支氣管痙攣的藥物遞送一樣有效,並且可能更好。此外,與使用噴射霧化器的患者相比,使用帶有間隔物的pMDI的患者可能經歷較少的副作用(嘔吐,震顫,低氧血症,心動過速)【7】。

歐洲呼吸協會關於霧化吸入使用指南中,推薦吸入激素首先選擇使用pMDI/HC,而推薦使用噴射霧化器主要是以下3種情況【8】:

1)患者被認為需要吸入非常高劑量的支氣管擴張劑。

2)如果患者需要吸入藥物(如重組人脫氧核糖核酸酶(rhDNase)或吸入抗生素或真菌藥物)用其他方法不能給予的。

3)有時用於不能使用其他裝置的患者或者不能合作的患者(比如,急性重症哮喘發作)

至於理由,還是來看張圖:pMDI/HC和/DPIs/Nebulizer的優點和缺點如下表:

pMDI/HC

DPIs

Nebulizer

性能

大多數氣溶膠顆粒的尺寸

+

+

±

高肺沉積

+

±

±

低口沉積

+

±

-

劑量可靠性

+

±

±

不受溼度的影響

+

-

+

物理和化學穩定性

+

+

+

呼吸啟動

-

+

-

汙染風險低

+

+

-

方 便

輕巧

+

+

-

多劑量

+

+

-

劑量計數器

±

+

-

操作簡單快捷

±

±

-

適合所有年齡段

+

-

+

(參考文獻:Rubin BK, Fink JB. Aerosol therapy for children. Respir Care Clin N Am 2001; 7:175. Copyright 2001 Elsevier Science (USA))

從這個圖能看出來,加壓定量吸入器(pMDI)與儲霧罐(HC)完勝乾粉吸入器(DPIs)和 噴射霧化器(Nebulizer)。下面是加壓定量吸入器(pMDI)與儲霧罐的圖:

再看看其他的國外研究者對如何選擇吸入裝置的看法,看下面2張圖:

(參考文獻:Chris O'C, Peter WB. How to choose delivery devices for asthma.Arch Dis Child 2000;82:185-191)

從上面2張圖看來,加壓定量吸入器(pMDI)與儲霧罐(HC)是任何霧化的首先選擇。除非是需要持續的霧化吸入(如下圖這樣的)或者特殊藥物霧化吸入,才選擇噴射性霧化器。不然的話,選擇加壓定量吸入器(pMDI)與儲霧罐(HC)才是優先選擇。

最後一起來看看視頻,霧化到底應該怎樣做。

參考文獻

1、B.L. Laube, H.M. Janssens, F.H.C. de Jongh.What the pulmonary specialist should know about the new inhalation therapies.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011 37: 1308-1417;

2、Robert H Moore, MD .Delivery of inhaled medication in children. Uptodate

3、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Bronchiolitis.Pediatrics 2014;134(5);e1474

4、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Bronchiolit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ronchiolitis in children. Clinical Guideline NG 9. June 2015.

5.Pedro A Piedra, MD,Ann R Stark, MD.Bronchioliti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Treatment, outcome, and prevention.Uptodate

6、Albert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Guideline Working Group.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roup. www.topalbertadoctors.org/download/252/croup_guideline.pdf (Accessed on March 13, 2015)

7、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Red Book: 2018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31st ed, Kimberlin DW, Brady MT, Jackson MA, Long SS (Eds),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8. p.682.

7、Robert H Moore, MD .The use of inhaler devices in children. Uptodate

8、J. Boe, J.H. Dennis , B.R. O』Driscoll.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nebulizers.Eur Respir J 2001; 18: 228–242

(可上下滑動查看)

關注怡禾醫療,可預約就診

相關焦點

  • 兒童哮喘家庭霧化
    家庭霧化吸入治療的適應證 需要長期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兒科患者均可考慮家庭霧化治療 家庭霧化吸入治療可適用於各年齡組兒童
  • 霧化比輸液可怕?孩子一咳嗽就做霧化?關於霧化的幾個誤區,媽媽們別...
    雖然霧化的效果好,不良反應少,但不代表所有和呼吸道有關的疾病都能做霧化。 >>>不需要做霧化情況 普通感冒,是不需要霧化治療的。
  • 兒童哮喘、支氣管炎,霧化對身體副作用到底大不大?一文告訴您答案
    朋友圈經常看到有人轉發霧化對小孩身體傷害很大,讓家長不要帶小孩去霧化。說霧化就是濫用抗生素,比輸液更直接,更傷害孩子身體。其實這是胡說八道。
  • 如果醫生用這些藥給寶寶霧化,一定要說不!
    千萬不要被那些聲稱「霧化是醫院的殺手鐧」的人糊弄,從而耽誤了孩子的治療。而霧化治療之所以被妖魔化,主要是由於霧化用藥和操作程序的不規範造成。如果要在家做,也必須要遵從醫生的指導。做不好霧化相關準備工作,在家做也是白做!霧化治療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藥物被霧化裝置處理成了微小的顆粒,但不是所有的小顆粒霧液,都可有效作用於支氣管和肺部。
  • 亂花漸欲迷人眼,家庭兒童霧化裝置怎麼選?
    家庭霧化吸入治療模式方便快捷,其療效與在院霧化一致,減少交叉感染風險,並且熟悉的家庭環境也讓患兒倍感安心,用藥依從性得到很大提高。 然而市面上的霧化裝置品目繁多,價格更是千差萬別,寶爸寶媽們無從下手,究竟該買個什麼樣的霧化器給我家寶貝做霧化呢?
  • 兒童家庭霧化治療須避開五大誤區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了遏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蔓延,減少傳播風險,國家大力倡導儘量減少出門次數,各大醫院也呼籲廣大市民非急危重症,儘量不要來醫院。
  • 武漢一家醫院發出家庭霧化「禁令」,兒科專家:鼓勵家庭霧化規範化
    由於袁女士嫌每天往返醫院不方便,聽說身邊一些朋友都購買了家庭霧化機,在醫院開好霧化藥,在家裡給孩子做霧化,於是也打算效仿。然而她到醫院向兒科醫生諮詢,卻被明確告知不許把帶藥劑回去自已做霧化,兒童的霧化治療必須在醫院門診兒童輸液區的霧化機上完成。
  • 兒童在進行霧化治療時,應注意這5方面
    霧化吸入治療目前已成為治療兒童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法,尤其對於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咳嗽變異性哮喘、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喘息性支氣管炎、喉氣管支氣管炎等患兒均具有顯著療效。該療法是將藥物通過霧化裝置輸出體積更小的藥物微顆粒,在短時間內主要通過呼吸道沉積於局部,從而發揮藥效,具有使用方便、應用藥物劑量小、作用於局部對全身副作用少、快速緩解症狀、兒童使用無痛苦等優點。不少家長多按照患兒需求,自行購買霧化裝置來進行家庭霧化治療,但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以減少操作的不規範帶來的影響。1. 裝置的選擇。
  • 給寶寶做霧化比輸液危害還大?溫州兒科專家說真相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些關於「霧化」的說法,如:霧化裡的成分都很可怕,霧化對寶寶的傷害比輸液還大……霧化,真的有這麼可怕嗎?(網傳信息截圖)  針對這些問題,闢謠君請來了溫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溫州市兒童醫院兒童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吳鐵峰,給大家說說關於霧化的真相。  吳鐵峰指出兩點錯誤!
  • 一文掌握:兒童支氣管哮喘常用霧化吸入藥物的應用
    本文對通過5張表格,為大家簡要總結兒童支氣管哮喘常用霧化吸入藥物的用法用量及藥學監護。 作者:潘燕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兒童常用霧化吸入藥物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是兒童哮喘長期控制治療的首選藥物[1]。
  • 做霧化?或許家長可以多做這3件事,娃開心家長省心
    當時是第1次接觸霧化,比較抗拒也是從頭哭到尾,那次就沒辦法做進去,浪費了一次做霧化的時間和次數。然後再做第2次霧化之前,我就想各種的辦法,在家裡也做了一些功課,提前給娃做了一些功課,拿出來了一些相關視頻給娃看,也給他講了為什麼要做霧化等等的一些情況。第2次去做的時候就沒有那麼抗拒,然後也比較順利的完成。
  • 給寶寶做霧化吸入治療,這些注意事項你必須get√到
    在用藥方面,家長要遵醫囑,定量、定時使用。不可隨意增加、減少劑量和次數。兒童常用藥物一般依據孩子的體重給藥,部分藥物常常為二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一。家裡有霧化器的,還應準備注射器,以便精確抽吸藥液。此外,一些藥物可以一起混用,如布地奈德和異丙託溴銨,一些藥物不可同用,如複方異丙託溴銨需單獨使用。
  • 可孚 醫院同款 兒童/成人 靜音霧化器 可調霧化顆粒大小
    可孚 醫院同款 兒童/成人 靜音霧化器 可調霧化顆粒大小 2017年09月14日 16:35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可孚 醫院同款 兒童/成人 靜音霧化器 可調霧化顆粒大小
  • 網傳「霧化危害堪比輸液」專家稱霧化治療更安全
    原標題:專家稱霧化治療更安全   昨日,家住漢口的唐女士很糾結,前幾天孩子踏青回來有點咳嗽,醫生說是過敏引發的哮喘,建議霧化治療。但她看網上文章說,霧化可能比輸液更傷害孩子,這讓她產生了猶豫:霧化治療真的有這麼大的危害嗎?
  • 霧化盛行!在家就能做?停!這5個坑打死也別踩!
    實際上,霧化和輸液、口服藥一樣都是給藥方式,他們起作用的過程如下圖所示:霧化的優勢在於:給藥精準、用藥量小、藥物更好吸收,起效更快,而且使用過程中寶寶不疼不癢,接受度更高。但是,即便霧化有優勢,也要知道是藥三分毒,一點副作用都沒有不太可能。
  • 寶寶感冒咳嗽,害怕做霧化?
    寶寶反覆咳嗽,而且咳不出來痰,家長們看著很心疼,除了做一般的治療外,做霧化是緩解寶寶咳嗽的最好辦法,而且很安全。寶寶不用打針,不用吃藥,在霧化藥裡面用化痰止咳的藥,可以通過霧化直達支氣管,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在霧化藥裡面加入消炎藥,可以通過霧化到肺部,起到消炎抗感染的作用。在霧化藥裡面加入解除支氣管痙攣的藥,可以通過霧化到達肺部支氣管,起到解痙的作用。
  • 霧化吸入知多少?
    又到了流感爆發季節,如果孩子有咳嗽、喘息,痰多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醫生會根據情況給寶寶加用不同種類的霧化吸入。霧化吸入就是將藥物經吸入裝置分散成懸浮於氣體中的霧粒或微粒,通過吸入的方式沉積於呼吸道和肺部,從而達到呼吸局部治療的作用。
  • 中國首個氨溴索霧化吸入劑——易安平®上市
    會議受到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王天有教授的高度關注,並擔任大會主席,王教授在致辭中說:大家都知道兒童呼吸道疾病是嚴重威脅兒童生命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給社會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同時由於不合理臨床用藥給患兒不能得到有效治療,霧化吸入是目前治療的常用方法之一,因此希望中國首個霧化吸入劑易安平®能真正滿足霧化患兒臨床所需,
  • 寶寶做霧化吸入治療,這些注意事項不能忽視,不然等於白治療了
    不過,在霧化時,需要寶寶以半臥位、坐位、站位的姿勢,不要用臥位姿勢,考慮到臥位會讓膈肌出現上抬,使得藥液量在肺內產生堆積,從而影響療效。另外,可以讓寶寶的頭部往後仰,讓寶寶呼吸順暢,從而讓藥效能充分進入到呼吸道深部。
  • 一天二三百名患兒用霧化治療 網購霧化器不安全
    昨天,記者走訪市區多家醫院看到,門、急診迎來了不少「病號」,其中,兒童佔了相當一部分比例。記者獲悉,隨著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霧化成了主要的治療方式。剛巧,最近一則關於「霧化藥物含有激素、比輸液更可怕」的消息在朋友圈流傳,讓不少家長開始心存疑慮:「霧化有沒有激素?對孩子到底有無傷害?……」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昨天進行了調查。  熱點剖析  霧化比輸液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