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VLOG博主Myra三水說:
「也許安徽最值得去的不是黃山,而是歙縣,徽州古城、鮑家花園、新安江山水畫廊、棠樾牌坊群等等。
清秀的新安江水穿山越嶺,向東流去。綠水與青山相映,古城與水墨相依,拔地而立的牌坊群,淳厚的民風民俗與濃鬱的文化積澱,使得歙縣熠熠發光。」
(圖源:徽州古城)
「歙」字念she(四聲),漢語字典裡解釋為呼吸的含義,這與這座古縣城極為貼切,歙縣就是一座活著的山水縣城,是一片會呼吸的風景。歙縣是省內最南端的縣城之一,在它兩千多平方公裡的地域內,有著數不盡的風華、看不完的風景。享有「東南鄒魯」、「徽商故裡」、「文物之海」、「禮儀之邦」之美稱。
(圖源:徽州古城)
歙縣是座皖南小城,這裡沒有巨大的生活壓力,閒來曬曬太陽,賞賞花、喝喝茶、聽聽曲、打打太極、嘮嘮嗑,古城裡走走逛逛……歙縣人用一種歡樂的心態來迎接每一天的生活,閒時看山,累時看水,每天都過的快樂無比。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像是一塊璞玉,掩藏在青山綠水之中,曾經的富貴繁華已漸漸退去,沉澱下來的是滄桑的古城牆、古樸的民居和街道、莊嚴的八腳牌坊和空氣中瀰漫著的徽文化氣息。
徽州古城-府衙
徽州府衙
如果說徽州古城是一幅完整的風俗畫,那麼府衙修復就是點睛之筆。府衙區域內以主題展館和府衙建築為載體,集中展示徽州歷史、徽學、書畫、傳統工藝、民俗等徽文化。
新安江山水畫廊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
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
詩仙李白的詩句,道出新安江山水的天然意境。這條位於安徽歙縣境內的山水畫廊,長約百裡,是黃山到千島湖遊線上的一顆明珠。
(圖源:新安江山水畫廊)
(圖源:新安江山水畫廊)
古時,無數徽州兒郎就是從新安江起航,直下蘇杭,秉持以誠立身、以信為商的初衷,演繹了中國徽商「無徽不成鎮」的三百年傳奇。穿行於深山幽谷之間的新安江,碧波蕩漾,與粉牆黛瓦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輝映,青山不墨千秋畫,新安江百裡大畫廊已然一幅天然畫卷。「中國東部自駕遊天堂」——皖浙1號旅遊風景道可以讓您真實感受到「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遊」的驚險浪漫體驗。
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
棠樾牌坊群
牌坊群共七座牌坊,明建三座,清建四座,是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處,村內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樸典雅,無論從前還是從後看,都以「忠、孝、節、義」為順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
鮑家花園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裡,袞繡江南第一鄉」。鮑家花園則為清代著名鹽商鮑啟運家的私家園林,園林兼容並蓄,收蘇派、川派、湘派盆景造型精華於一園,被譽為「東方園林之母」。
漁梁壩
這一古代水利工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壩長143米,底寬27米,是新安江上遊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古代攔河壩,被稱為「江南都江堰」。徽商最興盛的時候,碼頭上時常停靠著300餘艘大小船隻,寬闊的新安江上千帆競渡,挑夫與商人穿梭在碼頭與商行之間,這一繁華延續了數百年之久。
每逢春夏,水漲湍流沿三道水門飛瀉而下,濤聲轟鳴,雪浪排空,十分壯觀。在石壩上,舉首四望,氣象萬千,盡收眼底;壩下亂石嶙峋,浪峰咬石。
漁梁夕照更是讓人挪不開眼睛,夕陽給河面鍍上金光,奔跑的孩子們柔軟的髮絲在夕陽下跳躍。緩緩駛來的木船逆光而行,一天中柔和的光景便是此時此刻。
走一走「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的徽州古城,看一看漫山的粉牆瓦黛,感覺人走進了水墨畫中。
肩負徽商興盛數百年重要的水路碼頭漁梁、見證徽商縱橫商界三百餘年的棠樾牌坊群,宛如盆景藝術博物館的鮑家花園,你會感受到這裡不僅是景區,更是氣勢恢宏的徽文化博物館。
鍾靈毓秀,溫文爾雅,這樣的歙縣讓人一見就心生歡喜,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不僅因為這裡的風景如詩如畫,更因為這濃濃的古徽情韻。
處處都展示了徽州人對美的追求,你可能會因為一場徽戲愛上歙縣,可能會因為一處徽州特有建築愛上歙縣,或是因為徽州工匠精湛的技藝愛上歙縣,走進這座古城,便能品味它色彩斑斕的魅力。
——Myra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