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關西新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方形圍屋,門票60元值不值?

2020-12-18 冷月印記

龍南,地處江西省最南端,是一座由贛州市代管的縣級市,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南唐保大十一年就已建縣,至今1000多年歷史,因縣治位於龍頭山以南而得名。龍南的知名度並不太高,但卻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旅遊資源,是一座被低估的旅遊城市。

龍南最著名的要數這裡的客家圍屋,在境內坐落著370多座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圍屋,其數量佔據了贛南客家圍屋百分之七十以上,基本包含了客家圍屋的所有建築形式,且保存相對比較完好,因此有著「世界圍屋之都」的美譽,還被列入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在龍南眾多的客家圍屋中,最著名的要數「關西新圍」,關西新圍地處縣城東南方向的約20公裡的關西鎮,關西鎮圍屋數量頗多,素有「關西圍屋群」之稱。

關西新圍位於關西鎮新圍村,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到這裡遊覽需要購買門票,門票60元每人,老人及小孩門票優惠。

關西新圍的歷史非常悠久,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清嘉慶年間,距今已200多年歷史,為當地名紳「徐名鈞」所建,整座圍屋面積頗大,佔地約12畝,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歷時29年時間才建成,為了與之前所建造的舊圍屋所區分,故取名關西新圍。

徐名鈞先祖並非一直生活在這裡,而是在南宋理宗帝嘉熙年間其先祖遷徙到了此處,到了徐名鈞時因經營木材生意而發了大財,後來又開設了當鋪、藥鋪等,資產的不斷增多也讓他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富豪,後來因子女比較多而耗資百萬修建圍屋,關西新圍由此而來。

聽導遊介紹道,關西新圍整體建築群呈長方形,長約95米、寬約83米,建築是三層的土木結構,每層擁有房屋多達79間,共237間房屋,其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在國內是非常罕見的,據說是國內最大、保存最好的客家方形圍屋,若是有機會到龍南遊玩,這裡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關西新圍還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圍屋中間的「豪華大宅」,大宅擁有124間房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中的「九棟十八廳」,也是其典範之作。內部的房屋功能明確,有住宅、祠堂、書院等,宛若一個小型的城池一般,加之圍牆高聳厚重,固若堡壘。

走進關西新圍中,恍若置身於一處迷宮般,長廊、牆壁、甬道、房屋,讓人眼花繚亂,加之並沒有指示牌,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就迷路了。這在當時也是起到了一定的抵禦作用,即便有人侵入內部,估計也會因迷宮般的設計而被困於此,不得不讓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由於內部四通八達,且是「回」字型的布局,走著走著可能不小心就回到了原點,到這裡遊覽的時候建議可以找個導遊帶著講解,遊覽時間的話一般在1-2小時為佳,不一定要全部看完,但核心的景點一定要認真領略下。

就比如這裡面的木雕、磚雕、石雕及壁畫,皆格外的精美,但裝飾性的東西並不太多,整體看起來非常樸素,偶爾有一兩處雕刻也是非常精緻。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或聽說過江西龍南市的「關西新圍」?對這座客家圍屋有什麼印象呢。

相關焦點

  • 關西新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方形圍屋,門票60元值不值?
    客家圍屋,在境內坐落著370多座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圍屋,其數量佔據了贛南客家圍屋百分之七十以上,基本包含了客家圍屋的所有建築形式,且保存相對比較完好,因此有著「世界圍屋之都」的美譽,還被列入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 龍南關西新圍,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客家圍屋代表,距今200多年
    贛南,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贛南的印象最深就是客家圍屋,贛南一帶的圍屋與其他地方的圍屋又有著很大的區別,其他地方多為一些圓形的圍屋,在贛南的客家圍屋多為方形圍屋,基本上都集中在三南和安遠一帶,其中龍南關西圍屋群中關西新圍是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結構功能最為齊全的客家圍屋代表。
  • 航拍「中國圍屋之鄉」江西龍南關西新圍
    」江西龍南關西新圍 (1/5) "← →"翻頁 11月13日,航拍「中國圍屋之鄉」江西龍南縣境內的關西新圍,關西新圍是迄今國內發現保存最為完整,結構、功能最為齊全的一處有代表性的贛南客家圍屋。
  • 全國航拍大咖齊聚贛州龍南 飛越關西新圍感受客家風情
    劉佔昆 攝中新網江西新聞9月25日電(吳鵬泉 李麗丹)25日,近40位來自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福建等地的中央及省市級媒體「大咖」走進「世界圍屋之都」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用航拍鏡頭感受贛南客家風情。當天,「同心聚力助振興飛越贛州瞰巨變」2019全國媒體無人機航拍大師邀請賽在贛州龍南正式啟動。
  • 航拍江西龍南關西新圍 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
    12月28日,航拍江西龍南關西圍。 劉力鑫 攝關西新圍是集家、祠、堡三大功能為一體的九幢十八廳宮廷式民居。 劉力鑫 攝關西新圍2001年7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 跟著局長走進龍南關西圍景區領略客家風情!
    今天,請跟隨 龍南市文廣新旅局局長蔡粲和芳主播的腳步 領略具有濃厚客家風情的 龍南客家圍屋——關西新圍
  • 跟著局長走進龍南關西圍景區領略客家風情
    龍南客家圍屋——關西新圍圍關西新圍,位於江西龍南縣城東約15公裡處的關西圩旁,始建於1798年(清嘉慶三年),於1827年(道光七年)完工,歷時近30年,系關西名紳徐名鈞所建。據專家考證,關西新圍是迄今國內發現保存最為完整,結構、功能最為齊全的一處有代表性的贛南客家圍屋。1992年關西新圍列為龍南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江西關西新圍,客家圍屋的代表之作,被譽為「散落在民間的皇宮」
    江西省贛南地區,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自秦漢時期這裡就有建立縣誌之說,唐末五代時期,因中原戰亂,而贛南地區地廣人稀,許多避亂的難民遷至此處,隨著時間的推移客家族孕育而生,至明末清初時期,客家人在此建造了特色的民居建築群,既客家圍屋,目前贛南地區的客家圍屋主要分布在龍南、全南、定南、安遠等地,
  • 《不吹不黑》贛州景區親體驗:4A級關西新圍,值回票價
    龍南關西新圍,在贛州的景區中,名氣頗大,成名時間也比較早。多年以來,整個關西村因為這個景區,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如今的關西,是什麼樣子?閒話不多,依照慣例,先上一張全景圖。關西新圍景區全景地理位置景區位於龍南市東南部,距龍南北樞紐20分鐘左右車程
  • 龍南縣:去江西最南端,遊客家圍屋最多的縣,感受客家風情
    客家緣由龍南處於贛南,是三南(全南、定南、龍南)地區之一,屬典型的純客家縣,通行客家語,客家文化和風情濃鬱。被譽為「世界圍屋之都、中國圍屋之鄉」。贛南客家有據可查的最早遷徙,大概始於西晉「永嘉之亂」,中原人經河南南陽進入湖北襄樊,再沿漢水入長江、鄱陽湖,最後由贛江進入贛南山區。
  • 龍南客家博物館打開滿滿客家記憶
    圍美龍南,客迎天下。從客家圍屋之都——江西龍南傳來好消息,備受大家關注的龍南第四屆旅遊文化節將於12月28日至29日舉行。關西圍景區提升暨客家博物館項目中的「客家建築館」作為第四屆旅遊文化節期間開放的項目點,也將在12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
  • 江西龍南,中國客家圍屋第一縣
    只要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圍屋。圍屋,是具有客家特色的民居建築。這種特色建築在江西龍南縣境內最多。龍南現有376座圍屋,龍南的圍屋建築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風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屬世界之最。龍南,有「中國客家圍屋第一縣」之稱。龍南,是江西贛州下轄縣,也是江西18個純客家人居住縣之一。
  • 鬼斧神工 · 龍南客家圍
    江西省的贛南客家圍屋是整個客家民居的母體,也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築形式,其贛南客家圍屋習俗是典型的漢族客家民居的風俗,保存了中原遠古風情習慣、生活方式。其中,贛南的龍南縣則是客家圍之最。龍南位於江西省的最南端,毗鄰廣東和平、連平縣,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建縣於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是有千餘年歷史的客家古縣,歷史悠久,文化璀璨。
  • 贛南超獨特的客家建築,圍屋主題博物館,極具龍南特色與風情!
    客家博物館在關西新圍裡,體驗到的是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如果想進一步了解 龍南 客家人文歷史——推薦 龍南 龍中心的 龍南 市博物館,在這裡,可以領略到的是客家人開拓的足跡。龍南 市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以客家圍屋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分為歷史廳、圍屋廳、技藝廳、民俗廳。
  • 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贛南客家圍屋,被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蹟
    作為一個福建人,對於客家人所居住的房屋的印象只停留在了土樓,直到來到江西贛州,來到贛州的龍南,見到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客家圍屋--關西新圍,才真正的感受到客家圍屋的魅力所在。在這裡可以了解贛南客家文化,了解圍屋的歷史來源與人文故事。
  • 冬遊圍美龍南,逛圍屋、泡溫泉、登武當、品美食
    位於贛州之南的龍南,是一座有著千餘年歷史的客家古城,擁有376座客家圍屋,被譽為「世界圍屋之都」,圍屋歷史悠長,客家風俗濃厚,生態景色優美,山川秀麗多姿,大自然賦予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人文歷史,造就了諸多神奇峻美的生態景觀和客家民俗人文風情,是個令中外遊人心馳神往的圍美之城。生活在這片桃源上的客家人,創造了深厚而璀璨的文化瑰寶。
  • 走進龍南,帶你探秘中國的「東方古堡」~
    最知名的名片—客家圍屋,以方形為主,是集家、祠、堡於一體,具有鮮明防衛特徵的民居,具有堅固的防禦功能和宗族群居的特點。龍南現有376座圍屋,佔贛南客家圍屋的70%以上,是「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縣(市)」,是中國圍屋之鄉、世界圍屋之都。
  • 龍南客家圍屋將登上世界頂級藝術殿堂!
    客 家 文 化 元 素 多本次藝術展以中國龍南客家圍屋先民聚族而居的傳統生活方式為背景,通過藝術家對歷史遺存中的客家圍屋建築營造、社區介入、空間重組及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深入發掘,呼應本屆建築雙年展的主題,進行創造性發揮,精心創作出一批藝術精品,通過圖片、影像、建築模型、雕塑、裝置、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呈現以客家圍屋為重要載體的客家文化的人文意義和藝術價值
  • 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保護與發展紀實
    百年更迭不失本真  客家圍屋,又稱圍龍屋、圍屋、客家圍等,是中國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  贛南圍屋產生於明末清初,如今尚存600餘座,主要分布在龍南、定南、全南、信豐、安遠、尋烏等地。  贛南客家圍屋形態豐富多元,尺度變化跨度極大,有國字型、口子型、回字形和不規則形等多種形式,現存的圍屋平面大多為「國字形圍」和「口字形圍」方形圍屋,在建築高度上,以兩三層居多,選址多位於盆地中央。
  • 龍南有一座客家圍屋,被譽為「散落在民間的皇宮」,知道的人不多
    說起龍南,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熟悉,龍南是江西省轄縣級市,地處江西最南端,其歷史非常悠久,因位於龍頭山以南而得名。對於龍南,印象最深的是這裡的圍屋,贛南70%以上的客家圍屋都分布在龍南,約有376座,享有「世界圍屋之都」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