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特種部隊,人們往往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美國的海豹突擊隊和三角洲部隊,在思索片刻後還會加上諸如俄羅斯的格魯烏與阿爾法、英國的SAS部隊和以色列的野小子部隊等等。這些特種部隊都有著輝煌的戰績與歷史,堪稱是世界特戰領域的執牛耳者。不過這些特種部隊都有一個很有趣的情況,那就是基本都屬於西方文明圈內的國家,哪怕是國土大半位於亞洲的俄羅斯和理論上是亞洲國家的以色列也不例外。
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亞洲特種部隊在世界上的存在感並不高,至少遠沒有經常出沒在各種影視作品與新聞中的美俄英以等國的特種部隊的知名度高。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亞洲特種部隊的實力不如西方國家的特種部隊。特種部隊是為了遂行特殊任務的部隊,這裡所說的特殊任務覆蓋面極廣,因此可以說亞洲國家所遇到的需要特種部隊的情況絲毫不比西方國家少。
但是,正如亞洲國家總體實力不及西方國家一般,亞洲國家之間的特種部隊實力也有著一定的差距,有些甚至是特殊的國情所導致的差距。比如說越南有大量的特種化的部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軍隊實力強勁,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存在嚴重的缺陷,越南人才只能夠依靠軍隊特種化來提高作戰能力,且特種化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叢林戰上。
而亞洲另一個軍事大國印度的情況也不比越南好。印度軍隊內部山頭主義嚴重,目前的四支特種部隊分別隸屬於不同的軍種和部門,毫無作戰協調性可言,特種部隊與特種部隊之間的傾軋情況十分嚴重。同時,相當一部分特種作戰是由常規部隊負責執行的。簡單來說,由於職能混亂、思想不統一,印度的特種部隊更像是面子工程,是為各自軍種和部門的利益而非印度的國家利益而戰。
亞洲僅有的兩個發達國家日本、韓國的特種部隊水平也十分有限,這是因為有美軍的存在,兩國本國軍隊的職能遭遇到了嚴重的削弱,僅僅是作為輔助的角色而存在。因此,嚴格來說,在不考慮偽裝成亞洲國家的以色列和實際上屬於歐洲國家的俄羅斯的情況下,亞洲最強的特種部隊之名當屬中國特種部隊。
雖然中國特種部隊數量眾多,在七大軍區合併前每個軍區麾下各有一支,但是由於中國軍隊整合度極高,武器裝備強勁,各軍區、各部隊之間的協調工作十分出色,因此每一支特種部隊都能夠發揮出百分百的戰鬥力。比如說前身為東方神劍的北京響箭部隊,據傳其任務成功率高達99%;中國最早的特種部隊華南之劍,無論是個人素質還是武器裝備水平都屬於解放軍頂尖層次,還曾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比賽;還有海軍下屬的蛟龍突擊隊,曾隨隊遠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可以說,中國的強大離不開這些特種部隊的默默付出,反過來說中國如今的強大也反映出了這些特種部隊的實力。
作者:念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