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有多難考?看完長知識了

2020-12-23 騰訊網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有多難考?看完長知識了

人類似乎從有文明歷史以來針對能人的選擇就開始了,不論是推舉制還是科舉制都是為了所謂政權體系能夠有更好更多的人來維繫。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尤其是一些比較大的朝代,幾乎每幾年就要進行一次考試。

且不論考試內容為何,他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一個:選拔人才。就算是到了今天,咱們國家也有相應的學歷制度來證明個人在求學之路上的造詣和成就,其中最高的學歷當屬博士。那麼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出來了:咱們現在的博士和曾經的科舉制度之中的狀元,是不是等同的呢?古代的狀元有多難考呢?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從獲取難度上來講,可能現在的博士學位會被秒成渣。不如我們就先來看看,到底得個狀元有多難。

狀元是一甲的第一名,全國獨一份。

想要成為狀元光成績好其實真的不夠,因為我們知道古代科舉考試的時候答得那可都是主觀題。除非與政權悖逆,否則基本上不會有所謂對錯之分。這個時候文筆、文字、觀點立意甚至是閱卷考官的分配都成為了一個人能不能成功的一道道門檻。

想考狀元之前,自幼讀書的人就要開啟自己的瘋狂考試之路。首先要在自己所屬的地方參加入學考試成為童生,然後就開始學習考試之路,運氣好的就能成為生員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秀才。自此往後的難度就開始陡然增加。因為競爭對手不再是自己身邊的小夥伴,而是範圍更大的同鄉、同片區。能在鄉試之中脫穎而出的人就成為舉人。在很多朝代其實這已經算是當地文化人的代表。

成為了舉人就意味有了繼續往上考的資格。在往後的考試之中每一步對個人來說都是巨大的光環加持。這個時候需要你有好的文筆,還需要背後有好的指導老師,內部有好的引薦者。如果這些要求統統具備,加上本人的硬實力又非常了得,可能成為狀元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

下圖為試卷真跡,可見字有多漂亮~

基本上歷朝歷代的狀元都是由國家最高機構進行挑選之後產生的。所以前三名的名詞有時候真的不像現在這麼嚴謹。舉個簡單的例子:考生一來自浙江,考生二來自陝西。這兩份考卷都非常大氣磅礴頗有能人之風,選他們誰當狀元呢?皇帝一看,發現自王朝成立以來好像陝西還沒出過一個狀元,上次的狀元好像就是浙江的。大筆一揮可能狀元就落在了陝西省考生的頭上。

一但當上狀元那可以說不僅僅是金飯碗拿在手中,各種榮耀和重要官職都會接踵而來。事實上中國自隋朝到現在有名有姓的文科狀元人數總共也就551個。這樣的數量和錄取率,怕是現在的博士完全不能比的。畢竟人家的狀元很多都是國家的宰輔級大員,和現在可完全不同。

這樣的類比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意義,主要在於趣味。現在這個科技社會,人們對學歷的追求和要求其實都在提高,能夠攻讀到博士畢業的人其實也付出了很多的勤勞和努力。在未來他們也會成為很多科學事業之中重要的一環。

相關焦點

  •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有多難考?看完長知識了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有多難考?看完長知識了人類似乎從有文明歷史以來針對能人的選擇就開始了,不論是推舉制還是科舉制都是為了所謂政權體系能夠有更好更多的人來維繫。那麼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出來了:咱們現在的博士和曾經的科舉制度之中的狀元,是不是等同的呢?古代的狀元有多難考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從獲取難度上來講,可能現在的博士學位會被秒成渣。不如我們就先來看看,到底得個狀元有多難。狀元是一甲的第一名,全國獨一份。
  •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
    現在的高考狀元,就算考上清華北大也只是個本科,可是古代狀元的含金量要遠比本科高得多。那古代狀元到底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穴位呢?我們來探究一下。從考試過程說起現在狀元的產生過程很簡單,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參加高考,獲得市第一名或者省第一名就是狀元。
  •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
    古代科舉考試名列第一者方為"元",而殿試第一名才能稱為"狀元",能夠在皇上面前得到第一名,那麼就相當於得到了皇帝的認可,這在封建社會無疑是最高的榮耀。 狀元一直都是所有讀書人追尋的目標。
  • 古代高考狀元有多難?難度比考清華高3000倍!
    而清華大學作為我國的最高學府,每年只有各省市的狀元或者前幾十名才有機會錄取。上次有網友留言,問到現在的高考狀元和古代的高考狀元比,誰的難度更高?今天中學教師就來給大家詳細聊聊,結論是古代高考狀元含金量遠遠大於現在高考狀元,難度是考取清華大學的3000倍!
  • 古代考上狀元後可以當個什麼官?
    在古裝劇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介布衣,寒窗苦讀十年進京趕考,一旦中了狀元不光會得到別人的喝彩,官方也會抬轎子來迎,狀元派頭如此之大,僅僅就是為了做官——類似於知縣等的官嗎?看派頭顯然不是的,那麼考上狀元後可以當個什麼官呢?
  • 古代中個舉有多難?和考清華北大比怎麼樣?難以想像!
    要正兒八經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得搞清楚 現代教育體制 和 古代教育體制 的區別!首先,我們要搞清楚 學歷和 學位 的區別,我相信有一部分人是不了解的。因為在有的國家還有副學士、副博士之類的學位,1.「博士後」不是學位,而是指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博士所獲得的稱號;2.在我國,學位和學歷是分開的,獲得學位證書而未取得學歷證書的仍為原學歷。那麼,中國古代有沒有學歷學位制度呢?
  • 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就知道了!
    狀元、榜眼、探花是我國古代考科舉考試中進士的前三名,並不是官職。你可以理解成現在的國考中的前三名,你也可以理解成全國高考成績的前三名。因此狀元只是進士考試的第一名,說明他取得了進士身份,可以當官了,至於當多大的官,視情況而定。
  • 古代考個「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看完真的漲知識了
    古代考個「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看完真的漲知識了在古代,讀書人的社會地位一般都相對較高,普通民眾都非常尊崇讀書人,就連打家劫舍的劫匪都不會輕易得罪讀書人,在唐朝時期人才選拔嚴格,每年當選秀才之人僅一二人,因此要想當上秀才尤其困難,「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 中國古代的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說是博士也不為過
    在父母的那個年代中(60年代)沒幾個人能上得起學,小學還未畢業就輟學回家幫忙農作,還未成年就外出打工拼搏;而在古代,上學更是普通人遙不可及的夢想,要說到古代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我先告訴你一組數據:有歷史相關記載的狀元從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孫伏伽起,到清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終,一共只有592名。這也說明了考上狀元有多難!
  • 古代最老的狀元62歲,狀元那麼難考,那古代狀元的官職有多大?
    此制一出,全國上下都興起了讀書考科舉的風潮。而作為最輝煌的狀元一名號當然也是參加科舉考試最想得到的名詞。那麼,古代狀元職位有多大呢?在中國人的思想裡,能夠做官是一件能夠讓祖墳都冒青煙的光宗耀祖的事情,一旦家族裡有人做了官,整個家族也會跟著輝煌,假如是中了狀元,那是要宴請賓客三天三夜慶祝的事情。從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沒有不也官職而趨之若鶩。
  • 古代的狀元如此難考,究竟是有著多大的官職?快來看看了解一下
    正是因為科舉制度的出現,才能夠讓那些貧困的百姓,也能有了一個飛黃騰達機會。正是因為這個制度,所以才讓國家上上下下都掀起了讀書考科舉的風潮,作為科舉制度的第一名,更是有著狀元的稱號。那麼人人都想爭取到的狀元,在古代中究竟是有著多大的官職呢?今天我們就對於科舉制度的狀元,來了解一下。
  •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考個狀元有多難?
    古代普通文人若想出人頭地,對於他們來說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參加科舉;科舉製作為古代朝廷選拔人才的重要體系,對於古代讀書人來說,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很多人窮盡一生只望考取一個功名。古代的科舉考試並不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簡單,讀書人那麼多,別說狀元了,很多人連秀才都還沒考上,就已經死在了科舉之路上。據統計,從隋唐時期開創科舉制一直到清朝結束,一千三百多年,文武狀元加在一起,總共700多人,這其中還有不少是靠找關係考上的。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是古代普通讀書人若想考上狀元,有多難?
  • 古代的「公務員」和現在的公務員,到底哪個更難考?
    在中國,最吃香的職業,大概率就是公務員了,穩定福利好,但是他有多難考呢,光是說說,還不足以讓人感受到有多難考,數據說話,才讓人心服口服。如果說考研難,那麼考公務員就是難上加難,考研幾乎沒有年齡、專業的限制,而考公,年齡、專業、地區各方面都是限制,現如今不是應屆生,能選擇的崗位更是少到不行。其實,現在的公務員也就是走上吃國家飯的路,做的好的就有機會當官,從政,相當於古代的做官,那麼我們就來說說古代當官究竟有多難?
  • 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漲知識了
    古代的科舉考試和現代的教育體系是兩回事,古代的科舉考試是為朝廷選拔官員的制度,科舉考試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院試是最低一個等級的考試,通過這個考試才能向上一級邁進。
  • 四個狀元三個想學醫:香港醫科有多難考
    本屆產生的 4 名狀元全部來自香港傳統名校。三女一男的狀元當中,就讀聖保羅男女中學的女狀元史泳桐表示,希望入讀香港大學法律系。另外兩名來自拔萃女書院的女狀元,張綽倩及姚子晴分別表示希望入讀醫科及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張綽倩表示兩年前祖母因患卵巢癌去世,自己什麼忙都幫不上,對她打擊甚大,因此希望未來通過學醫獲取專業知識,救助有需要的人。
  • 古代考上狀元後可以當個什麼官?
    在古裝劇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介布衣,寒窗苦讀十年進京趕考,一旦中了狀元不光會得到別人的喝彩,官方也會抬轎子來迎,狀元派頭如此之大,僅僅就是為了做官——類似於知縣等的官嗎?看派頭顯然不是的,那麼考上狀元後可以當個什麼官呢?
  • 古代科舉考試到底有多難?鄉試要考三天三夜,看完才知道高考太簡單了!
    科舉制度是封建時代所可能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與我們現代的高考非常像,但是古代人考科舉比我們現代人高考可難太多了,下面以距離我們最近的封建朝代清朝為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清朝的科舉制度,看看古人科舉考試有多難。
  • 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就知道了!
    狀元、榜眼、探花是我國古代考科舉考試中進士的前三名,並不是官職。你可以理解成現在的國考中的前三名,你也可以理解成全國高考成績的前三名。因此狀元只是進士考試的第一名,說明他取得了進士身份,可以當官了,至於當多大的官,視情況而定。
  • 古代秀才、舉人、貢士、進士考中難度有多大,分別能當什麼官?
    我們習慣於把那些考的好的,學的好的學生說成小秀才,也有很多人說,我要是在古代如何如何,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那些秀才,舉人等等我們熟悉又陌生的身份考中難度有多大。 孔乙己花了一輩子連個秀才都沒撈到,範進中舉和中秀才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些不是沒有原因的。
  • 古代皇帝賞賜的「黃金百兩」,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看完扎心了
    不過我們現在看見黃金的,地方也只有那些金店了,但是在我們的古代,黃金還是十分常見的。我們會在電視劇中經常看見皇帝對有功之臣動輒就是賞賜黃金百兩,這相當於如今多少錢呢? 其實古代的黃金和我們現在的價錢差不多,我們可以稍微的換算一下100兩黃金大概是多少錢,這可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了,一兩銀子都夠古代的一家人過上一個月,100兩黃金,可是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