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比薩斜塔,每個人都不會陌生。它建於1173年8月,是一座獨具特色的鐘樓,坐落在義大利的比薩大教堂中,以其「斜而不倒」的特點而享譽世界。小芳依稀記得,初中課本上有關於比薩塔的知識點。那時候他很想去參觀這個神奇的建築。現在,出國的夢想似乎遙遙無期,但是小方從朋友那裡得知,上海還有一個「比薩斜塔」,它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還斜,成了上海的一大奇蹟。所以斜塔的魔力在中國也能見到。跟著我的腳步,來認識一下這座上海的神奇塔吧!
在上海,比薩斜塔叫做護珠塔。坐落在上海市松江區佘山鎮天馬山景區。現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傳說南宋宋高宗曾將五色佛舍利藏在此塔內,因此,有時塔內會閃耀著珍貴的光彩,所以這座塔也被稱為護珠寶塔。塔高18.82米,七層呈八角形,塔底缺角大。遙望,似乎就要倒下,卻仍然挺直著腰,令人驚嘆。
事實上,護珠塔在建造初期並沒有傾斜,而是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向東南傾斜。當塔剛剛傾斜的時候並不明顯,很少有人注意到。之後,傾斜度逐漸增大,才引起人們的關注。數據表明,截至2015年,護珠塔傾斜7.10度,向東偏移2.28米。知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傾斜角度3.99度,距地基邊緣2.5米。所以從傾斜的角度來說,上海護珠塔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更傾斜。
護珠塔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由於長期無人管理,損壞嚴重。幸好1982年,上海市文管會成立「天馬山宋互助塔研究修繕小組」,對「依形補強,保持斜坡不倒」的修繕方案進行研究。這個項目歷時5年完成,修復的珠子保護塔現在能承受6級以下地震和10級以下風。以前古塔周圍的木製圍牆也已被水泥圍牆所取代。目前,為了更好地保護斜塔,遊客不得跨越圍牆,只能遠眺。
遠眺,驚見護珠塔的西北角基座上有一個直徑2米的缺口。我禁不住想,這是怎麼發生的。人們常說,晚上護珠塔上常常會出現挖掘寶藏者。有天晚上,一群神秘的挖寶者出現了,他們在護珠塔的底部挖了一個大洞。就算是在遠處看也能看出那是個大洞。而且在後期修復過程中,還未恢復,可見損傷深度。
望向更遠的地方,塔東20米的地方有一棵古銀杏樹。據說,這棵樹是宋尹家將軍周文達所種。現在已經700多歲了。古樹名木枝幹像龍爪一樣,「託」著西古塔。當地人說,這棵銀杏樹是山神之手,千百年來一直用它支撐著護珠塔,使其傾斜不倒。難道這就是護珠塔千年不倒的原因?
事實並非如此。有人認為,護珠塔的「不倒斜」,應與其結構、材料等密切相關。護珠塔是一個八角形結構。塔之門被設計成兩面各開一扇。每個樓層的門都開在不同方向的牆上。通過這種方式,每道沒有門的牆都像四條腿一樣支撐著塔,使塔傾斜而不倒。
你去過上海的比薩斜塔麼?您覺得怎麼樣?您認為它不會下跌的原因?請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