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噴火」式戰鬥機

2020-12-16 搜狐網

  精心設計 不斷發展

  提起維克斯-休潑馬林公司,人們一定會想起它在20-30年代研製的S系列水上競速飛機。這些優秀的競賽飛機曾使英國在施奈德國際飛行錦標賽上榮獲三連冠,維克斯-休潑馬林公司亦因此而蜚聲四海。"噴火"正是該公司的設計師R.J.米歇爾以S系列競速飛機為基礎,按照英國空軍的戰術,技術要求,於二戰前精心設計的活塞螺槳戰鬥機。其原型機在1936年3月5日試飛時,速度達到554km/h,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立即引起英國皇家空軍的注意。

  這種裝一臺由羅耳斯·羅伊斯公司生產的梅林(即"灰背隼")水冷活塞式發動機的流線型飛機很快獲得了一批訂單。可惜的是它的設計師還未看到飛機投入大批生產就英年早逝,享年僅42歲。此後"噴火"飛機的改進發展,由其助手史密斯完成。

  "噴火"飛機的設計成功之處在於採用了大功率的活塞式發動機(如梅林63型的功率為1710馬力)和良好的氣動外形設計。半紡錘形機頭,有別於當時大多數飛機的平禿粗大機頭,整流效果好,阻力小。發動機安裝在支撐架後的防火承力壁上,背後便是半硬殼結構的中後部機身。機翼採用橢圓平面形狀的懸臂式下單翼,雖製造工藝複雜,費工費時,但氣動特性好,升阻比大。同時是英國第一種成功採用全金屬承力蒙皮的作戰飛機。"噴火"飛機的全部固定武器、主起落架和冷卻器等都裝在機翼內,單座座艙視野良好。

  "噴火"戰鬥機的綜合飛行性能,在戰時始終居世界一流水平。與同期德國主力機種Bfl09E戰鬥機相比,除航程和裝甲等略有不及外,在最大飛行速度、火力,尤其是機動性方面均略勝一籌。由於"噴火"的翼載荷比較低,因此與常採用"高速接近,一擊就跑"戰術的德國戰鬥機格鬥時,可通過機動性好的優勢奪取攻擊主動權。

  根據戰爭的需要和在使用中的經驗教訓,維克斯-體潑馬林公司對"噴火"飛機一方面大量生產,一方面不斷進行改進改型。特別是從"噴火"Mkl2型開始換裝功率更大的格裡豐(即"禿鷹")發動機後,其極限速度突破了700km/h大關,各項戰術、技術指標均得到較為明顯的改善。此後繼續對飛機進行改進,主要內容有增加燃油容量、加裝20毫米口徑機炮、採用先進的低阻翼型、重新設計尾翼等。先後發展了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偵察機、教練機和艦載戰鬥機等諸多改型。"噴火"式飛機可算得上二戰中作戰飛機的大家族,歸納起來可分為陸基型"噴火"和艦載型"海噴火"兩大系列,共40餘種型別。"噴火"飛機還曾出口或轉讓生產,成為不少國家的主戰機種,直到50年代中期才退出現役。

  其中產量最大的有"噴火"Mk5和Mk9兩種型別,均超過5000架。"噴火"Mk5於1941年問世,細部改進頗多,裝一臺1140馬力的梅林型發動機,火力加強。可裝8挺7.7毫米口徑機槍,或2門20毫米機炮和4挺機槍。Mk5C還將水冷卻器移到了機頭下方,可帶228千克(500磅)炸彈。"噴火"Mk5共生產了6479架,是英國空軍的主力。

  "噴火"Mk9是專為抗衡德軍的Fwl90戰鬥機而發展的另一種主要改型,改裝梅林61型發動機,最大平飛速度為656km/h,高空性能良好,配備有2門機炮和4挺機槍,共生產了5665架。

  戰後,"噴火"仍在不斷改進,如Mk21型結構上有較大改動,裝四門20毫米機炮,可掛炸彈。

  海軍使用的艦載型"噴火"一律稱作"海噴火",也有近10種改型。開始的"海噴火"只是在"噴火"Mk5的基礎上加裝著艦鉤或加強起落架而成,直到"海噴火"Mk3才採用可人工摺疊機翼,改裝梅林55M型發動機(1585馬力),後又改用功率更大的格裡豐15型發動機,而成力二戰後期主力艦載戰鬥機。

  習慣上不分"噴火"和"海噴火"統稱為"噴火"式飛機。該機不但在技術性能上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是一流的,而且在數量上也位居世界前列。據統計,陸基型"噴火"飛機總產量力22907架(一說為22759架),艦載型"海噴火"總產量為2556架(一說為2408架)。"噴火"式飛機連續生產了12年後,在英國本土於1947年10月關閉生產線;在國外,1954年4月1日,馬來西亞仿製的最後一架"噴火"Mkl9型飛機出廠。一代名機從此便退出戰爭歷史舞臺,成力博物倌的陳列品。

  廣泛使用 戰果纍纍

  在整個第二次大戰期間,"噴火"戰鬥機始終戰鬥在戰爭的最前線。它參加過無數次重要戰役,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成為世人公認的歐洲最優秀的活塞式戰鬥機和二戰名機。

  1938年8月歐洲戰爭爆發,英國皇家空軍已有957架"噴火"式飛機在11個飛行大隊中服役,是當時盟軍中唯一能與德軍的Bfl09戰鬥機對抗的機種。

  1940年7月10日至10月30日,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不列顛之戰。這對英國來說,是一場與德軍爭奪制空權的生死攸關的戰役。英國舉國上下投入了全部力量與法西斯作殊死搏鬥,"噴火"和"颶風"等戰鬥機充當了空戰的主角。憑藉著天時地利,英國防空體系發揮了最大效能,加上擁有性能先進的飛機,挫敗了德國空軍的進犯。在這場大空戰中,8月15日,英軍出動974架戰鬥機與2000架敵機交戰,結果以少勝多,使德軍損失飛機數百架,損失率高達20%。從8月24日起的12天內,德軍連續發起所謂的千機大轟炸,還是沒有佔到便宜,又被皇家空軍擊落飛機380餘架。進入9月之後,重點轉入首都倫敦的防空作戰,在近50個晝夜的艱苦戰鬥中,有一大批德軍的He111和Ju87飛機被擊落在防區之外,這其中"噴火"式飛機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9月15日,300架"噴火"和另一批"颶風"式飛機,僅在短短的20分鐘內一舉擊潰敵轟炸機大編隊,此次戰鬥直接導致希特勒"海獅計劃"的破產。"噴火"飛機因此而獲得"英國的救星"的美稱。不列顛之戰最後以英國勝利而告終,據統計英方損失飛機915架,德方損失飛機1733架。難怪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曾深有感慨地說:"在戰爭史上,從來不曾有如此大量的人(指人民),從如此少量的人(指飛行員)那裡,獲得如此多的好處"。

  "噴火"飛機在地中海-馬爾他戰區,同樣有出色的表現。1942年3月,自從該機逐步替代"颶風"戰鬥機之後,原來一度壟斷天空的義大利MC20戰鬥機和BR20轟炸機等終於遇到了剋星。同年4月份,一部分"海噴火"由美國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運來增援,令局勢發生明顯逆轉。1943年下半年,盟軍著手解放歐洲大陸。15個飛行大隊的"噴火"飛機以馬爾他境內的機場為主要基地,與各戰場上空的德國飛機展開了血戰。到12月"噴火"索性掛上炸彈對修建在荷蘭和法國境內的v-1飛彈發射陣地實施俯衝轟炸。

  1944年,改裝格裡豐發動機的"噴火"Mkl4與"暴風"和P-51等新型戰鬥機開始投入使用,使歐洲戰場盟國空軍的實力大為提高。到6月的諾曼第登陸時,僅"噴火"和"海噴火"就有15個飛行大隊的兵力。

  在北非,英國空軍原先使用的"戰斧"和"憤怒戰士"等戰鬥機,其性能裝備不如對方,已顯得力不從心。直到1942年4月,大批"噴火"戰鬥機投入,才使局勢發生變化。1943年9月,新改型的"噴火"Mk9也飛抵北非,英國空軍開始佔有較大優勢。四個月後,德軍在該地區全面敗北。

  1943年10月,第一批共3個飛行大隊的"噴火"飛機開始進駐遠東地區的印度。第二年7月,駐印度的"噴火"式飛機已增加到10個大隊。不久,"噴火"Mk8和美國的P-47等先進飛機又相繼進入印、緬、南太平洋和澳洲等地區,使日本侵略者遇到了強勁的對手。

  "海噴火"於1942年6月開始在皇家海軍艦隊中服役。同年秋季,為配合北非登陸作戰,第一次從甲板上起飛投入空戰。年底,英國海軍已擁有6個中隊的"海噴火"飛機,其中大多數為"海噴火"Mk2C。1943至1944年間,"海噴火"先後投入薩來魯諾、諾曼第和法國南部三大登陸戰役,為盟軍開闢新的戰場提供了有力的海空掩護。1945年,"海噴火"在遠東地區曾多次掩護美制"復仇者"魚雷攻擊機和"螢火蟲"式攻擊機,成功地對日軍在斯麥特拉的煉油廠進行了攻擊。在對日作戰的後期,共有12個飛行中隊的"海噴火"Mk3和Mk5戰鬥機活躍在南太平洋上空。

  二次大戰後,"噴火"式飛機還參加過馬來西亞和朝鮮半島戰爭。50年代中期全部退出現役。

  主要技術性能數據

  "噴火"式飛機先後發展了40多個型別,各自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差別,在這裡僅列舉"噴火"Mk5C的主要技木性能數據,供參考。

  翼展 11.23米

  機長 9.54米

  機高 3.57米

  機翼面積 22.5平方米

  最大起飛重量 3629千克

  可帶燃油 564升

  裝一臺梅林63型水冷活塞式發動機

  功率 1710馬力

  最大平飛速度(高度為7620米)

  657km/h

  海平面爬升率 1310米/分

  升限 13100米

  轉場航程 1060公裡

  固定武器8挺7.7毫米口徑機槍

  或2門20毫米機炮和4挺機槍

  (完)

相關焦點

  • 黯然退場——傳奇的英國噴火式戰鬥機在蘇聯的坎坷之路(下)
    > 接上文:落魄鳳凰——傳奇的英國噴火式戰鬥機在蘇聯的坎坷之路
  • 英國二戰戰鬥機之王,秀潑馬林「噴火」戰鬥機
    「噴火」MK XI和「噴火」MK VII為高空型戰鬥機,翼展增加。性能最好的「噴火」MK VIII戰鬥轟炸機作為一種熱帶地區型戰鬥機被嚴格限定於只在地中海的遠東地區使用。 英國秀潑馬林「噴火」式戰鬥機
  • 英國噴火戰鬥機奮力一搏扳回局面!王牌飛行員也只能認慫
    二戰法國陷落以後,邱吉爾曾說:現在讓我們有勇氣戰鬥下去的依靠,就是皇家海軍,當然還有我們的噴火戰鬥機。而在當時,德軍在英吉利海峽一側陳兵百萬,只要其空軍拿下了制空權,英國就只能是待宰的羔羊。只不過,經過大不列顛空戰後,後者基本放棄了進攻英國本土的計劃。
  • 7.7毫米航空機槍:英國噴火式戰鬥機,最主要的空戰武器
    二戰時期,英國空軍的主力是噴火式戰鬥機,是英國第一種成功採用全金屬承力蒙皮的戰機,其綜合飛行性能在二戰時,始終位居世界先進水平。 噴火式戰鬥機,以其優異的空戰性能,粉碎了德國空軍對英國本土的狂轟濫炸,維持了倫敦上空的制空權,對日後扭轉歐洲戰局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戰時各型噴火式戰鬥機高達2.2萬餘架的產量,被譽為「戰鬥機中的虎式坦克」。
  • 二戰時期英國最著名的主力戰機噴火式到底有多強?
    圖1:二戰時期英國著名的噴火戰鬥機二戰時期的噴火式戰鬥機各項性能及其綜合指標是非常強大的,同時因為其造型精美,性能優異,也被譽為「戰鬥機中的虎式坦克」。噴火戰鬥機是英國維克斯-超級馬林公司設計師米歇爾,以當時英國現役S系列競速飛機為基礎,按照英國空軍的技戰術要求,於二戰前精心設計的戰鬥機。是二戰期間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最優秀的活塞式戰鬥機之一,位列二戰時世界十大名機之一。從第一架噴火戰機誕生起,各型的噴火式戰鬥機共計生產了約22907架,直至20世紀50年代中期,英國的各型噴火戰鬥機才陸續基本退役。
  • 不列顛守衛者:外形極為優美的噴火,製造時間是德國戰鬥機的三倍
    文:桌面戰爭兵棋 | 賽文噴火式戰鬥機(Spitfire Fight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一型活塞式戰鬥機,也是歐洲最優秀的活塞式戰鬥機之一。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明星戰機,它由超級馬林公司設計,在同期戰機當中速度最快,最便於部署,並且在每個戰區都曾服役過。
  • 一戰「空中之王」一英國「駱駝」式戰鬥機
    一戰後期,英法德又不斷推出性能更加優良的戰鬥機,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英國的"駱駝"式戰鬥機。這是「噴火」式戰鬥機問世之前,英國航空史上最成功的一款戰鬥機。它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在一戰的最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共擊落敵機1294架,成為當時最優秀的戰鬥機。
  • IWC萬國表慶祝「銀翼噴火戰鬥機」順利啟航
    [腕錶之家 品牌新聞] 2019年8月5日,沙夫豪森/古德伍德 — IWC萬國表和堡特比飛行學院與航空探險有限公司合作,於古德伍德慶祝「銀翼噴火戰鬥機 - 最長的飛行」遠徵之行正式啟航。在400多位賓客的熱情掌聲中,精心修復和拋光的「銀翼噴火戰鬥機」踏上前所未有的環球飛行之旅。
  • 沒有前置機槍的雙座戰鬥機,大不列顛的神作,英國「無畏」戰鬥機
    ,作為轟炸機,本身防護能力就要高於為其護航的戰鬥機,再加上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的不斷提升,甚至可以接近護航機的速度,讓英國空軍認為需要一種,即可以避開這些轟炸機自衛火力較強的空域,攔截並迅速讓敵方轟炸機失去戰鬥力的戰鬥機。無畏式戰鬥機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 不一樣的雙11,「噴火」戰鬥機飛越英國多佛白崖紀念陣亡將士
    2019年11月10日,一架參加停戰紀念日活動的二戰時期「噴火」戰鬥機飛越英國多佛白崖。英國提前舉行一系列活動,英國王室及政要參加,舉國哀悼,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 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點,經過了4年血腥的戰爭後,筋疲力盡的英法和德國籤訂了停戰協議,標誌著第一場世界大戰的結束。從此,11月11日這個特殊的日子成為了很多西方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專門紀念在第一場世界大戰中的陣亡將士。
  • 英國男子駕駛噴火戰鬥機成功環遊世界 途經30多個國家
    北青網綜合報導 飛行員史蒂夫·布魯克斯和馬特·瓊斯花了四個月時間成功完成駕駛噴火戰鬥機環遊世界的挑戰。總飛行航程達到27000英裡,途經30多個國家,曾在100個地點停留。在進行這項挑戰之前,史蒂夫花了兩年時間修復了這架1943年製造的Mk九型噴火戰鬥機,然後將其漆成銀色。史蒂夫承認能夠安全返回的感覺很「美妙」而且在環遊過程中受到了各地人民的歡迎。這位來自牛津的58歲飛行員說:「與世界上其它地區的人一起搭乘戰鬥機是一次不可思議的冒險活動。當然,也有很多困難,但在每一站,我們都得到了當地人民難以置信的支持。」
  • 酷似一款英國廢棄的戰鬥機,二者有何淵源?
    日本「零」式戰鬥機是抄襲之作?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新鮮,世界航空史學者在幾十年前就有不少分析。關鍵原因就是在「零」式誕生一年前,英國曾公開過一種新式戰鬥機,外形幾乎和「零戰」一模一樣,大量設計細節都非常接近!這款飛機就是格洛斯特F.5/34戰鬥機,一款在英國非常少見的風冷式活塞戰鬥機。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一部分:空軍戰鬥機
    怨恨側視圖 怨恨是著名的噴火式戰鬥機的嫡系傳人,其實從它們的英文名就能很明顯地看出來,噴火是Spitfire,怨恨是Spiteful。
  • 二戰兵器全集,英國秀潑馬林「噴火」單座戰鬥轟炸機
    超級馬林「噴火」戰鬥機無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傑出的戰鬥機之一,不僅如此,它還廣泛用於對地攻擊作戰,雖然在這個角色上表現不如「颶風」。 1941年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確定「噴火」Mk V為制式戰鬥機,而Mk VC則是它的戰鬥轟炸型。可在機身下掛一顆227公斤炸彈,或在兩側翼下每側掛一顆113公斤炸彈。絕大多數「噴火」Mk VC採用直角翼尖機翼,這種翼型有利於低空飛行,而不是針對高度在1525米以上的空戰。
  • 1/48 英國噴火式IXc後期型戰鬥機
    1/48的噴火IXc後期型,法國王牌皮埃爾·克洛斯特曼座機。 牛魔王8281套件,組合度還不錯,但是水貼悲劇了,建議機徽遮噴。上了樹脂發動機和武器艙內構,還有蝕刻片減速翼、金屬炮管、樹脂輪,自己加了些座艙細節。樹脂改件組合度不錯,做些小手術就能順利安裝。
  • 不列顛的空中騎士——噴火
    1935年的歐洲已經顯露出了戰爭的獠牙,德意志Bf-109的出現讓英國人大為不安,Bf-109A的時速達到了467km/h,那麼英國新式截擊機就必須超越這個速度。航空部要求馬上研發新式戰鬥機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設計師雷金納德.J.米切爾臨危受命,這位仁兄長期設計水上飛機,並獲得了一定的成功,此次要求研發戰鬥機,而且是高速截擊機,可讓他犯了難。
  • 二戰時那些著名活塞戰鬥機都用什麼發動機?勞斯萊斯成就了兩款
    英國噴火戰鬥機噴火戰鬥機是英國在二戰前設計製造的一款活塞戰鬥機,它的綜合性能在二戰之初的各國空軍中首屈一指,而且數量上也位居世界前列。與同期德國主力機種Bf-109E戰鬥機相比,除航程和裝甲等略有不及外,在最大飛行速度、火力,尤其是機動性方面均略勝一籌。噴火戰鬥機裝備的是勞斯萊斯公司生產的「梅林」(又譯「灰背隼」)水冷活塞式發動機。
  • 換裝英國發動機後成為活塞戰鬥機的巔峰之作
    二戰美軍戰機系列(9)P51P-51「野馬」戰鬥機是美國北美飛機公司研製的單引擎戰鬥機。P-51是根據英國的需求而研製的,所以最先裝備的是英國空軍,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後,P-51才開始裝備美國空軍。
  • 讓人戰慄的高空攝影:揭秘噴火戰鬥機
    讓人戰慄的高空攝影:揭秘噴火戰鬥機
  • 積木化的名戰機:試玩積木做的噴火戰鬥機,優缺點同樣明顯
    從英倫三島的上空到遠東的太平洋戰場,貫穿了二戰英國空軍裝備序列始終的「噴火」戰鬥機家族可以說是二戰中最負盛名的戰機之一;不過積木領域中,噴火就沒有史實位面那麼赫赫有名了,在近三年開始才有積木廠商逐漸開始推出它的積木位面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