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號坦克SdKfz 101,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中也裝備過

2020-12-24 海面上會飛的魚

一號坦克(德語:Panzerkampfwagen I,意為一號裝甲戰鬥車輛)是德國於1930年代研製的一款輕型坦克,縮寫為「PzKpfw I」,其官方軍械署賦予的編號為「第101號特殊用途車輛」(SdKfz 101)。

成員2人 武器配備:兩挺7.92mm MG13機槍(備彈2250發)

第一輛量產的A型坦克於1934年9月裝備部隊,至1935年7月裝備數量已經達到了475輛。最初,這些坦克被用於組成規模較小的裝甲教導部隊,以培訓坦克手熟悉機械化的戰爭方式。

戰爭爆發後,A型參加了波蘭、法國戰役。自1940年末至1941年,A型開始逐步從一線部隊撤裝,他們最後的戰鬥完成在1941年的芬蘭和北非。

中華民國曾在1936年派遣軍事代表團訪問德國,訂購了16輛一號坦克,並納入國軍第一裝甲兵團第三連,時任團長杜聿明少將。曾參加過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

在南京保衛戰中,一號坦克無論是在火炮、噸位上都無法與日軍的89乙中型坦克對抗。加上日軍反坦克炮的打擊,部分被日軍俘獲,部分渡輪沉沒等原因損失殆盡。

1941年後,一號坦克的底盤被用於建造突擊炮和自行反坦克炮,通過升級改裝來延長其服役壽命。在西班牙軍隊中服役的一號坦克一直到了1954年。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動物園奠基者一號坦克,有些跑得飛快,有些特別抗揍
    一號坦克嚴格來說是德國二戰坦克的開端,至於一戰時期A7V「17兄弟鐵棺材」,無論是技術還是理論都沒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反倒是德國通過一號坦克積累了設計經驗,又通過訓練和國外實戰檢驗了相關理論。產量最大的A、B型一號A型是德國首次大規模量產的坦克,作為一款5.4噸重的輕型訓練坦克,裝甲才13毫米厚,武器裝備只有2挺7.92毫米機槍,成員兩人,總生產了818輛。
  • 二戰中,德國和日本的軍隊哪一個更強悍
    以下是「不得不說的哪些事」為大家講解的內容:納粹德國國防軍和日本皇軍,這是兩支幾乎可以說不在一個時代的軍隊 ,至少不在一個層次上。但是提問中這個強悍二字,卻也有兩種解讀, 一是整體戰力,一是單兵作風 。
  • 看看二戰時芬蘭軍隊的武器裝備,竟比中國軍隊還要先進
    芬蘭人勝利的原因很多,但有一個因素不可忽視,那就是武器裝備。二戰時芬蘭的武器裝備水平算得上準一流的水平,雖然比不上美英蘇德這幾個世界頂級強國,但也算是參戰國中的佼佼者,武器水平比當時的中國軍隊還要高一大截。那麼二戰時芬蘭軍隊的武器裝備有多好,比中國軍隊高多少?下面我們就簡單聊一聊。作為德國的盟友,二戰中芬蘭得到了德國的大力支持。
  • 此戰法非隆美爾發明:抗戰中國軍隊最早用高射炮橫掃日本坦克
    例如1937年初從德國進口了2部炮兵聲測站和一套防空兵聲測系統,這都屬於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炮兵武器裝備,大概相當於2005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F-22戰機的AN/APG-77有源相控陣雷達。聲測儀進口後被配備於南京炮兵學校,但隨後就在日本侵華戰爭中被摧毀了。
  • 抗戰期間的中國坦克部隊及作戰
    期間中國從德國購買了10輛PzKpfwI型輕型坦克,從義大利買了20輛CV33超輕型坦克。1935~1936年從英國購買20輛維克斯6T E型坦克和另外29輛維克斯卡登·洛伊德坦克(VCL)。到1937年中日開戰,中國軍隊中的坦克大約是96輛(含地方軍閥掌握的數量)。  1937年4月,國民黨在南京方山成立了國民革命軍裝甲兵團,這通常被視為是中國裝甲部隊之始。
  • 二戰德國裝甲系列1:黑騎士初登場 裝甲先鋒的搖籃Ⅰ號坦克
    但就是這件落後的武器,給德國裝甲兵插上了翅膀,從此登上了世界舞臺的巔峰。1933年,德國軍械署下達了研究輕型坦克的要求,當時為了繞開凡爾賽條約的限制,PzKpfw Ⅰ型坦克在官方設計書上的代號為「輕型拖拉機」。1934年,一號坦克開始量產,標誌著德國裝甲兵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這時一號坦克主要用於德國小規模裝甲兵的訓練、戰術研究等任務。
  • 看看納粹德國的高速坦克小史
    1937-38年間,·科尼普坎普曾經牽頭設計了一系列所謂「高速坦克」——計劃中的這一系列坦克可以憑藉較高的公路行駛速度,利用西歐發達的公路網快速完成調動,非常適合理想的「閃電戰」戰術。然而它們的發展卻並不順利……海因裡希·恩斯特·科尼普坎普(1895-1977),他對德國坦克發展的影響長達40餘年,一直持續到了主戰坦克時代來臨。
  • 抗戰期間中日軍隊實力對比:武器裝備差距驚人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的軍事實力總體上遠不如日本,尤其敵後戰場。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不要說迫擊炮、山炮,就連子彈都十分匱乏,武器彈藥主要靠繳獲日軍、偽軍和自己的兵工廠製造。而正面戰場上的國軍由於派系林立,自然各個部隊的武器數量、質量也參差不齊。但一般說法是,中央軍裝備好、數量多。
  •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的10大戰役
    1937前,日本侵略者高層制定「中央突破」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妄想3個月消滅中國。在上海市周邊投入兵力達30多萬,艦船130多艘,飛機400多架,戰車300多輛,中國軍隊70萬在蔣中正,馮玉祥指揮下進行了戰鬥,由於武器裝備和日軍相差太大,指揮上的失誤,導致上海失守。
  • 中國VT4坦克,讓泰國軍隊愛不釋手
    近年來,中國造武器裝備逐步殺入了高端軍貿市場,無論是先進的主戰坦克,還是大噸位的現代化艦艇,亦或是區域防空飛彈都屢屢斬獲訂單。其中VT4主戰坦克作為中國現如今的最強外貿坦克,已經先後拿下了泰國、奈及利亞和巴基斯坦三個國家的訂單。其中泰國軍隊作為首個VT4坦克的用戶,裝備這款坦克的部隊已經形成了作戰能力。
  • 抗戰期間中日軍隊實力對比:武器裝備差距驚人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的軍事實力總體上遠不如日本,尤其敵後戰場。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不要說迫擊炮、山炮,就連子彈都十分匱乏,武器彈藥主要靠繳獲日軍、偽軍和自己的兵工廠製造。而正面戰場上的國軍由於派系林立,自然各個部隊的武器數量、質量也參差不齊。但一般說法是,中央軍裝備好、數量多。
  • 為什麼抗日戰爭中裝備精良,人數佔優的國軍屢次被日軍擊潰?
    這些部隊遭到巨大損失,又沒有德國武器的補充,造成日後國民黨軍隊對日作戰很被動。 國民黨軍隊有一些將領貪生怕死。 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劉峙。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任國民黨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二集團軍司令。日軍佔領平津後沿平漢路南犯時,率部在正面抵抗,未經激烈戰鬥便自行退卻,十餘天內潰退千裡,被稱為「逃跑將軍」。
  • ...竟然裝備了穿越過去的59式坦克和火箭筒?盤點下現實中日本鐵...
    《傻兒司令》這部劇在當年很經典,但美中不足的就是給日本人配了一群59坦克(仿製蘇聯T—55坦克,外貌跟62坦克差不多,但62是輕坦體積較小),當年條件不好可以理解。但是新版2009年上映的《哈兒軍長》道具依舊是59坦克,只不過把原來的主炮換成個身管較短的道具炮,如果當年鬼子坦克有這麼先進,恐怕蘇聯的T34和IS系列,美國的謝爾曼、潘興和同盟德國的虎王都不是對手吧!
  • 1949年逃往臺灣的國民黨坦克部隊,有不少蘇式裝備?
    來源:新浪圖片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上海港口裝運T-26坦克和美制M3A3坦克準備送往臺灣。照片中的國軍裝甲部隊正在裝船撤臺灣,其中居然有不少蘇聯製造的T26坦克。敢情也有不少蘇式裝備。其中2433輛通過美國的租借法案交給英國、中國及自由法國等同盟國軍隊,主要活躍在西歐、義大利及東南亞戰場上,為同盟國軍隊立下汗馬功勞。
  • 讓中國軍迷們失望了:作為精銳的德國軍隊,現在已變成膿包
    德國聯邦軍在許多中國軍迷的眼中,是精銳部隊的代表,他們訓練有素武器精良,戰鬥力也相當不錯。然而,實質上德國聯邦軍已經從一直驍勇善戰之師淪為「武裝公務員部隊」,按時上班按時下班。
  • 蘇軍當年若裝備該坦克,這型多炮塔神器天下無敵,德國根本不敢動
    世界上第一款多炮塔坦克是一戰末期法國的FCM 2C重型坦克,喜好巨物的蘇聯領導人則將這種"多鉚蒸剛"(多炮塔、鉚接、蒸汽機、剛性懸掛)風格在蘇軍中發揮到了極致,其中有一款鮮為人知的蘇聯多炮塔坦克TG-1,它卻是出自一名德國設計師之手。同時,這種坦克在蘇軍裝甲車輛的發展史上,還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 歷史上德國為何幫中國強軍?全面抗戰爆發前中德為何有「蜜月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到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前,當時的中國和德國曾經有過一段「蜜月期」,德軍幫忙訓練和裝備的國民黨軍隊,也一度成為抗擊日軍的一支勁旅。德國為何幫助當時的中國訓練軍隊?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參加協約國陣營的中國和領導同盟國的德國可是敵對國;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和日本、義大利同樣是法西斯締約國,中國則是反法西斯國家,中德同樣是敵對國。其實,當時德國能幫助中國強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用武器出口換取中國的稀有礦產資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很多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讓各國的武器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比如坦克、飛機等。
  • 抗戰國軍裝備了大批德式武器,為何在火力上還是壓制不住日軍?
    眾所周知,德國軍隊一直以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而著稱於世。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也曾裝備了大量的德械師,但在與裝備明顯遜於德式裝備的日軍對陣之時,幾乎每次都是一觸即潰,那麼問題究竟出在了哪?
  • 二戰日本坦克盤點,和陸軍不對付,海軍自己研製坦克!
    九一式重戰車是一款多炮塔坦克,算是日本緊跟時代潮流的產物,當時日本正侵略我國東北,但考慮到中國鮮少有裝甲,九一式重戰車無用武之地,以至於該坦克研製成功後並未裝配軍隊。圖為九五式重戰車,重26噸,搭載一臺290馬力發動機,時速22公裡,配一門70毫米口徑主炮,另有一門37毫米口徑副炮。九五式重戰車是九一式的改進款,為日本最後一款多炮塔坦克。
  • 從歐洲徵服者到「聯邦肥宅」,當代德國軍隊真是不堪一擊嗎?
    他認為,德國國防軍的士兵擁有在北約中出類拔萃的實戰能力,在阿富汗等地與其他北約盟友合作進行軍事行動時,或是在舉行多國聯合軍事演習時,德國國防軍總能在單兵素質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曾在德國特種部隊服役的羅蘭•巴爾特佐科也指出,德國擁有歐洲國家中最好的士兵,遠比隔壁的法國人要好。除此之外,德軍的常規單兵裝備目前也……還不錯,嚴格來說,至少比隔壁的法國人的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