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郝紅梅:穩外資政策要早細化快落地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穩外資政策要早細化快落地

——訪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郝紅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馮其予

如何判斷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吸收外資的影響?在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下,如何穩住外資基本盤?經濟日報記者近日就有關問題採訪了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郝紅梅。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吸收外資帶來了哪些影響?程度如何?

郝紅梅:此次疫情傳播性較強,涉及區域較廣,涵蓋了我國利用外資的主要省份,封閉、隔離、停工等措施使各行業外資企業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疫情對外資企業生產秩序的衝擊會有滯後效應,目前還未充分顯現,還有很多未知因素,現在評估疫情對外資企業在華業務的影響為時尚早。

受疫情影響,來訪的外商團組和出國招商團組大量取消或推遲,部分在談的外商投資項目延緩,一些在建的外資項目推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招商引資工作。從生產角度分析,產業鏈終端、面向消費者的外資企業受疫情衝擊最大,影響也最直接,預計這些行業受直接衝擊的時間至少為一個季度。對外資工業企業的影響主要是物流中斷引發的供應鏈中斷、職工返崗、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等難題。長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地區復工後仍將面臨較大的疫情防控壓力。中國美國商會2月20日對169家會員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一的企業面臨成本增加和收入大幅降低的問題,近半企業希望中國政府能提供稅收減免方面的支持。

除直接和短期影響外,疫情對我國吸收外資的間接影響和滯後影響也不容忽視。市場信心受到一定損傷會使投資者形成相對固定的預期,從而對中長期投資行為作出調整。

記者:疫情是否會影響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郝紅梅:外國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一般是戰略性的,從資源和效率尋求型轉向市場和戰略資產尋求型是當前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導向。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建立在勞動效率和資源稟賦基礎之上,外商是否到中國投資,關鍵取決於市場容量、勞動力成本、投資環境、預期利潤等多種長期因素。從總體上看,疫情對產業鏈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地位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改變。

但若疫情令產業鏈較長時間中斷,開工率不足,企業預期不穩,再疊加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會導致外資企業調整生產布局。疫情發生後,日本、韓國、新加坡也面臨嚴重威脅,如果疫情的影響進而延伸至全球產業鏈,並沿著產業鏈上下遊進行轉移,則國內外供求關係及產業生態關係會受到一定影響。

記者:目前國家採取的一系列應對措施效果如何?未來還應該在哪些方面發力?

郝紅梅:近期,國家採取了積極的措施來扶助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各地方也積極出臺配套措施,形成政策合力。

此外,研究推出新的擴大開放的政策舉措,增強外商長期投資經營的信心。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了新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兩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的修訂工作,進一步提升電信、醫療、教育、文化、金融等領域的利用外資水平。

當前,外資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抓好政策落實,確保政策措施早細化、快落地。下一步主要在三個方面著力:一是繼續落實穩外資要求,更加注重以市場化改革和運用經濟手段增強外資企業內生動力。除進一步縮減負面清單外,還應加快推動市場需求強烈的外商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儘快落地實施。二是繼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將外資企業的感受作為下一階段提升營商環境改革效果的一個檢驗標準。實施好《外商投資法》及實施條例,提高政府運作的效率和信息的公開化與透明度。三是受疫情衝擊令企業收入和利潤呈現雙下滑態勢,製造企業面臨的市場需求不振、利潤率不高、稅費負擔重等長期性問題更加凸顯。下一步應儘快研究制定支持製造業利用外資的專項文件,協調相關部門在用工、能源供應、融資、產業鏈配套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相關焦點

  • 商務部:抓緊研究制定穩外貿、穩外資新舉措 加快落實新版負面清單
    記者從7月2日舉行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商務部正會同相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穩外貿、穩外資的新舉措,切實落實好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增強外資企業的獲得感。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已經多次召開會議,部署穩外貿、穩外資舉措。6月28日,首場以穩外貿工作為主題的總理座談會召開,研究出臺穩外貿、穩外資的新措施,尤其要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
  • 政策有力度 外貿外資穩(銳財經)
    在華外資企業經營狀況如何?日前,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就外資、外貿方面有關熱點問題答記者問。 總體來看,近期中國對外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中國的市場、人才資源、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能力等對外資企業保持著強大吸引力。
  • 江蘇銀行成功落地多筆投資便利化業務 助力「穩外資」「穩外貿」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江蘇銀行近期成功落地多筆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受理時間由原來的1天左右縮短至30分鐘,顯著提升了企業資本項目外匯資金使用便利化程度,為「穩外資」「穩外貿」貢獻金融力量。
  • 穩外資穩外貿硬核舉措接連出臺,全球企業對中國市場信心一貫
    2月12日、3月4日,他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著力穩外貿穩外資,要在擴大開放中推動復工復產,努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3月10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應對疫情影響、穩外貿穩外資的6項舉措。
  • 穩外貿外資祭出政策組合拳 輸血、止損、減負三路並進
    值得稱讚的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部委、地方政府、中央企業等通過調整財稅、金融政策,穩外貿外資,向民營中小企業讓利等措施,精準支援復工復產,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本報記者 劉萌「目前,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正有序推進,全國超過76%的外貿重點企業產能恢復率超過70%。3月份製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較2月份回升17.7和16.5個百分點。」
  • 穩中向好 10月我國吸收外資同比增長18.3%
    商務部16日數據顯示,10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1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3%(折合118.3億美元,同比增長18.4%),連續7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延續了穩中向好態勢。  1至10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00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折合1150.9億美元,同比增長3.9%),增幅比1至9月提高1.2個百分點。
  • 山東發布32條政策措施清單穩外貿穩外資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山東:32條政策措施清單穩外貿穩外資本報訊 記者王金虎報導:近日,山東省發布《全省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措施清單》,把在疫情期間出臺的支持外貿外資企業政策措施進行優化集成,梳理出32條措施清單,著力推動穩外貿穩外資政策精準落地。
  •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2021年,在穩外資方面,商務部將堅定不移擴大...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2021年,在穩外資方面,商務部將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持續放寬市場準入,落實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推動增設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創新提升國家級經開區。
  • 穩外資初顯成效,4月我國利用外資正增長
    5月14日,商務部披露1-4月吸收外資數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指出,今年以來,一系列穩外資政策措施出臺,著力加強投資促進和保護,加之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我國4月實際使用外資今年首次實現正增長。4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70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8%(折合101.4億美元,同比增長8.6%)。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增長原因表示:「從長期來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外商投資法》,在法治框架下,外商投資環境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通過準入負面清單,便利化程度持續提高。
  • 【特別策劃】金融業如何助力穩外貿穩外資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我國外貿外資面臨複雜嚴峻形勢。7月2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擴大開放穩外貿穩外資。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從四個方面提出15項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措施。金融業是經濟發展的血脈,對支持穩外貿穩外資工作作用巨大。
  • 中國再推穩外資20條 保障外企國民待遇
    圍繞深化對外開放、加大投資促進力度、深化投資便利化改革、加大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力度,中國將再次推出20條穩外資政策措施。這是記者從10月29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的。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會上表示,相關政策將儘快落實,為各國投資者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為外商投資企業創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經營環境。具體措施回應具體問題王受文介紹,《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近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原則通過,近期將正式印發。《意見》包括4方面20條,涉及50多項具體措施。
  • 商務部:全國大型連鎖超市平均開業率達95%以上
    商務部:進一步擴大外資準入 加強外資合法權益保護商務部召開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網上政策吹風會。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表示,將抓好全年穩外資工作。著力從以下五個方面深入推進:一是進一步推進外資政策落地見效。商務部:預計今年1-2月進出口增速將大幅回落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前外貿運行造成嚴峻挑戰。
  • 信心不減,外資持續看好中國
    近期,針對外資企業在投資、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各地各部門及時制定支持外資企業專項政策,開展「點對點」服務保障,打出穩外資組合拳。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會變,未來隨著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穩外資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全年外資基本盤能穩住。
  • 努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在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貿增長帶來一定壓力的情況下,我們要兼顧疫情防控和對外經貿合作,堅持在擴大對外開放中推動復工復產,努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
  • 國務院五招穩外貿外資,春季廣交會籌備提速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做好籌辦春季廣交會準備工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1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應對疫情影響,穩外貿穩外資的新舉措。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多措並舉穩外貿穩外資。
  • 【中國商務部:前三季度外資使用雙轉正,預計四季度延續穩中向好...
    2020-11-05 09:32:12來源:FX168 【中國商務部:前三季度外資使用雙轉正,預計四季度延續穩中向好】11月5日,中國商務部外資司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發布《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20》。
  • ...對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 外資同等適用1.5萬億再貼現專項額度
    17日,商務部網站消息顯示,日前商務部辦公廳、銀保監會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給予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加大對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強調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確保外資企業同等適用1.5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項額度支持。
  • 中國7月份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34.7億元 同比增長15.8%
    首先,我代表商務部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商務工作和商務部的關心支持。7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昨天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相關的新聞稿。大家知道,外貿外資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穩外貿穩外資是「六穩」「六保」的重要內容。
  • 內蒙古舉行呼和浩特海關2020年穩外貿穩外資新聞發布會
    2020年穩外貿穩外資具體措施及成效等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具體措施及成效如下:  一、保市場主體,夯實穩外貿穩外資基礎  全力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節約經營成本,保住外貿外資市場主體。為企業提供「定期走訪、專人引導、重點扶持」服務,受理投資總額124.93億元,減免增值稅和關稅1.17億元。
  • 「穩外資」舉措凝聚外資「向心力」外企對「投資中國」依舊充滿信心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在全球海外直接投資(FDI)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今年1-11月,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達8993.8億元人民幣。一系列「穩外資」政策措施,進一步凝聚了外資企業對中國的「向心力」,讓他們依舊看好中國這片「投資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