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倒閉潮漸近 光伏業大破方能大立

2020-12-15 OFweek維科網

  大破之後,始有大立。為今之計,該淘汰的產能堅決淘汰、該倒閉的企業儘速倒閉,壯士斷腕、徹底揭去瘡疤,或許才是光伏業脫困的真正出路。對於中國光伏業而言,企業倒閉潮的到來並非末日,恰恰是重獲新生的前奏。惟其如此,漠視市場規則的企業才能為自己的原罪擔責,理性有序發展才能自覺成為行業共識,長久積聚的市場風險才能在「騰籠換鳥」中得以穩定釋放。

  中國光伏業的前景依然絢爛美好,只是現階段的不少企業恐怕都將無緣那一刻的到來。「吹盡黃沙始見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將成為決定其生死存亡的關鍵砝碼。可以相信,業務類型單一、「兩頭在外」的企業在即將到來的倒閉潮中勢必會首當其衝;而產業鏈完善、多條腿走路的企業則將成為最後的贏家。

  外患未除 中國還應先發制人

  時間已是4月下旬,距離歐盟對華光伏「雙反」的初裁出臺僅剩一個半月的時間,而中國對歐多晶矽「雙反」也是遲遲未能落地。大限將近,這場中歐貿易戰的火藥味卻似乎開始消散。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前表示,中歐圍繞光伏產品貿易摩擦問題的溝通是「順暢並且有益的」;此前,歐盟曾有近千家企業聯名要求歐委會放棄制裁中國光伏業。市場有樂觀看法認為,歐盟對華光伏「雙反」已現轉機,最終有望獲得妥善解決。

  事情果真如此麼?恐怕還是我們的一廂情願。中國對歐美韓多晶矽「雙反」的初裁兩度延期,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在等待歐盟初裁的結果出來後再做相應的決定,另一方面也是向歐盟釋放「示好」的信號。但中國對歐多晶矽「雙反」,真正中槍的其實只有德國的瓦克公司,指望歐盟為了一家公司而做出整體讓步恐怕並不現實。另一方面,歐盟進口中國的組件產值達200億美元,中國進口德國多晶矽只有6.2億美元,因此中國的和解姿態能有多大效果還有待觀察。

  儘管歐洲光伏平價聯盟及上千家企業上書歐盟委員會,稱對華「雙反」將會得不償失;但是從歐盟的角度來看,以目前中國光伏業的現狀,如果「雙反」落地對中國的殺傷力無疑更大,中國更為忌憚。且在中歐貿易戰中,歐盟自始至終處於主導地位,中國只是被動應對。因此筆者認為,歐盟不會輕易撤銷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初裁,但是不排除歐盟以此為條件,要求中國在其他方面做出讓步,從而為自身謀求更大的利益。如果初裁稅率低於20%,就應該算是比較理想的結果。中國光伏企業切不可刀槍入庫、盲目樂觀,還應及早應對才是。

  來自美國的動向也值得我們警惕。由大約240家企業組成的美國光伏製造商聯盟 (CASM)日前向美國商務部提起申訴,指責中國光伏企業謊報、瞞報產品對美出口量,從而規避美國海關的懲罰性關稅。據稱美國商務部已經要求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對這一申訴進行核查,並且「如果有必要的話會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需要指出的還有,中國對歐美韓多晶矽「雙反」的一再推遲,並沒有換來相應國家的善意表示。今年一季度進口多晶矽仍是量增價跌,上述國家對中國的傾銷行為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日益猖獗。就2月份來看,從美國進口多晶矽單價僅為12.57美元/千克,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當月德國對華出口量亦飆升至2713噸,單價則下滑至21.6美元/千克,環比下降13.6%。如此低價已遠低於中國多數企業的生產成本,令國內多晶矽廠商短期內恢復生產的希望更為渺茫。筆者認為,既然對方並不領情,那麼就不必瞻前顧後;正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果斷「亮劍」敲山震虎,或許反而更有助於中國在談判桌上的主動。

相關焦點

  • 減產現象普遍 珠三角企業未現「倒閉潮」
    長三角企業「倒閉成潮」,珠三角的企業還好嗎?    近期,記者大面積走訪了珠三角區域內東莞、佛山、江門、中山等地的多家中小民營企業、行業協會和有關政府部門。     據調查,企業倒閉的現象的確存在,但受訪者均表示未出現大規模的「倒閉潮」。
  • 四月底恐出現倒閉潮 法企業形勢險峻
    法國總理菲利普說,「疫情的衝擊和影響非常大,目前為時尚早,不能完全估計其規模。」 經濟部長勒梅爾則稱,面對這前所未有的危機,國家準備出手向法航和雷諾集團提供財政援助。巴黎股市連續兩天大漲之後,8日平穩收盤。
  •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為救觀光,民進黨當局2018年11月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2019年又推出擴及全臺的"暖冬遊方案",補助島內民眾旅遊住宿,但到這個月31日,補助就截止了。臺觀光主管部門也證實,補助將不會再延續。此舉讓臺灣旅遊業者擔心,若不再提供補助,春節過後,倒閉潮將加碼來襲。
  • 新加坡45家娛樂場所永久停業,業者擔心行業會崩塌!倒閉潮和失業潮!
    雖然解封第二階段很多企業開始復工 夜店、酒吧和卡拉OK等仍無法重新營業 這些娛樂場所需等到新加坡娛樂場所重新營業遙遙無期 許多業者都在掙扎求存 說實話我們很多人 還是低估了這次疫情的嚴重性 對於這次疫情造成的停業 大部分業者就一個字
  • 企業出現倒閉潮,自殺率創新高
    或致近5萬億日元損失根據日本政府的要求,這次實施緊急狀態期間,東京首都圈所有的餐飲店將在晚上8時停止營業;企業居家辦公的比例要達到70%;企業要減少晚上8時後的工作;市民在晚上8時之後儘量不要外出,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的密切接觸。
  • 黑心油重創烘焙業 臺灣麵包、糕餅店恐現倒閉潮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華夏經緯網11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黑心油風暴重創烘焙業,臺灣業者指出,10月業績較去年同期大跌3成以上。日前中鏢的李鵠與犁記更慘賠千萬元(新臺幣,下同),糕餅業者擔憂若再不見消費人潮,恐現小型麵包店倒閉潮。據報導,從9月到農曆年期間,是中秋節送禮與結婚的旺季,本該是烘焙業全年營收重點,但今年先是強冠餿水油,後受頂新集團劣油夾擊,日前中鏢的李鵠與犁記慘賠千萬元,叫苦不迭。
  • 鄭州火鍋業今年迎倒閉潮 十多年火鍋老店關張
    對於火鍋業而言,又將進入傳統意義上的淡季。不過,這個淡季對不少火鍋企業更顯慘澹。從新進入資本的夭折,到十多年老店的關張,以及更多火鍋店的苦苦堅守,鄭州火鍋行業在去年史無前例的擴張後,今年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倒閉潮,正在上演一場瘋狂的「過山車」。最近一個時期,火鍋店轉讓的消息頻頻出現。「精品火鍋店轉讓!
  • 陸客赴臺個人遊下個月歸零,嘉義旅館業者憂倒閉潮來襲
    自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兩岸關係降到冰點,對過去仰賴陸客的嘉義旅館業者造成巨大衝擊,嘉義市耐斯王子大飯店總經理曾慶攢昨天接受訪問時表示,現在陸客大幅縮減讓飯店年營收減少約2000萬元(新臺幣,下同),若陸客人數繼續減少,恐怕3星級以下飯店將掀起倒閉潮。
  • 國際貨代物流企業第一波裁員倒閉潮已經殺到?
    公告指出,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外貿穩定發展,自2020年3月1日零時起至2020年6月30日24時止,免徵進出口貨物,即出口國外和國外進口貨物的港口建設費;減半徵收船舶油汙損害賠償基金。 3 、最新關注 國際貨代物流企業第一波裁員倒閉潮已經殺到?
  • 陸客鋭減 臺首爆旅社倒閉 下半年恐掀倒閉潮
    24日更傳出專營陸客團隊旅遊的創世紀旅行社倒閉的消息,這也是島內陸客縮減以來首家關門的業者。此外,臺灣逾萬名旅遊業從業人員將於下月8日上街抗議民進黨當局無法搞好兩岸關係,導致旅遊業搵食艱難。綜合新華社及中央社臺北報導:臺灣交通主管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陸客來臺27.1萬餘人次,不僅比去年同期減少11%,也創下30個月來新低。
  • 陸客鋭減 臺首爆旅行社倒閉 許高慶:下半年恐掀倒閉潮
    24日更傳出專營陸客團隊旅遊的創世紀旅行社倒閉的消息,這也是島內陸客縮減以來首家關門的業者。此外,臺灣逾萬名旅遊業從業人員將於下月8日上街抗議民進黨當局無法搞好兩岸關係,導致旅遊業搵食艱難。  綜合新華社及中央社臺北報導:臺灣交通主管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陸客來臺27.1萬餘人次,不僅比去年同期減少11%,也創下30個月來新低。
  • 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 臺東旅遊業者:或現倒閉潮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東景氣進入「寒冬」,據當地業者估計,到臺東的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讓旅遊餐飲相關業者的的生意一落千丈,業者沉痛表示,如果情形持續惡化下去,未來將出現旅遊及餐飲相關行業的「倒閉潮」。
  • 【埃裡安料美國將掀企業倒閉潮衝擊美股升勢】歐洲保險公司安聯...
    【埃裡安料美國將掀企業倒閉潮衝擊美股升勢】歐洲保險公司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爾埃裡安預料,美國企業將出現一波倒閉潮,標普500指數逼近歷史高位的勢頭或遭受打擊。埃裡安相信,美國股市自3月低位反彈至今,依賴一些技術性因素支撐,抵消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負面影響,目前處於接近紀錄新高水平。
  • 企業湧現倒閉潮,自殺率創下新高
    或致近5萬億日元損失 根據日本政府的要求,這次實施緊急狀態期間,東京首都圈所有的餐飲店將在晚上8時停止營業;企業居家辦公的比例要達到70%;企業要減少晚上8時後的工作;市民在晚上8時之後儘量不要外出,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的密切接觸。
  • 陸客不來高雄飯店又倒1家 恐再現一波倒閉潮
    陸客不來高雄飯店又倒1家,恐再現一波倒閉潮。(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6月2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暑假一向是旅宿業旺季,不過兩岸關係急凍,受陸客限縮衝擊,高雄又傳兩家專接陸客團的飯店倒閉止血。港資經營的蒂亞飯店航空館不堪嚴重虧損,本月初黯然熄燈;另家老字號金園大飯店,醞釀轉租做養護之家;業界憂心成骨牌效應,恐再現一波倒閉潮。
  • 「倒閉潮」席捲這一行?有企業半年0收入,資本扎堆剝離該行業
    2020年是實體店遭受重創的一年,同樣也是民營醫院的「倒閉之年」,或許看到「醫院」兩個字,大家潛意識裡都認為,醫院是不可能倒閉的,畢竟醫院和普通企業的性質不同,既沒有講價一說,也沒有關門歇業的情況。不過我們所說的「倒閉潮」,特指那些民營醫院,醫院和醫院之間也是有差別的,我們認為「絕不會倒閉」的醫院,指的是那些公立醫院,而民營醫院不同,他們的性質是以盈利為目的,就是一般的企業差不多。在民營醫院的發展歷史中,曾經出現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洗牌,一次是2016年魏則西事件之後,第二次就是2018年多家醫院套保被曝光,而最新的一次,就是2020年的疫情了。
  • 變速自行車品牌MARMOT土撥鼠:網際網路下半場單車店倒閉潮
    原標題:變速自行車品牌MARMOT土撥鼠:網際網路下半場單車店倒閉潮近年來,中國傳統自行車實體零售業出現了一股兇猛的「倒閉潮」,並且這股「倒閉潮」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在各大城市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單車品牌自行車專賣店越來越少了,而且自行車專賣店也越來越冷清了。
  • 陸客不到臺灣高雄飯店又倒1家 恐再現一波倒閉潮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暑假一向是旅宿業旺季,不過兩岸關係急凍,受陸客限縮衝擊,高雄又傳兩家專接陸客團的飯店倒閉止血。­  陸客不來高雄飯店又倒1家,恐再現一波倒閉潮。(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蒂亞飯店航空館不堪嚴重虧損,本月初黯然熄燈;另家老字號金園大飯店,醞釀轉租做養護之家;業界憂心成骨牌效應,恐再現一波倒閉潮。­  高雄市觀光旅館有12家、4049間房,一般旅館384家、1萬9707間房,還有多家大型酒店將開幕,長久以來房間供過於求;尤其陸客限縮後,各家業者嘗到苦頭。
  • 知名膠囊酒店First Cabin宣告破產,或將成為日本觀光業倒閉潮前奏
    由於疫情,旅客減少,日本的觀光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各大酒店的經營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這不,當地新聞臺就播出了一則信息:知名膠囊酒店「First Cabin」申請破產。
  • ...店鋪轉讓、倒閉潮初現;臺灣花蓮縣發生5級地震;海南:劃定允許...
    每經午時丨香港暴力示威衝擊各區經濟,店鋪轉讓、倒閉潮初現;臺灣花蓮縣發生5級地震;海南:劃定允許區域以外嚴禁露天燒烤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