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葉是端午節那天所食用的食物「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粽子是由粽葉包裹糯米然後添加輔料煮熟而成。今天小編不給大家講粽子,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講包粽子的粽葉。粽葉品種繁多,一般是以蘆葦葉、箬葉等製成,是製作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南方一般是以箬葉為主,北方是以蘆葦葉為主的。粽葉一般都擁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胺基酸等成分,其特殊的的防腐作用也是粽子容易保存的原因之一,氣味芳香,聞起來感覺像回歸大自然的感覺粽葉含有大量的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胺基酸等成分,可提取天然香精香料和食品添加劑,它不僅能用於包粽子,還用於包裝其他的食品和餐桌上的裝飾和食品的陪襯,還能用來編制鬥笠、工藝品等。
粽葉,天然生長、天然防腐、無毒無害、無汙染、年年可以採摘、季季可收,做為食品包裝,具備無汙染和使用的一次性,因此,被當今營養學家稱之為「天然綠色食品」。粽葉分為多種,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使用的種類各不相同,常見的為蘆葦葉、箬葉、以及種類繁多的其他粽葉小編具體講講蘆葦的種植方法。蘆葦是屬於多年水生或者溼生的高大禾草,根狀莖十分發達,稈直立。蘆葦生長於江哥湖澤,池塘溝渠和低溼地。蘆葦莖稈直立,植株高大。影響蘆葦生長的主要生態因素是水分,但對水分的適應幅度很寬。
首先在對蘆葦苗的選擇上面,要選擇蘆葦苗高30釐米以上的時候,選擇那種莖稈粗壯且帶有三四個分櫱的蘆葦苗,用鐵掀切苗四周,挖出方塊苗墩,並且在準備種植蘆葦灘地按行株距離差不多1.5米左右,根據苗墩的大小,挖好十穴,把苗墩逐一放入,然後再用腳把土踏實,然後保持差不多15釐米的淺水,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這個時候的水最大不超過33釐米,這樣有利於髮根成活。根狀莖在繁殖,春季土壤解凍後、根狀莖上分株芽開始萌芽,此時可選取優良的根狀莖進行繁殖,這樣的話成活率也比較高。
小編告訴大家要選取那種深黃色到褐色,莖壁比較厚的,其中著生的地上莖粗狀堅實,根莖的長度要在50釐米左右的長度,每節均要帶有明顯的側芽,並有很多分叉的枝,小編告訴大家要選那種鹿角狀是最好的。按照這些標準選好了之後,截取差不多50釐米粗帶有分叉的枝段用鐵叉按逐一斜插在灘上鬆軟的泥層中,這樣出苗比較快,出土的蘆葦苗也比較多,芽苗出土前後,土面都要經常保持溼潤,或者保持淺水,因為大家不要忘了,蘆葦苗是屬於水生的植物,只有保持蘆葦苗生長的土壤溼潤才能生長的更好。還有需要注意的就是田間的管理,在栽種完蘆葦苗之後要注意淺水的養護,避免淹水過深和失水乾旱,還有就是要經常除草,適時的追加肥料,在四到五年後,因為地下根莖生長的比較快,根莖擁擠,地上植株也比較的密集,所以小編要提醒大家要記得蘆葦需要另栽。
栽種以後第二年開花增多,產量增加就可以開始收穫了。在六到七月的花期的時候,待雄花的花粉成熟以後,選擇晴天,用手把雄花勒下來,曬乾搓碎,用細篩篩去雜質就可以了。蘆葦具有橫走的根莖狀,根莖狀縱橫交錯形成網狀,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狀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可以較長時間的埋在地下,一旦條件適宜,仍然是可以發育成新枝的。也可以以種子繁殖,種子也可以隨風傳播。小編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當蘆葦在成熟的十二月份土壤凍結之後,要及時的進行收割,在收割的過程中,不論是人工收割或者是機械收割,都應該保留有五釐米的茬和部分落葉,這樣是為了確保秋芽不受到損害和枯枝落葉腐爛後歸還土壤,這樣做是為了維持土壤養分的平衡。
蘆葦是一種渾身都是寶貝的經濟作物,蘆葦不僅可以固堤護坡,還可以防止水土的流失,蘆花還十分的具有觀賞性,經常被種植在園林水景區,會是一處非常有意境的觀賞區。蘆葦的營養成分也很高,具蘆葦的營養成分分析表明,它的粗蛋白質、粗脂肪含量,在禾苗中是屬於上等的。與其他植物相比,蘆葦的粗蛋白質、粗脂肪含量與小葉樟相近,略高於羊草。胺基酸含量以天門冬氨酸和穀氨酸為高。蘆葦對鹽鹼土有較強的耐受力,能在內陸鹹湖附近生長,但它的外部形態會有顯著的變化,植株矮小而稀疏。蘆葦可以作為牧草,提供牲畜飼料之外,又是重要的造紙原料,在我國的造紙工業中有著重要地位。也是民間編制和建築的重要原料。蘆葦節的根狀莖可以進行入藥,能清熱生津、止嘔、利尿。莖稈、葉子、花都是可以入藥的。在小編看來蘆葦一身都是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