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強曉軍 張華)「秋風起,蟹腳癢」,眼下正是吃螃蟹的時節,其中陽澄湖大閘蟹更是受眾多食客的喜愛。不過,最近有消費者反映,掃描市場上售賣的陽澄湖大閘蟹的蟹扣後,發現了異常。
按照消費者的反映,記者首先來到西安雁塔南路上的一家店鋪。說起陽澄湖大閘蟹,店家說價格多少不一,主要看大小。
店家:「70多的也有,30多的也有。」
記者發現這裡銷售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個身上都套有蟹扣,店家說這相當於螃蟹的身份證,手機掃碼或網上一查就知真假。同樣,附近的陽澄湖大閘蟹專賣店裡也介紹,判斷真假是看蟹扣。
店家:「是陽澄湖的,帶有牌子的,都有陽澄湖授權碼。」
西安翠微路陽澄湖大閘蟹專賣店店家:「第一我們有標籤,蟹上面都有。」
可隨後記者在慈恩西路的一家水產店發現,這裡銷售的陽澄湖大閘蟹和別的店鋪不同,螃蟹身上都沒有套有蟹扣,這裡是買了螃蟹後現場給套蟹扣。
店家:「吃一下你就知道味道不一樣。」
記者:「有蟹扣嗎?咱這有嗎?」
店家:「有呀。」
記者將這三家店鋪銷售的螃蟹蟹扣上的信息分別登錄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官網進行防偽查詢,輸入數字防偽碼後結果都顯示:「您查詢的產品不存在,謹防假冒」,並留有舉報電話。可再按上面的二維碼手機掃碼或者識別後,卻都追溯出它的產地均為陽澄湖大閘蟹。
「您好,您查詢的是由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監製出品的蘇州陽澄湖聖堂大閘蟹生態養殖場出產的大閘蟹。」
「您好,您所查詢的是正宗陽澄湖蟹雲堂大閘蟹,請您放心食用。」
這就奇怪了,為什麼輸入數字防偽碼查詢和手機掃碼查詢結果不同呢?消費者到底又該相信哪一個呢?記者撥通了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的電話,對方稱,出現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在蟹扣製作環節出了問題。
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工作人員:「這個可能是做蟹扣的那個公司沒有做到位,馬上跟他們聯繫一下,讓他們處理一下。」
這位工作人員說,記者遇到的三家陽澄湖大閘蟹公司都是他們的會員,而且作為協會他們負責給會員單位銷售蟹扣,至於買了陽澄湖大閘蟹後才給套蟹扣的問題,那只是會員在銷售環節上存在的問題。
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工作人員:「我不能保證它這個蟹是陽澄湖大閘蟹,我只能給你說這個幾家公司是我們的會員,它那個蟹扣是從我們這邊預訂的。」
記者查詢發現,《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 自律公約》第九條明確規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遵循以下條款:嚴格執行驗身份、驗數量、驗質量「三驗」,必須在陽澄湖產地完成一蟹一防偽工作,嚴禁蟹標分離。必須在陽澄湖產地發貨,不得在其他地區組織貨源進行發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