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退休法官痛心不已,香港司法的弊病不除不行

2020-12-18 天眼新聞

「修例風波」以來,香港不少法官對暴徒屢屢輕判,甚至替其編答辯理由,幫暴徒找藉口脫罪,這引發公眾對司法機構廣泛批評。近日,香港退休法官黃汝榮接受媒體採訪時就痛陳,「真是覺得好痛心!香港的司法機構爛得如此嚴重」。

自1998年成為法官,至2016年退休,多年職業經歷讓黃汝榮對香港司法的問題深有感觸。他指出兩大弊病:一是很多法官持「黃色立場」,判案往往罔顧法律和公義,而是立場先行。二是法官遴選制度寬鬆,司法機構中「馬房文化」盛行,也就是各種山頭、圈子盛行,用親疏遠近劃線,遴選晉升任人唯親。黃汝榮認為,因為這些原因,法官素質每況愈下,嚴重影響市民對司法體系的信心。  今天的香港司法,一些法官被個人立場所左右,為違法犯罪分子張目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此前,有法官多次對危害社會安寧的暴力分子、亂港分子判以無罪,或者輕判,甚至在判詞中公開稱亂港分子為「社會棟梁」。法官判案立場先行,這是對司法公正的最大傷害,也是對法治精神的褻瀆。  法諺有雲,「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將形同虛設」。修例風波以來,暴徒大肆破壞交通設施、投擲燃燒彈、當街私了無辜市民,甚至發生咬斷警察手指這樣的極端暴力行徑,這些人大部分被現場抓獲、證據確鑿,但一些法官卻或給與寬鬆條件保釋、或輕判社會服務、或罰款了事,實在讓有良知的公眾無法接受。黃汝榮在訪談中談到一個案例,一名用腐蝕性液體潑向紀律部隊宿舍的被告,在法庭上認罪,法官對其作出的判決竟是罰款200港元。目前,香港對市民違反限聚令的罰款都是2000港元,攻擊紀律部隊這樣的嚴重行為,罰款竟然是違反限聚令的十分之一。人們不禁要問,這樣的判決該如何解釋?如何服眾?  面對批評與質疑,香港司法界的一些人喜歡拿香港特區的「司法獨立」說事,甚至給別人戴上「藐視法庭」的帽子,以此來拒絕批評。似乎法官判案就是至高無上,任何人都批評不得。這也助長了一些法官我行我素、自大傲慢的心態。基本法保障香港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為的是確保香港的法治,並非意味著法官和法庭權力不受公眾監督,「司法獨立」更不是某些法官任意妄為的「尚方寶劍」。那些憑藉自己的喜好、靠立場來辦案的人,需要捫心自問,究竟是要當違法犯罪的縱容者,還是要當公平正義的守護者,需要檢視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當得起對法律的信仰。  法治精神是香港社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之一,不容褻瀆。對任何動搖香港法治基石、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行徑,香港市民絕不答應。革除香港司法機構的弊病,回歸法治的正確軌道,勢在必行。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 張良勝  編審 王璐瑤 楊韜

相關焦點

  • 英國最高法院「威脅」香港,拿「司法獨立」說事:停止派遣法官
    裡德還反反覆覆一再強調「司法獨立」,稱這將影響英最高法院的決定。香港終審法院,是香港特區制度內最高上訴法院,相當於最高法院,於香港回歸後成立。終審法院聆訊來自香港高等法院的民事及刑事上訴案件,對香港司法管轄權範圍內的訴訟有最終審判權。根據《基本法》,終審法院可聘用如英國、澳大利亞等普通法地區的法官。
  • 香港司法豈能成為「獨立王國」!
    近日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超過一半受訪者「不信任」香港司法機構,約九成受訪者認為香港法官在判案時受到政治因素影響。然而,香港司法界一些人無視廣大市民對於司法不公的批評,將「司法獨立」作為擋箭牌,給向司法機構提出意見建議的人扣上「幹預司法」「將司法政治化」的帽子,把香港司法視為說不得也碰不得的「獨立王國」。一旦司法失去市民信任,法律失去應有尊嚴,香港的法治基石就會岌岌可危。
  • 香港首席法官退休,黎智英成其「封山之作」
    1956年,他出生於香港,大學期間修讀了法律學學士學位,此後成為了香港執業大律師,在各領域具有極為豐富的經驗。 2010年他正式成為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在就任時他表示對於這個新身份感到很榮幸,未來將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維護香港地區的法治及司法獨立,為香港市民提供一個好的法治環境。
  • 英國威脅「不給香港派法官」,洋法官在港到底在幹什麼?真相原來...
    為保障司法獨立,所有法官皆為終生制,可續任至退休為止;只有在無力履行職務或行為不檢等情況下,行政長官才可根據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任命的不少於三名當地法官組成的審議庭的建議,予以免職;如果要免職的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審議庭則由不少於
  • 輕判亂港分子法官不降反升,香港司法雖獨立,但不是司法王國
    此前,在持續不斷的香港風波中,有不少亂港分子參與其中,但是在這種種暴行之中,如果說這是一場單純由這些亂港分子和外國勢力勾結所掀起的「腥風血雨」是不客觀的,正是因為在香港的司法機構中有諸如何俊堯這樣的「敗類」存在,成為亂港分子的保護傘,才會釀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 補壹刀:香港的洋人法官,這次將如何審判暴徒?
    但直到回歸前,當局一直光動嘴不動手。大量聘用外籍法官的做法還在持續,而且明顯變了味道,由過去的「被迫如此」,變成「故意不改」。學者和港英政府官員的統計顯示,1985年時,香港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仍有80%以上是外籍人士。
  • 特首指定法官審理國安案破壞司法獨立?無稽之談!|香港一日
    港區維護國安法草案說明會上周六(20日)公開,提到審理國安案件的法官由特首指定,引起反對派及部分香港司法界人士質疑。特首林鄭月娥今日(23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回應稱,各級法院的法官目前一向是由特首任命,不點名批評大律師公會副會長葉巧琦指特首指派法官「聞所未聞」的言論,實則是「孤陋寡聞」。
  • 香港法官不愛國行嗎?
    認為有負面影響的人,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前首席法官李國能,他在2014年8月15日,在香港報章發表文章,以「法官沒有任何主人」為題,對白皮書作出兩個批評。  第一,李國能用中文去批評白皮書的英文版本中其中一個字「administrate」。他認為這個字,用於英文句「those who administrate Hong Kong」之中,是「很不幸」及「不適當」的。
  • 由行政長官指定法官審理國家安全案件「損害香港司法獨立」嗎?
    其一,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機關,應由獨立的司法機構決定審理涉及國家安全案件的法官,不受行政機關幹預;其二,行政長官缺乏挑選法官時所需的經驗和專長;其三,行政長官作為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不適宜獨自挑選指定法官。這三個理由看似有些道理。可是它符合基本法規定的特區政治體制嗎?答案是:不符合!
  • 英國人威脅不再向香港派遣法官,遭網友無情嘲諷留言:慢走不送
    在本月初,港區國安法正式生效,這一法律的出臺對我國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統一,維護香港地區的繁榮與穩定,有著重要意義。法案一出,先前在香港上躥下跳的一幫分裂勢力,紛紛變成了啞巴,不是忙著跑路,就是宣布就此退休。
  • 香港又任命英國人為終審法院法官
    我們都知道,港獨勢力之所以能在香港坐大,是因為香港的司法系統被境外勢力掌控著。而之所以作為中國一個特區的香港,它的司法系統能被境外勢力掌控,其中很重要的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原因,是英國在向中國歸還主權時,在香港的司法系統埋了雷。
  • 香港為什麼會有外籍法官?
    艱難的本土化由貝理士爵士主導的法官本地化運動在他退休之後就被冷落了。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當時的香港不缺法律精英,但做大律師的收入遠高於做法官(可以理解),那些資深的大律師很可能不願意成為法官。其次,即使這些律師成為了法官,華人法官的社會公信度也不如白人法官。這是由香港社會的偏見造成的,民眾會對他們更苛刻,華人法官的升職也更困難。
  • 英最高法院院長威脅停止向香港派遣法官 港人士:對香港沒任何影響
    據香港《星島日報》19日報導,香港司法機構就此回應稱,根據《基本法》,來自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獲任命出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現在終審法院共有14名來自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轄區的非常任法官,其中9人來自英國,4人來自澳大利亞,一人來自加拿大。而隨著何熙怡女男爵今年退休,韋彥德是現在唯一同時是英國現任法官的香港非常任法官。
  • 多次輕判亂港分子的法官「明調暗升」?香港法律界:恐令公眾對司法...
    香港東區法院法官何俊堯在審理涉及「修例風波」的案件時,將案中被告判無罪或輕判,引起討論。香港「星島網」援引消息稱,何俊堯9月18日起獲為期9個月的「升職加薪」的職位,升為「暫委高等法院副司法常務官」。據港媒報導,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傅健慈表示,何俊堯此次絕非「平調」,他說這是一個「平步青雲」的職位,未來會有更多的升職機會,質疑為何不是其他賢能之才擔任,認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需要向社會和公眾人士清楚交代,「否則有包庇及偏私之嫌。」傅健慈表示,「排期法官」的權力及操作空間很大,加上沒有人監管,擔心處事不公者會特意安排傾向明顯的法官去審判某些案件。
  • 香港外籍前終審法官:香港法律界應全力支持「國安法」
    6月1日,香港外籍終審法院前法官列顯倫(Henry Litton)刊文表示,香港法律體系急需一場改革,法律界應當支持訂立「國安法」。他稱,全國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是對香港法律界的一個「鬧鐘」。本文作者列顯倫曾擔任香港終審法院常任法官,自1960年在香港成為執業大律師,歷任上訴法院法官、副庭長等職務,任職期間以其專業素養和戰略眼光為司法界稱道,並被香港特區政府授予大紫荊勳章。列顯倫曾在過往著作中批評香港司法界的一些弊病,其中包括部分法律界人士將香港司法系統,作為對抗特區政府施政工作的工具。
  • 英外相揚言向香港「停派法官」,香港網民:有什麼資格在中國土地上...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外交大臣拉布23日發布《香港半年報告書》,稱因應香港國安法的「潛在風險」,考慮不再讓英國法官擔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據「01」網23日報導,拉布在報告中指出,他與司法大臣巴克蘭正在檢視「讓英國法官在香港終審法院繼續擔任非常任法官是否恰當」。
  • 黎智英「無罪」,暴徒「有理」,香港不講究「司法公正」?
    香港「司法公正」離死還有多遠?黎智英被控於2017年6月,在未被挑釁的情況下,恐嚇威脅記者稱會「一定找人搞X你」。此前黎智英否認幹犯「刑事恐嚇」罪,而法庭裁判案件表證成立,但最終認定黎智英刑事恐嚇罪名不成立。
  • 英國外相威脅向香港「停派法官」網民: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
    來源:環球網 目前,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名單上有18人,包括3名香港籍、2名中英雙重國籍與8名英國籍。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23日發布《香港半年報告書》,稱因應香港國安法的「潛在風險」,考慮不再讓英國法官擔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外籍法官不排除在負責處理港區國安法有關...
    根據《國家安全法》第四十四條,行政長官應當在各級法院指定法官(「指定法官」),負責處理與《國家安全法》有關的案件和上訴。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7月2日發表聲明稱,任命法官時須考慮的唯一準則,是指定法官跟所有法官一樣,其任命必須根據其本人的司法及專業才能,而非其他如政治等因素。此外,他還提到,擁有外國國籍的法官並不排除在指定法官之外。
  • 笑死:英國稱要報復中國,手段是拒英法官到香港法院任職
    畢竟我們知道,特別是通過近期多名港獨法官的無恥操作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香港的這些外籍法官和黃屍法官,才是香港真正的大毒瘤,是港獨勢力的最大的保護傘。可以說,外籍法官不除、黃屍法官不除,香港將永無寧日。香港非常任法官中,3人有雙重國籍,另一人(包致金)為英國籍但有香港公民權;海外非常任法官中9人來自英國,3人來自澳大利亞,1人來自加拿大。如果按照目前香港的司法制度,這些外籍法官、黃屍法官如果不死、不辭職的話,特區還沒法換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