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看法新聞1月16日消息,距離徒步愛好者劉銀川走出無人區的計劃日期已經過去16天了。
由於徒步進入無人區不能辦理許可證,劉銀川「用逃票方式進入」了羌塘、可可西裡、阿爾金山的無人區探險。10月25日,30歲的劉銀川與女友通過一次電話後,與外界失去聯繫。10月31日,有人遇到劉銀川,那時的他仍舊無所畏懼。從那以後,搜救人員再沒有發現他的任何蹤跡。
在劉銀川出發前,他還曾與女友計劃未來一起徒步墨脫。劉銀川的友人說,原計劃徒步穿越無人區是在夏季,很不解他為何會改在這個季節穿越無人區。「這次行為,真的讓人猜不透。戶外運動沒有太多理由,想去看看也就去了。」
廢棄金礦成生還希望 但沒有發現劉銀川蹤跡根據劉銀川女友曾靜(化名)提供的可能穿越路線和行程規劃,7名當地公安民警和6名鄭義搜救團隊隊員組成的民間搜救團隊進入羌塘,從西藏雙湖縣出發,穿越羌塘、可可西裡、阿爾金山無人區搜尋1000多公裡尋找劉銀川。
在搜救過程中,無人區內的氣溫在零下40℃以下,鄭義搜救團隊在無人區內發現了野生動物狼和熊的蹤跡,鄭義認為劉銀川遭遇野生動物襲擊的可能性很大。
在無人區內鄭義團隊發現了廢棄的金礦,由於撤離突然,廢棄金礦內還留有水和煤。劉銀川弟弟劉佳在與鄭義團隊取得聯繫後告訴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搜救隊沒有在廢棄金礦發現有關劉銀川的任何蹤跡。
民間搜救發起人鄭義本人也認為劉銀川幾乎不存在生還的可能,但他在最新的一條朋友圈中仍寫道:「但願劉銀川找到那個金礦可以活下來」。
10月31日 最後蹤跡10月31日在雙湖以北的最後一個保護站,旅行者李佳(化名)遇到了正在休息的劉銀川,根據他的回憶,劉銀川當時穿著軟殼褲子和衣服,一個背包,帶有帳篷、防潮墊、睡袋,狀態很好,正在坐著休息,吃牛肉乾。
雖然手機沒有信號,但是仍能夠正常充電。在談及線路、準備食物、設備裝備的近一個小時的過程中,李某完全沒有發覺劉銀川會擔心自己無法走出無人區的跡象。
李佳遇到劉銀川時,當地溫度在-20℃以上,但在11月3日,在多格措仁到鯨魚湖中有一場持續近十天的較大範圍的降雪。他認為,如果沒有突然的降溫,以及阿爾金區域很大概率能碰到人,劉銀川完成徒步穿越無人區還是存在一定可能性。
李佳隨後加入了鄭義搜救團隊的第二次搜救,關於搜救線路,他表示「我們也沒有他的預計要走的路線。只是有一條據說是他用來參考的路線」,沿著劉銀川女友提供的可能線路一路尋找,走遍所有的牧民出現的地方,都沒有發現劉銀川的任何蹤跡。
「急速降溫很可怕,下大雪太陽能電板幾乎搜集不到電力,手機拿出來幾分鐘就關機了,必須要捂著半小時之後才可能開機……太冷充電寶的電量也會出現不足」。與鄭義的判斷不同,李佳推測急速降溫導致設備失靈,偏離路線以及食物儲備不足導致劉銀川失聯的可能性更高。
10.25距離雙湖三四十公裡處自駕遊客拍圖10月25日 失聯10月25日上午,劉銀川出發後的第三天,與女友曾靜通了最後一次電話,電話裡劉銀川說天氣比較冷,「一定會好好回來,不要擔心」。
劉銀川女友告訴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劉銀川一直是個報喜不報憂的人,「他害怕身邊人的擔心」,他曾經在徒步龍溪大峽谷時從懸崖摔落,但劉銀川很少對身邊人做具體的描述。
女友和劉銀川是在湖南長沙的止間書店相識的,兩人原本計劃八月份一起徒步西藏墨脫。因此,曾靜認為,網友猜測劉銀川在寒冷季節徒步穿越無人區是自殺的說法站不住腳。
在談話中,曾靜這樣描述了劉銀川,「他的眼睛讓你感覺這個世界都是安靜、祥和的,他的善良讓我覺得他是世界裡僅存的那『少類人』,他有夢想,敢於實現,就已經是數億人中的那少數的勇士」,並且在最後她說:「我也相信他還在。」
搜救工作持續到現在,女友仍舊在等待劉銀川走出無人區的消息。
10月21日 改變計劃10月21日上午11時許,劉銀川給身在拉薩的好友宗波(化名)撥通了電話,告訴好友由於邊防證無法辦理,因此要放棄原本去新藏線徒步的計劃,改為徒步穿越羌塘、可可西裡、阿爾金山的無人區。
「在拉薩時,劉銀川的朋友們都勸說過他,他性格有一點倔,基於對他的尊重,勸說無效我們也就沒再說什麼。」宗波說,「打電話給我的時候他說他23日從雙湖出發,我這邊也只能祝願他途中一切順利。」
原本在4、5月份,劉銀川與宗波已經計劃了一起徒步無人區,並確定在7月份夏季時出發,宗波向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表示,「原本今年7月計劃得很周全,可惜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冬季去無疑是自殺,這些我們一起探討過」。
宗波說,冬季的無人區,徒步難度非常高,水源、野獸、食物、氣溫等因素的變化讓人難以生存。對於什麼原因讓劉銀川選擇在不適宜的十月份獨自徒步,好友也表示匪夷所思。「他這次的行為,真的猜不透。」
「在拉薩,很少遇到志同道合的戶外愛好者,他是唯一一個。」宗波也能理解劉銀川,「和肚子餓了想吃飯一樣,想去看看也就去了」,面對網友對於劉銀川獨自徒步無人區的種種猜疑和評價,他表示「我知道有人說東道西,其實也都無所謂,戶外行動很多人都想找個藉口或者理由,其實就是走在多數人不理解的路上罷了」。關於能否走出無人區的問題,「我也明白他的結果,但仍舊希望奇蹟出現。」
中
國四大無人區中國四大無人區分別為羅布泊、阿爾金山、可可西裡和羌塘。其中阿爾金山、可可西裡和羌塘全部集中在高原地區。
在2015年,新疆、青海、西藏聯合發布禁止一切單位或個人進入阿爾金山、可可西裡、羌塘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非法穿越活動的公告。
2017年5月,西藏林業廳再發布《關於禁止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組織非法穿越活動的公告》,其中提到,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嚴禁在羌塘組織或進行非法穿越活動,嚴禁通過羌塘向阿爾金山、可可西裡進行非法穿越活動。如進入均為非法穿越,一經查處將追究刑事責任。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仁堂認為,超出遊覽範圍之外的,成年人應該獨立承擔相應的責任。不遵守規則的行為,可能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大量浪費。拿搜索、拯救行動來說,一個人的任性或者探索行為,可能會讓更多的人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本身就有違社會秩序和社會公德。
當然,生命必須要挽救,這也是很多人的義務。但是這種個人的冒險行為、探索行為給社會和其他一些相關人員卻帶來了負擔,這種行為就不應該被提倡。
(原題為《徒步穿越無人區失聯84天後,搜救團隊:遭野生動物襲擊可能性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