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詞解讀習家家風:家國情懷、家庭和睦、勤儉持家

2021-01-15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23日電(見習記者 楊月)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在習近平看來,「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國情懷、家庭和睦、勤儉持家,這三個詞涵蓋了習家家風,也凝聚了「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的殷切期待。

  家國大情懷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直強調個人、家庭和國家的有機統一,從個人到國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紐帶,正如習近平發言時說的「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習近平母親齊心在回憶錄《我與習仲勳風雨相伴的55年》中講述過這樣一個細節,194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接連取得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戰三捷」。「組織上為了能讓我和仲勳見個面,讓我隨慰問團去安塞參加祝捷大會。當仲勳見到我時,非常生氣,當著眾人嚴厲地批評我說:『這麼艱苦,你來幹什麼!』我為之一怔,但馬上意識到自己實在不應該來這裡,影響太不好了。隨後,他還對我說:『如果戰爭持續十年,我寧可十年不見你。』此時,我不僅心悅誠服地接受了他的批評,而且暗暗為他偉丈夫的氣概而自豪。」

  齊心與習仲勳 圖片來源:中國網

  有國才有家,這就是家國情懷的生動體現。在和平年代,這樣的情懷更加彌足珍貴。習近平給父親的祝壽信中就寫道:「我要學父親的赤子情懷。您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您熱愛中國人民,熱愛革命戰友,熱愛家鄉父老,熱愛您的父母、妻子、兒女。您用自己博大的愛,影響著周圍的人們,您像一頭老黃牛,為中國人民默默地耕耘著。這也激勵著我將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事業中,報效養育我的錦繡中華和父老鄉親。」

  家和萬事興

  習近平在團拜會發言中還引用了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短短幾句,卻生動表達了中國人深厚的家庭情結。小家庭的和睦更能促進事業發展,許多個小家庭的涓涓溪流匯聚到一起,更能蘊蓄出吞吐日月的磅礴力量。

  齊心的回憶錄就提到,「對於時任副總理兼國務院秘書長職務的仲勳來說,他寧願在業餘時間多照管孩子們一些,有時還要給四個孩子洗澡、洗衣服,那時我們的孩子都在住校或全託,這期間家裡沒有請保姆。對此,他視之為天倫之樂,尤其是當孩子們與他摔打著玩時,仲勳總是開心極了。」

  習仲勳一家 圖片來源:人民網

  習近平身體力行這樣的家庭觀念,一句接地氣的方言更道出了「家和萬事興」的內涵和溫暖。今年2月13日,農曆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到陝西考察調研。來到曾插隊7年的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習近平看望父老鄉親,送上自己出錢採辦的年貨。當天陪同習近平來看望鄉親們的還有夫人彭麗媛,習近平用陝北方言向鄉親們介紹彭麗媛:「這是我的婆姨(妻子)。」

  「婆姨」樸素稱呼的背後,是愛和責任。有記者採訪彭麗媛歷經20餘年的舞臺生涯依然光彩照人的秘訣時,她坦言:「這跟我的家庭有關,家庭是女人的靠山,是平靜的港灣。我的家庭,同所有老百姓一樣,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相關焦點

  • 為了千千萬萬幸福美滿的家——從家風家教建設看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關於家庭、家教與家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擲地有聲。
  • 「家國情懷 念念不忘」—安徽衛視《家風中華》第二季定檔
    該節目將觸角伸向社會最重要、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從家庭這個小切口入手,聚焦傳統文化、展示中華家風。《家風中華》第二季節目由北京大學教授,文化學者張頤武、《少年派》作家、編劇九枚玉擔任節目文化嘉賓,從「家庭」這個社會基本細胞入手,圍繞家國情懷系列之愛國傳家、慈孝傳家、敬業傳家等十個不同家風主題,溯源中國優秀家庭家風形成、傳承的歷史軌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光大新時代主流價值。
  • 家庭和睦人丁興旺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儉持家,鄰裡團結!一個家難免出現矛盾,舌頭和牙齒那麼親也有打架的時候,何必是人呢?關鍵是有點矛盾要及時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何樂而不為呢?家庭成員要各自擺正自己位置,懂得發揮各自的力量,家庭才會具有生生不息成長的力量,家族文化才能代代相傳。家和才能萬事興!
  • 這場家風論壇刷了屏,連主持人鞠萍姐姐都貢獻了她的家風故事
    、三遷公園等家風家教陣地,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傳承良好家風的濃厚氛圍。舉辦本次高端論壇,聆聽專家演講、分享典型經驗、交流家教心得,就是引導全社會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濃厚氛圍,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推動家庭和睦、人民幸福、社會和諧作出積極貢獻。
  • 在家盡孝、為國盡忠,讀懂習近平的家國情懷
    在2019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不僅談到「年夜飯」「守歲」, 還進一步指出「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習近平眼裡,「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新春佳節期間,讓我們再次感受習近平的「家國情懷」。
  • 頭條||【家風家訓館】來自基層的最美「和」聲---高臺縣各鎮、部門...
    羅城鎮河西村白蓮家庭家風家訓:相夫教子,尊老愛幼,鄰裡團結,遵紀守法,家國一體。南華鎮智號村谷永紅家庭家風家訓: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父母慰,夫妻和而家道興,家和萬事興。夫妻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要提倡勤儉持家。要教導子女做人做老實人,要誠實善良做好事。
  • 毛主席家風:歲月漸增綿遠情 衣冠不改好家風
    本文試從毛澤東開懷家國事、不言身與家的家國情懷中領悟其家風的當代意義。   毛澤東的家風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基礎。毛澤東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他摯愛的人民和事業,他心中始終裝著人民,在給毛岸英的信中教育:「一個人無論學什麼或作什麼,只有有熱情、有恆心,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會有進步的」。
  • 越是興旺發達的家庭,越會有這4種家風,看看你家有沒有
    古人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由此可見,一個家族要想興旺發達,好的家風和家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具體是哪些家風或者家訓會使家庭興旺發達呢?其實,一個家庭,傳承這4種家風,好福氣不請自來!越是興旺發達的家庭,越會有這4種家風!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和平區「家國情懷」書系亮相歌德書店
    2016年11月28日 15:00   2016年11月24日,由瀋陽市和平區委主編的「家國情懷」系列叢書在歌德書店正式上架。
  • 百姓家風故事匯(一)|全國五好家庭—王瑞紅家庭事跡
    王瑞紅,是蕭縣張莊寨鎮王衍莊村雷莊自然村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她的家四世同堂,一家人在平凡中彰顯著不平凡的魅力,為身邊人樹立了榜樣。他們孝老愛幼,教子有方,用樸實的行動,傳承良好家風,詮釋著家的真諦。夫妻和睦促和諧。夫妻兩人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顧,相互關心,體諒對方。他們夫妻相敬如賓,在家中能搶挑重擔,任勞任怨。在出現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在處理家庭的大事的時候,夫妻平等對待,互相理解,共同磋商決定。王瑞紅一家還秉持著勤儉持家,從不鋪張浪費的良好習慣,家務事處理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一家人和和美美。姑嫂和順樹典範。
  • 家風是什麼?如何培養家國情懷?廣東這群孩子用文字表達愛
    家風是什麼?如何培養家國情懷?通過這次徵文活動,促進家風美德的傳承,培育青少年的家國情懷,發揮「文以載道,文道統一」的教育功能。今後,省關工委將繼續聯合省作家協會、省教育系統關工委和《秋光》雜誌社、《少男少女》雜誌社,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每年確定一個主題,持續在全省中小學生中開展徵文活動,使之成為推動課堂教育和課外教育相結合對中小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
  • 家的味道是什麼 一組圖片訴情懷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2月19日,在元宵佳節到來之際,由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瀋陽市文明辦、中共和平區委、和平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四屆瀋陽市暨和平區「弘揚家教家風,樹立家國情懷」圖片展在和平區盛京保利文化中心開幕,本次圖片展免費面向公眾開放。  與很多活動不同,出現在高大上的展板中的都是最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正是因為這點,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參觀。
  • 關於開展家風家訓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
    家風建設要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創新創業、誠實守信、崇尚文化、移風易俗、講究禮儀、團結鄰裡、遵紀守法為重點,通過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培育文明風尚,強化行為善成,逐步提升家庭成員文明素質,以優良家風正民風、促政風,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風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引導全局黨員幹部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
  • 家國兩相依——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無法割捨的家國情懷讓中華民族充滿韌勁記者:家國情懷如何在歷史長河的前進中體現深刻影響?王學斌:立足於家國同構社會現實而產生的家國意識和家國情懷,不僅是歷代胸懷抱負者實現人生理想的實踐途徑,也成為中華民族歷朝歷代治國理政的基本模式。
  • 家庭建設的婦女擔當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建設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家庭建設是家庭教育和家風傳承的重要基礎,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設和家風傳承的重要渠道,良好的家風是家庭建設和家庭教育的內在支撐。新時代婦女在知識素養、專業水平、品德修養以及情緒管理等方面日漸提升,婦女的理性與感性交融,在家庭治理中發揮著獨特魅力,營造夫妻和睦、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的家庭氛圍,建立融洽和諧的家庭關係,推動「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建設,為良好家風傳承奠定基礎。
  • 三曬三比三賽|白銀區王峴鎮李愛玲家的「規矩」
    通過一段時間的評選,2020年度白銀區優秀「家訓家規家風故事」獲獎家庭已經出爐啦,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他們家的故事吧!王峴鎮 李愛玲家規家訓孝親敬老,愛幼樂施,善待他人;遵守規矩,勤儉持家,家庭和睦。
  • 山師附中29個教工文明家庭新鮮出爐! - 初中生活 - 濟南教育 濟南...
    現將評出的29個文明家庭進行風採展示。孝敬公婆,全家勤儉持家,愛護環境、家庭和諧。夫妻和睦是家庭的良好家風,全家人相互尊敬,互敬互愛。家庭成員倡導綠色消費,不鋪張浪費,勤儉持家;家庭成員自覺愛護環境,美化綠化家庭,鄰裡和諧。家庭內民主和睦,男女平等,夫妻互敬互愛,共同管理、承擔家庭事務。  生物組王鳳芝老師  王鳳芝老師家庭重視對孩子的撫養和教育,在生活上不溺愛,讓孩子認真學習健康成長。
  • 《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收官 38個家庭故事展家風傳承
    人民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李巖)家,是可以讓我們停靠的港灣,是我們人生旅途歇息的驛站,也是為我們指引前進方向的燈塔。上周六,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推出的《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收官。國歌詞作者田漢侄女田偉、著名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之女歐陽啟名等分別回憶了家庭往事,以「家和萬事興的慈訓,忠厚謙和的家風」,為第二季節目畫上句號。 《謝謝了,我的家》製作方向記者透露,第二季《謝謝了,我的家》以「講述全球華人的家庭智慧,彰顯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為主旨,希望通過38個鮮活動人的家風故事,傳遞給人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家風」的理解。
  • 【最美健康家庭】因和睦而美麗,因和睦而溫馨
    作者:和月  選送單位:麗江市寧蒗縣計劃生育協會  世間萬物,因和睦而美麗,因和睦而溫馨,社會是這樣,家庭也是這樣。我的家是和睦幸福的六口之家:老母親、婆婆、愛人和我,還有兩個女兒,今年大女兒13歲,小女兒兩歲半。
  • 2020年恩施州婦聯「家愛驛站」機場路社區家風家教項目啟動...
    ,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維護社會和諧安定,州婦聯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恩施市舞陽辦事處官坡社區和小渡船辦事處機場路社區實施「家愛驛站」社區家風家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