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23日電(見習記者 楊月)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在習近平看來,「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國情懷、家庭和睦、勤儉持家,這三個詞涵蓋了習家家風,也凝聚了「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的殷切期待。
家國大情懷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直強調個人、家庭和國家的有機統一,從個人到國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紐帶,正如習近平發言時說的「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習近平母親齊心在回憶錄《我與習仲勳風雨相伴的55年》中講述過這樣一個細節,194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接連取得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戰三捷」。「組織上為了能讓我和仲勳見個面,讓我隨慰問團去安塞參加祝捷大會。當仲勳見到我時,非常生氣,當著眾人嚴厲地批評我說:『這麼艱苦,你來幹什麼!』我為之一怔,但馬上意識到自己實在不應該來這裡,影響太不好了。隨後,他還對我說:『如果戰爭持續十年,我寧可十年不見你。』此時,我不僅心悅誠服地接受了他的批評,而且暗暗為他偉丈夫的氣概而自豪。」
齊心與習仲勳 圖片來源:中國網
有國才有家,這就是家國情懷的生動體現。在和平年代,這樣的情懷更加彌足珍貴。習近平給父親的祝壽信中就寫道:「我要學父親的赤子情懷。您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您熱愛中國人民,熱愛革命戰友,熱愛家鄉父老,熱愛您的父母、妻子、兒女。您用自己博大的愛,影響著周圍的人們,您像一頭老黃牛,為中國人民默默地耕耘著。這也激勵著我將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事業中,報效養育我的錦繡中華和父老鄉親。」
家和萬事興
習近平在團拜會發言中還引用了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短短幾句,卻生動表達了中國人深厚的家庭情結。小家庭的和睦更能促進事業發展,許多個小家庭的涓涓溪流匯聚到一起,更能蘊蓄出吞吐日月的磅礴力量。
齊心的回憶錄就提到,「對於時任副總理兼國務院秘書長職務的仲勳來說,他寧願在業餘時間多照管孩子們一些,有時還要給四個孩子洗澡、洗衣服,那時我們的孩子都在住校或全託,這期間家裡沒有請保姆。對此,他視之為天倫之樂,尤其是當孩子們與他摔打著玩時,仲勳總是開心極了。」
習仲勳一家 圖片來源:人民網
習近平身體力行這樣的家庭觀念,一句接地氣的方言更道出了「家和萬事興」的內涵和溫暖。今年2月13日,農曆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到陝西考察調研。來到曾插隊7年的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習近平看望父老鄉親,送上自己出錢採辦的年貨。當天陪同習近平來看望鄉親們的還有夫人彭麗媛,習近平用陝北方言向鄉親們介紹彭麗媛:「這是我的婆姨(妻子)。」
「婆姨」樸素稱呼的背後,是愛和責任。有記者採訪彭麗媛歷經20餘年的舞臺生涯依然光彩照人的秘訣時,她坦言:「這跟我的家庭有關,家庭是女人的靠山,是平靜的港灣。我的家庭,同所有老百姓一樣,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是一個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