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據媒體報導
三全生產的灌湯水餃
在湖南湘西、甘肅酒泉兩市的抽檢中
被檢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涉及批次包括:
20190113H的1000g灌湯豬肉水餃
20181111H的500g灌湯豬肉香菇水餃
20181129H的500g灌湯豬肉芹菜水餃
其中一個涉事批次「20190113H」產品,被確認生產廠家為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1月13日生產的「三全灌湯水餃」。
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為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據工商信息資料顯示,該公司是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7年,經營範圍主要包括速凍食品、糕點的生產和銷售;從事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速凍調理食品、肉類、水產品等貨物或技術的進出口及批發業務。
除了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代碼:H)以外,三全食品在全國還有多個食品委託加工企業,包括成都全益食品有限公司(代碼:D)、佛山全瑞食品有限公司(代碼:F)、天津全津食品有限公司(代碼:T)。
同時,金鑼、科迪等多個速凍品牌產品被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記者搜索淘寶、京東和蘇寧三大電商購物網站發現,目前已經無法搜索到「三全灌湯水餃」。蘇寧易購的搜索結果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無法顯示相關的產品」。
2月18日,記者走訪廣州華潤萬家、沃爾瑪等多家超市和便利店發現,大多數超市的冷藏區都仍有三全品牌的水餃產品出售,包括「三全狀元白菜豬肉水餃」「三全玉米蔬菜豬肉水餃」等,超市營業員仍在推銷三全的水餃產品,也有部分顧客選擇購買。
在越秀區東興小區附近某便利店中,記者找到了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的品牌「三全灌湯水餃」,但翻看其包裝發現,其並非來自涉事批次。
針對「水餃樣品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一事,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月17日發布公告稱,相關疑似批次從各銷售渠道全部封存。
2月18日,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又在深交所發布公告稱,針對此事給廣大消費者造成的困擾和不便,公司表示誠摯的歉意,公司已第一時間將相關疑似批次產品從各銷售渠道全部封存,並積極配合政府部門調查。
日前,河南省政府派出由該省畜牧局牽頭的聯合調查組,分別奔赴湖南、甘肅兩地,協同當地有關部門核查相關情況。
2月18日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此回應稱,針對水餃等豬肉製品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問題,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已要求企業立即追溯豬肉原料來源並對豬肉製品進行了處置。
兩部門已派出聯合督查組調查核實相關情況,要求豬肉製品生產企業進一步加強對豬肉原料的管控,落實檢驗檢疫票證查驗規定,完善非洲豬瘟檢測和覆核制度,防止染疫豬肉原料進入食品加工環節,並要求各地全面落實防控責任,強化防控措施,規範信息報告和發布,對不按要求履行防控責任的企業,一旦發現將嚴厲查處。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同時指出,專家認為,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雖然對豬有致命危險,但對人沒有任何危害,屬於只傳豬不傳人型病毒,不會影響食品安全。開展豬肉製品病毒核酸檢測,可為防控溯源工作提供線索。
三全食品曾多次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三全食品成立於1993年,其前身為「三全冷飲部」,同年公司開始試驗生產速凍水餃。
根據公開資料,此前三全食品在速凍食品領域曾多次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❶2011年三全食品多款速凍水餃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三全食品對相關批次產品啟動了召回程序;
❷2013年因湯圓發黴、粽子吃出異物等遭遇消費者投訴;
❸2017年5月,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告,抽檢550批粽子中5批次粽子不合格,其中標稱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委託成都全益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三全」八寶粽和「三全」豬肉粽,菌落總數和大腸桿菌超標。
目前由於速凍水餃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作為中國速凍食品品牌的三全再次受到消費者質疑。
原標題丨三全灌湯水餃遭電商下架!廣州部分超市、便利店仍在售賣 | 主管部門這樣回應→
來源丨南方日報、南方+
編輯丨鍾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