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赴臺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駐點研究,這是我第三次踏上臺灣這塊土地,雖沒有了第一次的新奇,卻依然充滿感動,更深切地感受到臺灣之美。
人文
之美
都說「臺灣最美的不在景色,而在於人」。對於「看慣大山大水」的大陸人民來說,這話大抵不假。在臺灣一路行走,對於各個景點的感受遠不如臺灣人民濃濃的人情味兒來得印象深刻。以「細微」的視角觀察臺灣「人文之美」,其獨特風景值得細細品味。
首站政治大學,就得到了國發所師生的熱情接待,張佩琦老師根據我們一行五人各自的研究方向,幫我們聯繫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使得我們可以得到他們的指導。由於本次駐點,我的課題是臺灣地方自治領域的相關問題研究,在去「內政部」、「法務部」、「中央選舉委員會」等行政機構拜訪相關人員時,感受到的都是熱情的接待、真誠的交流和細心的解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高雄的一個參訪行程中,我們幾位女生需要步行到一處集合地點,在這之前與我們相談甚歡的一位老伯聽說後,執意送我們過去,我們婉拒後,他先是騎著機車跟我們道別,沒過多久,就開著小車來送我們到達指定地點。這一舉動,這不可言傳的溫情之美,讓我們感慨不已。
這一路感受到的人文關懷、人情冷暖的例子數不勝數,感動常在,溫暖常在。
創意
之美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臺灣人民另闢蹊徑,把文化做成生意,把生意做成文化,在文化創意方面做出了不俗的成績,引得我們慕名而來,欣然而去。
在臺灣,你能充分感受到文化的「精緻」。真正的美就在一個鑰匙扣、一張明信片、一個外包裝的巧思中呈現,一如兩千年前哲學家所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真正的美無所不在,它不會講話,卻在生活的實踐中顯現。文化的核心在於生活,所以文化創意力求回歸生活本身。
松山、華山、駁二等文創產業園區,廢棄的倉庫、工廠搖身一變成為年輕人玩轉時尚潮流的創意園區,實在讓人拍案叫絕;臺北故宮,當國寶遇上設計,豐富的文創商品古典中透著時尚,時尚中蘊含商機,讓更多民眾親近了「國寶」,以康熙硃批「朕知道了」設計的紙膠帶更是大受追捧;雲門舞集,臺灣的現代舞蹈表演團體,將古典文學、民間故事、臺灣歷史、社會現象進行衍化發揮乃至前衛觀念的嘗試,享譽世界。
更值得一提的是「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在臺灣擁有幾十家門店的誠品書店不只賣書,而是進行包羅餐飲、商場、畫廊、花店的複合式經營。誠品還密集舉辦不同主題、形式的藝術文化活動。在實體書店逐漸式微的今天,誠品書店的顧客不降反升,一度引起島內探討所謂的「誠品現象」。徜徉在書的海洋,感受撲面而來的文化與創意,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徹夜不思歸。
飲食
之美
提起臺灣的小吃,真是掰著指頭數不完:著名的如鼎泰豐、鳳梨酥、大雞排、珍珠奶茶、牛肉麵、擔仔麵、大腸包小腸、炒麵麵包、雞腳凍、特色滷味、廣東粥、臺鐵便當、芋圓、杏鮑菇、綿綿冰,雪花冰、愛玉……而想要所有美食一網打盡,就不得不去各大夜市大飽口福了。
在臺灣,幾乎每座城市都有夜市。夜市已不僅僅是美食的聚集地,還是一種文化,更是一扇窗,反映出臺灣市民的生活百態。臺灣人民為了品嘗到最道地、最美味的小吃,常常不惜排隊幾個小時,其對精緻美食的極致追求可見一斑。而口碑良好的老店,大多採用祖傳秘方、醬料製作,堅持古早味,而且非常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誠實守信,絕不偷工減料,待人寬厚,也正因為如此,生意才會長久。而對於食物製作敷衍了事,「不思進取」的店家,都會被戲稱為「詐騙集團」。
結語
臺灣的美有一種清新之美,這裡的人們守著「微小而確實的幸福」——小確幸。因為這是一個全世界便利店密集度最高的地方,不用擔心半夜飢腸轆轆無處可去;這裡公共運輸四通八達,機車暢行,不用每天在上下班擠破腦袋;這裡四周充滿善意,在路上偶遇的陌生人會熱心向你微笑,於是才有了「對現實生活油然而生的歡喜,對當下的滿足感」。
臺灣的美更有一種朦朧之美,也在於那層神秘的政治面紗。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兩岸曾睽違長達六十多年之久。在此期間,兩岸發展出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臺灣目前的政治發展如何?制度建設是否有可資大陸借鑑的地方?你死我活的選舉之戰是否是百姓心中所期待的民主與自由的體現?臺灣民眾是怎樣生活和思想的……對彼此的生存現狀進行審視和對比,似乎是大家不自覺都會做出的一個動作。
此次短短一月的臺灣之行,雖然只能算是浮光掠影、匆匆一瞥、碎片拼湊,但是我仍然極力希望能「看見臺灣」。景美,人美,希望更美,相信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背景下,兩岸人民必將走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註:以上文章為感謝作者贊助支持,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兩岸青年微信公眾平臺,謝謝。
========兩岸青年========
投稿郵箱:andylaw2443@foxmail.com
投稿內容:關於你和臺灣、大陸的所有,字數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