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詩的意境、茶的滋味

2020-12-16 芳草林

詩茶

紙上詩詞心上花,如茶似夢拽芳華。

其香繚繞千滋味,才下雲頭又入霞。

妙菩提賞評:從古至今把詩比喻成茶的詩寥寥無幾。可謂別開生面。開頭一句就起語不凡:「紙上詩詞心上花」可與古人的「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的意境相比美。詩詞對作者來說是一種修心養性的嗜好。若不是達到了一定的溺愛境界,絕不會有「心上花」的詩句。可見對詩詞的溺愛境界如此深刻,像花一樣的呵護和敬視美麗。所以古人說詩養心。正是這種對詩詞的樂趣讓生命燦爛多彩,芳華永駐。詩的美妙正像茶一樣千滋百味,甘苦與共。最後一句:「才下雲頭又入霞」這句詩力透紙背地表達了詩和作者的生活已經融為一體,密不可分形影不離的藝術境界。這句詩可以與李清照的詞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相比美,有異曲同工之妙。全詩構思新穎獨特。意境悠然美妙。正如陸遊所說:「如汝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中國好詩欣賞》主編妙菩提賞評。一孔之見,望楊曉奇老師和大家批評斧正

妙菩提,原名張樹堂,筆名張樹生,現居遼寧本溪市,系世界華人書畫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詩詞學會會員、遼寧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好詩欣賞》主編、本溪市詩詞學會理事、本溪市作家協會會員、本溪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本溪市溪湖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本溪洞天詩社社長、著有詩集《思念的風》、散文集《天地慧思》,主編文學集《湖畔之夢》等,2010年報告文學《為了那份真愛》榮獲《中國作家》雜誌等部門舉辦的全國和諧中國徵文金獎,曾在2003年獲得《詩潮》雜誌舉辦首屆「巨龍杯」全國詩歌大獎賽三等獎,2018年榮獲首屆全國策蘭杯中國愛情詩詞金筆獎、第八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楹聯大賽銀獎等五十多次全國各類文學獎。作品發表於《青春》、《詩潮》、《詩選刊》《星星》詩刊、《中國詩人》、《散文詩世界》、《芒種》《遼河》香港《流派》詩刊等全國20餘家報刊,2006年在遼寧文學院第四屆新銳作家

相關焦點

  • 人活心情,茶品意境
    俗話說:「人生,過的是心情;生活,活的是心態。」別讓自己陷在壞心情裡,心態決定心情,而好的心情才是令人愉悅的人生。 而茶雖然是物質的,而也是精神的,所以,品茶重在意境。品是品味人生百態。一杯好茶,可以給人愉悅的心情,所以說,茶是人生中一種精神升華的物質,也是感悟人生的體會。
  • 茶中這些意境,幾人懂?
    茶禪一味,真理藏於平淡無味真正的茶客喜茶,喜的不是茶本身,而是茶中的心境。佛家喜茶,以茶禪理,也皆因茶境與佛學意境相通。茶之無味之味,不全在於品,更在於悟,這才是品茶之意境所在!常言道:「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誠然,生活中有起有落,有苦有甜,有澀有甘,有激情澎湃,熱情似火,也有平淡怡情,寧靜祥和,回味人生,如品茶一般。
  • 詩由茶而生,茶因詩而美,確有情到意深之感!
    詩由茶而生,茶因詩而美,詩茶不分,或茶詩相依,確有情到意深之感,而我國最早的詠茶詩,是西晉詩人張載寫的,詩日「芒茶冠六情,滋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把品茶與人生的歡樂相連。其後蘇軾的「松風竹爐,提壺相呼」,以茶會友,品茗吟詩,鄭清之「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體現出一種文化生活,是藝術和美的享受。
  • 尋找茶的詩和遠方
    很多朋友回來以後都要讓我看看他們帶回的茶。我也很高興能嘗到他們辛苦帶回的新茶。我自己也去過一些茶區,知道找茶是個很有技術含量的活。亦或需要跋山涉水。尤其是那些山高路遠的地方。茶友們回來經常會問些怎麼找茶得問題。可見大家也是比較慎重的。詩和遠方是真的有,尤其是茶區裡,簡直到處都是。交通的便利遠方不在遙不可及,然而詩的意境還是不好體驗。朋友們就把詩帶回來,大家一起體會。
  • 湖南常寧:春天的塔山茶園美如畫 茶中有詩 詩中有茶
    存世的常寧歷代詩詞也有不少與茶相關聯,從中能一窺先民昔日種茶、制茶、品茶的生動畫卷,印證著常寧一直就是茶的傳統產區,有著源遠流長的深厚茶文化底蘊!都說「天下名山僧佔多」、「高山雲霧出好茶」,山、僧、茶,剪不斷,理還亂,總有著割捨不開的藕斷絲連。
  • 李白最有意境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營造出了一種高遠意境
    因為使用這樣的詞彙,能夠更加精準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來。李白的很多詩作,不僅寫得好,還充滿了意境,這也是唐詩裡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雖然有一些詩人寫的詩也不錯,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至少詩的韻味,沒有李白詩作中,那種高遠的意境。
  • 唐詩三百首,春天的古詩意境那麼美,攝影如何拍出唯美如詩畫面?
    春天來了,到處是如詩如畫的景象,桃紅柳綠,草長鶯飛,一幅幅含著詩意的畫面,等待我們用鏡頭去捕捉。用攝影的鏡頭再現詩中的唯美意境,是一個愉悅又有成就感的過程。詩中的春天意境優美,引人入勝,那麼攝影如何通過鏡頭來再現這一幅幅春日盛景呢?
  • 山水與田園詩在詩風方面的差異:意境方面
    山水田園詩中的意象體系構成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意境,而意境更是與山水 田園詩的審美異趣相吻合的。陶淵明詩歌樸實明快,文氣暢達,在看似平淡散緩中形成 天然意境。在其作品中有「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 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生活;有「露疑無遊氛,天高肅景澈」;「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的田園風光。
  • 「茶中有詩意,詩中有茶味」,明朝如何在茶詩中展現出飲茶文化?
    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對於茶葉的香氣以及顏色作出自己的評價,並且描繪出了茶水清澈透亮的感覺。這證明明朝的詩人更加讚賞茶香清幽似蘭,茶色清淡透亮的茶品,不再只關注於口感,更加注重茶的品質。在明朝,武夷茶和岕茶都是文人們喜愛的茶品,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這一時期有關這兩種茶的詠茶詩數有了較大的增長。
  • 蓋碗茶,詩和遠方……
    老寬窄巷子 愜意的街邊茶一位馮水木老前輩,著名民俗學家,被譽為「老成都活檔案、活字典」。現在我們看到的老成都印象照片及成都民風民俗,幾乎多出自於他長期的收集整理撰寫。另兩位同行的媒體朋友,平時也寫寫稿出點書。
  • 畫出詩中意境,鄧斌繪《白雲深處有人家》
    很多人喜歡讀詩,尤其是讀古詩。在讀詩過程中常常會有一種感覺,明明已經感受到詩的意境,一旦說出來就會辭不達意,無法說得淋漓盡興。畫家的出現,彌補了這種缺憾。畫壇高手把詩中的意境描繪出來後,不需要言語的表達就能讓大家心領神會。詩中的風景成了畫中的景色,詩中的情懷成補足了畫中的氣韻。
  • 唐文宗:皇帝的滋味,茶知道(茶人故事)
    這皇帝的滋味,還能好到哪裡去?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雖好,卻易貪杯。還好,有茶。唐朝的皇帝,從此愛上了茶。某次茶後,唐文宗寫下了當皇帝的滋味:在高處兜風喝茶,絕不能讓太監知道,否則,這秋草、這花枝,又怎讓人感覺到快樂、自由呢?不在奮鬥中沉默,就在奮鬥中爆發。可圈可點、有褒有貶,才是真實。偉人的滋味,史知道;皇帝的滋味,茶知道。
  • 最有意境的男孩名字,美得如詩如畫!
    很多父母在起名的時候,不僅會考慮到名字的寓意,也會講究名字的意境,以下是最有意境的男孩名,每一個都美得如詩如畫一般,讓人為文字之美而折服。詩詞中有意境的男孩名字賞析黎羽——出自: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 蘇軾最美最有意境的六首茶詩,第一首就跪了
    一代文豪蘇軾是有名的茶痴。他一生幾起幾落,從峨眉之巔到嶺南之地,茶陪伴了他輾轉曲折的一生時光。古人寫詩寫茶,意境之美、胸襟之大,第一名當屬蘇軾。他豪放的氣質、豁達的胸襟以及生活的真趣也在其寫茶的詩詞中屢屢體現出來。
  • 妙趣橫生,意境深遠的數字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數字詩是中國古詩詞中一個有趣的存在。詩歌因為有了數字而變得意境深遠,搖曳多姿,一起來看一下。《山村詠懷》: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是宋朝詩人邵雍寫的一首非常有名的數字詩。全詩只有短短二十個字,卻巧妙的包含了從一到十十個數字,渾然天成,意境優美。離這裡兩三裡遠的地方,有一個炊煙嫋嫋的小村莊。村裡住著四五戶人家,分布著六七座亭臺。一路行來還可以看到不少盛開的花朵。有多少朵呢?大概八九十枝吧!《詠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 韋應物一首描寫雨的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是意境全出!
    並且這些詩句,那都是有一個共同點,表面看似在描寫雨,其實還是其深在意境,還是在描寫自身的一個遭遇,以及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很是值得一讀。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韋應物一首描寫雨的詩,那便是他最為著名的《滁州西澗》,相信喜愛詩詞的朋友,對於韋應物的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在這首詩中,詩人把那種濛濛細雨,描寫的非常的唯美,同時也在這首詩中,把暮春時節的情景描寫的繪聲繪色。
  • 餘生,用茶的意境供養靈魂!
    打開一首自己喜歡的古箏曲「一葉知心」,給自己煮上一杯淡淡的茶。看著茶葉在水中慢慢地綻放出新綠,上下遊動著如同一個個充滿活力的生命,在滾水的沐浴中努力地展示著自己的魅力身姿。餘生,願我們用茶的意境來供養自己的靈魂!茶的意境,在於茶杯起落間讓你學會拿的起放的下。喝茶,不過兩個動作,拿起,放下。拿起時,滿心期待,期待著茶香入口,期待著餘香綿長;放下時,沉著冷靜,一切恍如塵埃過眼而淡然釋懷。
  • 李白很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意境優美如詩如畫,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以這首《望天門山》來說,那就是一首意境高遠,同時很美的作品,當時李白剛剛乘船赴江東經過當塗,經過天門山時見到了當地獨有風光,這讓李白醉心於風景之中,從而信手拈來成就了這麼一首經典名篇,雖然全詩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八個字,但它所構成的意境優美、壯闊,人們讀了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望天門山》唐代: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王勃這首詩可謂是如詩如畫,通篇描寫的很是唯美,充滿了高遠意境
    他僅僅只活了二十六歲,可是卻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其中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成為了唐詩裡最經典的作品,而一些詩句也是成為了經典名言,例如他的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成為了千古名言,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兩句話都不會陌生,那這兩句話,也正是出自王勃的詩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詩與茶的邂逅,元稹的寶塔茶詩,等你來賞!
    琴棋書畫詩酒茶,茶吸收了儒釋道各家的思想,走入文化圈,成為風雅七件事之一。自然而然的就會有與茶相關的詩歌。唐代,詩的殿堂,不僅茶詩數量大,而且無論內容和藝術形式都比後代深刻、新穎。他曾寫過一首寶塔詩, 從字到七字,頗為新奇,題目即《茶》。茶香葉,嫩芽。茶詩客,愛僧家。碾碉白玉,羅織紅紗。銚鐺黃蕊色,碗轉麴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