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散步、野豬狂奔、雪豹金雕現身…人類消失1個月,動物集體狂歡!

2021-01-12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0M

作者:小左

來源:視覺志(ID:iiidaily)

重大好消息!!!

LULU換新頭像了

沒有星標的小夥伴趕緊星標!

免得以後找不到LULU了

向下滑動可以看到星標步驟

在人類因為疫情,

乖乖禁足在家的日子裡,

外面的世界發生著什麼呢?

你可能沒有想到,

外面有另一番生機勃勃。

甚至不禁讓人反思:

誰才應該是闖入者,

誰才是地球上的破壞者?

2月25日,雅安寶興縣的315國道上,

這在駕車行駛的人類

看到從未見過的情景,

一隻野生大熊貓正在國道上散步。

它似乎是誤入人類的領域,

但是因為路上人煙稀少,

它絲毫沒有慌張,

慢悠悠找著回家的路。

而與它狹路相逢的人類,

只是拿出手機記錄下這有趣的一幕,

甚至調慢車速,

護送它回家。

人和動物最和諧的一幕,

出現在人煙稀少的「人類領地」,

這樣的場景我們有多久沒見過了?

不僅僅是珍貴的國寶大熊貓,

很多消失在人類眼前許久的生靈,

都開始再次「活躍」。

2月29日上午9點,

在山東省長島綜合試驗區大欽島鄉南村海域,

漁民發現了一隻野生白江豚在海面上嬉戲,

並用手機拍下了它戲水的畫面。

比丹頂鶴更為珍貴,

更少露面的世界瀕危物種、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

最近也現身吉林省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武漢的馬路上,

一隻野豬撒歡地奔跑。

廣東發現了60隻全球第二瀕危的水禽黑臉琵鷺,

四川西藏多地再次拍到雪豹出沒,

有人發現小區裡突然因為各種生物的鳴叫而熱鬧,

很多人發現,

人類安靜下來時,

動物的世界突然開始熱鬧沸騰,

那些久不露面的生靈,

突然開始自由地遊走。

做慣了主人的人類終於開始反思:

原來人類消失後的世界,

並非毀滅,而是新生嗎?

其實,從來不是地球需要人類,

更不是這些被我們視作弱小的生靈需要人類的庇佑,

而是人類需要自然帶來的一切。

如果沒有人類的到來,

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沒有人類,

袋狼還存在於這個地球上。

袋狼是一種古老的物種,

出現在400萬年前。

點擊播放 GIF 0.0M

它曾是食物鏈頂端的動物,

是澳大利亞的頂尖掠食者之一,

然而人類將它視為敵人,

所以它迅速滅絕在人類手中。

1930年,最後一隻野生袋狼

被一個牧民活活打死 。

1933年

有人捕獲了一隻袋狼並飼養在動物園。

命名為班哲明。

1936年班哲明因為管理員的疏忽

暴曬而亡 。

從此再也沒有袋狼

存在的任何消息 。

點擊播放 GIF 0.0M

地球上存在了百萬年的物種,

百萬年間無數大自然翻天覆地的變化

沒有讓它滅絕,

但人類的槍和子彈做到了。

如果人類沒有到來,

長江白鱘應該還在水底快樂生活吧。

點擊播放 GIF 0.0M

白鱘又被譽為「長江中的活化石」,

屬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是獨屬於中國的物種。

但是不久前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正式宣布:

長江白鱘已於2005-2010年間 滅絕。

如果沒有人類,

它應該也還在的。

西部黑犀牛

大約在800萬年前出現。

是黑犀最稀有的亞種,

它們曾一度廣泛分布在

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

但在20世紀初,

人類將犀牛角視為珍貴藥物,

又有人將其視為權威的象徵,

西部黑犀牛被瘋狂捕殺。

直到2011年,

最後一隻西部黑犀牛死於偷盜者之手。

2014年美國杜克大學發布的一篇文章顯示:

人類活動導致物種滅絕的數量,

是自然淘汰的1000倍。

原本的它們,

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自然界的平衡。

動物、植物互相適應,

各取所需,生息繁衍。

讓所有生命得以延續。

原來,如果沒有人類,

地球本該更豐富多彩。

人類總是有些自傲,

我們以為,

我們在建造地球,在改造地球,

其實我們不過是在建造自己的生活罷了。

我們只用了二十萬年的時間,

就把地球打造成了更適合我們生存的家園。

從沃野千裡,到高樓林立。

從野蠻生長,到人類秩序。

從物資豐富,到能源枯竭。

地球,的確在被我們改變。

上世紀六十年代,

中亞的鹹海開始萎縮,

現在更是幾近乾涸。

點擊播放 GIF 0.0M

紀錄片《Home》

自1980年以來,

阿拉斯加的哥倫比亞冰川融化了將近一半。

點擊播放 GIF 0.0M

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的積雪

正以人類無法想像的速度消融。

點擊播放 GIF 0.0M

有著「地球之肺」之稱的亞馬遜熱帶雨林,

頻繁發生火災。

今年,澳洲的大火,

讓12億動物死亡。

地球正在因為我們而發生改變,

它是否願意,

它是否「健康」,

人類從未在意過。

直到……

人們將自然的犧牲,

動物的消失,

看做自己偉大創造過程中理所應當的犧牲,

人們以為自己有更高的科技,

更尖銳的武器去對抗自然界中的生物,

有科技,有人力,

去開始保護地球,

讓人們能夠繼續在這片土地生存。

我們總是以為,

地球害怕被人類的科技搞得面目全非,

動物害怕我們的尖刀,

結果2020年伊始,

自然界告訴我們,

在這地球上,從人類還未繁衍開始,

幾百萬年前,

他們就在了。

他們不害怕,該害怕的是人類。

在人類砍掉犀牛角時,

犀牛無法反抗。

在人類剝去穿山甲鱗片時,

它們只能等待死亡。

在人類馴化大象做表演時,

大象無能為力。

點擊播放 GIF 0.0M

但是針對人類囂張的報復,

似乎不知不覺就發生了。

病毒、疾病,變化的氣候,

突如其來的災難……

我們終於意識到,

當自然界發威,

人類所驕傲的一切看起來都不堪一擊。

我們和那些難逃厄運的動物一樣,

只是地球上一個小小的族群而已。

曾經我們以為事不關己,

曾經我們以為自己才是主宰者,

而現實已經讓我們吃到了教訓。

請一定記住,

地球沒有人類的幾百萬年前

就存在著,

很多動物也是。

多年來, 地球上的人口翻了一番,

達到了74億。

但不代表地球就此屬於人類。

點擊播放 GIF 0.0M

一位太空人說,

為了生存,人類在地表畫出了許多完整的圖案;

為了溫暖和光明,人類創造了兩倍多的電力……

許多發達城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諸多神秘事物在陽光中閃爍。

我們在太空中被這一切吸引,

也產生了無限遐想。

我們在重造地球。

這種重造,有好也有壞——

糧食產量是以前的三倍,

但亞馬遜的雨林逐漸變成了田野;

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的農業順利發展,

但中亞地區的一片內陸海卻逐漸乾涸……

這是我們的家園,

但這並非我們的星球,

它不屬於我們,它屬於未來。

作者:小左,來源:視覺志(ID:iiidaily)用文字記錄生活,用照片描繪人生,每晚聽你傾訴喜怒哀樂,陪你走過春夏秋冬,撐起朋友圈數千萬人的精神世界。轉載請聯繫(ID:iiidaily)授權。參考資料:紀錄片《Home》。

點亮【在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人類禁足的一個月裡,自然界開啟了狂歡派對...
    「消失」的這一個月裡地球變得更好了...疫情的襲擊,讓人類苦不堪言但現在看來病毒,或許是地球對抗人類的免疫細胞吧1沒有人類的一個月,動物開起了狂歡派對一個月的禁足,對人類社會的打擊很大在我們眼裡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
  • 1.2米高度金雕現身神農架,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高度1.2米的金雕現身神農架,腳踏豬獾展其雙翅霸氣外漏,心中美滋滋又有「豬肉」吃了。神農架位於湖北省境內西部地區,是自成建制歸湖北省直接管轄,佔地面積3253平方公裡,相傳華夏始祖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採嘗百草」,因此得名神農架。
  • 野豬有多強悍?它甚至什麼都不做,就能讓別的動物瀕臨滅絕
    早年間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有著大量的野豬,它也成為了獵人們最主要的捕獵對象之一,後來在人類世界發展,捕獵力度加大,野生動物棲息地被破壞等影響下,我國野豬數量銳減,多地野豬甚至已經滅絕了,到如今,野豬已經是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了。
  • 義大利「鎖國」後,空氣變好了,河水清澈了,野豬綿羊海豚都回來了...
    截至北京時間3月26日12時,除了中國,197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383722例,累計死亡17656例:圖源 | 人民日報其中,義大利最為嚴重,確診74386例,死亡高達7503例。由於疫情持續擴散,於當地時間3月8日,義大利就宣布封鎖該國北部的倫巴第大區和14個省份,以控制疫情蔓延。
  • 消失22年的伊犁鼠兔再次現身,外表酷似泰迪熊,比大熊貓都珍貴
    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大熊貓遇到任何動物都可以肆無忌憚地毆打,因為甭管別人是幾級保護動物,都沒它的保護等級高。但是伊犁鼠兔則不同,如果大熊貓真的遇到了伊犁鼠兔,沒準要為它讓道。伊犁鼠兔之所以這麼囂張,實在是因為它太稀少了。
  • 遊客消失威尼斯運河水質變清澈 溫柔巨人桶水母也現身了!
    病毒囚禁了人類,解放了動物。其實不光義大利,其它世界各地人類活動區域也紛紛出現了動物的身影。在武漢的深夜,一頭野豬在寂靜的楊泗港長江大橋上奔跑,也是難得一見。昆明東三環路某車行道上,一隻2米多高的鴕鳥在路上狂奔。
  • 猴子下山鱷魚過街野豬散步,人類居家辦公後動物重現城市
    最近很多國家的居民都呆在家裡,空無一人的街道上竟然出現了一些野生動物,猴子下山鱷魚過街黑熊串門野豬溜達散步,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街頭,一隻鱷魚在馬路上走來走去。巴塞隆納街頭,一隻野豬獨自在路上散步。泰國「猴城」華富裡的猴子因為一隻香蕉大打出手,因為平時餵它們香蕉的大多數為遊客,而數以萬計的遊客已經宅在家裡了。同樣,日本奈良的梅花鹿也只能靠自己尋找食物了。
  • 貢嘎首拍 雪豹全影
    (圖片由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提供)去年露個前爪今年得窺全豹繼去年11月22日貢嘎山紅外相機拍攝到雪豹前足後,昨日,記者從四川省林業廳獲悉,5月6日,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放置於野外海拔4139米的紅外線相機,成功收集到三張雪豹照片和長達20秒雪豹進行尿液標記的錄像片斷,這是貢嘎山區域首次成功拍攝到雪豹全身照片和高清錄像。
  • 人類禁足兩個月,野生動物們開始狂歡:沒有人類,世界會怎樣?
    野豬看到四下無人,也開始在街上撒歡奔跑。新加波的小水獺們,也加入了狂歡遊行。對於人類而言,疫情是一場災難,但動物如果給子孫們回憶這段經歷,一定會是個截然不同的故事。人類世界按下暫停鍵之後,動物世界沸騰了,各國都在上演著不同版本的「瘋狂動物城」。很多人笑過之後,卻陷入了沉思。
  • 全球「封城」後,動物們上演瘋狂動物城!威尼斯水清有魚群,撒丁島...
    這個時候,世界出現了另一種場景,小動物們開始了它們的街頭狂歡。 美國芝加哥的謝德水族館 根據防控要求閉館 沒有了遊客的水族館顯得格外冷清 於是工作人員把館內一群企鵝放了出來 讓他們自由地活動 順便參觀下其它的動物們
  • 日本野豬颱風天狂奔逃命
    為了迎戰颱風,除了人們在緊急避災撤離危險區域,連動物們也不例外。近日在日本利根川,就有一群黑野豬趟過河流跑過山坡,狂奔前進瘋狂求生的樣子,令日本網友震驚:「豬突猛進!避險工作做得比人類還好了!」而連日來由於颱風、地震等惡劣天氣影響,日本各地都出現了不少狂奔的野豬群誤入城市,造成的一系列傷人、豬瘟等安全隱患問題也引發公眾擔憂。據全日本新聞網(ANN)14日報導,強颱風「海貝思」連日來橫掃日本,給大片地區帶來暴雨,導致許多地區河流水位上升。天氣放晴後,日本千葉縣利根川發生了「萬豬奔騰」的一幕。
  • 不再是瀕危動物啦!大熊貓和雪豹:降級了你們還愛我嘛?
    他們已將雪豹從瀕危類別「降級」為易危類別目前大約全球60%的雪豹都在中國境內其實不止是雪豹小編梳理發現2016年至今一年之內我國已有大熊貓、藏羚羊、雪豹三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陸續更多專家表示從這三種野生動物的生存境遇來看我國對野生動物的保護絕不能就此鬆一口氣
  • 「鳥中大熊貓」大數量集體現身孟津溼地!
    「鳥中大熊貓」大數量集體現身孟津溼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曼通訊員郭準馬朝紅文圖 日前,在孟津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76隻珍稀鳥類黑鸛正在潛水區域覓食、嬉戲。此次黑鸛的大數量現身,讓保護區內的工作人員極為驚喜,「前一段剛剛發現54隻,這次又發現76隻,真是太罕見了。
  • 密野尋蹤——野生大熊貓的動物鄰居們
    搜索微信號:dili360 或 中國國家地理大熊貓貓是憨態可掬、受眾人喜愛的動物,也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物種。四川是中國「國寶」大熊貓模式標本的產地,是全球野生和圈養大熊貓種群的分布中心。四川擁有全國四分之三以上的野生大熊貓種群和棲息地。大熊貓在野外棲息地裡不孤單,還有著眾多可愛的鄰居。
  • 亞洲十大瀕危動物,比大熊貓還瀕危?
    亞洲十大瀕危動物,比大熊貓還瀕危?如果你看過全球十大瀕危動物,一定知道了在全球範圍內要維持生物多樣性!那麼,你知道亞洲這十種瀕危動物,瀕危的風險並不亞於大熊貓嗎?一起來看看你知道哪些?雪豹有「雪山之王」之稱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雪豹原產於亞洲中部山區,中國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為灰白色,有黑色點斑和黑環,尾巴長而粗大。爪哇犀棲息於低地雨林和紅樹林沼澤中爪哇犀牛,又稱小獨角犀,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
  • 珍稀動物「藏野驢」現身甘肅,喜歡和車賽跑,跑不贏絕不停下喘氣
    如果開車進藏或者是去新疆、甘肅、青海等高海拔山區,在路上極有可能會結識一群特殊的「旅伴」,它們當看到人類的汽車駛來的時候,就會用盡全身的力量去追逐人類的汽車,你以為它們只是一時興起?實際上它們的耐力超出你的想像,它們可以一口氣狂奔50公裡,一直到終於超過了你,才會停下來喘口氣。
  • 全球「封城」後,動物們上演瘋狂動物城!威尼斯水清有魚群,撒丁島出現海豚,猴子上街搶香蕉!
    這個時候,世界出現了另一種場景,小動物們開始了它們的街頭狂歡。 美國芝加哥的謝德水族館根據防控要求閉館沒有了遊客的水族館顯得格外冷清於是工作人員把館內一群企鵝放了出來讓他們自由地活動順便參觀下其它的動物們
  • 野生動物們竟在這些地方出沒!
    野生動物們竟在這些地方出沒! 四川雅安寶興縣的315國道上 一隻野生的熊貓正在路邊悠閒漫步 在散步之後它又慢悠悠地返回了山林之中
  • 野生動物保護要關注基石物種,它們連被吃掉都很有意義
    來源:一財網5月22日是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這一天,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這個看起來異想天開的問題,卻真的有人認認真真計算過——如果把世界上所有動物體內所含的碳總量進行累計,那麼陸地哺乳動物中,人類所馴化的家牛一枝獨秀,碳含量達到了0.61億噸;家豬排在第二,是0.21億噸。再加上綿羊和山羊、水牛和家馬等牲畜,所有家畜總重達到了1億噸生物碳。
  • 臥龍首次拍攝到雪豹,秦嶺天然林超五千萬畝,承德發現恐龍足跡
    四川臥龍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於6日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四川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