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藏父親之死調查報告現身 揭皇姑屯事件(圖)

2020-12-23 中國網

調查報告有28頁。這份共28頁的「調查報告」,分成了爆炸現場、各方說法、弔唁現場3個部分,由31張照片以及文字資料和報刊剪報組成。(圖片均由楊先生提供)

4月6日,揚子晚報報導了蘇州商人楊先生拍下張學良隨從、美國人海嵐的私人物品,並發現了數千張淞滬會戰老照片的消息。如今,海嵐的「百寶箱」裡又有新發現。

86年前,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在乘火車途中被炸身亡,史稱「皇姑屯事件」。是誰製造了這起事件?張學良的殺父仇人到底是誰?

近日,一份曾經張學良收藏的關於「皇姑屯事件」的「調查報告」在蘇州被發現。昨天,發現這份「調查報告」的蘇州商人楊先生,將這份材料交由揚子晚報獨家公布,並希望這份材料能揭開一些歷史之謎。

最新發現

抗戰舊照後又找到「大帥謀殺案」報告

發現皇姑屯事件調查報告的,是蘇州商人楊先生。楊先生出生在蘇州,後到加拿大求學生活10多年。15年前,他被單位委派回上海工作至今,目前和家人住在蘇州老家。

楊先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去年3月20日,他在美國紐約邦瀚斯拍賣行舉行的西安事變歷史資料拍賣會上,拍得了張學良當年的私人飛機駕駛員、隨侍、美國人海嵐·裡昂的四大行李箱和八小紙箱的私人物品。

據拍賣公司介紹,這些物品主要是裡昂1935年至1941年期間拍攝的1萬多張照片和底片,以及個人收藏的數百份書信和上千份報刊雜誌,書籍手稿和音像材料。今年4月6日,揚子晚報報導了「數千張淞滬會戰老照片重見天日」的消息,而這些老照片的拍攝者,就是裡昂。

事實上,這批物品內容之豐富超乎想像。楊先生說,他回家整理後,發現紙箱裡竟然還有裡昂保存的為張學良開飛機時穿的「工作服」,張學良的飛行日誌、李宗仁送給張學良的密碼本、各種號碼徽章等物,數量繁多到現在也沒完全整理完。

前幾天,楊先生在整理文件時,又意外發現了20本外觀幾乎一樣的大相冊,每個相冊的封面還貼有手寫的目錄。一看便知這是一批精心整理過的資料。相比其他19本的黑色外殼,唯一的一本白色相冊顯得很特別。封面上貼著橙色的英文大標題:張氏。更令楊先生驚訝的是,相冊封面有一行手寫英文:「The murder of Marshall Chang」(張大帥的謀殺案)。

究竟是哪個張大帥?楊先生翻開相冊發現,這竟然是一份1928年皇姑屯事件的全英文調查報告。

第一章爆炸現場

(由22張事發現場的照片組成)

專業相機拍的照片非常清晰

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這些全部是皇姑屯事件的現場圖片,從支離破碎的列車車廂、扭曲變形的鐵軌,到裝有手雷的鐵盆、燒焦的屍體等等。這些照片全部是10釐米×7.5釐米大小的黑白照片,非常清晰。

楊先生在裡昂專門用來保存相片底片的文件夾裡,還找到了絕大多數照片的原始底片。「底片就是10釐米×7.5釐米!」楊先生請教專業攝影人士得知,如此大的底片出自一種大畫幅相機,這種底片可衝洗出最長邊超過1.5米仍能保持畫面清晰的照片,這種相機在現在也算得上非常專業的設備。

第二章各方說法

(由10多頁書面材料組成的獨立報告)

當年路透社報導:日軍阻攔中方巡邏

「各方說法」部分是十多頁的書面材料。寫在第一段的總介紹是:「這是一份1928年7月16日整理完成的獨立調查報告」。

其中,特別收集了一份署名為「路透社」的英文報導剪報。報導指出,中國軍隊稱,事發前就希望在發生爆炸的鐵路附近例行巡邏,但遭到了日本軍隊的阻攔。日方稱,他們控制的鐵路周邊200米範圍內禁止任何中國軍人進入。剪報還有一張路透社繪製的爆炸現場示意圖。

日方竟然通報:是「南方人」幹的

這部分調查報告還顯示,當時有媒體記者採訪在華的日本專家對皇姑屯事件爆炸原因時,對方竟然表示是礦車上攜帶的雷管意外爆炸或附近煤礦爆炸造成的(因為事發地附近有煤礦)。

此外,這部分還收集了署名為「日本新聞局」的英文版新聞材料。這些材料的發布時間,是皇姑屯事發當天。「早晨5點30分左右,張作霖大帥乘坐的火車專列在奉天附近經過時,被一個衣著平常的南方人扔了一顆炸彈。兩輛車完全損毀。有數人受傷,但張作霖據稱只是受了一點輕傷。車上的中國保安很快向襲擊者開火,但是扔炸彈的南方人還是逃脫了。

當天早上,有一些日本人在斜道上巡邏,遇到了兩名可疑的衣著寒酸的中國人並逮捕。搜身發現他們帶著兩枚俄國產的炸彈,還有一些廣東民主主義委員會的信件。爆炸發生時也有一些日本人目擊到現場,但是他們保持中立,當車上中國人向襲擊者開槍時,日方並沒有開槍。」

相關焦點

  • 參觀瀋陽皇姑屯事件博物館
    鑑於這裡離皇姑屯事件發生地——張作霖被炸死的三洞橋只有幾百米的實際,皇姑區本著「尊重歷史、保護文化、優化資源、昭示後人」的原則,決定保留這座老建築,確立「皇姑屯事件博物館」的主題設想,整合資源,進行簡單修繕,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張學良家族之謎:張作霖死前可留下遺言?東北張家的財富去哪?
    起碼相比較於他的兒子——少帥張學良來說,張作霖的存在感是較弱的。張作霖之死今日我們不探討張作霖的「輝煌成就」,我們就來簡單講一講張作霖之死的死因以及死後張家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來看看當初的「東北王」離世之後,他的後人們生活得如何。
  • 張作霖的七個拜把子弟兄,在皇姑屯事件後,對日本態度如何?
    張作霖的七個拜把子弟兄,在皇姑屯事件後,對日本態度如何? 張作霖的七個拜把子兄弟我們都是知道的,張作相、湯玉鱗、馮德麟、張景惠、孫烈臣、吳俊生、馬龍潭。
  • 皇姑屯事件:日本陰謀分裂我國東三省的前因後果
    這次事件就是後來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那麼日本人為什麼要刺殺張作霖,其起因經過到底如何?這背後又是一場怎樣的陰謀呢?張作霖與日本的糾葛1905年,日本取得了對俄戰爭的勝利,確立了在東北的優勢,當時的張作霖深知,想要保住自己已經取得的權勢,必須依靠日本人的力量。
  • 當年皇姑屯事件發生後,日本的天皇大發雷霆,這是為什麼
    但是隨著1928年凌晨的一聲爆炸聲響起,張作霖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皇姑屯事件一發生,東北地區的王就這樣被日本人不明不白的殺害了,所以整個東北地區與日本的關係到達冰點。 這次的皇姑屯事件讓日本人一時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所有人都認為這次事件是日本人商量好下的毒手,但是這個其實是日本關東軍的設計的,而不是日本官方的行動。為什麼這麼說呢。
  • 老照片重現皇姑屯事件:火車只剩下了框架,張作霖被部下抬走
    張作霖在乘坐火車的歸家途中於瀋陽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事先埋藏的炸藥炸成重傷,當日便不治身亡。這場在當時引發強烈轟動的大案件在後續的調查中謎團重重,直到日本戰敗投降才終於撥開雲霧,得以還原事實真相。 川島芳子是抗日戰爭中著名的女漢奸,有「東風女魔」之稱。她原本是清朝第十代肅親王的女兒,本名愛新覺羅·顯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皇室格格。然而她自幼被父親送給日本人川島浪速做養女,深受日本軍國主義的教育,後返回中國,為日本關東軍效鷹犬之力。
  • 父親被日本人炸死,堂弟竟成漢奸,民族大義前張學良大義滅親
    圖|張作霖 張作霖年幼時家裡非常貧窮,其父張有財因揭穿別人出老千而被活活打死,為了生計,張作霖小時候就做過鐵匠,賣過燒餅,甚至還幹過獸醫。
  • 張學良晚年珍貴照:圖2罕見全家福,圖4是他90壽辰的樣子
    張學良晚年珍貴照:圖2罕見全家福,圖4是他90壽辰的樣子 「皇姑屯事件」之後,他繼任為東北保安軍總司令,宣布「東北易幟」。「西安事變」後又被長期軟禁,直到1990年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起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檀香山,享年101歲。張學良的一生充滿了故事,見證了一個世紀的發展,今天我們就通過一組老照片,來了解下晚年的少帥。
  • 為何張作霖一死,張學良就提出東北易幟,換成了青天白日旗
    少帥張學良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張作霖的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炸藥炸毀,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本人被炸死之後。1928年12月29日僅僅過去半年,接管東北軍大旗的張學良便通電全國,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從此大帥府上的北洋政府五色旗正式換成了代表南京政府的青天白日旗。這就是當時著名的東北易幟事件。
  •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失蹤13天才回帥府,這期間他去哪了?
    東北王張作霖 皇姑屯事件前,中國人並沒有像後來那麼仇日。 皇姑屯現場 東北王張作霖之死,影響之大,超乎想像。
  • 皇姑屯:近現代史上的重要地名,日本軍國主義的喪鐘在此敲響
    關於地名的由來,傳說很多,或「黃桂屯"混傳為"皇姑屯」,或來源於"皇姑墳",或"芬古墳"的諧音之誤為"皇姑墳",另有罕至收女、大皇姑屯和小皇姑屯、皇姑墳、皇帝與乾女兒、皇桂屯與親王墳、乾隆與皇姑屯、乾隆招女等多個版本,堪稱全國地名由來說法最多的地方。但「皇姑墳」流傳要廣泛一點。
  • 張學良如何穩坐東北,他槍決了兩位元老,分別是哪兩個人?
    張作霖本人雖然是軍閥,但他是一個有民族氣節的人,日本原先想和他合作,但被他拒絕後發生了皇姑屯暗殺事件,張作霖被炸傷,不久後去世了。張學良在大多數東北軍元老的支持下,坐上了父親張作霖的位置,成了第二任的東北王。其實那時候的張學良品行一般,可以說是一個花花公子,不僅吃喝嫖賭,而且還吸了毒,完全沒有接班張作霖的實力。
  • 皇姑屯事件中的三洞橋
    這一事件被稱為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現場。我家當時住在西塔,而1951年小學畢業後,去往沙子溝皇姑屯上學,步行的唯一通道,就是要通過三洞橋。初中畢業後,考入第十一中學(高中),也還要從三洞橋走過。不同的是,初中時是向西走,必須走橋下。高中時,是向北走,則可以走橋上。
  • 張學良改旗易幟前,土肥原向他提出一個要求,張學良一聽怒了
    策劃皇姑屯事件張作霖雖然和日軍合作,但是在主權領土方面一直不肯鬆口,在利用顧問的同時治理東三省的方針從不聽他們的意見,很多事務都是「顧而不問」,日軍因為張作霖的不配合十分惱怒,於是策劃了「皇姑屯事件」用炸彈炸死了張作霖。
  • 張學良為何不願意回大陸?只因他說了這麼一句話
    少帥張學良的一生,是一部傳奇史。日本人製造的「皇姑屯」事件,將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給炸死了,張學良臨危受命,擔任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統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後來,張學良和楊虎城一起發動了西安事變,以兵諫的方式活捉了蔣介石,逼蔣抗日,促成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也間接的讓日本侵華最終失敗,東北淪陷區最終光復。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了54年之久,直到1991年才恢復了人身自由。重獲自由的他並沒有回到祖國大陸,這是為什麼呢?
  • 東方網:哈爾濱大橋垮塌調查報告何時現身?
    截至9月13日,距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引橋發生斷裂已整整過去20天,那份令人翹首以盼的調查報告卻始終未能「現身」,到底大橋是因何坍塌?到底何人該負責?公眾焦急地等待。(9月14日新華網)  記得在垮塌事故發生後,安監總局發言人黃毅就於第一時間堅稱「一旦有了結論,我們會讓當地的事故調查組及時向社會披露」。
  • 張學良九十壽辰,趙一荻送他一件特別禮物,張學良淚流滿面
    文|和佛賞花去張學良生於1901年6月3日。張作霖遇刺這天,正是張學良28歲生日。此後,他至死也不在那天慶祝自己的生日。在幽禁的歲月中,張學良的生日一般都在6月1日過。趙四小姐16歲跟隨張學良,51歲才與張學良正式結為夫妻,到去世時相伴張學良72年。由於當初于鳳至與張學良有言在先,趙四小姐不可以進入帥府,不能有夫妻名分。趙四小姐一直是以秘書或侍從小姐的身份出現。很少有人知道,兩人在1964年結婚之前甚至不可以像很多夫妻那樣,手挽手地在街頭散步。
  • 張學良之子回國祭祖,花甲之年跪於墳前,一句話令所有人潸然淚下
    引言親情,是即便相隔千山萬水,仍然心心相連的血脈之情。在古詩詞《孟郊》中有一句描述血緣親情的句子:「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勸孝歌》中也寫過:「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他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即父親張作霖在世時期;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時期;因西安事變被軟禁時期;晚年落魄時期。張學良小的時候因為父親忙於政務,無暇陪伴他,所以他的童年是在母親呵護下長大的。整體而言,張學良的童年十分幸福,直到「皇姑屯事件」的發生。
  • 如果張作霖沒在皇姑屯被炸死,日本還敢佔領東北嗎?
    如果張作霖沒有在皇姑屯被日本炸死,日本還敢攻佔東北嗎?我的答案是:當然敢,日本的目標就是東北。皇姑屯只不過,過程絕沒有九一八事變那麼容易。張作霖也更不會像他的兒子張學良一樣,放棄抵抗。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同時,經歷了郭松齡之亂的東北軍,精銳損失嚴重,尚未恢復元氣。而日本兵此時都是經過數年訓練,裝備也十分精良。東北軍與之相比並不佔上風。
  • 張學良與蔣介石的恩怨情仇
    所以日本關東軍才計劃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事實上,張作霖死後,張學良雖然接任了東北軍司令的位置。但是當時的東北軍並不穩定,人稱小諸葛的楊宇霆自持身份,對張學良的命令並不予執行,而且楊宇霆在東北軍中的威望比張學良更高。所以張學良逼不得已,為了把權利掌握在手裡,張學良殺了楊宇霆,造成東北軍震蕩,而又正趕上蔣介石部隊攻取了濟南,反蔣聯盟呈現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