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有28頁。這份共28頁的「調查報告」,分成了爆炸現場、各方說法、弔唁現場3個部分,由31張照片以及文字資料和報刊剪報組成。(圖片均由楊先生提供)
4月6日,揚子晚報報導了蘇州商人楊先生拍下張學良隨從、美國人海嵐的私人物品,並發現了數千張淞滬會戰老照片的消息。如今,海嵐的「百寶箱」裡又有新發現。
86年前,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在乘火車途中被炸身亡,史稱「皇姑屯事件」。是誰製造了這起事件?張學良的殺父仇人到底是誰?
近日,一份曾經張學良收藏的關於「皇姑屯事件」的「調查報告」在蘇州被發現。昨天,發現這份「調查報告」的蘇州商人楊先生,將這份材料交由揚子晚報獨家公布,並希望這份材料能揭開一些歷史之謎。
最新發現
抗戰舊照後又找到「大帥謀殺案」報告
發現皇姑屯事件調查報告的,是蘇州商人楊先生。楊先生出生在蘇州,後到加拿大求學生活10多年。15年前,他被單位委派回上海工作至今,目前和家人住在蘇州老家。
楊先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去年3月20日,他在美國紐約邦瀚斯拍賣行舉行的西安事變歷史資料拍賣會上,拍得了張學良當年的私人飛機駕駛員、隨侍、美國人海嵐·裡昂的四大行李箱和八小紙箱的私人物品。
據拍賣公司介紹,這些物品主要是裡昂1935年至1941年期間拍攝的1萬多張照片和底片,以及個人收藏的數百份書信和上千份報刊雜誌,書籍手稿和音像材料。今年4月6日,揚子晚報報導了「數千張淞滬會戰老照片重見天日」的消息,而這些老照片的拍攝者,就是裡昂。
事實上,這批物品內容之豐富超乎想像。楊先生說,他回家整理後,發現紙箱裡竟然還有裡昂保存的為張學良開飛機時穿的「工作服」,張學良的飛行日誌、李宗仁送給張學良的密碼本、各種號碼徽章等物,數量繁多到現在也沒完全整理完。
前幾天,楊先生在整理文件時,又意外發現了20本外觀幾乎一樣的大相冊,每個相冊的封面還貼有手寫的目錄。一看便知這是一批精心整理過的資料。相比其他19本的黑色外殼,唯一的一本白色相冊顯得很特別。封面上貼著橙色的英文大標題:張氏。更令楊先生驚訝的是,相冊封面有一行手寫英文:「The murder of Marshall Chang」(張大帥的謀殺案)。
究竟是哪個張大帥?楊先生翻開相冊發現,這竟然是一份1928年皇姑屯事件的全英文調查報告。
第一章爆炸現場
(由22張事發現場的照片組成)
專業相機拍的照片非常清晰
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這些全部是皇姑屯事件的現場圖片,從支離破碎的列車車廂、扭曲變形的鐵軌,到裝有手雷的鐵盆、燒焦的屍體等等。這些照片全部是10釐米×7.5釐米大小的黑白照片,非常清晰。
楊先生在裡昂專門用來保存相片底片的文件夾裡,還找到了絕大多數照片的原始底片。「底片就是10釐米×7.5釐米!」楊先生請教專業攝影人士得知,如此大的底片出自一種大畫幅相機,這種底片可衝洗出最長邊超過1.5米仍能保持畫面清晰的照片,這種相機在現在也算得上非常專業的設備。
第二章各方說法
(由10多頁書面材料組成的獨立報告)
當年路透社報導:日軍阻攔中方巡邏
「各方說法」部分是十多頁的書面材料。寫在第一段的總介紹是:「這是一份1928年7月16日整理完成的獨立調查報告」。
其中,特別收集了一份署名為「路透社」的英文報導剪報。報導指出,中國軍隊稱,事發前就希望在發生爆炸的鐵路附近例行巡邏,但遭到了日本軍隊的阻攔。日方稱,他們控制的鐵路周邊200米範圍內禁止任何中國軍人進入。剪報還有一張路透社繪製的爆炸現場示意圖。
日方竟然通報:是「南方人」幹的
這部分調查報告還顯示,當時有媒體記者採訪在華的日本專家對皇姑屯事件爆炸原因時,對方竟然表示是礦車上攜帶的雷管意外爆炸或附近煤礦爆炸造成的(因為事發地附近有煤礦)。
此外,這部分還收集了署名為「日本新聞局」的英文版新聞材料。這些材料的發布時間,是皇姑屯事發當天。「早晨5點30分左右,張作霖大帥乘坐的火車專列在奉天附近經過時,被一個衣著平常的南方人扔了一顆炸彈。兩輛車完全損毀。有數人受傷,但張作霖據稱只是受了一點輕傷。車上的中國保安很快向襲擊者開火,但是扔炸彈的南方人還是逃脫了。
當天早上,有一些日本人在斜道上巡邏,遇到了兩名可疑的衣著寒酸的中國人並逮捕。搜身發現他們帶著兩枚俄國產的炸彈,還有一些廣東民主主義委員會的信件。爆炸發生時也有一些日本人目擊到現場,但是他們保持中立,當車上中國人向襲擊者開槍時,日方並沒有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