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觀瀋陽皇姑屯事件博物館
經考證,此建築建於1913年,由英國傳教士設計,作為皇姑屯火車站的附屬用房。1914年冬天,日本人佔領這座建築,將它改成奉天婦嬰醫院,據說1922年至1943年在瀋陽的日本人都在這家醫院生產。新中國成立後,這座建築先被用作招待所使用,1956年被瀋陽車輛廠分給職工作宿舍,上世紀70年代後,隨著老職工孩子長大,又在附近搭建了許多違建房,形成了較大的棚戶區。
-
皇姑屯事件中的三洞橋
1928年6月4日清晨,張作霖在由北京返回奉天的途中,火車行駛在京奉鐵路和南滿鐵路的交叉點三洞橋下時,被日本帝國主義分子啟動預先設定的裝置,發生爆炸,列車車廂被炸翻,張作霖下身受了重傷,運回大帥府後,不久便身亡。這一事件被稱為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現場。
-
皇姑屯事件:日本陰謀分裂我國東三省的前因後果
」這封電報中談到的「府主」、「極峰」都是指同一個人,即張作霖。這次事件就是後來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那麼日本人為什麼要刺殺張作霖,其起因經過到底如何?這背後又是一場怎樣的陰謀呢?田中內閣在出兵山東後,先後召開了5次「東方會議」,這個會議的重點就是針對中國形勢,陰謀分裂我國滿蒙地區,以確保日本在滿蒙地區的利益。會議後,日本加快了對張作霖的逼迫,要求張作霖解決自袁世凱以來的「滿蒙懸案」,逼迫張作霖籤訂《滿蒙新五路協定》,但張作霖在協定書上只籤了個「閱」字,並在隨後的談話中提到「不願意日本在滿蒙有壟斷性發展」,得罪了日本。
-
張作霖的七個拜把子弟兄,在皇姑屯事件後,對日本態度如何?
張作霖的七個拜把子弟兄,在皇姑屯事件後,對日本態度如何? 張作霖的七個拜把子兄弟我們都是知道的,張作相、湯玉鱗、馮德麟、張景惠、孫烈臣、吳俊生、馬龍潭。
-
張作霖在皇姑屯遇難後,裕仁天皇十分惱怒,首相和陸軍大臣被撤職
作為東北地區首領的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害死之後,日本天皇得知此消息反而勃然大怒,甚至將陸軍大臣職務撤銷,在這背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張作霖從小出生在一戶貧困的農民家庭,在清政府與日本進行的甲午戰爭中曾經參與其中,隨著清政府日益腐朽,張作霖落草為寇,自身實力越來越強大,最後清政府沒有能力再對其進行剿滅,只好對他進行招降,張作霖從此便成為清朝官員。在東北地區強盜橫行時,正是他帶領軍隊進行圍剿。替清朝廷解除了禍患。後爆發辛亥革命,張作霖成為奉系軍閥的頭領。
-
促使日本關東軍製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張作霖的原因及三名兇手的下場
1928年6月4日,日本關東軍製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轟動中外。一、日本人為何要殺親日的張作霖?河本大作,日本兵庫縣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五期,先後擔任過日軍聯隊長、參謀本部中國班班長,皇姑屯事件時擔任關東軍司令部高級參謀,軍銜是陸軍大佐。為何要炸死張作霖?河本在後來的口述回憶中,說出了原因:「遍歷中國各地,也到過排日氣氛相當濃厚的地方,但是沒有像滿洲這樣嚴重的。
-
張學良藏父親之死調查報告現身 揭皇姑屯事件(圖)
86年前,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在乘火車途中被炸身亡,史稱「皇姑屯事件」。是誰製造了這起事件?張學良的殺父仇人到底是誰?近日,一份曾經張學良收藏的關於「皇姑屯事件」的「調查報告」在蘇州被發現。昨天,發現這份「調查報告」的蘇州商人楊先生,將這份材料交由揚子晚報獨家公布,並希望這份材料能揭開一些歷史之謎。
-
盛京遊記|暢遊瀋陽皇姑屯事件博物館
皇姑屯事件歷史博物館,位於瀋陽市天山路211號。該展館建築始建於1913年,原為皇姑屯火車站附屬建築。該展館主要展出1928年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奉天皇姑屯的皇姑屯事件的相關史料,同時反映民國時期瀋陽風貌及日本侵華史。為瀋陽市第一批歷史建築。
-
日本人扶持張作霖稱霸東北,為什麼又策劃實施了皇姑屯事件
張作霖最初上位確實是借重了日本人的勢力,但是張作霖成了氣候後,對日本人的野心多了提防。張作霖對日本是有底線的,賣國賊他是不會做的。郭松齡造張作霖的反,張作霖急需用錢,只得向日本伸手。日本人趁機落井下石,說借錢可以,要答應我四個條件:一是日本人在東三省有和中國人一樣的商業權利;二是張作霖把延邊的行政權交給是日本;三是吉林到敦化的鐵路,要修到圖們;四是洮昌道各縣要建日本領事館。
-
炸死了張作霖,令日本天皇大怒牽連整個日軍,但主謀卻得以輕判
這就是著名的「皇姑屯事件」。事件發生後,張大帥被日本人炸死的消息席捲中國。作為當時中國的最高權力統治者,張作霖的死亡引起了各界的震驚,使東北局勢更加動蕩。
-
皇姑屯:近現代史上的重要地名,日本軍國主義的喪鐘在此敲響
據說,清太祖努爾哈赤打仗落單至此,筋疲力竭,在一叫桂花的農戶家討要飲食,心善的桂花給她煎餅充飢,而她一家卻吃野菜糰子,感動了努爾哈赤,認她為乾女兒,要讓她到皇宮享福,桂花沒有去,死後葬於村外,官府蓋皇姑廟以示紀念,於是,這裡就叫皇姑屯。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發生後,地名來源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
皇姑屯事件中,設計炸死張作霖的河本大作,有何結局?
河本大作貫徹著天皇陛下萬歲的信念,是一個典型的軍國主義者。他或許不出名,但他製造的「皇姑屯事件」,卻打破了日本和我國之間微妙的平衡,炸死了張作霖,幫助日本吞併了東三省。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件的始作俑者——河本大作。
-
他是「皇姑屯事件」的操刀手,「武裝移民」計劃者,結局大快人心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專列行駛至皇姑屯段,被炸得只剩個底盤,東北王就此殞命,這起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主謀是河本大作,而操刀手另有其人,他叫東宮鐵男,抗戰爆發後,他還提出了「武裝移民」計劃。最終他的下場大快人心。
-
日本人為什麼離不開天皇
明治天皇喝過的杯子不能動。明治天皇坐過的石頭不能動。明治天皇穿過的拖鞋不能動。甚至,明治天皇走過的鄉村小道,也要原樣保存。這是古代大王「國見」的再現。天皇開始復活。天皇靈開始甦醒。 即便如此,日本人為什麼還需要天皇制呢?
-
老照片重現皇姑屯事件:火車只剩下了框架,張作霖被部下抬走
「我不會幫著日本人對付國民黨,這是引狼入室,我不願做亡國奴。」張作霖在面對日本的多次拉攏態度堅決,涉及底線之事絕不與之同流合汙。也正是始終無法拿下這個充滿彪悍勁兒的東北漢子,日本人才在一手培養起他後又親自策劃皇姑屯爆炸將他置於死地。
-
皇姑屯事件幕後真兇,解放後被意外抓捕,供出暗殺張作霖全部過程
由於事件過於轟動,引起了各方勢力的關注,就在發生後的第二天,幕後策劃真兇就浮出了水面--河本大作,日本人。 河本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狂熱的軍國主義者。1926年,出任關東軍高級參謀,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各種軍事參謀活動。
-
陛下何故謀反:日本古代的後鳥羽天皇為什麼起兵「謀反」?
日本天皇在幕府時代逐漸淪為傀儡,而最能表現天皇傀儡地位的名詞就是「天皇御謀反」。日本歷史上第一場「天皇御謀反」是發生在鎌倉幕府初期的「承久之亂」,造反的天皇是後鳥羽。
-
真假天皇事件:56歲雜貨店老闆稱,自己才是真正的天皇,裕仁該退位
在二戰時期就曾經出現過這麼一件事情,這件事是非常著名的真假天皇事件。 正當裕仁天皇人受到眾多爭議之時,這時卻有一個56歲的雜貨店老闆站出來聲稱自己才是真正的天皇,那麼這位雜貨店的老闆到底是誰?而這個事件又會對歷史的日本政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
日本天皇家族為什麼持續了2000多年?
奇怪的是,日本天皇幾千年裡都是同一個家族,那麼為什麼沒有其他家族篡位呢?我們先來看看日本天皇是怎麼來的。傳說天皇是日本的創世神天照大神的後裔,也就是神的後代,有君權神授的感覺。歷史學家認為從第一代到第十四代天皇都不太可信,而從第十五代開始才有了史料記載,所以第十五代才算是真的日本天皇。回到之前的問題:為什麼從來沒有人殺了天皇篡位?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日本天皇是神的後裔,有神聖感。第二,天皇長時間沒有權力,只是一個象徵。一開始,天皇是掌權的。
-
日本歷史上,有一場匪夷所思的「天皇造反」事件
日本天皇現在僅僅是國家象徵,已不再具有實際幹預政治的能力。然而在日本的歷史上,天皇的退位、皇位的交替所伴隨著的政治權力鬥爭卻是十分激烈的。譬如花園天皇(1297-1348)的退位,就是日本歷史上較為有名的政治事件。這一事件因為日本福岡大學教授森茂曉的詳細考證,真相已漸漸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