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當畢業季,有很多關於青春的電影就會在這個時候上映,但是到了這個時候,也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在高中時代,老師總是會把早戀放在嘴邊,都會說大學的時候會遇到更好的人,拆散了很多在青春時期的少男少女,然而當我們真正離開教室,真正的離開校園的時候,就再也碰不到那個讓人心動的人。
《最好的我們》這部電影一直非常令人期待,夏天的耿耿餘淮給我們的青春帶來了一份完整的答卷。個人喜歡耿耿的天真,又喜歡餘淮的坦率,喜歡這些故事和那些人。男主陳飛宇真的是長了一張初戀臉,雖然不能用劉昊然飾演的餘淮有一點遺憾,但是對我們來說愉快就是愉快,我們最在意的就是演員是否有能力把這個人物演出來。
劇情解析:
在這部電影剛剛開始時,耿耿說他遇見餘淮時看到了這個男孩最完美的模樣,當過了很久,自己也成為有資格站在對方身邊的樣子,和之前相差了一整個的青春,這一部電影並不是在講述青春的故事,對於我們觀眾來說是在青春已經逝去的時光當中,對於那些流失的追憶。
這部電影當中有一點會被吐槽,因為在電影預告片裡有一個片段是耿耿餘淮肩膀上的畫面,但是在原著當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曖昧情節,像這樣的親密鏡頭,讓很多觀眾懷疑會不會演成偶像劇的節奏。
個人覺得滿足餘淮的魅力,在不經意間的無釐頭關心當中,一些動作和行為直接跨越了老同學之間的情誼,在這些情誼裡面好像又有一份曖昧,這也是耿耿在高中時期一種寄託,也正是看過所有的校園片段當中經常見的白月光,可能這樣說會顯得有點媚俗。
如果不把握好青春懷舊的題材的話,突然用力過猛或者用力不夠,很容易會導致整部電影變得混亂。就拿這部電影來說,預告裡面女主的聲音一開始會讓人有一點俗氣,而且沒有一點代入感。
其實女主人公是特別幸運的,也是很多女生羨慕的,因為她的青春裡有餘淮,當其他人影響勇敢的時候卻被很多的試卷還有壓力衝掉,很多人不知道這部電影到底好在哪裡,就是特別喜歡,好像耿耿餘淮就是在我們生命當中一樣。
在這部電影當中最難忘的應該就是他們的故事,也是我們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是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一切,最後的遺憾變成了嚮往,希望身邊曾經也有這麼一個人,也是因為這部電影比較真實,又有很強烈的代入感。
青春的遺憾
在這部電影當中徘徊的角色是讓人特別心疼的,他本來就是一個特別陽光的男孩子,又有鮮明的個性,但是因為頹廢讓很多觀眾特別傷心,特別擔心他們最後的崛起是走在平行線上,在各自的人生當中和對方沒有關係。
好在經歷過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我們都還是在彼此等待著兩個人,而餘淮也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學霸其實也是特別的平凡,而學霸也是有青春的。這部電影上映之前,很多人都抗拒用其他人來扮演主角,其實我們理性地想一下,如果事實上沒有人活成他們樣子,可能我們也只知道青春當中缺少這樣的一個人。
這部電影當中講述了韓敘的情緣,貝塔的不認輸,還有張老師的囉裡囉嗦,這些損友的故事都發生在已經回不去的高中時期。整部電影都在講述的高中時期發生的所有事情,高考倒計時帶來的壓力,高中時期的青澀、逃課,全部都體現在這裡面,而我們在高中的時候又是非常清純的。
可能這整部電影在青春裡都有一個忘不掉的名字,以至於耿耿可能是因為她自己非常勇敢,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女生羨慕她,也是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才會欣賞這樣的女主角,而這也是真正的青春。
個人覺得在年少時的喜歡,最終也只能變成遺憾,年少的喜歡可以反過來說,喜歡年少的你,當時不夠好的,我們錯過了最好的他,最好的他也錯過了最好的我。
當我們走進青春的最後時,到底什麼時候才是最好的我們?我們又會在哪個階段碰到對的那個他?人的這一生說快也快,說慢也慢,而我們就應該是讓自己不留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