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11月剛過月頭,商家們就開始為雙十一預熱,各種打折優惠,今年的雙十一相比很多人也有想買的東西,特別是女生。
近日聽聞女大學生為了雙十一能夠買買買,竟然連吃3周泡麵,室友也參與其中,真的是夠拼的啊!
5日,江蘇南通大四學生洪佳和室友稱,她們已經連續吃了三周的泡麵,幹吃脆面、拌火雞面、水泡麵...不同的口味換著吃。
目的就是攢錢,為了雙11清空自己的購物車!
洪佳說,過完雙11再也不要看見泡麵了!洪佳的室友也是為了雙十一吃泡麵,但吃的是拌麵,兩人每天換著不同的口味,想也知道不換口味真的要膩死人了。
洪佳做了一個清晰的帳單,上個月15號到這個月5號,總共花了251元,生活費總共1000元。剩下的749元就等著雙十一買買買,買一些護膚品面膜之類的。
小姑娘省吃儉用為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似乎並沒有錯,但是這種方法不可取,現在是好好對自己,身體健康才是第一位,這樣不健康的飲食方式會造成腸胃受損的,過雙十一也要量力而行啊。
「雙十一」網購提示:
合理規劃理性消費
「雙十一」促銷力度相對較大,往往容易引起消費者衝動消費。消費者要根據家庭或個人實際需求,預先擬定購物清單切忌衝動消費。根據以往經驗,一些消費者在「爆款秒殺」「巨惠特賣」的誘惑下,生怕錯失良機,卻忽視實際需求和比價的必要性。在「雙十一」過後,盤點自己的戰利品時就會發現,其中一部分商品屬於不必要的購入,有的還陷入退貨難的窘境,或遭遇商家設置的價格陷阱。
熟悉規則盡享優惠
促銷活動期間,一些店鋪裡「特價商品」經常收款後不發貨,賣家的解釋是「缺貨」「售罄」或者「備貨不足」。建議消費者購物前先向賣家了解商品存量情況,並就送貨時間、退換貨手續等問題達成協議,並注意保存好聊天記錄,避免日後發生糾紛。還有部分商家設置了預付定金制度,以參與預訂的消費者越多商品的成交價格越低來吸引消費者,使消費者在不知道最終會有多少人參加預訂和最終成交價的時候預付了定金。
貨比三家質量第一
參加「雙十一」活動的商家良莠不齊,某些有「心機」的商家會趁此機會拋售庫存和滯銷產品,甚至是假冒偽劣商品。消費者在選購前要注意仔細查看商品的技術參數和相關說明,特別是消費者對商品的購買評價,而不要被圖片、宣傳等蒙弊。細心的消費者還可以多關注幾家網站(店),做到貨比三家。同時,消費者在收到貨物時一定要及時查驗貨品,一旦有質量問題及時維權。
查驗信息保障信譽
好的商家是購買到質優價廉商品的前提和保證。消費者應儘量選擇專業性強、信譽度高、交易量大、消費者評價好的電商,並看清相關網站(店)是否有聯繫方式,是否公示ICP備案號和電子營業執照等信息,在付款方式上儘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中介付款或貨到驗貨後付款方式。
知法懂法控制風險
《消法》、《七天無理由退換貨規則》等規定部分網購商品可以七天無理由退貨。要注意了解並明確商家對於優惠活動的種種前置條件,而對於「不支持七日無理由退貨」「定金恕不退還」等不合理條款要堅決予以抵制。但有四大類商品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一是消費者定製的商品;二是鮮活易腐的商品;三是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位化商品;四是交付的報紙、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