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政府發布最新報告,闡述對北極地區的政策立場

2020-12-07 雲海任我遊

#北極及北極圈爭議區新動向#最近挪威外交部起草了題為《挪威在北極地區的居民,利益及能力》具有最新戰略意義的一份報告,闡述了挪威政府對北極地區所持的政策立場。2020年11月27日挪威首相埃爾娜 索爾伯格籤發並正式對外發布了這份政府報告。報告中指出,挪威政府對北極及以北地區的所採取的的政策是一貫的,與此前提出的涉及以北兩份報告如《機遇與挑戰》(2005年-2006年)和《願景和實施辦法》(2011年至2012年)提出的政策想法是一致的。這份報告《挪威在北極地區的居民,利益及能力》是在《北極世界》(2014年)以及針對極北地區提出的戰略構想,基本方向等文件基礎上起草的。

挪威高山湖泊

該報告長達189頁。內容主要由8個部分構成,摘譯如下:

總目標;挪威對外政策以及北部地區安全政策;(其中包括分章節如與北約,美國,俄羅斯,北極地區毗鄰國家,巴倫支海合作,歐盟,中國等國關係,土著居民,氣候變化);北部地區社會發展問題;企業活動及專業化經營問題(主要涉及經濟及經濟政策);開發建設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等問題;社會發展政策;財政支持及管理問題;文件引入和應用的相關術語及定義釋義。

挪威高海拔公裡

在這份文件中「北極」是指北極地區與北極圈之間現有的陸地及海洋;「極北地區」是指跨境以北地區陸地和海洋,具體包括從挪威南部謝爾-哈羅加蘭德(Ser-Haloganland)至西部的格陵蘭海,東部至伯朝拉海,即到烏拉爾山脊以北子午線一帶。之所以提出極北地區這一概念,是因為曾幾次通過在北卡洛特(芬諾斯坎迪亞北部)以及巴倫支地區進行跨國合作倡議等方式來維護挪威的利益;現在一般習慣地把「挪威以北地區」和「極北地區」作為北極地區的一個組成部分來看待。在這份文件中指出,與此同時,因受墨西哥灣氣流的影響,挪威北部地區的氣候條件與北極其他地區在氣溫和冰凍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日前,即在12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參加《俄羅斯24》電視臺《2020-俄羅斯志願者》電視直播節目使曾表示,他相信未來十年俄羅斯將對北極地區以及北部領土進行大規模開發利用。包括這一地區的礦產資源開採等活動,因為俄羅斯大部分國土位於北溫帶。與此同時,他還強調指出,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基礎極其薄弱。即使開展各項資源開發和利用等企業經營活動,也要採取必要的環保措施將環保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巴倫支海

相關焦點

  • 《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8卷)發布
    12月28日,《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8卷)發布會暨「北極前沿問題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舉辦。會議第一階段舉行《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8卷)發布會,《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8卷)主編、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劉惠榮教授對各位專家、領導的蒞臨表示感謝,並就《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8卷)主要內容、重點關注及北極相關研究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 《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發布
    《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是由中國海洋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承擔、法學院黨委書記劉惠榮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培育項目「北極地區發展報告」的研究成果。極地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北極地區發展報告》是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團隊的品牌成果之一,自2014卷發布之後,迄今為止已經連續出版五卷,2019卷是第六卷。
  • 正在「升溫」的北極城市:挪威特羅姆瑟的故事
    加速升溫正在改變北極不僅是特羅姆瑟這座位於極圈內的城市,整個北極都在因氣候變暖而改變。據挪威極地中心發布的報告,科學家多年來收集的數據證明,北極正以驚人的速度升溫,且幅度遠高於地球上其他地區。2014年,挪威政府在關於北極政策的報告中指出,北極地區氣溫上升的速度驚人,是全球平均升溫水平的兩到三倍。1980年以來,巴倫支海冰蓋消失了近一半的面積,這佐證了氣候變化對北極帶來的影響。中國冰川學家秦大河2014年在《地理科學進展》上發表了《氣候變化科學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論文。
  • 北極藍皮書(2019卷)發布—新聞—科學網
    據介紹,《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是由中國海洋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承擔、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劉惠榮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培育項目「北極地區發展報告」的研究成果。極地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的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北極地區發展報告》是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團隊的品牌成果之一,自2014卷發布之後,迄今為止已經連續出版五卷,2019卷是第六卷。
  • 外媒:中國的北極政策已成型,近北極國家的一顆雄心!
    事實上,中國政府至今仍未公布其正式的北極政策,這與北極地區其他主要參與者(如美國和歐盟)形成鮮明的對比。因此,人們對中國的北極計劃有諸多猜測。01中國聲音,開始傳遍北極圈!鑑於中國對北極地區的興趣日益濃厚,它應該闡明其北極目標。為了減輕北極國家的擔憂,中國高級外交官已經開始公開闡明中國在該地區扮演的角色。
  • 陳雲林向芬蘭官員闡述中國政府關於臺灣問題的立場政策(2003.04.16)
    陳雲林向芬蘭官員闡述中國政府關於臺灣問題的立場政策(2003.04.16) 時間:2005-07-02 11:32   來源:   新華網赫爾辛基4月16日電(記者趙長春)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雲林16日在這裡分別會見了芬蘭議會第一副議長莉薩
  • 挪威最高院批准政府北極石油勘探計劃
    【電纜網訊】挪威最高法院星期二批准了政府的北極石油勘探計劃,駁回了綠色和平組織等環保機構的訴訟,他們聲稱該計劃侵犯了人們享有健康環境的權利。 雖然此案具體涉及四年前頒發的十份勘探許可證,但環保運動人士希望他們的上訴能夠樹立限制石油工業在北極擴張的先例。 挪威是西歐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日產量約為400萬桶石油當量。 首席大法官Toril Marie Oeie在宣布判決時說:「最高法院駁回訴訟。」
  • 以俄「北極戰略」視角看北極地區博弈
    近年來,隨著海洋戰略地位的不斷提高,北極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話題。俄羅斯政府自2007年在北冰洋羅蒙諾索夫海嶺插上國旗以宣示主權訴求以來,對北極的科學考察、開發、軍事部署不斷加快,並於2009年在其國家安全會議網站上正式出臺了「北極戰略」。
  • 北歐國家點讚中國對北極的貢獻
    芬蘭政府代表團成員、北極理事會社會、經濟和文化專家組聯合主席、拉普蘭大學北極中心主任蒂莫·科伊武羅瓦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碳排放是北極地區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約20%的全球氣候變暖和冰雪覆蓋的減少都源自碳排放。在2017年5月芬蘭開始就任輪值主席國時,北極八國的外長們承諾,在2013年的基礎上,到2025年各國將碳排放總量減少25%~33%,這對減緩北極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 芬蘭外交部北方政策大使:合作共贏是北極未來主旋律
    現在需要推動相關方達成共識,即如林內總理所言,未來北極地區的環境保護工作不見得與氣候變化帶來的經濟發展新機遇有衝突。芬蘭新政府在環境和氣候規劃中明確,在北極地區可以以均衡的方式促進可持續經濟活動。  雷尼卡表示,當前,歐盟產業政策中雖未明確北極地位,但事實上已經包含在內。
  • 挪威的北極群島遭遇創紀錄的高溫
    挪威氣象研究所說,周五,位於挪威大陸和北極之間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溫度達到了創紀錄的21.7攝氏度。挪威去年的一份報告說,北極島嶼的變暖速度比地球上幾乎任何地方都要快,這凸顯了從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亞的北極其他地區的風險。
  • 中國的北極政策
    為了闡明中國在北極問題上的基本立場,闡釋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政策目標、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主張,指導中國相關部門和機構開展北極活動和北極合作,推動有關各方更好參與北極治理,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和促進北極的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發表本白皮書。  一、北極的形勢與變化  北極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 北極地區概況
    北極地區是指以北極點為中心的廣闊地區,即北極圈(北緯66°33')以內地區,包括極區北冰洋、邊緣陸地及島嶼、北極苔原帶和泰加林帶,總面積為2100萬平方公裡,約佔地球總面積的 1/25。其中陸地近800萬平方公裡,全部歸屬於8個環北極國家,但北冰洋仍屬國際公共海域。北極地區有居民700多萬,與無人居住的南極地區形成鮮明對照。  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礦物和漁業資源。儘管現階段開發油氣資源在技術上不可行,但全球變暖正在使北極地區冰面以每10年9%左右的速度消失,油氣開發今後可能會趨於可行。
  • 舌尖上的「挪威北極鱈魚」最全視頻做法集合!值得收藏
    近期,挪威海產局完成了最新的挪威北極鱈魚烹飪教學視頻的錄製。此次推出的四道挪威北極鱈魚烹飪視頻,在菜式上以東南西北為主題,與中國各地知名菜系的料理方法相融合,涵蓋了豐富的中華風味。充分突出了挪威北極鱈魚烹飪的多樣性。
  • 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萊莫
    萊莫向記者介紹說,北極理事會的永久秘書處就設在特羅姆瑟,可見特羅姆瑟在北極地區的重要性。據了解,北極理事會成員包括挪威、瑞典、丹麥、冰島、芬蘭、加拿大、美國以及俄羅斯八個北極國家。2013年,中國、印度、義大利、日本、韓國和新加坡成為該理事會正式觀察員。  近年來,由於挪威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特羅姆瑟經濟獲得長足發展。
  • 挪威北極鱈魚節拉開帷幕
    在發布會開場的歡迎視頻中,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介紹道:「挪威北極鱈魚在挪威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挪威漁業中最重要的資源,以其品質、營養和烹飪多樣性而聞名。儘管挪威北極鱈魚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海產,但其消費量逐年穩步增長。我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像我們一樣喜愛挪威北極鱈魚。」
  • 北極「新開發時代」
    目前,參與北極航道開發的俄羅斯、美國、加拿大、芬蘭等都擁有自己的破冰船。  北極地區還是重要的資源與能源蘊藏地。美國地質調查局在2008年發布的報告認為,北極地區擁有世界上13%未探明儲量的原油和30%未探明儲量的天然氣資源。這使許多大型油氣公司對北極地區的油氣資源趨之若鶩,力圖在北極尤其是資源的開發進程中佔得先機。
  • 挪威最新入境與轉機政策
    8月26日,挪威外交部更新了境外旅客入境檢疫規定,規定顯示:自8月29日起,北歐地區的以下國家和地區以及歐洲經濟區 /申根地區的國家將標記為「綠色或黃色」,因此不受外交部旅行委員會的限制,入境挪威時可免除檢疫:丹麥的部分地區(北日德蘭半島、丹麥南部、格陵蘭島)、愛沙尼亞、芬蘭、匈牙利、義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以及瑞典的部分地區
  • 北極,一個不斷升溫的地區火藥桶
    儘管阿拉斯加地處北極邊境,但地理位置優越,同時蘊藏了豐富的油氣、礦產資源。在加拿大,絕大多數的人口都居住在距美國邊境數百公裡的地方,加拿大政府也繼續對其北極邊疆的發展和資源給予短暫的關注。華盛頓和渥太華都批准了在北極地區加大資源投入,包括新的破冰船以及具有極地航行能力的船隻;但是他們的投資仍然遠遠落後於俄羅斯。
  • 專訪: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
    新華社挪威特羅姆瑟1月26日電專訪: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萊莫  新華社記者張淑惠 梁有昶  「我們正在推動一個項目,看看是否有可能開通從北京或者中國其他大城市到特羅姆瑟的直航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