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全球頭號死因一直是它

2020-12-12 澎湃新聞

傳染性疾病「奪命」,少了

今天,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00至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出現變化。

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中有七個為非傳染性疾病,其所致死亡數佔全球死亡總數的44%。而在2000年,全球十大死因中,非傳染性疾病為4個。WHO稱,應進一步重視全球預防和治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等相關工作。

在約旦北部馬弗拉克省的扎塔裡難民營,一名約旦衛生援助協會的醫護人員,正抱著一名營養不良的男孩。/WHO

缺血性心臟病,20年的頭號殺手

《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依次排序是:缺血性心臟病,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兒疾病,氣道、支氣管腫瘤和肺癌,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腹瀉,糖尿病和腎臟疾病。此外,不論男女,前4位死亡原因一致。

「醫學界」發現,部分死因出現明顯的「增」或「減」趨勢。

「增」勢組包括缺血性心臟病,氣道、支氣管腫瘤和肺癌,糖尿病和腎臟疾病。

其中,缺血性心臟病已威脅人類健康20年,持續是全球首要死因。2000-2019年,由之導致的死亡數不斷增加,於2019年增至近900萬,佔死亡總數的16%。在死因榜單排名第6位的氣道、支氣管腫瘤和肺癌,造成死亡人數從120萬上升至180萬。

增幅突出的是糖尿病和腎臟疾病。2000年至今,由糖尿病導致的相關死亡數,增長70%,這使其於近年進入全球十大死因。同時,糖尿病是造成男性死亡人數最多的原因,自2000年以來,死亡數上升80%。而腎臟疾病於2000年,是全球第13位死亡原因,死亡數約為81.3萬。2019年,升至第10位,死亡數達130萬。

在「減」勢組中,位居全球第4大死因的下呼吸道感染,雖是最致命的傳染病,但近年來的死亡人數大幅下降。同時,新生兒疾病是全球新生兒絕對死亡人數下降幅度最大的類別之一。2019年,新生兒疾病造成200萬新生兒和幼兒死亡,比2000年減少120萬。死亡數下降最明顯的是腹瀉,從2000年的260萬,降至2019年的150萬。

此外,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相關死亡,也不容忽視。尤其是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對女性有較大影響。在全球範圍內,其導致死亡人數中約65%是女性。

在俄羅斯莫斯科,一名老年婦女拄著拐杖,小心翼翼地下車。/WHO

全球傳染病死亡人數下降,

對發展中國家仍是挑戰

從整體死亡數看,傳染性疾病的威脅在下降,其在全球死亡總數的佔比降幅明顯。

比如,2000年,愛滋病毒/愛滋病位列全球第8大死亡原因。20年來,由其導致的死亡數下降51%。2019年,它在全球死亡原因榜單排第19位。結核病也跌出全球十大死因,從2000年的第7位,降至2019年第13位,全球死亡人數減少30%。

但從全球看,中低收入國家仍被傳染性疾病「威脅」。在低收入國家的十大死因中,有6個仍然是傳染病,包括瘧疾(第6位)、結核病(第8位)和愛滋病毒/愛滋病(第9位)。同時,WHO多份報告顯示,近年來,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等傳染病防治,總體進展放緩或徘徊不前。

在象牙海岸納西安村的產婦保健中心,母親們正在等待給孩子接種結核病等疫苗。/Frank Dejongh, UNICEF

健康壽命沒有明顯增加

《報告》還發現,全球人更長壽了。2019年,全球人均預期壽命超過73歲,較2000年延長6歲多。

但《報告》稱,單看死亡數和人均壽命,並不能全面反映總體疾病負擔。因為,這多出來的6年裡,只有約5年是健康壽命。與之相對的,是全球殘疾率呈上升趨勢。

數據顯示,造成死亡最多的疾病和健康狀況,亦是致人殘疾、造成健康壽命損失的主要因素。比如,在2000-2019年,與糖尿病有關的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增加80%以上。同期,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形式痴呆症的DALYs幾乎翻番。

「不知死,焉知生。」WHO稱,這些最新估計,清晰地表明醫療衛生領域急需資源、投資之處。

WHO總幹事譚德塞博士指出,這些新的估計數據再次提醒我們,我們需要迅速加強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工作。它們突顯了公平、全面地大幅度改善初級衛生保健服務的緊迫性。從抗擊非傳染性疾病到管理全球大流行病,強有力的初級衛生保健顯然是一切衛生工作的基礎。

資料來源:

1.Global Health Estimates. WHO

2.WHO reveals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 2000-2019. WHO

3.The top 10 causes of death. WHO

來源:醫學界

作者:燕小六

審稿:田棟梁

校對:臧恆佳

原標題:《20年來,全球頭號死因一直是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世衛報告公布全球十大死因 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
    新華社日內瓦12月9日電(記者 劉曲)世界衛生組織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在過去20年全球十大死因中,非傳染性疾病佔了7個,其中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糖尿病和痴呆症躋身前十。這份名為《2019年全球健康評估》的報告涵蓋了2000年至2019年的全球健康數據。
  • 世衛組織《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稱——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
    原標題:世衛組織《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稱——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 (記者張磊)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報告》涵蓋了2000年至2019年按年齡、性別和原因分列的全球、區域和國家人口健康的時間序列數據,如預期壽命、死亡率以及疾病負擔等。
  • 世衛組織公布全球十大死因 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
    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世界衛生組織網站消息,根據世衛組織9日發布的《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在當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個是非傳染性疾病。過去20年裡,心臟病一直是全球首要死因。糖尿病和痴呆症也進入前十。資料圖:英國南格洛斯特郡的農場主,70歲的溫斯頓·豪斯便與兒子一起在自家農場種下了六千棵橡樹,以紀念因心臟病發去世的妻子。
  • 世衛組織估算:2019年全球平均壽命超73歲
    來源:央視世衛組織發布最新全球十大死亡原因 缺血性心臟病仍為人類健康「頭號殺手」當地時間9日,世衛組織發布《2019全球健康預測》報告,涵蓋2000年至2019年間的數據分析。報告顯示,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中的七個為非傳染性疾病,缺血性心臟病仍然是頭號殺手,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以及糖尿病進入前十,位列第七和第九位。其餘十大死因分別是:中風、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兒疾病、氣管癌支氣管癌和肺癌、腹瀉、腎臟疾病。愛滋病和結核病不再是全球十大死因。報告指出,過去20年心臟病一直是全球主要死因。
  • 全球第一大死因,離年輕人到底有多近
    被稱為「全球頭號死因」的心血管病是什麼?為什麼它會導致猝死?怎樣才能遠離它? 近十年來,中國城鄉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越來越高了。雖然在中國,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年齡是 62 歲,但它的發病卻逐漸年輕化。
  • 中風為什麼成為中國人十大死因之首?
    這些變化歸根到底源自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活習慣改變,知名雜誌《柳葉刀》就曾總結過從1990年到2017年中國主要死因變化,在經濟不發達的年代,排名前十的主要死因中還可以見到不少傳染病和感染病症,甚至三十年前(上世紀90年代),我國疾病負擔最大的仍是下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兒疾病。而到了2017年導致我國居民早死的前五名死因全部是慢性病,分別為腦卒中、缺血性心臟病、肺癌、慢阻肺和肝癌。
  • 留學生日本失聯20天後遺體被發現 家屬質疑死因
    失聯20天後,遺體被發現。8月29日,日本靜岡警方告訴蔡女士,在該縣富士宮北山發現了馮如羿的遺體。蔡女士說:「護照、銀行卡都不見了,隨身物品只有一部手機,還是被水浸泡過的,很難打開。」據吾愛全球籤證中心報導,馮如羿生於1994年,本科就讀於江西南昌的東華理工大學,在國內讀了兩年後,作為交換生,又在日本城西國際大學讀了兩年。
  • 全世界青少年十大死因之一竟是它
    世衛組織報告指出,溺水是全世界各區域兒童和青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世衛組織報告:溺水是世界各區域青少年十大主要死因之一2014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全球溺水報告:預防一個主要殺手》。這是世衛組織首次專門就溺水問題編擬報告。報告稱,溺水是全世界各區域兒童和青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全球每年共有37.2萬人溺亡。
  • 著名間諜小說作家去世,享年89歲,死因已經露出
    勒卡雷的經理人證實了這一消息,稱死因與新冠軍杯無關。JohnLacare的《柏林諜影》、《頭號要犯》、《冷戰諜魂》、《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等經典作品都被改編成了電影和電視劇,使他成為了20世紀世界上最著名的間諜小說家。JohnLecare的生活就像他的許多小說一樣充滿色彩。
  • 98歲二戰納粹頭號通緝犯在待審期間死去
    人民網8月13日訊 據BBC報導,二戰納粹罪犯通緝名單上的頭號通緝犯喬塔裡的律師霍瓦特11日說,喬塔裡是10日上午在匈牙利的一家醫院死去的,死因由多種疾病導致。  報導說,喬塔裡一度是二戰納粹罪犯通緝名單上的頭號通緝犯,他被指在二戰期間參與把15,700名匈牙利猶太人送進奧斯威辛死亡集中營的行動。他生前面對的犯罪指控涉及他在匈牙利和鄰國斯洛伐克的戰爭罪行為。  喬塔裡在二戰後逃往加拿大,在蒙特婁和多倫多做一名藝術品推銷商,在1997年被剝奪加拿大國籍後失蹤。
  • 俄羅斯「如有神助」,全球頭號「神奇」飛彈,無限續航永不落地
    再者來說世界上還有一些一直在試圖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國家,例如土耳其。還有一些痴心妄想的國家就像波蘭,波蘭國家現在都在做著自己的「春秋大夢」,妄圖滅掉俄羅斯。 只不過在這場21世紀海洋爭霸的角逐賽裡,美國和俄羅斯是頭號嘉賓,這兩個國家經常就在上演著精彩絕倫的軍事較量。美國在航空母艦的建造路上樂此不疲,俄羅斯就去研製高超音速飛彈,為的就是專門克制美國的航空母艦。
  • 得乾隆盛寵20年的令妃,卻慘遭毒殺?153年後出土屍骨揭開其死因
    令妃的死因一直成謎, 有人說是毒殺,有人說是皇室的「殘酷」,可令妃到底的死因是是什麼,在她死後153年,她的屍骨上我們找到了答案!自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之間的10年中,令妃為乾隆皇帝生育4位皇子、2位公主;自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四十年之間的10年中,她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乃係乾隆後宮實際上的執掌人。
  • 「全球百大DJ」艾維奇逝世,「隱退」兩年死因成迷!
    竟沒想到是瑞典著名的DJ Avicii,他的屍體在4月20號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被發現,終年28歲,他的發言人拒絕透漏死因,家人現在受到重創,期待各方尊重死者與遺囑的隱私,有網友傳言,Avicii出道後一直備受健康問題困擾,有酗酒的毛病的她也經常因病停工,2014年還做了膽囊及盲腸切除手術,後來又因身體原因被無限期停止工作,不過在去年他突然帶著他的新專輯《AVCI
  • 美方稱中國是自二戰以來全球最大威脅,是對民主和自由的「頭號威脅...
    法新社記者: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昨天發表文章稱中國是自二戰以來全球最大威脅,是對民主和自由的「頭號威脅」。中方對此有何回應?華春瑩:現在,美國國內疫情非常嚴重,很多中國人跟我一樣都在密切關注、而且非常同情美國人民現在的處境。
  • 華納兄弟是如何給《頭號玩家》做營銷的
    史匹柏上一次有如此亮眼表現的作品,還是2008年的《奪寶奇兵4:水晶骨頭》,該片北美首周末票房1億美元。 華納兄弟是如何給《頭號玩家》做營銷的? 周四,上映第一天,《頭號玩家》大約在3500個影院播放,並計劃在周五前增加到4200個(已實現,目前是4234個)。與此同時,電影也於當天在全球63個海外市場開始上映。 上映前夕,《頭號玩家》在爛番茄的新鮮度為78%,但有意思的是,它的想看人數卻高達98%。這跟它早前在西南偏南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引發的口碑發酵有著一定聯繫。
  • 《流放之路》全球尋找頭號暗黑玩家 拿價值百萬終極大獎
    導 讀 流放之路為玩家們帶來了全球尋找頭號暗黑玩家的活動,本次活動中有超百萬的大獎在等待著第一個完成所有挑戰的玩家
  • 頭號帝國火中取慄
    來源:中國經營報頭號帝國火中取慄文/(英)託馬斯·奧特/李陽/譯100多年前,國際政治的變局對英國的影響,比對任何其他大國都大,而「中國問題」對英國的的衝擊,源於它作為當時世界頭號強國的雙重性質如果將英國的利益確定為全球性的,那就要求英國的力量必須能夠延伸至全球各地,然而列強勢力布局的廣泛變化,對英國造成了限制。這些變化,既反映也加強了英國力量的雙重性質。危險的「孤立」俄國擴張對英國利益形成了最嚴重也最持久的威脅,它始終是歐洲列強體系中穩固的一部分,1894年與法國結盟後更是如此。
  • 2020 年 12 月頭號惡意軟體:Emotet 再度成為頭號惡意軟體威脅
    2020 年 12 月最新版《全球威脅指數》報告。Emotet 全新惡意垃圾郵件攻擊活動使用不同的投遞技術來傳播 Emotet,包括嵌入式連結、文檔附件或密碼保護壓縮文件。 Emotet 於 2014 年首次被發現,並由開發人員進行定期更新,以保持其惡意活動威力。國土安全部估計,涉及 Emotet 的每起事件均需組織耗費 100 多萬美元來消除影響。
  • 全球頭號飛彈即將亮相,射程覆蓋大半個地球,美國要求立即銷毀
    正因如此,在人們深刻認識到核武器的危害後,國際上對這類裝備的研發和使用採取了非常嚴格的管制措施,各國、各組織間都籤訂了大量限制核武器的條約,但發展至今,核武器的作用已經不單單是一種軍事裝備,它存在於世更關鍵的意義在於平衡國際關係,所以,想要徹底禁止並銷毀核武器在短時間內基本不可能完成。
  • 莫扎特的神秘死因
    莫扎特逝去時剛滿35歲,他是1791年12月5日,在一個很冷的晚上逝去的。莫扎特逝去的時候,他的妻子臥病在床,送葬的人寥寥無幾,他是被看守公墓的一個老人下葬的。最神奇的是莫扎特的死因不明,對他的死因一直爭論到今天,沒有統一的結論。據說,當年莫扎特生病時,維也納最好的一生對他進行過救治,但是治療無效,他就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