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小王子》時,還是個中學生。好些年前的一個周末,在書店閒逛時見到一本中、英、法三語版本的《小王子》,心裡朦朦朧朧有一種學英語就要看英文原著的念頭,便買了些英文書回家。
而這本附帶法文版,當然是我賺到了,雖然一個法語字母都不認識。當然,直到大二才看完第一本英語書,後話不提。我便是在這樣的情形中認識了《小王子》。
由於第一次閱讀它的年代實在久遠,已記不清當時的感受。很可能是,極快速地看完中文版,沒什麼特別的感受,然後束之高閣。
直到幾年後重看《三毛全集》時注意到,三毛寫道,《小王子》和《紅樓夢》是她最愛的兩本書。於是,再看《小王子》的欲望被燃起了。
前前後後,看了近20來遍。
重新認識它,真是人生中極其美好的的一件事。
重讀時,眼淚不斷落下,一次又一次。得歸咎於我的共情能力極佳,能輕易地被文學作品煽動情緒。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我看見了一個我不了解的自己,以及無意識渴望的夢。
小王子是小孩子,他不理解大人為什麼沉迷虛幻的權利、銀行裡的金錢數字、道聽途說世界的廣袤,他的生活安詳卻又單調: 做飯,拔猴麵包樹苗,給玫瑰花澆水、捉蟲,聽她抱怨,看她炫耀自己的美貌,不合後便賭氣離家出走。
我本應該猜出,她那令人愛憐的花招後面所隱藏的溫情。我那時太過年輕,不懂得如何去愛她。」
是否,我們也太過年輕,不知道怎麼去愛我們愛的人。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好在,只有肯學,就不算太遲。
也正是因為如此,「離開,是他回到玫瑰身邊的第一步。」 也許,要經歷分別,才明白團聚的難得。要經歷失去,才了解曾經擁有的珍貴。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願我們不曾失去,便懂得珍惜。
電影版的《小王子》就令人很是心澀,當他終於記起他的玫瑰,回到他的星球。他的玫瑰花,卻已經變成了灰燼,煙消雲散。
這麼一本薄薄的小書,包含的內容卻十分豐盛。
成人的物質與勢利,失去了欣賞美麗、純真能力的人。
酒鬼星球的人,「你不能用錯誤彌補錯誤啊!」
關於馴服與被馴服,「如果你馴服了我,我們就互相必不可少了。對我來說,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
「我要對我的玫瑰負責....」
在讀英文版《the little prince》之前的幾年,便聽過兩個mp3音頻的朗誦英文版,一個青年男人和一個小孩合作的版本,十分動人。
英文版,對情緒衝擊不如幾年前的中文版,也注意到了一個以前沒在意的地方。
「你明白,路很遠。我不能帶著這付身軀走。....就像剝落的舊樹皮一樣,舊樹皮,並沒有什麼可悲的。」
這讓我想起了楊絳《我們仨》裡,錢媛死的時候,楊絳夢見她來看他們,鍾書說:「叫阿圓回去,回家去。回到她自己家裡去。」
「她拉我走上驛道,陪我往回走了幾步。她扶著我說:'娘,你曾經有一個女兒,現在她要回去了,他要我回自己家裡去。」
也許,我們的身軀也只是塊樹皮,當樹皮舊了、壞了,我們就脫下它,回到我們真正的家裡去。
當然,我們依然地繼續我們的星球生活,願每一隻等愛的狐狸,都能找到它的馴服與被馴服者。
每一個成人心裡的小王子,回去見他的玫瑰花時,那朵玫瑰依然鮮活而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