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原來是雙星系統?除了太陽以外,我們星系還有「第二太陽」

2020-12-15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2006年對於全世界的天文愛好者而言,都是意義重大的一年。在2006之前,所有與天文有關的書籍,對於太陽系行星的描述都是九大行星。除了我們現在所了解到的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一顆冥王星。這是因為冥王星的體積實在是太小了,而且在它的附近發現了更多的星球,從而推動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定義了行星。根據重新定義的行星,冥王星正式從地球九大行星中除名。

但是在這次會議之後,除了接受會議對冥王星決定的人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持不同的意見。其中一部分人認為,冥王星依然是一顆行星。因為冥王星本身就符合原先的行星標準才會被納入行星的範圍,只不過是後面發現了其他的行星才把行星的定義給改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雖然冥王星已經不再是行星,但是在太陽系的邊緣位置,仍然存在著一顆在影響太陽系的行星。

除了目前我們認識的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一片奧爾特雲位於太陽系內,這片奧爾特雲依然受到太陽的引力。於是有人就提出一個大膽的猜測,認為在早期的太陽系中存在兩顆恆星。也就是說,太陽系其實是一個雙星系統。阿維·羅布與阿米爾·希拉傑都來自美國的哈佛大學,他們認為,如果太陽系早期存在兩顆恆星是正確的,那麼就可以解釋第九大行星以及奧爾特雲存在的原因。

宇宙一直以來都隱藏著各種各樣的奧秘,這才令無數天文學家們聚精會神地研究宇宙。但是就連我們所處的太陽系,我們人類目前了解到的也知之甚少。太陽系早期形成的演變,八大行星形成現在排布序列的原因等,一直都沒有答案。

但事實上,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系統性的,都能隨著宇宙的奧秘一同解開。但是在目前研究太陽系的道路上,有兩個大難題一直阻擋著我們前進。就是我們剛才所提到的:為什麼太陽和奧爾特雲之間存在萬有引力?以及太陽系是否真的存在第九顆行星。

與其他星雲是真實存在不同,奧爾特雲其實是科學家們提出來的概念性星雲。科學家們認為,在距離太陽十萬個天文單位左右的地方,聚集了大量的彗星。這些彗星的活躍程度參差不齊,但是它們連綿不絕地環繞太陽系,就像一個球狀星雲包裹著太陽系。它與科學家們猜想的第九顆行星一樣,都已經被推測出存在的可能,就差最後的證據證明。

為了解釋兩個問題,有科學家提出了太陽系雙星系統的理論。但如果地球真的存在兩顆恆星,那麼另外一顆去哪裡了呢?第一種解釋認為,早期的雙星系統極不穩定,有可能被其他星系吸引走了。還有一些人認為,宇宙早期混亂的環境使其受到了撞擊,從而解體了。目前我們也只能耐心等待最新的消息,解開太陽系最初的奧秘。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是雙星系統?如果有另一顆恆星,出現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太陽系是雙星系統?如果有另一顆恆星,出現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在對宇宙當中的恆星系統進行觀測的過程中,科學家們將其進行了分類。根據恆星系統當中恆星數量的多少,分為了但恆星系統,雙星系統以及多星系統,在我們生存的太陽系當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恆星,所以太陽系是一個單恆星系統。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
    每天我們都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這是因為太陽正在圍繞太陽旋轉,公轉不僅產生地球上日出日落,而且使地球產生四季變化,四季變化是地球物種多樣性形成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沒有地球圍繞太陽的旋轉可能沒有發生地球上有那麼多多彩的生物,為什麼地球圍繞太陽旋轉?
  • 30顆「無家可歸」的雙星被發現被拋離星系而流浪宇宙!
    其實茫茫宇宙,除了星系以外,不乏一些獨行者甚至還有一些拖家帶口的星體,它們漂浮在任何已知星系外的太空中,流浪宇宙!但是其中原因卻錯綜複雜,但是大部分是被迫離開星系的。拿雙星來說,當兩顆足夠大的恆星相愛而彼此靠近時,它們的感情可能會逐漸開始穩定下來。天文學家稱這些恆星夥伴為雙星系統,它們互相圍繞對方旋轉不離不棄,它們相互環繞,將氣體聚集在一起,有時甚至一起從死亡中復活。它們可能漂浮在任何已知星系之外,也可能是在其中一個太陽坍縮成中子星時被拋入星際空間的。
  • 太陽沒有「伴侶」,能說其他恆星也是孤獨的嗎?其實還有很多雙星
    在太陽系中,只有一顆恆星,那就是我們的太陽。在太空中,該系統與行星、衛星、小行星一起正圍繞銀河系的中心運行著。但太陽是孤獨的,它沒有伴侶。基於這一點,似乎其他恆星也是孤獨的,是嗎?有時雙星也稱為「聯星」,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一個雙星系統。幾千年前,一對雙星就為人所知了,即:Mizar和Alcor,它們位於大熊星座中。然而,在2009年,藉助於精確度很高的望遠鏡,天文學家們了解到:Mizar和Alcor是一個由6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統,即:雙Alcor A,雙Alcor B和雙Mizar。
  • 宇宙中有很多雙星,假如太陽也找到了伴侶會如何?
    太陽是一顆恆星,地球、火星等八大行星繞著其運動。宇宙中還有很多恆星是結伴的,兩顆恆星在各自的軌道上繞著共同的質心轉動,這樣的天體系統叫做雙星系統。若是三顆恆星繞在了一起,這樣的系統就是三星系統。太陽系這樣的只有一顆恆星的系統叫做單星系統。
  • 環雙星系統「塔圖因」發現第三顆行星...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DSU)的天文學家威廉·威爾士(William Welsh)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他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當然沒想過它會是恆星系統中最大的行星,這個結果幾乎令人震驚。」克卜勒-47雙星系統大約有35億年的歷史,距離地球3340光年。它的一顆恆星非常像太陽,但另一顆則小得多,只有我們太陽質量的三分之一。
  • 兩個外星人行星發現雙星太陽像'星球大戰''塔圖因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了兩顆外星體在一對恆星周圍旋轉:一個完整的太陽系,有雙太陽,就像盧克天行者的虛構世界塔圖因一樣。像太陽這樣的大多數恆星都不是單身,而是成對出現在彼此的軌道上。科學家在這些二元系統中發現了行星,即所謂的「星球大戰」宇宙中有兩個太陽像天象的星球。
  • 太陽系重排,雙星的證詞,早期太陽繫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對天體屬於古天體群中已知的唯一的大型雙星——特洛伊型小行星。這兩個特洛伊型小行星的軌道距離和木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大致相等,一個天體軌道在氣態巨星前面,另一個在後面。美國西南研究院的科學家大衛·奈斯沃尼博士表示「特洛伊型小行星可能被發現於歷史上一個劇烈的具有動態不穩定性時期,當時太陽系中的巨型行星們——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發生了小規模衝突。」
  • 地球能夠像圍繞兩個太陽旋轉的行星那樣存在嗎?
    如果地球也有兩個太陽,會發生什麼?讓我們設想一個簡單的場景。假設我們用兩個匹配的恆星代替太陽,這兩顆恆星分別有太陽的一半亮度。這樣,到達地球的能量總量是相同的,生命仍可能存在。這樣質量均等的雙星並不罕見,所以這個場景很合理。
  • 穿過太陽圈:探索太陽系以外的奇異太空
    來源:新浪科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太陽系和鄰近恆星之間的廣闊空間一直被認為是可怕且浩瀚的虛無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12年8月,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艘穿越太陽圈(太陽所能支配或控制的太空區域)並進入星際空間的太空飛行器;6年之後的2018年11月,旅行者2號也離開太陽系,成為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
  • 仙女座星系可能從銀河系偷取我們的太陽系
    科學家表示,當銀河系與其鄰居仙女座在幾十億年內合併時,我們的太陽系可能會從郊區啟動到我們銀河系的內部。哈佛 - 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TJ Cox和Avi Loeb的新計算表明,太陽及其行星將被排放到合併星系的外圍的可能性很小。
  • 太陽系其實很熱鬧,大小天體數不勝數,唯有太陽一家獨大
    太陽在恆星之中並不算是一個大傢伙,其只是一顆黃矮星,然而這樣一顆不算太大的恆星卻主宰著一個恆星系統,在這個系統之中,所有的天體都圍繞太陽穩定運行,而我們也生活在這個恆星系之中,我們稱其為太陽系。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那銀河系繞著什麼轉呢?
    每天我們都能夠感受到太陽從東邊升起和西邊降落,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太陽在圍繞太陽在公轉,公轉不僅產生了地球上的日起日落,而且還讓地球產生了四季變化,四季變化是地球形成物種多樣性的重要原因,所以說如果沒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可能就沒有地球如此豐富多彩的生物,那地球為什麼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呢
  • 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圈要多少時間?
    從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開始,我們就知道其實我們的地球時一直圍繞著太陽轉的。正因為有了公轉,地球才有了四季和晝夜。然而整個宇宙中並非只有地球和太陽,就跟地球只是太陽系的一顆小行星一樣,太陽系也不過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普通星系。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365天,那麼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需要多長時間呢?
  • 離太陽最近的十大恆星排名 比鄰星第一距離4.2光年
    大家都知道,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在我們眼裡無比龐大的太陽系也只是銀河系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太陽系實際上在銀河系比較邊緣的位置,下面是離太陽最近的十大恆星排名。 1、比鄰星
  • 阿爾法半人馬座:離太陽最近的星系
    離太陽最接近的恆星為半人馬座阿爾法星(Alpha Centauri)系統中的三顆恆星。兩個主要的星星分別是阿爾法半人馬A和阿爾法半人馬B,形成了一個二進位對,它們距地球平均4.3光年,第三顆星是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距離地球約4.22光年,是除太陽以外最近的恆星。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會繞著銀河系轉嗎?轉一圈要幾年?
    我們都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公轉周期為365.24219天,也就是一年。太陽系包括太陽、8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地球)、近500個衛星、超過1200000個小行星以及矮行星和彗星。
  • 雙星系統中行星如何形成?
    圖片來源:歐洲南方天文臺天文學家利用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ALMA),首次在一個雙星系統當中,檢測到了巨大的外塵埃盤通過氣流向系統內部輸送物質的場景。這種前所未見的特徵,或許能在雙星系統內部維持另一個較小的物質盤,讓行星有機會在其中形成——否則的話,內部的物質盤很久以前就應該消失不見了。
  • 為什麼月球和地球不是雙星系統,而冥王星和卡戎卻是雙星系統?
    【每日科技網】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雙星系統。  一般來說,雙星系統是指恆星系統。兩顆恆星相對於其它恆星來看,位置很接近,但兩顆星由於質量相差不大都形不成主星地位,兩顆恆星只能圍繞著空間一個共同的質心運動,這樣就是一個雙星系統。宇宙中這樣的恆星雙星系統比較多。
  • 我們的地球不只有一個,你知道太陽系以外的10個地球嗎?
    第一個太陽系以外最宜居的十顆行星。圖為Gliese 667Cc這是2011年11月被發現的「超地球」,距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有22光年(也就是2110億公裡),而它的體積也是我們地球的4.5倍。而它和地球相似性(英文標示為「相似性索引」)為84%,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一個。第二個太陽系以外最宜居的十顆行星。圖片為Gliese 832c它的公轉周期只相當於地球的36天,但是和地球的相似度卻有81%。這顆行星上的平均溫度為22攝氏度,比地球的稍高,並且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有16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