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到第五日晚上,便到達宏偉美麗的刺桐城(泉州)。刺桐城的沿海有一個港口,船舶往來如織,裝載著各種商品,駛往行省的各地出售……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於此,貨物堆積如山,買賣的盛況令人難以想像。
——《馬可波羅遊記》
【有關泉州】
泉州的豐富和混雜源於它悠久的歷史。大部分涉足福建省的旅行者總是會忽略這座距離廈門一個小時車程的港口城市,作為曾經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唐朝時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的世界四大港口,宋元時期,泉州更是成為了東方第一大港,被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
但就是這麼一座昔日輝煌的城市,在今天看來卻有點韶華已逝的意味。距離不遠的廈門鼓浪嶼是當下國內非常著名的旅遊城市,卻鮮有人會特意跑來泉州吃喝玩樂。可穿越千年的古建築、中西合璧的宗教氛圍、比廈門鼓浪嶼低廉的物價,以及街頭巷尾藏也藏不住的古早味,卻早已戳戳戳戳中了我那脆弱小心臟。雖然如今的泉州已經「」大勢已去「」,但對於一座曾經輝煌過的城市來說,厚重的文化底蘊,耐人尋味的城市品格和基調卻不會那麼輕易的改變。
來泉州旅行,可以滿足一個旅行者所有對於南方小城的種種幻想。走在街上,似乎連擦肩而過的陌生人都有一種莫名的信任,讓人有種熟悉的親切感。古城裡四通八達串不完的小巷,流水小橋大榕樹,眼花繚亂西街馬路,古色古香的殿堂廟宇,口口戳心的古早味,還有可以裸露腳踝的一年四季,透過千年的歷史和絕美的景致,隨我一起探尋泉州這座城市背後的故事吧~!
【泉州小眾旅行線路遊玩日程】
按照泉州城的景點重要性和位置分布,我們安排了一個六天五夜的行程:
【Day1】泉州接機/接站,當天自由活動,入住眾山小厝埕旅宿。
【Day2】泉州市區出發,遊覽潯埔村,沿S201沿海大道通道前往崇武古城,遊覽崇武古城&崇武海灘,途徑月亮灣,傍晚入住平居客棧,觀賞崇武西沙灣日落。
【Day3】觀看東山日出, 早餐過後出發小岞風車島,途徑泉州灣跨海大橋,遊覽永寧城隍廟,傍晚入住南門七號民宿,觀賞梅林碼頭日落。
【Day4】觀音山日出,遊覽永寧老街&番仔樓,安平橋OR洛陽橋看日落(二選一),之後返回泉州老城區,晚七點文廟聽南音。
【Day5】乘坐小白敞篷公交車遊覽泉州古城一日(開元寺——鐘樓——清淨寺——關帝廟——天后宮——青龍巷——聚寶街——回程)
【Day6】泉州送機/送站
四人成團,泉州集合。下面是遊玩的每日具體行程,不排除有變化行程的可能,有想報名的小夥伴兒可以參考一下,行程不固定,隨機應變。行程內無強制時間安排,希望你簡單開朗,有責任心,有團隊精神,謝絕自私,無時間觀念,無團隊精神的人報名。
【食在泉州】
民以食為天,說說泉州的小吃,畢竟吃飽了才有力氣玩嘛~
泉州的飲食之豐富,從《舌尖上的中國》攝製組在閩南地區考察了半年之久也能猜出個一二來。「古早味」從泉州這片沃土起源,隨之擴散到臺灣和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圈,我想你看完下面的文字,一定能讓你對泉州的美食更加垂涎欲滴。
【面線糊】
據說面線糊在泉州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如果評選泉州最有代表性的早點,絕對面線糊莫屬。
面線的製作和製作掛麵有幾分相似,純手工面線細如髮絲,做成面線糊之後很像飄逸的龍鬚。湯頭是用豬骨加海鮮經過熬製,再勾薄芡,微甜,質地略粘稠,口感非常綿軟,幾乎感覺不到面線的存在。在腸胃尚未完全打開的清晨,品嘗一碗麵線糊真是讓人感到落胃的舒坦。
【醋肉】
醋肉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吃現炸出鍋的。醋肉其實就是豬裡脊肉,用醋和特質的調料醃過之後,再裹上面放入鍋裡油炸。剛出鍋的醋肉實在是太好吃了……
【燒肉粽】
對於南方的肉粽,我這種愛吃大棗粽子沾白糖的東北人其實是沒什麼發言權的,個人感覺北方的粽子更偏向於甜品類,而南方的肉粽對於南方的朋友來說可能也是同樣的存在。
泉州的燒肉粽很有特色,比較有代表性的鐘樓附近的侯阿婆肉粽的招牌肉粽和乾貝肉粽,裡面的餡料非常豐富,肉粽是浸泡在花生醬湯裡的,吃之前要讓粽子和花生醬混為一體才更好吃。
【薑母鴨】
閩南語的「薑母」就是老薑的意思,薑母鴨是用大量老薑和鴨子製作而成,食材種還包含一些藥材,是一道源於泉州,在秋冬季很有滋補效果的藥膳菜。
【土筍凍】
土筍凍是福建地區比較知名的小吃之一,第一次吃是在廈門。泉州的街上有很多賣土筍凍的流動小販。和鼓浪嶼的土筍凍的香甜不同,泉州的土筍凍土筍很脆,淋上醋蒜汁,看起來很像北方的涼菜皮凍。有人說小販賣的土筍凍有可能是用明膠做的,所以還是建議去店裡吃。
【潤餅】
潤餅其實就是春餅,薄薄的的餅皮裹上潤餅菜,讓人不禁想起貴州的「絲娃娃」。潤餅菜可以有胡蘿蔔絲、肉絲、豆芽、豆乾、蝦仁、蛋絲、海蠣煎、油酥海苔之類的,潤餅皮很薄很軟,但裡面的餡真的沒啥新意。
【碗糕】
碗糕很像北方的白糖發糕,只不過更小巧,吃起來很香甜、有嚼勁,尤其是頂上的部分非常Q。泉州的街頭巷尾都能買到。
【甜品】
泉州最有當地特色的甜品是四果湯。「四果」沒有固定,根據自己喜歡的選。在紅豆、薏米、Q果、薯粉圓、銀耳、龜苓膏、各種水果中任選。
果凍狀的石花膏是用閩南和臺灣這邊一種長在礁石上叫做「石花菜」的海藻做成的,口感滑溜溜的,有點像果凍。
【鹹飯和蘿蔔飯】
吃牛排通常會配一碗鹹飯。鹹飯說白了就是放了各種食材的燜飯,比如香菇、胡蘿蔔、海鮮乾貨之類的。鹹飯其實並不鹹,一般在吃牛排飯的店都有賣。
也許蘿蔔飯才是閩南人味覺深處對「古早味」最準確的詮釋。用含水量極高的沙土蘿蔔和海蠣、蝦幹、香菇、五花肉同煮,飯中有菜,菜中有飯,是一種幾乎家家都會做的日常餐食。
【牛排】
泉州的一個伊斯蘭教盛行的地方,有伊斯蘭教的地方就有好吃的牛羊肉,而在泉州的存在便是大大小小的牛肉店。
幾乎每家牛肉店裡都有豐富的牛肉小吃食,做法講究,味道好,價格不貴。一塊牛排,一份牛肉丸子湯,一碗鹹飯下肚真是莫大的滿足。泉州的牛排可不是西式的概念,而是帶骨的牛肉經過爆炒之後加入咖喱粉、辣椒、香葉、孜然等調料慢燉,出鍋時已經微微脫骨,每一絲肉都沾著醬汁帶著咖喱的微辣,勁頭十足。心情不好的時候,想想牛排骨頭邊上那層似筋非肉的地方,沾滿了湯汁緩緩放入口中,簡直不要太美妙。
【有關泉州的景點】
【潯埔村】
【崇武古城&崇武海灘】
崇武古城傍海而建,距泉州車程一個小時左右,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形花崗巖石砌古城,是明朝政府為了抗擊倭患,在萬裏海疆修築的六十多座衛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漫步在古城中的青石板路上,仿佛時光瞬間穿越了千年。崇武海灘就在崇武古城旁,水清沙細,偶爾有漁船經過,運氣好的話還會遇到惠安漁女。
【Tips】
如果自行前往崇武古城或者永寧衛,從泉州市區搭乘公交車來回一趟需要近4個小時,且有回程的限制,最後一班返回泉州市區的班車在下午五六點就沒有了,所以,如果自行前往,除非你住在崇武古城或者永寧衛,否則就無法看到海邊日落,無法趕海拾貝。我們全程自駕,大大節省往返的時間成本,把時間留給感興趣的小眾旅行目的地。
崇武玩的不只是古城(事實上古城就是一片大石雕公園),崇武還有一些當地人才知道的拍攝地,古村落、小眾海灘等,尋找惠安女,或者穿惠安女服飾拍照都是比較有意思的旅行體驗,以上這些如果自行前往是無法體驗的,如果你很感興趣,歡迎報名。
【崇武海灘日落】
【平居客棧】
【小岞風車島】
小岞不大,這裡保留著非常原始的沿海漁村風情。風車島是小岞上的一個很小的島嶼,沿著沿海公路,悠閒地走上10分鐘就能走完。半山腰處有個寫生庭,平時會有許多學生和畫家來這裡寫生。
【泉州灣跨海大橋】
目前是全福建省最長的橋,連接晉江和惠安的橋梁。
【永寧城隍廟】
永寧城隍廟座落在石獅永寧南門與小東門之間,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為永寧至今保留較完整的一座古寺廟。該廟居高臨下,放眼遠眺,深滬灣歷歷在望,故有背五虎而面金獅之稱。其以氣勢之雄偉,廟貌之壯觀,被譽為永寧福地。
永寧城隍廟座北朝南,廟中除供奉城隍爺外,尚有二十四司、四大將、三夫人、役吏差官近百尊神像,儼然一派封建王朝州府衙門的縮影,是閩南地區少有的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城隍廟。
【梅林碼頭日落】
【南門七號民宿】
【安平橋】
安平橋位於晉江安海鎮和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裡,俗稱五裡橋。安海端稱安平橋,水頭端稱五裡橋,安海端和水頭端風格各異,水頭端樹木比較多,安海端橋頭晉江小吃很多。安平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建成。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安平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
【觀音山】
觀音山在永寧是一個很多當地人都不知道的地方,但它卻是一個絲毫不顯突兀且美麗至極的地方。
觀音山上有很多風化了萬年的石頭,形態各異, 還築有戰壕,烽火臺,炮臺,防空洞,這些都是當年國共對峙的產物。觀音山下有一片沙灘,當地漁民們為了便於運輸,在沙灘上修建了水泥路。沙灘兩邊都是海,左邊沙灘漁民用來停泊漁船,右邊的沙灘與黃金海岸相連,是外海。沙灘的盡頭便是觀音山。所以這觀音山是一個可以同時看到日出和日落的地方。
【永寧的海】
永寧的海灘眾多,梅林碼頭日落夜釣,外高海岸看漁民織網,吾沙海岸品嘗海鮮大餐,新沙堤海岸則露營看星空。
【永寧老街】
永寧老街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明朝初年永寧衛設立,永寧老街就是永寧衛城的中軸線,到了清末民初時期,永寧老街則變成了一條頗具規模的商業街,期間湧現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商號。
【楊家大樓】
楊家大樓是永寧規模最大的番仔樓,佔地6000多平方,有房間170多間,民間俗稱「九十九間」,楊家大樓鼎盛時住有300多人,期間多少傳奇故事,都已融化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今日到楊家大樓一看,依舊可以感受到那份無可替代的宏偉。
【番仔樓】
番仔樓是閩南一帶對于洋樓的稱呼。番仔樓多為民國時期,由閩南的南洋歸國華僑所建,因為建築樣式中西合璧,與閩南傳統古民居截然不同,且建築材料多為南洋直接運輸而來,故被稱為番仔樓(「番仔」是過去閩南一帶對南洋人的貶稱)。番仔樓集閩南傳統古民居與南洋建築的優點,因設計師建築想法各異,工藝價值高,各種石雕、磚雕、彩畫、拼磚、灰塑等讓人驚嘆,是閩南僑鄉的一顆顆建築瑰寶。番仔樓以閩南泉州數量及精品為多,番仔樓不僅建造精美,並且富含華僑南洋打拼的辛酸血淚,每一棟番仔樓背後都有一段下南洋、抗戰、國共對峙、文革等的故事,極具傳奇色彩。其中以泉州永寧鎮豐富的番仔樓樣式及豐富內涵為代表。
【關帝廟】
在福建泉州有一座規模宏大的關帝廟,位於塗門街街與清淨寺毗鄰(另一座:東山銅陵關帝廟),每年到兩處進香的都有數十萬人,其中不少是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泉州關帝文化作為閩南文化乃至閩臺文件重要的一支,為促進海峽兩岸民間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開元寺】
逛西街的重中之重便是開元寺,頂禮膜拜或觀光近賞一番皆是不可錯過的選擇。
開元寺位於泉州市鯉城區西街,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於唐武后垂拱二年由黃守恭開創,有1300年的歷史,在宋、元鼎盛時期有寺院120所,僧侶達千人。現存僅為原來的十分之一二。
「佛國名傳久,桑蓮獨擅聲」,開元寺是福建省香火最旺的佛教寺院,寺廟裡面有兩座宋代的佛塔,還有一個沉船博物館。寺廟門口就是泉州的步行街——西街,有好多泉州的傳統小吃,西街另一頭是很有特色的鐘樓。
在開元寺內燒香拜拜不用擔心像其他寺廟一樣被大師們狂宰特宰,僅需在門口香火店裡買好香燭金紙即可,拜完之後如果有心可以隨喜往功德箱裡投點錢財做功德。而每個月的農曆二十六,是開元寺的勤佛廟會。時間湊巧的話,你可以選擇這一天來遊覽開元寺。每到勤佛日,便有無數信眾從各地趕來供奉,跟隨僧侶在大雄寶殿向佛行禮誦經,然後從大雄寶殿繞行到東西雙塔,再行至拜庭,沿拜庭石條繞行回大殿內誦經行禮。勤佛繞行時僧人持木魚邊敲邊誦經,信眾跟隨其後,誦唱「南無阿彌陀佛」。
【清淨寺】
泉州清淨寺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教廟宇。清淨寺建於北宋,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建造的最古老的清真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昔日的奉天壇現今只剩幾根白色石柱,這裡還保存著一些阿文古蘭經石刻。
史書上記載,泉州最長壽的人活了142歲,就是清淨寺伊斯蘭教長老——沙不都汗丁,福建省伊斯蘭教協會會長黃秋潤老先生介紹說:沙不都汗丁是元代皇慶年間隨著使節到泉州的,住在排鋪街,後來泉州當地穆斯林請他到清淨寺主持。
【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很快就要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了。
泉州天后宮素來被認為是海內外建築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也是大陸媽祖廟中唯一被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年)。元代帝王在蕃人云集的泉州港多次御祭天妃,其影響之大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道光年間(1830—1850年)清文宗加封媽祖為「天上聖母」,泉州天后宮又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現今建築群還保存宋代構件和明清時代木構建築,非常值得一看。
【泉州府文廟】
泉州市主要文化古蹟之一,始建於唐開元末年,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孔廟於此,1137年(南宋紹興七年)重建。文廟建築是集宋元明清四代的建築風格的孔廟建築群,是東南地區名聞遐邇的最大的文廟建築群。
泉州府文廟如此珍貴,卻又免費、人少,特別適合深度遊玩家。
【泉州西街】
泉州西街東起鐘樓,西至城西路,是泉州老城區中最古老的街道。西街列屋成街於唐開元年間,至今有1300多年歷史,出於保護東西雙塔的目的,房屋都不能高過三層。西街文物眾多,青石小巷縱橫盤錯,名人故居藏於巷中。買菜購物、燒香禮佛、家長裡短、婚喪嫁娶,西街街頭巷尾的市井生活生機十足。看過鐘樓,逛過開元寺,隨便找個巷子便鑽進去,隨意任行,迷路在巷子中間也實在是件愜意之事。
西街鐘樓的背後有個不同尋常的故事。
1934年,國民黨駐泉州的軍旅長沈發藻想娶一小姨太,於是四處物色美人。當時的晉江縣長張斯吝為了巴結這位旅長,就特意從泉州衛生院找到一位年輕貌美的黃姓護士來送給上司做小姨。沒想到這位護士偏偏是個有骨氣的女子,堅決不從,最後以自殺抗拒。這件事情引起當時社會各界的極大公憤,黎明高中師生為維護正義,聯合泉州婦女會及培元中學、培英女中等校師生上街遊行示威。最後,張斯吝為緩和事態,與學生代表進行談判,被迫答應建一座鐘樓謝罪。 如今遠望鐘樓,沒有氣勢雄偉,也沒有雕梁畫棟,更沒有金碧輝煌,普通平實,如同婉約少女臨街而立。
【行程備註】
以上行程全程不包括餐食。泉州的餐飲業還算豐富,給予大家充分的自主權,您隨意簡餐也可,我們帶你品嘗當地特色美食也可,悉聽尊便。我們也可以推薦好吃的餐館和小吃,價格大家一起AA,豐儉由人。
以上行程不包括出發地往返泉州的機票/火車票。因機票價格浮動過大,出發地不同,所以請想來玩的小夥伴自行預訂機票,儘量提早預訂哦。
以上行程包含你在泉州地區全程的住宿費用,但不包含單房差。你在泉州的住宿均為當地精品民宿,情侶可更換大床房。
兒童報名費用:6歲以下不佔床免費,6-10歲不佔床800,十歲以上全價(含十歲)
以上行程不是最終行程,若因天氣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一切計劃聽從領隊指揮。
整個行程的價格為2399元/人,這個價格包含除了機票和餐食你在泉每天州的住宿,每天的交通(車接車送),玩的所有費用,包括泉州所有景點的大門票,包括導遊,司機,攝影師,旅遊保險。
遊玩過程中,有想拍照的,隨時呼喊領隊。
【為什麼要跟我們玩?】
其實主要就以下幾點,和運營主流路線的傳統旅行社一對比便知。
一 泉州目前屬於相對較小眾的旅行目的地,當地大小古城衛城及景點並未大肆商業開發,不會像其他古鎮一樣遍地旅行團,不會幾十個人一起走馬觀花的遊覽。
二 行程安排絕對自由順心,想去哪去哪兒,絕對民主,每個想停留之處,遊覽時間不設限。
三 現在主流旅行線路產品同質化嚴重,並有很多隱性消費,這裡不存在。
四 大多數旅行目的地小交通不便,這裡不存在,全程車接車送。
五 具體行程只是大致的安排,絕對不走馬觀花的走。況且人少的好處便是每個人都會有更多的參與感,認識新朋友。
六 作為攝影師的領隊可以為你拍照。
【報名須知】
1 請在報名前仔細閱讀本貼。
2 交訂金後如因私人原因退出,則不退款,請確定一定可以參加再報名交費,籤署旅遊 。
3 請確認自身沒有重大疾病,身體素質太差者請謹慎報名。
4 必備物品:人字拖,幾套適合拍照的衣服,身份證,相機,手機,個人常備藥品,備用電池,充電寶,太陽鏡。泉州地處亞熱帶,夏日紫外線強烈,務必做好防曬。
(交完訂金後請把真實姓名、身份證號通過微信或簡訊發給我,完成報名。本行程不接受預報名、留位置等不確定因素的報名方式。)
【報名聯繫方式】
作者簡介
YOUNG,遼寧人士,射手座85後將,酷愛玩耍,喜愛捏影,前於帝都拍照苟活,朝九晚九,霧霾為伴,身心俱疲,活如狗。後辭職,精於流浪,一路遊走,雖步履蹣跚,但信念維艱。旅行光景幾年有餘,足跡零星散落亞洲各處。
旅行經歷
08年開始國內獨自旅行,10年開始足跡陸續遍布東南亞十國,12年之後辭職專職旅行,14年開始旅行足跡步入中西亞國家。不喜歡短途的走馬觀花,每到一處目的地,至少停留一個月或更久,喜好深度遊。
影響力
螞蜂窩旅行家&蜂首,攜程籤約攝影師&旅行家,去哪兒網聰明旅行家,遊譜旅行籤約作者&行程規劃師,我是達人網特約旅行家,同程旅遊驗客達人,途牛旅行大玩家,新浪微博旅行玩家&旅遊博主,壹基金公益攝影師。
Email:ysh861205@vip.qq.com
Tele:13674254031
WB:楊舒涵-YOUNG
WX:YOUNG861205
WX二維碼:
領隊簡介
阿拖施曉君,民宿資深從業者、旅行攝影師、自由撰稿人,兼職戶外領隊。
影響力
入駐搜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多平臺籤約自媒體。攜程籤約旅行家&攝影師、飛豬旅行家、樂途專欄作家等多平臺旅行家。
旅行經歷
花大多數時間走遍了藏川甘滇青的藏區,從走遍中國至環遊世界正努力實現中。攝影及文字作品曾多次在《西藏旅遊》登刊。
Tele : 18606081668
WB:阿拖施曉君
WX:9603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