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既是一種家族的節日,也是一種國家的節日

2020-12-13 弓長不吃香菜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有著重大的紀念意義和延續意義。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它既是一個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清明節,同時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對於農業生產方面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清明節處於四月伊始,這一段時間,萬物皆潔齊、生氣旺盛、吐故納新、氣溫升高,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節作為一個古老的節日,是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習俗,作為春秋二祭中的春祭而存在,與此相對應的是秋祭節日重陽節。在這一天,祭祖掃墓是人們重要的活動,這些習俗來源於祖先崇拜和倫理道德。每一年的清明人們都會進行這些活動,為此,清明節放假的天數也有著一定的歷史變遷。

雖說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但在全國範圍盛行並設掃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後。據資料記載,唐代,由於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唐玄宗頒布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後按大曆十二年(777年)詔令,唐朝衙門依例放假五天;到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從政令之中,我們不難看出古人對於清明節的重視程度。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唐會要》卷八十二

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掃墓活動常常使得郊野煙火人氣大大增加,是一場全國性的大型紀念活動。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

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一記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

但是在今年這樣特殊的時刻,清明祭掃活動顯然不是很合適。就在今天,舉國哀悼,為那些在疫情防控中犧牲的英雄送別,很多地方紛紛降下半旗,給這些英雄以最高禮遇。這些為國家,為人民帶來希望,帶走苦難的英雄值得被每一位國人銘記。而關於祭拜祖先一事,我們今天更提倡雲祭拜這樣的安全的方式,即使是為了珍惜那些一線工作人員日夜守護的辛勞,我們也應該自覺守護,遵守規則。

延續清明節的傳統,將其作為一種傳統節日來傳承,是對文化的發揚,也是對禮節的重視。國家以法定節假日這樣的形式來讓人們記住這個日子,不僅是為了記住祖先,更是要記住那些為了國家建設更加美好,環境更加和平而奉獻生命的可敬的人。

在筆者看來,四月意味著新生,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重生,那些犧牲的戰士們會以另一種方式來守護著這個可愛的中國。

文章分享結束,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清明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清明節為什麼既是節日又是節氣
    清明節的含義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為什麼既是節日又是節氣清明節是節氣嗎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歷史上也是一個節日,但現在各地大多不再過此節)。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
  • 又是一年清明時,中華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氣點:鬥指乙,太陽黃經為15°,於公曆4月04-06日交節,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曆4月5日前後。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1、介紹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月4日至4月6日之間,也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今年的清明節,我們要去踏青,尋找春天。到了下午,我們集合之後,便開始上了路了。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看見了許多用粉筆畫的圓圈,裡面好像寫著什麼字,上面還蓋著紙燒完的灰。
  • 我國第一個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清明節
    我國有四大傳統節日,按照時間順序分別為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這其中,最早的節日為春節,大約在商朝。但要論紀念意義的第一個傳統節日,非清明節莫屬。因為清明節始於春秋,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原先清明是對應於農事的節日,春秋時期我國是農業國家,講究春耕春種。
  •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清明節習俗你了解多少
    清明節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清明節由來清明」的含義是氣候暖和,草木萌動,杏桃開花,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榮的感覺。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習俗1.踏青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
  • 清明節的由來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清明節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的起源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漢族的節日,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清明節
    清明不僅是很重要的農事季節,而且還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所以又稱清明節。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公曆4月4日~4月6日
    這首詩也是小學必備詩詞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傳統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淡。當代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感情已淡薄,但對國外的節日卻記憶深刻。如果不是法定節假日三天假期,能有多少人記得清明節,記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更能了解傳統節日的起源及其文化傳承。 你還曾記得小時候在過清明的時候,家長們備上酒菜去先人的墓地拜祭。
  • 清明節原本並非掃墓節日
    多少年前,杜牧名作《清明》描摹清明節春雨中所見,餘韻邈然,流傳至今。世人熟知,清明節的重要習俗有折柳、掃墓等,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最開始這其實跟清明節沒什麼關係。要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就先要了解其他兩個節日:上巳節和寒食節。這三個節日的日期非常接近,一般都在農曆三月上旬。
  • 掃墓祭祖很悲傷,踏青遊玩心歡暢,這個節日有點意思
    4月5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清明節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節日,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之主要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之主要習俗 2020-04-04 0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為何採用的是公曆而不是農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節日~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在這天,人們踏青祭祖,掃墓祭祀,表達對先人的緬懷之情。可是,作為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清明節,不知道各位網友有沒有注意到,為何清明節用的是西方的曆法,而不是我們中國的農曆?
  • 今天是清明節,但昨天同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你知道嗎?
    冬去春來,春風起,又是一年春滿園,在這春風中我們迎來了,春風四月天,清明小長假即將到來,今天就是清明假期了,可是你是否又知道昨天同樣也是一個中華的傳統節日呢?「清明節」與「清明」的區別「清明節」是以「清明」來命名的傳統節日,「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正兒八經的法定節假日,「清明」則是特指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天。「清明節」起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 同一個節日 同一種歡樂
    元旦是公曆新年第一天,許多國家的幼兒園都將它作為節日教育的一個契機,藉此開展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在充滿歡樂的活動中,孩子們學習好傳統,迎接新生活。元旦剛過,本期學前周刊特別選取東亞文化圈中中、日、韓三個代表性國家,向大家呈現各自國家幼兒園慶祝新年的方式,以饗讀者。
  • 4月4日清明節,它是一個如何的節日?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歡迎進來的各位新老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豬,今天由我帶大家一起學習一起了解我們不一樣的節日今天和大家說的是每年的清明節,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而清明節的來歷悠久,它來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同時具有自然節氣特點,也是我們的人文傳統節日。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她也是重大的春祭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英文介紹清明節!(附清明節詩歌)
    清明節相關英文詞彙   day of sacrifice 祭祀節日   offer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祭祖/上供   condolence 哀悼之情   hell note/joss paper 紙錢   funeral supplies
  • 2018年4月5日4時13分清明節 清明節氣節日的風俗習俗有哪些
    明天4時13分,清明,既是節氣,也是清明節。  ①《曆書》: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②此時節桃花初綻,楊柳泛青,處處清新明朗  ③每年此時,掃墓、祭拜,寄託哀思;蹴鞠、插柳,踏青春遊。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快追隨春姑娘腳步,一起迎接春天!
  •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
    寒食節與清明節都是古代社會中比較重要的祭祀節日,寒食節誕生主要是沿襲了遠古時期的「改火」舊習;而清明節則是上古時代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從這個角度來看寒食」與「清明」兩個傳統節日,雖然節日性質與起源時代基本類似但卻並非同一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