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比劇毒氰化鈉強一千倍 河豚海南奪4命

2020-12-15 華夏經緯網
 

 

這就是易奪人命的河豚(南國都市報/記者 董志浩 攝)

    新華網海南頻道訊:據南國都市報報導,118日下午5點多鐘,瓊臨12183號漁船在離儋州白馬井52海裡的海域上作業後,8位漁民在船上煮食當天打上來的3條小河豚,不到一小時就有漁民陸續出現中毒現象,其中一名六旬老人和一名年青人首先出現嘔吐現象,且手腳發麻、發腫,並先後於當晚死亡。

    據悉,當天晚上23時許,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漁監與船檢處接到了險情報告。有關負責人馬上通知儋州、洋浦、臨高等地的漁監部門,同時通過海上110向漁民傳授採取挖喉嚨、猛喝水等自救措施。2315分,洋浦漁監部門派出快艇,迅速趕往事發海域。

    當晚,儋州白馬井海員醫院接到漁政漁監、邊防海警等有關部門的電話後,馬上派出4名醫務人員隨同救助大船前往出事海域。救助大船速度較慢,為了儘快救人,救援人員換乘一艘快艇全速向出事漁船直奔。

    快艇急開了1個小時後,即19日凌晨2時,與出事漁船相會。因當晚天黑風大浪高,4名醫務人員很難上大漁船。為了搶救中毒漁民,他們不顧危險,艱難地登上了大漁船,開展為中毒漁民輸液、洗胃等搶救工作。但有2名漁民在醫務人員來到前已死亡。

    19日凌晨6時許,船回到白馬井港,中毒漁民被送到海員醫院。經過醫務人員緊張救治,6名中毒漁民病情得到控制。至記者發稿時止,據該醫院綜合科主任唐啟山大夫介紹,這6名正在搶救的中毒漁民中,還有2名尚未脫離危險。

專家詳解河豚「毒之源」:毒性比劇毒氰化鈉強一千倍

    在河豚中毒事件中,死者都是因錯過搶救時間及不會採取自救措施導致死亡的。為此,記者採訪了三亞市人民醫院有關專家。

    據介紹,河豚有毒物質為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對熱穩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鹽醃或日曬不能破壞。魚體中含毒量不同部位和不同季節有差異。卵巢和肝臟有劇毒,其次為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魚死後內臟毒素可滲入肌肉,而使本來無毒的肌肉也含毒。產卵期卵巢毒性最強,魚肉此時也含少量毒素。河豚的毒性比劇毒藥品氰化鈉還要強1000倍,約05mg即可致人於死命。

    河豚毒素中毒的發病一般很急,症狀嚴重,一般進食後多在12小時內發病。發病時,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口唇、舌尖會產生麻木感,繼而全身麻木,嚴重者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甚至昏迷,最後呼吸麻痺死亡。該毒素主要是阻斷神經衝動的傳導,使呼吸抑制,引起呼吸肌麻痺,對胃腸道也有局部刺激作用,還可使血管神經麻痺,引起血壓下降。

吃河豚中毒應立即催吐洗胃

    如果吃河豚引起中毒,該如何自救?

    專家稱,如果中毒後無法立刻趕到醫院者,可用肥皂水灌胃,進行催吐洗胃,並導尿。民間也有用蘆根、野薤、甘草等解救中毒患者的說法,但這些方法經動物實驗後僅對輕度中毒者有些輔助作用。

    專家強調,立即催吐、洗胃,去除毒素,這是最直接的搶救辦法。醫生指出,對付河豚毒素目前還沒有特效的解毒劑。

    《吃河豚吃死2人吃倒18人》追蹤:11名中毒者康復出院

    記者19日從三亞兩家醫院了解到,截至記者發稿時止,有11名中毒者經過洗胃、輸液、打解毒針等救治程序後相繼出院,目前還有7名患者(52女)繼續住院接受治療,其中1名男子尚未脫離生命危險。

    據了解,中毒事件發生後,陵水有關部門立即將情況向上級匯報,昨天凌晨1時許,有關專家到達三亞並開展調查。在這次中毒事件中,除有2人因搶救無效死亡外,共有10名男子8名女子被送到三亞兩家醫院治療,其中有2名兒童,一名9歲,另一名1歲半。

相關焦點

  • 「奪命」河豚兩天奪走4人命 別冒死吃河豚(圖)
    海南新聞網1月19日消息:1月18日下午5點多鐘,瓊臨12183號漁船在離儋州白馬井52海裡的海域上作業後,8位漁民在船上煮食當天打上來的3條小河豚,不到一小時就有漁民陸續出現中毒現象,其中一名六旬老人和一名年青人首先出現嘔吐現象,且手腳發麻、發腫,並先後於當晚死亡。
  • 食物文明史丨日本人與劇毒河豚的愛恨情仇
    拼死吃河豚——一命搏一命 ——中國民間歇後語 正所謂,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 河豚雖然長得蠢萌,又是人間絕味,但是河豚體內的河豚素含有劇毒,僅0.5毫克河豚毒素就能致命,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
  • 河豚:在劇毒與美味之間遊走
    昨天恰好有朋友給我講了一個關於河豚的故事,使我對河豚的困惑又多了一副「解藥」。    相傳,1960年鬧饑荒時,遍尋食物而不得,某地一家人餓得奄奄一息。家長正愁得打轉,在街上忽見河豚,便撿了幾條回家。人多魚少,只好在鍋裡加了白菜。全家人冒著赴死的心情把河豚洗了(去血線)、燉了、吃了。結果,全家人飽餐一頓卻沒死成。歡喜自不必言。但他們十分好奇,都說河豚劇毒,難道它偏愛善良的我們?
  • 挑戰生命線的料理——玄品河豚宴
    河豚是一種肉質鮮美但有劇毒的一種魚類,河豚魚的肉晶瑩剔透、鮮滑可口、肉味腴美、口感獨特,比一般的魚有韌性。河豚的內部器官含有一種能致人死命的神經性毒素。有人測定過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 一家5口吃2斤河豚中毒 河豚中毒最快30分鐘死亡
    寧德網消息(記者 吳寧寧 通訊員 施建曦)雖然河豚有毒幾乎人盡皆知,但其美味總誘得不少食客「鋌而走險」。近日,福安一家5口人自詡以前「沒有宰殺直接煮食小河豚都沒事」,於是一起吃了2斤多約3釐米長的小河豚,結果發生中毒,其中4人被送進醫院搶救。
  • 浙江女子撿食河豚被毒死 衛生部門發出提醒(圖)
    寧波一女子誤食河豚身亡  通訊員 鄭建娣  本報駐寧波記者 楊錫超  本報訊 這一次,河豚奪去了一位母親的生命。  「她吃下去的是魚卵,可是河豚身上最毒的一部分!」4月15日晚間,經多次搶救無效後,在寧波打工的30歲河南女子孫燕(化名)永遠閉上了雙眼。
  • 海口6人聚餐時食用河豚中毒!大排檔經營者:是朋友帶到店裡食用的
    根據招牌上的聯繫電話,記者聯繫了該大排檔相關經營人員,對方稱,店裡確實發生食客食用河豚魚中毒一事。他告訴記者,河豚魚是朋友帶到店裡的,給自己的親戚朋友聚餐時食用,由於他們「不懂殺魚」,也不懂怎麼烹飪,就用來涮火鍋了,沒想到食用後中毒。「當時大家只吃了一條河豚魚,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食用的人員中,2人中毒較重,4人中毒較輕。」
  • 廣州一家酒樓非法賣河豚被罰11萬元
    廣州市食藥監局食品監管執法分局近日在督查中發現海珠區某餐飲單位經營河豚,馬上立案查處,重罰11萬元。執法人員提醒說,河豚毒素毒性比氰化鈉強1250倍,食用若中毒可致死。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違法經營河豚,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十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6月12日,廣州市食藥監局對該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462.4元,沒收鮮河豚3.14公斤(餐飲菜品成品),同時還處以高達11萬元的罰款。
  • 酒樓賣河豚被罰11萬元 食藥監局:能養不能賣
    廣州市食藥監局食品監管執法分局近日在督查中發現海珠區某餐飲單位經營河豚,馬上立案查處,重罰11萬元。執法人員提醒說,河豚毒素毒性比氰化鈉強1250 倍,食用若中毒可致死。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執法人員指出,《食品安全法》規定,禁止生產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於經營河豚魚導致食物中毒案件行政處罰有關事項的通知》也明確指出,餐飲服務提供者經營河豚,屬於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違法經營河豚,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十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 經常吃河豚,從未發生過意外,這次搶救兩天兩夜
    有不少人垂涎河豚的肉質鮮美,儘管明知其體內有劇毒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吃?
    河魨俗稱「河豚」,是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龜魚、艇鮁魚、肺魚等稱呼。河魨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匯合處也可發現。當遇到外來危險時,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皮膚上的小刺豎起,藉以自衛。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嘗鮮?
    長相可愛的河豚,也叫球魚、充氣魚、氣球魚,它在熱帶海洋中確實很普通,但又是一種讓人猜不透的魚類。比方說,它最拿手的好戲就是可以把自己的身體膨脹到原來的2-3倍,一旦它受到驚嚇或是打攪的時候,它就會把水或空氣,擠入體內的一個袋子,以此恐嚇敵人,阻止捕食者的下一步進攻。
  • 一條河豚的非意外死亡
    千百年來,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拼死吃河豚」,而最嗜食河豚的國家是日本,僅東京就有1500多家特別的餐館烹燒河豚魚菜。
  • 這東西毒力強、致死風險高!千萬別吃!
    附近一居民告訴記者,8月20日晚,大排檔的人聚餐時食用河豚出現中毒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 根據店招牌上的電話,記者聯繫了該大排檔相關經營人員,對方稱確有食用河豚魚中毒的事。 他告訴記者,河豚是一朋友帶到店裡給他們聚餐用的,由於「不懂殺」,不懂如何製作,就用來涮火鍋,結果食用後中毒,「當時大家只吃了一條河豚魚,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食用人員中,2人中毒較重、4人中毒較輕。」
  • 杭州首家【河豚火鍋】,我中毒太深!
    河豚肉味美的傳說,從古流傳至今,而體內藏有劇毒的特性,又為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河豚的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只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於死地。但是為了一品珍饈,老饕們還是趨之若鶩。「不吃河豚,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鮮無味」。「得食河豚不戀魚」。這些話一語道盡人們拼了命也要吃河豚的真相。作為魚類中的殿堂級美味,河豚的味道究竟如何?如今市面上的河豚又究竟能不能吃?
  • 爸媽竟給9歲兒子吃河豚,孩子心臟驟停
    醫生介紹說,河豚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的皮膚及內臟中,特別是卵巢和肝臟。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可能會危及生命。河豚魚的毒素是神經毒素,這個毒素的毒性比劇毒的氰化鈉還高1200多倍。醫生提醒,河豚魚是一種有劇毒的魚類,市民,尤其是家長一定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切勿讓孩子隨便食用。如碰到誤食河豚魚中毒,一定要及時送醫救治。萬幸孩子沒事否則家長追悔莫及!
  • 日本人明知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要「冒死」品嘗?真相讓人很佩服
    日本人明知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要「冒死」品嘗?真相讓人很佩服,要說到刺身,想想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本的刺身,因為日本的刺身在世界上是非常出名的,世界各國的遊客去日本必吃的美食就是刺身了。不過在眾多的刺身中,日本人最無法拒絕的就是河豚刺身了,而他們也知道河豚是含有劇毒的,但為何還要「冒死」品嘗呢?要說到含有劇毒的河豚,而這種毒素叫做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堪稱是世界上最強的毒素之一,甚至比氰化物還要毒一千倍以上。
  •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食用攻略在此
    如果說在鮮花界玫瑰以美豔但是帶刺而聞名,那小河豚在美食界的名聲可比玫瑰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家別看小河豚長得這麼可愛,小河豚的毒性可不小哦!小河豚的卵巢、肝臟、腎臟、眼睛和血液中都含有劇毒,河豚毒素是一種十分厲害的神經毒素,毒性是氰化鈉的1250倍,只要0.48毫克就能置人於死地。
  • 寧波吃貨拼死嘗鮮釀慘劇 食用河豚魚後中毒身亡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東坡這首膾炙人口的詩,讓河豚的美味流傳至今。俗話說「三月河豚九月蟹」,河豚魚雖含有劇毒,卻因為肉質鮮美,一直被 「吃貨」們視為舌尖上的驚險美味。而每年因為吃河豚魚而中毒身亡的事例也不在少數。近日,寧波寧海縣法院便受理了,這樣一起因貪鮮而釀成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