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浣溪沙欣賞

2021-02-19 懷飫有約

按:

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採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

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等。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昨日,朋友小聚,談及北宋詞聖晏殊,曾在商丘為官(相當於現任市長),隨想到他的代表作《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一種傷春悲秋的感覺湧上心頭。現整理出該詞被傳頌的主要內容,供大家欣賞!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

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悼惜殘春,感傷年華的飛逝,又暗寓懷人之意。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

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歷來為人稱道。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於情中有思。詞中似乎於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恆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作者簡介

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1]),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2]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魯貴卿  著

相關焦點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讀晏殊《浣溪沙》
    我國古代,有的詩人詞家還是畫家,如王維,有的還是音樂家,如姜夔,還有的應該說還是哲學家,如本文的主人公晏殊。晏殊是一位做過宰相的文學家,他14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禮部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病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亦工詩善文。
  • 晏殊:經典詞作《蝶戀花》《浣溪沙》,體會「太平宰相,珠玉人生」
    晏殊,字同叔,十五歲時應神童試,宋真宗召他跟上千進士同考。結果小晏殊從容鎮定,提筆成文。真宗大喜,賜晏殊進士出身。過了兩天,又要考詩、賦等,晏殊拿過題一看,趕緊上奏,說皇上這些題我之前都做過,請另換別的題來測試,真宗被晏殊的才華和真誠打動,非常讚賞他的態度,留他在秘閣讀書深造,很快升至翰林學士。此後的晏殊仕途偶有小波折,總體平穩坦蕩,非普通人所能比。
  • 晏殊的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原來還有他的功勞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這首《浣溪沙》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代表作,且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通過悼春惜春,感嘆年華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之情。全詞語言輕快,通俗易懂,讀之清新自然而又意韻深遠,頗為耐人尋味。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堪稱點睛之筆,歷來為人稱道。
  • 浣溪沙 晏殊
    一、原文 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三、吟誦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 詞牌溯源——晏殊《浣溪沙》
    敦煌曲子詞中收錄的唐末五代詞人的《浣溪沙》都是雜言體,而收錄在《花間詞》《尊前詞》兩集中的《浣溪沙》多是齊言體,間有雜言。到北宋時,《浣溪沙》僅指齊言體,而將雜言體稱為《攤破浣溪沙》。最早創作《浣溪沙》詞的是唐代詩人韓偓:「宿醉離愁慢髻鬟,六銖衣薄惹輕寒。慵紅悶翠掩青鸞。羅襪況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骨香腰細更沉檀。」
  • 晏殊《浣溪沙》細讀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自稱自己的詞極具「富貴氣象」,這種富貴氣不同於窮酸文人的落魄氣,也有別於地主老財的暴發戶氣息。這首《浣溪沙》,就非常委婉地道出了晏殊的富貴氣。一曲新詞酒一杯。填一首小詞,喝一口小酒,足可窺見晏殊的生活狀態。
  • 浣溪沙晏殊賞析 《浣溪沙》全文賞析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代表作,詞中不僅給人美的藝術享受,還給人哲理性的啟迪。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更是傳誦至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這首詞的賞析,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讀晏殊《浣溪沙》
    我國古代,有的詩人詞家還是畫家,如王維,有的還是音樂家,如姜夔,還有的應該說還是哲學家,如本文的主人公晏殊。晏殊是一位做過宰相的文學家,他14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禮部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病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亦工詩善文。
  •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有幾種解釋呢?與其它有無別?
    圖片來自網絡婉約詞,無論是李煜、李清照、張先、柳永的作品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晏殊的也不例外(包括《浣溪沙浣溪沙 (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圖片來自網絡晏殊的另一首詞,《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非常有名的一首詞,在專門進行古詩詞研究的學者們的思維裡
  • 《清平樂》晏殊寫下《浣溪沙》:看似愁緒萬千實則雲淡風輕
    對於宋仁宗來說,晏殊既是陪讀又是老師,除了對晏殊隱瞞其生母的事情耿耿於懷,對晏殊宋仁宗還是很照顧的。在仕途上,晏殊算是仕途平坦經驗豐富歷盡繁華。然而在人生旅途中,年少的晏殊卻遭受到了親人接連過世的打擊。
  • 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的《浣溪沙》有著歲月悠悠流轉的愁思
    《中國詩詞大會》中曾經考到晏殊的《浣溪沙》,這首經典的懷舊之作是晏殊的代表作品之一。從小神童到大宰相的晏殊,生活相對其他詩人更順風順水,詞也顯得恬靜閒雅,清麗唯美。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 晏殊最著名的四首《浣溪沙》詞作,一首美過一首,值得多次閱讀
    晏殊的詞作很有特點,明淨閒雅,處處透著富貴氣象,而且詩詞中多哲理思考,不同於一般的士大夫詞作,因此深受後人喜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晏殊最為著名的四首《浣溪沙》詞作,當真是一首美過一首,多讀幾遍,能讓心靈陶醉。
  • 晏殊的兩首《浣溪沙》,憑什麼第二首就沒那麼有名?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晏殊的兩首《浣溪沙》。說起晏殊,那可是7歲就能寫文章的神童呢,他的《浣溪沙》應當也算是他的代表作了,尤其是那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簡直是神來之筆。但是他還有一首《浣溪沙》,這一首卻沒有上一首有名,但其實這一首也是寫得很好的,先看看晏殊的這首比較有名的《浣溪沙》吧。
  • 晏殊最美的4首浣溪沙,每首均有名句,多讀幾遍能夠治癒心靈
    晏殊,字同叔,是北宋初年著名的詞作家,然而寫詞其實只是他的「副業」,他的「主業」是當朝宰相。晏殊小時候便是遠近聞名的「神童」,七歲時便開始寫詩作詞,文章寫得更是頂呱呱,長大後步入仕途,也是幾乎一生官運亨通,享盡榮華富貴。
  • 古詩詞鑑賞--《浣溪沙》宋.晏殊
    【注釋】 1.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後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 10.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 11.小園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云香徑。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徑。 12.獨:副詞,用於謂語前,表示「獨自」的意思。
  • 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讀後
    在北宋詞壇上,晏殊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且不說他官至宰相,重要的是從他開始,詞逐漸雅化,對後來的秦觀、周邦彥等人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你知道的,秦觀、周邦彥可是北宋詞壇上響噹噹的人物。北宋的許多詞人都是晏殊門下或其幕僚,所以晏殊多少有些北宋詞壇「大哥大」的味道,於是被推為「北宋倚聲家初祖」。
  • 晏殊最著名的一首《浣溪沙》,下闋一直被奉為經典
    詩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唐詩與宋詞並稱「雙絕」,在宋代,詞的發展到達了頂峰,代表了宋代最高的文學成就,兩宋時期,誕生了無數宋詞大家和經典作品,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宰相詞人」——晏殊最著名的一首《浣溪沙
  • 中國詩詞大會:晏殊《浣溪沙》惆悵了時光,卻驚豔了你我
    宋朝文學的一脈相承,原來最早就是從晏殊這裡開始的!如此一看,我們是不是有這種感覺?晏殊對大宋文化的繁榮昌盛,真是做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啊。能切身體會到這種感覺,我要大大的為你喝彩一下,晏殊真的不簡單。單單他扶持發展的睢陽書院,究竟又是培養了多少人才,如今是怎麼算也算不清的。
  • 北宋晏殊與他的《浣溪沙》,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
    晏殊(991——1055),字同叔,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自幼天資卓異,十四歲即以「神童」召試入朝,賜同進士出身。後歷仕要職,宋仁宗時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北宋詞人晏殊雕像《浣溪沙》,亦作《浣溪紗》。唐教坊曲,後用為詞調。
  • 北宋詞人晏殊的《浣溪沙》,描寫的是什麼?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王灼對晏殊的評價還是相當中肯的。晏殊的代表作品的《浣溪沙》,是最能夠反映出晏殊詞作的風格特徵的,原詞如下: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