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中曾經考到晏殊的《浣溪沙》,這首經典的懷舊之作是晏殊的代表作品之一。從小神童到大宰相的晏殊,生活相對其他詩人更順風順水,詞也顯得恬靜閒雅,清麗唯美。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首詞,一杯酒,一樣的天氣,老地方的亭臺。首句讀起來簡單,其實晏殊筆下暗藏乾坤。別看平淡無奇的一句話,其實分別化用了白居易《長安道》裡的「豔歌一麯酒一杯」,和鄭谷寫的《和知已秋日傷感》中的一句「去年天氣舊池臺」。
本來飲酒、賦詞,場面還是歡快而喧囂的,但瀟灑的開始,因為帶有舊意的天氣和亭臺,一下子就勾起了人們對往事的回憶,春恨愁情被自然而然地勾勒了出來。
眼前的景色和去年的一模一樣,但身邊的人卻已不是當時的舊人,多愁善感的詩人,難免有所觸動。而夕陽西下加深了這種歲月悠悠流轉的愁思,既有韶華易逝的傷感之情,又有物是人非的惆悵之嘆,疊印時空,耐人尋味。
下片寫落花,寫飛燕,寫在小路上徘徊的孤獨,融情於景,有一種纏綿的愁緒。「無可奈何」對「似曾相識」,「花」對「燕」,「落去」對「歸來」,整句話對仗工整猶如渾然天成,含蓄雋永,唱嘆傳神,不輸為天然奇句。
落花流水春去也,這是無可奈何的感傷。留不住春天匆匆走過的時光,抓不住過去值得回味的記憶,只能用一聲哀嘆一聲惋惜,來表示心中淡淡的憂傷。
而在這萬千思緒和憂愁中,卻發現那飛過的燕子好像就是去年在此安巢的那隻燕子,看著特別眼熟。
究竟是這份親切會多少衝淡心中的孤苦,讓人感到一絲欣慰,還是這份熟悉會觸動內心對往事的回憶,又因想起曾經的美好而覺得更加寂寞呢?詩人沒有明確點出,留給讀者無盡的遐想,也讓整首詩的意境更為深刻有哲理。
思緒萬千中,枝頭的花瓣被風吹落,紛紛揚揚,獨自在路上徘徊的他,心頭始終無法平靜。落花帶著淡淡的哀愁,美麗而憂傷。孤身隻影的詩人,是否會想起之前相伴左右的人?是否會不禁淚流滿面?
今非昔比,憶往昔空悠悠;花開花落,思他日徒傷今。整首詩句式稍顯復疊,而用詞平易近人,在熟悉的場景裡寫滿了哀婉的悵惆和對過往的眷戀。
細細一讀,感傷之外又有哲理性的豐富內涵,淡淡的悲傷中又夾雜著零星的希望,清麗自然給人美的享受,圓轉通俗讓人感到共情,幻化而美好,非常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