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服飾和飲食習俗 穆斯林禁忌風俗盤點

2020-12-13 閩南網

新疆民族服飾和飲食習俗,新疆穆斯林禁忌風俗盤點:

一、服飾習俗

  少數民族的服飾色澤豔麗、五彩繽紛,華麗堂皇,種類繁多。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婦女愛著彩色連衣裙,戴鮮豔或潔白的頭巾,喜愛耳環、耳墜、項鍊、手鐲、戒指等裝飾物,顯得雍容華貴、儀態萬方。男性愛穿西服、繡花襯衫或袷袢等。維吾爾族男子還多喜歡在腰間系一條腰帶。戴繡花帽幾乎是大多數少數民族的共同愛好,但又隨民族與地區不同而互有差異。如維族男女都喜歡戴繡工精緻的小花帽;哈族姑娘喜戴貓頭鷹羽花帽;柯爾克孜族青年婦女則喜歡戴紅色絲絨圓頂花帽;塔塔爾族婦女尤喜歡戴鑲有彩珠的花帽等。蒙古族男子愛戴呢料大沿禮帽,顯得瀟灑大方;回族男性則為黑白小圓帽,顯得整潔莊重。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歡穿長統皮靴。每逢喜慶節日,各民族都穿上民族盛裝,色彩斑斕,令旅遊者目不暇接。

二、飲食習俗

  飲食習慣西域香味濃烈,各種食品色香味俱佳。烤羊肉串已風靡全國,烤全羊是新疆一大名饌。吃法別致的抓飯、手抓羊肉是少數民族最喜歡的食品,也是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必備食品。脆香而薄的烤饢、烤包子、拉麵、油饊子、油塔子、薄皮包子、奶茶,則是少數民族的傳統食品。牧區的少數民族能將牛奶、羊奶加工成八九種奶製品,或香或甜或酸,都帶有濃鬱的奶味,營養豐富,可飽口福。用馬奶發酵而成的馬奶子酒微噴酒香,清涼適口,沁人心肺。隆冬時節、寒風刺骨,但你可以看到街頭不少人身披雪花,圍著火爐在吃西瓜,這是最富有西域風情的飲食習俗!

  民俗禁忌一、凝視禁忌二、飲食禁忌在飲食上,新疆穆斯林禁食豬、狗、驢、騾肉和猛獸猛禽的肉,忌食未經殺而自死的動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動物的血。這些禁忌源於伊斯蘭教,現已演變為生活習俗。

  因此切不可將以上諸物帶入穆斯林家庭或餐廳,或在這種場合談論這些物品。

  如果你能向穆斯林表示,自己不吃以上食品,那麼就會更受歡迎,例如,他們可能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吃驢肉,性情也會跟驢一樣,或認為情操高尚的人怎麼能吃不知羞恥的驢呢?

三、崇拜禁忌

  忌踐踏糧食、鹹鹽及各種食物,否則會遭到報應,不是日後變成乞丐,就是雙目失明,永遠生活在黑暗裡;不能朝鹹鹽和火吐唾沫。忌踩或跨"亞拉克"(倒泔水的地方),認為這種地方有飯粒、饢渣和鹽水,而這些都是"聖物",否則會帶來厄運,遭到各種磨難。

四、禮儀禁忌

  新疆人待客和作客有許多講究。忌踩餐布或從餐布跨過。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的食物,不能嗅食物,不能隨便到鍋灶前去,不能隨便揭看鍋盆等炊具。儘可能不剩食物於碗中。不能將飯粒落地,萬一掉到地上,要起來放在餐布上。要把碗中的飯吃乾淨。吃饢或饅頭時,要將饢或饅頭掰開吃,不可整吃。吃完飯後不能敲碗碟。作客時,如有事要離席,不能從人前走,必須到人後走。吃完飯祈禱時,禁止東張西望、嘻笑和起身走動。客人不能隨便借翻主人家的東西,不能在主人的房子裡來回走動。

  飯前飯後要洗手,洗完手後不能亂甩手上的水珠,必須用毛巾擦乾。不能坐在裝有食物的箱子、麻袋和裝有鹽的袋子和做飯用具上。吃飯或與人交談時,最忌諱吐痰、擤鼻涕、挖鼻孔、掏耳朵、剪指甲、撓癢等,否則被人認為是失禮的行為;在屋內炕上坐下時,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接受或奉送禮物、茶飯碗時要雙手,單手接受或遞送物品被視為缺乏禮貌,家裡有客人時不能掃地。作客時,應聽從主人的招待,如實在不想吃東西,也要嘗一口,以示尊敬,不能完全拒絕。主人給客人倒茶時,客人應雙手捧起碗,不能為了表示客氣接過茶壺自己倒。

  在新疆,你的行為如能這樣,就可能會處處招人喜歡!

五、讚美禁忌

  有些新疆人忌諱別人當面讚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用"胖"、"漂亮"、"胃口好"等之類的詞句;不論是親戚還是朋友,忌諱一進屋就去抱主人家的孩子,尤其忌諱遠道而來的客人去抱,認為這樣會使小孩受驚生病。

  因此,在新疆,你常會聽到一些老人見到小孩時常說"這個小孩太難看了"。

六、其他禁忌

  穆斯林在做乃瑪孜(禮拜)時,不能喧鬧,誦讀祈禱經文時,不能說話,不能站在或經過做乃瑪孜的人面前或將人像置於做乃瑪孜的人面前,也不能不脫鞋或用髒腳踩禮拜毯。

  不能在清真寺或麻扎(墳場)喧譁或談論與此無關的內容。不能朝著太陽、月亮大小便,往水裡撒尿,不能朝天空吐唾沫,清晨未洗臉前不能看太陽等;不能踩拔莊稼和小草,尤其是不能往莊稼和草上大小便。

  路經麻扎時,不能騎馬、騾、驢;不許牲畜在墓地內亂跑;不允許任何人無故進入墓地,不許從墓地上大量取土,以防墳墓倒塌,墓地附近禁止修豬圈、廁所,禁止在墓地、清真寺以及小渠邊大小便、吐痰、擤鼻涕、帶汙穢物經過和逗留。

  婦女不能跨越繩子、髒水,認為跨越繩子生孩子時胎盤不容易下來;跨越髒水,分娩時將會無力。陌生人不能隨便進入產婦的房間,一般要在產後滿十二天之後去探望產婦。

  忌諱男人將頭髮、鬍子留得過長和帶金戒指,忌諱女人將指甲、腋毛等留得過長。

  認為星期二、星期五上路不吉利,會遇到倒黴的事。

  吸毒、賭錢、酗酒、鬥毆、說謊、暗算別人、佔別人的便宜等,均被禁忌。

  推薦閱讀:

  新疆風俗習慣盤點:少數民族見面禮節和禮貌語言

  新疆傳統小吃「瑪仁糖」 隱藏在切糕裡的健康密碼

相關焦點

  • 伊斯蘭教消費觀與回族穆斯林消費行為研究
    【摘要】回族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消費觀的影響下,其消費觀念及消費行為,受到了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和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制約,形成了回族穆斯林獨有的消費文化。在宗教信仰的制約下,回族穆斯林群體間通過秉持共同的消費觀念、消費行為模式展現出一定的民族認同感。
  • 波蘭的風俗禮儀和禁忌
    波蘭是一個位於中歐的國家,由16個省組成,在歷史上也屬於是歐洲的強國,後來國力出現衰退,下面來了解下這個國家的一些風俗禮儀和禁忌。二、服飾禮儀除了在正式的場合波蘭人要穿傳統的西裝、套裙之外,日常的著裝他們非常的重視個性,講究與眾不同。
  • 禁忌篇---穆斯林服飾禁忌
    因為這和享用真主所創造的一切佳美的食物一樣,是對安拉賜予的接納。只有接納並且享用安拉所賜予的一切,才能感受到安拉對人類的仁慈。《古蘭經》云:你說:「安拉為他的臣民創造的服飾和佳美的食物,誰能禁止他們去享受呢?」你說:「那些物品為信道者在今世所共有,在復活日所獨享的。」〔7:32〉所以除了安拉外,誰也無權限制穆斯林用安拉所創造的服飾裝扮自己。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回族飲食習慣
    在祖國西北地區穆斯林民族連片分布,共同的習俗實施起來較為容易,而回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卻仍保持自己的飲食文化,並為廣大漢族人所尊重並接受(進人清真餐館的就不僅僅是回族人),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漢族及其他非穆斯林民族對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的飲食,很多是從回族的飲食中了解的,這是因為回族在各地都多多少少有分布,而且回族人善於經商,尤其是清真飯館的經營進一步擴大了人們對穆斯林飲食的認識,儘管回族的飲食不能完全等同於信仰伊斯蘭的民族的飲食。穆斯林民族在肉食上的禁忌是大家共知的。另外,在宰殺牛羊之前,必須由阿訇念經,這是穆斯林飲食文化上的另外一個特點。
  • 伊斯蘭教的飲食習俗,清真菜的禁忌和風味特色你知多少?
    在地處西北土地上的新疆人民,大部分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而伊斯蘭教在西北地區的發展主要有清真教和回教,出來行將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之外還有大家熟悉的回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信奉伊斯蘭教也就是大家口中喜歡講的清真教,而清真教徒也有他們特殊的飲食習俗文化,當然清真教的飲食習俗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清真菜了。
  • 越南飲食風俗習慣與禁忌
    越南,地理位置在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端,是一個開發中的國家,有54個民族,主要民族為越族(國內稱為京族)佔總人口的87%
  • 淺析高麗後代——韓國的餐桌禁忌和飲食禮儀!
    除此之外,韓國的傳統飲食結構和習慣受古代高麗和傳統風俗的影響,以及氣候地理環境等變化而變化。同時,注重尊禮文化的韓國人的飲食習慣中還有許多餐桌禁忌和飲食禮儀。源遠流長的韓國傳統飲食習慣受漢文化和地理環境及氣候的影響,自古以來,韓國人的主食都是米飯或粥。
  • 中國56個民族的風俗禁忌 你都知道多少
    五湖四海皆兄弟——好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對熱情的主人回報,身為客人,這些禮節禁忌,還是要知道的!今天,就給大家帶來各民族風俗禁忌大全,要看仔細了!1、蒙古族 (měng gǔ zú)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被譽為「草原驕子」。
  • 移民馬來西亞,不可不知的生活習俗
    馬來西亞是一個由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多個原住民族,所組成的多元民族國家。主要以馬來人、華人及印度人三大種族為主,這些相異又獨特的多元文化融合碰撞後,體現在當地人的服飾、飲食、娛樂及社會價值觀上,如此豐富的多元複雜文化,留學生來到馬來西亞旅遊,該注意哪些事項與禮儀呢?
  • 出境警惕陷阱遊玩要遵禮儀 盤點多地旅遊風俗禁忌
    根據各旅行社提供的信息,今年國慶黃金周柳州遊客最喜愛的境外遊目的地排名前5位分別是:泰國、日本、中國臺灣、韓國和越南,暑期大熱的土耳其、南非、歐美線則收客平平。盤點多國旅遊風俗禁忌一大撥柳州遊客又將奔赴世界各地,享受愉快的旅行生活。記者採訪柳州多名資深領隊,收集了前往一些熱門出境遊目的地需要注意的風俗禁忌,以及應當遵守的文明禮儀,給各位旅遊愛好者「打個底」。
  • 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文化,飲食文化
    人類不同於動物的飲食方法是飲食文化。飲食文化包涵以下諸方面的內容:吃什麼及怎樣吃;使用什麼炊具、餐具及汲水和儲存水的器具;喝什麼及怎樣喝;使用什麼樣的酒具、茶具;日常飲食;禮儀活動飲食;飲食禁忌;飲食嗜好等,各民族的飲食是由本民族所從事的主要生產部門決定的。同時,也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影響。
  • 祥和的新疆齋月 有序的穆斯林齋戒生活
    土耳其國內發生的所謂「聲援新疆穆斯林」鬧劇並非偶然現象,一方面它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死灰復燃的表現,是土耳其個別極右翼政客別有用心,企圖重溫被人唾棄的「雙泛」黃粱美夢。另一方面,土耳其又是新疆老牌「東突」民族分裂分子進行分裂活動的大本營,多年來這些「東突」分裂分子利用土耳其極右翼組織在土耳其進行分裂中國活動。
  • 大年初二各地習俗及禁忌盤點
    其實,除此之外,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習俗。大年初二各地習俗及禁忌盤點:習俗一:回娘家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 在新疆過年(盛世民族情)
    這,讓我更加懷念在新疆過年的日子。我國56個民族,55個在新疆有分布。於是,新疆的年味便烙上了民族融合、習俗相染的特徵。從人口成分看,新疆以穆斯林群眾為主。維吾爾、哈薩克、回、烏孜別克、塔塔爾、塔吉克、柯爾克孜等民族都信仰伊斯蘭教。穆斯林的傳統節日是古爾邦節。不過,不管是漢族人的春節,還是穆斯林群眾的古爾邦節,全疆各族人民都會熱熱鬧鬧、體體面面過上一回。
  • 三月三的風俗習俗 廣西三月初三有哪些禁忌忌諱講究
    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在中原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傳說這天是盤古、黃帝、王母、真武大帝的誕辰。  也是廣西漢族、壯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歌節不僅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據記載,歌節已有上千年歷史。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
  • 遼金風俗:遼國時期的節日習俗
    導讀:遼金風俗,遼國時期的節日習俗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歲時節日,它的形成和發展都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文化積澱的過程,蘊涵人類的原始信仰和人生期盼,表現出一定時代人們的心理特徵、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它的歲時節日習俗,不僅具有本民族的鮮明特色,而且融合有諸多漢唐文化習俗影響的痕跡。總的看來,遼的歲時節日民俗經歷有一個以原始信仰、禁忌等早期民俗為特徵,向著具有明顯的、雖保留有基本形式,但突出娛樂、突出祈福為主的習俗轉變的過程。
  • 民族之滇 | 服飾之華 飲食之歡
    女子服飾豔麗、樸素,上身衣著以及頭飾較為複雜,下身裙式則較為單一。並且年輕姑娘的服飾較為豔麗,梳辮子,戴頭飾,左側一條纓穗垂於耳畔,隨風飄揚。說起白族美食,繞不開的還是白族的「八大碗」。「八大碗」是白族飲食的集大成者,經過多年歷史的沉積,形成了特色的風味宴席。既然說到了「八大碗」,那就不得不提白族的三道茶。誰道人生好滋味,一苦二甜三回味。
  • 德國的風俗禮儀及禁忌
    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俗禮儀及禁忌,當然了德國也是如此,所謂入境隨俗,那麼打算到德國的話,不妨先來學習下下面的這些風俗禮儀及禁忌。風俗禮儀1、服飾禮儀德國人在服飾方面不喜歡太過花哨,所有的衣服都非常的注重整潔,如果是穿西裝的話一定要系領帶。
  • 56個民族服飾——傣族服飾!
    傣族服飾也就充分體現了這些地理特點,淡雅美觀,既講究實用,又有很強的裝飾意味,頗能體現出熱愛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個性,和民間習俗。 傣族服飾穿著風俗 過去有紋身習俗,在胸、背、腹、四肢等處紋文字符號或獅虎、麒麟、孔雀等圖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傣族女子服飾
  • 科普下當地禮儀與禁忌 馬來西亞試管嬰兒攻略
    不過,對於初次前往馬來西亞試管嬰兒的人群來說,還是要了解一下馬來西亞當地的氣候、風俗、禁忌等,這樣才能有備無患,更好的享受在馬來西亞的醫療之旅。  下面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馬來西亞當地的一些禮儀與禁忌,讓去馬來西亞試管嬰兒的人群更好的融入當地風俗:  馬來西亞國家制度:  馬來西亞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主要由馬來西亞人、華人和印度人三大民族組成。馬來西亞人90%以上信仰伊斯蘭教,並且馬來西亞憲法中明文規定伊斯蘭教為官方宗教。在全國人口中,穆斯林佔將近55%。伊斯蘭教在馬來西亞有很深的影響。